威海環保風箏文化藝術節舉行 手繪創意風箏放飛綠色夢

2020-12-04 閃電新聞

最美人間四月天,趁著春風放紙鳶。4月7日,張村鎮體育公園一大早就熱鬧起來,家長們正帶著孩子參加由市環保局和張村鎮華錦、怡沁園、峰西等八大社區攜手威海七中、普陀路小學等學校,共同舉辦的「箏飛夢想 綠色生活」青少年第二屆環保風箏文化藝術節。

奇思妙想 手繪創意風箏

上午9時,在張村鎮體育公園,不少孩子和家長已經迫不及待地拿起畫筆,手繪屬於自己的個性風箏。在孩子們天馬行空的想像和認真描繪下,五顏六色的花朵、藍色的美人魚、憨態可掬的熊貓等一個個可愛的圖案便躍然紙上。孩子們將白色底面的風箏鋪在地上,用彩色畫筆畫出各種圖案,既有色彩亮麗的卡通形象,又有綠樹繁花等城市風景,家長們則陪在一旁調色、填色,與孩子們共同完成作品。

看到親手完成的風箏,孩子們特別有成就感。鯨園小學一年級的畢明澤在自己的風箏上畫了綠色的地球,他希望更多人保護環境,愛護大自然,大家都生活在綠色無汙染的地球家園裡。

有些家長本著環保理念,利用廢舊物品親手製作了風箏輪廓,並與孩子一起在風箏上畫了美麗的大海,展示「愛護海洋」的主題。「每年春天都會帶孩子去放風箏,但從來沒有嘗試自己參與過,今天能跟孩子一起來手繪風箏,還挺有紀念意義的。」一位家長如是說。

本次「箏飛夢想 綠色生活」青少年第二屆環保風箏文化藝術節,要求家長與孩子們以環保為主題自己動手製作風箏,從中感受創意的樂趣,增強環保意識。

「我們統一選了簡單的款式,讓學生以綠色環保為主題繪畫,通過DIY親子互動,讓更多家庭對環保有更深層次的體會,從而為踐行綠色環保理念打下基礎。」普陀路小學德育處副主任阮清介紹說,學校共有40多名學生報名參加本次活動。

綠色生活 將環保進行到底

威海市實驗小學一年級六班的王靖涵告訴記者,這是她第二次參加環保風箏文化藝術節,去年她就在幼兒園裡播報環保小妙招,告訴小朋友們洗手打肥皂的時候要關閉水龍頭、節約用水等。「我特別喜歡威海的藍天白雲,今年我要在風箏上畫藍天白雲,讓風箏飄得高高的,這樣就會有更多的人看到我的風箏,加入到保護環境的行動中!」王靖涵高興地說。

千山路小學二年級七班的黃辰說:「我正在畫學校後面的一座山,要在山上畫滿小樹苗,讓小樹苗保護我們的綠水青山不受汙染,我會跟著小樹苗一起長大,長大後做一名光榮的環保宣傳員!」黃辰的媽媽告訴記者,平時在家裡孩子就要求他們用洗臉刷牙的水衝馬桶,節水環保意識比大人都好。

「這樣的親子活動充滿創意,我們通過『小手拉大手』的方式,讓孩子們把環保理念帶到每個家庭。」華錦社區主任劉紅清說。

在放飛風箏之前,孩子們展示了用一個小時畫的百米長卷。「請您不要在任何時候亂扔垃圾」等標語傳遞了孩子們對保護環境最真誠的願望。長卷上不僅有孩子們寫的環保標語,還有塗鴉的綠水青山、參天大樹、鳥語花香等。孩子們多彩的小手和開心的笑臉,不知不覺感染了在場的所有家長和工作人員。

