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胺基酸時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或單體)
通式:
2、物理性質:
(1) 色澤和顏色:各種常見的胺基酸易成為無色結晶,結晶形狀因胺基酸的結構不同而有所差異
(2) 熔點:胺基酸結晶的熔點較高,一般在200~300℃,許多胺基酸在達到或接近熔點時會分解成胺和CO2。
(3) 溶解度:絕大部分胺基酸都能溶於水。不同胺基酸在水中的溶解度有差別。
(4) 味感 胺基酸及其衍生物具有一定的味感,如酸、甜、苦、成等。
(5) 紫外吸收特性:各種常見的胺基酸對可見光均無吸收能力。
3、化學性質:
(1) 氨基的反應:與亞硝酸反應,與醛反應,成鹽反應等。
(2) 羧基的反應:胺基酸的羧基和其他有機酸一樣,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生醯化、成脂、脫羧和成鹽反應。
(3) 水合茚三酮反應:α-胺基酸與茚三酮在弱酸性溶液中共熱,反應後經失水脫羧生成氨基茚三酮,再與水合茚三酮反應生成紫紅色,最終為藍色物質。這個顏色反應常被用於α-胺基酸的比色測定和色層分析的顯色
4、按營養學分類:
(1) 必需胺基酸:指人體不能合成或成速度遠不適應機體的需要,必需由食物蛋白供給,這些胺基酸稱為必需胺基酸。成人必需胺基酸的需要量約為蛋白質需要量的20%~37%。共有8種分別是:賴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蘇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纈氨酸。
(2) 半必需胺基酸和條件必需胺基酸:精氨酸和組氨酸。
人體雖能夠合成精氨酸和組氨酸,但通常不能滿足正常的需要。
(3) 非必需胺基酸:指人自己能由簡單的前體合成,不需要從食物中獲得的胺基酸。例如甘氨酸、丙氨酸等胺基酸。
1.(2017秋•臨夏市校級期末)細胞內20種胺基酸在分子結構上的主要區別是( )
A.鹼基的數量不同
B.羧基的數量不同
C.氨基和羧基與C連接的位置不同
D.側鏈基團(R基)結構不同
分析:
組成蛋白質的胺基酸至少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根據R基不同,組成蛋白質的胺基酸分為20種.
解答:
根據組成蛋白質的胺基酸的結構特點寫出組成蛋白質的胺基酸的結構通式是:,根據組成蛋白質的胺基酸的結構通式可知,組成蛋白質的胺基酸在分子結構上的主要區別是側鏈基團R基不同。故選:D。
2. (2016秋•茂縣校級期末)關於生物體內胺基酸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構成蛋白質的胺基酸分子的基本元素是C、H、O、N
B.人體內的胺基酸均是在人體細胞內合成的
C.構成生物體內的胺基酸種類約20種
D.胺基酸的R基中可以有氨基和羧基
分析:
1、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胺基酸,其結構通式是,即每種胺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這個碳原子還連接一個氫和一個R基,胺基酸的不同在於R基的不同,構成蛋白質的胺基酸約有20種.
2、非必需胺基酸是指人體細胞能夠合成的胺基酸;必需胺基酸指的是人體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滿足人體需要,必須從食物中攝取的胺基酸.
3、胺基酸在核糖體中通過脫水縮合形成多肽鏈,而脫水縮合是指一個胺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一個胺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連接,同時脫出一分子水的過程;連接兩個胺基酸的化學鍵是肽鍵,其結構式是-CO-NH-;游離氨基或羧基數=肽鏈數+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數,至少含有的游離氨基或羧基數=肽鏈數,氮原子數=肽鍵數+肽鏈數+R基上的氮原子數=各胺基酸中氮原子總數.
解答
A、構成蛋白質的胺基酸分子的基本元素是C、H、O、N,A正確;
B、非必需胺基酸可以在人體細胞中合成,而必需胺基酸只能從食物中獲得,B錯誤;
C、構成生物體內蛋白質的胺基酸種類約20種,C正確;
D、胺基酸的R基中可以有氨基和羧基,D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