隨後一聲哨響,在家長的幫助下,孩子們手繪的創意風箏飛上了天空。孩子們拉起手中的各色風箏,迎風奔跑著,場面十分壯觀。

不少家長表示,來參加風箏文化節活動受益匪淺。與孩子共同繪製環保風箏,放飛風箏,培養了孩子從小愛護環境、綠色生活的意識,非常有教育意義。

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此次活動,激發了孩子活潑好動的天性,培養了孩子走進社會、走進生活的能力,也通過「小手拉大手」,發揮了學校、家庭、社區「三位一體」合力,共建共享生態家園。

相關焦點

  • 「來自星星的孩子」DIY手繪風箏 書畫未來放飛快樂
    「來自星星的孩子」DIY手繪風箏 書畫未來放飛快樂 資訊標籤: 合肥 匯林園居委會
  • 【中國夢我的夢】風箏的女兒:讓濰坊的風箏飛向世界
    楊紅衛,女,漢族,1966年7月出生,寒亭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濰坊風箏代表性傳承人,成立寒亭區楊家埠洪偉年畫風箏店。1992年,參加香港「世界同樂日」活動,獲最佳設計和最長風箏放飛大獎。赴德、美等國家孔子學院講學。
  • 讓幸福在藍天下飛翔 邊城小記者開展風箏繪畫大賽
    11月8日下午,115名邊城小記者在恆大帝景開展風箏繪畫大賽,小記者們將自己的夢想與創意充分融入畫筆並放飛到藍天。下午三點, 活動開始前,邊城晚報工作人員給小記者們講了風箏的由來和顏料色彩的調製,隨後有序給小記者們發放風箏製作材料,拿到材料的小記者發揮想像和創造力……有的畫大頭兒子小頭爸爸,有的畫獨角獸,還有的畫小獅子。
  • 風箏與氣象的淵源
    清代詩人吳友如的題畫詩形象地描繪了放風箏的情形。風箏也稱「紙鳶」,放風箏是人們喜愛的一項體育活動。它是室外運動項目,受天氣影響大,有利的氣象條件是放好風箏的重要保證。風太大了不好放,風太小了也不好放。國家體委審定的風箏競賽規則規定:「低於2級風力,高於6級風力,風箏不能比賽。」普通人休閒式的放飛,也需要選擇合適的風力。   風箏雖然一年四季都可以放,但是也有它的最佳季節。
  • ...的「梁山好漢」風箏你見過嗎?快到濰坊世界風箏博物館裡來開開眼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儀首歌 濰坊報導風箏,又名「紙鳶」、「木鳶」,作為風箏故鄉的濰坊,素有「鳶都」的稱謂。濰坊世界風箏博物館是我國第一座大型風箏博物館,建築面積8100平方米,建築造型選取了濰坊龍頭蜈蚣風箏的特點,屋脊是一條完整的組合巨龍,似蛟龍遨遊長空伏而又起,設計風格在國內獨樹一幟,是「世界風箏都」的標誌性建築。11月11日下午,「新動能·新山東——第十六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採訪團走進濰坊世界風箏博物館,了解風箏的歷史,感受風箏的文化魅力。
  • 小鴨嘎嘎在國際風箏節上義賣資助貧困大學生
    晶報訊(記者 李妍琦 實習生 吳夢圓)11月3-4日在鹽田大梅沙海濱公園舉行的「深圳鹽田大梅沙國際風箏節」活動中,「小鴨嘎嘎公益市集」公益驛站在「萬人放飛」公益活動現場,通過義賣「大運福袋」等創新公益產品,宣傳倡導可持續的創新公益,讓「雛鷹展翅」計劃和「陽光媽媽」項目等需要幫助的群體得到更多關注,吸引更多人參加到快樂公益和微公益的活動中來。
  • 火車站廣場現飛龍在天、霸氣老虎,龍形風箏30米,老虎風箏6米
    火車站廣場現飛龍在天、霸氣老虎,龍形風箏30米,老虎風箏6米。(王建安 攝影)六年前的那個春天,到河南省鄭州市參加一項攝影活動,在火車站廣場上偶遇6位大叔、大媽放超大型風箏。帶頭的大叔介紹,龍形風箏30米長,不但需要環境較為開闊的大型廣場,更需要至少4個年輕人或6個老年人共同操作,才能夠將龍形風箏放飛升空。這隻龍形風箏造型威猛逼真,龍頭碩大,雙眼活動,龍身修長,全身附以紅、黃、藍色相間的圓形鱗片,風箏內部以細繩相連,結構細密,色彩明快自然。帶頭的大叔介紹,會放風箏不用跑,只要人等風來,它就能飛。
  • 引絲馭風 與風箏一起「飛」
    他們,因愛玩競技風箏而結為「風友」  讓風箏在空中「競技」,追求的是駕馭風的感覺  □記者 譚萍 實習生 趙海靜 文 記者 陳曉東 圖   閱讀提示  對於玩慣中國傳統花鳥蟲魚風箏的人來說,競技風箏是一個新名詞。與普通風箏最簡單和明顯的區別是:它是雙線控制。
  • 紙鳶薪火代代傳 廣東陽江開展北部灣風箏巡迴推廣活動
    活動由廣東省風箏協會、陽江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陽江市文化館、陽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陽江市振興傳統工藝(風箏)工作站聯合承辦。在11月21日至22日期間,分別在海南海口、海南澄邁、廣西北海、廣東湛江四個北部灣城市進行陽江風箏推廣活動,吸引了近千名群眾參與。巡迴推廣活動包括風箏展覽、風箏知識講解、風箏DIY製作和風箏放飛互動等四項內容。
  • 社區環保嘉年華,親子趣味歡樂多
    環保風箏製作、跳蚤市場以物換物、垃圾分類競賽??????近日,一場以「綠色環保生活 絢爛美好未來」為主題的環保藝術節活動在玉橋街道新通國際社區舉辦,轄區居民一起倡導保護藍天、保護家園。小朋友們正在參與模擬垃圾分類遊戲環保藝術節為期12天,根據社區中白領人士居多,對於線上媒體使用較為熟練的現狀,同時兼顧老人等線上參與性較為不便的情況,活動採用「線上+線下」的方式同步開展,實現老少全覆蓋。
  • 《夢幻西遊2》新服「風箏之都」今日開啟
    晴空萬裡,漫天的風箏在孩子們眼裡,放飛一個風箏,代表著的是他們勇往直前,渴望飛翔的心。而在能人高手眼裡,讓薄如蟬翼的風箏盤旋在百米高空,則是他們對操控藝術,和舞蹈藝術的至臻理解。而這一切的一切,全靠著一紙糊,一線牽的風箏,實在讓人感慨老祖宗的聰明智慧。
  • 富蘭克林和那隻風箏
    班傑明·富蘭克林通過在雷雨中放飛一隻線上系有鑰匙的風箏發現了電。當他們再大一點,這些學生就禁不住想:「這種說法合理嗎?」班傑明是如何在這個過程中操控風箏而又未被燒焦的呢?然後就是課間休息時間,這個疑問又被拋之腦後了。對那些偶爾還在思索的人,我可以給他們提供答案。所謂的風箏事件其實可能完全子虛烏有。  這並不等於否認班傑明·富蘭克林是電場領域的先驅。
  • 微景觀|論無人機:科技普惠時代的風箏與「人的延伸」
    民用無人機進入普通人旅行、休閒、娛樂的日常生活,成為可及又可控的飛行器,滿足對藍天的憧憬與放飛的渴望,間隔性地刷新人們「棲居於大地」的體驗。在這一意義上,它確實就像科技普惠時代的風箏。然而遊藝性的風箏長久以來更多關聯著人的某種寄託,無人機卻更像是「人的延伸」。
  • 臺灣一女童被風箏帶上天!隨著風箏瞬間飛向半空,距地面幾十米
    近日,臺灣一名女童在看參觀放風箏的時,突然被風箏纏住甩向高空,經歷驚魂一幕。 2020年8月30日,臺灣新竹漁港舉辦的國際風箏節上,發生驚險一幕,一名女童被巨大的風箏纏住,隨著風箏一起飛向天空
  • 通州:新時代文明實踐——社區環保嘉年華 親子趣味歡樂多
    環保風箏製作、跳蚤市場以物換物、垃圾分類競賽······近日,一場以「綠色環保生活 絢爛美好未來」為主題的環保藝術節活動在玉橋街道新通國際社區舉辦,轄區居民一起倡導保護藍天、保護家園。小朋友們正在參與模擬垃圾分類遊戲環保藝術節為期12天,根據社區中白領人士居多,對於線上媒體使用較為熟練的現狀,同時兼顧老人等線上參與性較為不便的情況,活動採用「線上+線下」的方式同步開展,實現老少全覆蓋。
  • 章魚、蜈蚣、玩具熊……特色風箏亮相風箏音樂節
    圖為風箏音樂節現場。 勇坪 攝圖為風箏音樂節現場。 勇坪 攝圖為樣式獨特的風箏。 勇坪 攝圖為造型新穎的風箏。 勇坪 攝圖為造型獨特的風箏。 勇坪 攝圖為具有特色的風箏。 勇坪 攝圖為造型新穎的風箏。 勇坪 攝五一小長假期間,陝西榆林市榆陽區芹河鎮舉辦「春染榆陽 風舞紙鳶」第二屆風箏音樂節,風箏音樂節活動為期3天。此次活動將放風箏這一傳統民俗與音樂、舞蹈、踏春等元素有機結合,通過風箏比賽、音樂表演、文創產品展銷等形式,打造以風箏為主題、全民參與的文化盛會。
  • 班傑明·富蘭克林真是用風箏發現的電嗎
    另外,他還有個不起眼的身份——會放風箏的人,傳聞他也許是通過風箏發現了電。你能想像一個沒有電的世界嗎?但在那個時代,電是一種無人問津的事物。而富蘭克林的眾多發明至今仍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他當時就堅信閃電的治理運用將會澤披後世,且是當時致力於此項研究的芸芸學者之一。而富蘭克林意外地發現:閃電就是電的一種。
  • 富蘭克林放風箏發現電?完全是假的!
    子虛烏有的放風箏事件美國的每個學齡兒童都知道這個故事,班傑明·富蘭克林通過在雷雨中放飛一隻線上系有鑰匙的風箏發現了電,但是這種說法合理嗎?富蘭克林是如何在這個過程中操控風箏而又未被燒焦的呢?所謂的風箏事件有沒有可能完全是子虛烏有?
  • 我的世界:遊戲世界裡也能放風箏?用色彩方塊打造美麗的蝴蝶風箏
    ,其實在遊戲世界裡也能「放風箏」哦,特別是在《我的世界》這款高自由度的遊戲世界裡,想要讓天上出現一個風箏並非難事,本期戲蟲就教你用色彩方塊去打造一個美麗的蝴蝶風箏。建造教學我們都知道蝴蝶的結構的對稱的,所以第一步我們要用方塊建造蝴蝶的中心點結構,也就是蝴蝶的軀幹,為了迎合風箏這個主題,你可以選擇空中合適的高度開始建造,採用橙色方塊和灰色方塊結合建造一個「十」字形,灰色方塊3格即可,橙色方塊前端3格,後端11格。
  • 風箏飛翔原理:飛翔的永恆智慧
    二、風為風箏提供了「上升力」我們從圖2,即風箏受力示意圖中可以看出,由於風箏的迎風面與風流動的方向構成了一定的迎風角度,根據力的分解原理可知,這個力即為風箏提供了上升的升力,風箏與地面的夾角越大,風箏從風中獲取的上升力就越大。由此可知風箏「借東風」可扶搖直上,但要使其「平穩飛升」還缺少另一個平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