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飛正傳作為王家衛前期的一部電影,首先就確定這個電影風格和感情基調。王家衛的電影劇情都並不複雜,讓人似乎什麼都看得明明白白,但是,王家衛的電影其實是我們所有人的一個投影,看似看得清,實則呢?我爸爸說過一句話,我印象很深,好像李白有句詩說不知廬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我爸爸講,其實一樣的道理,很多人講什麼看破紅塵,可是你自己就活在這紅塵之中,哪裡有什麼看破一說。
張國榮在劇中的角色叫旭仔,旭仔是一個對生活對女人,都低迷散漫,毫不熱愛,毫不在乎,是一個享樂主義的人,可能也是跟時代的大背景有關,因為當時的香港處在一個剛開發的階段,已經出現了這種奢靡享樂的風氣。而劇中的旭仔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的繼母是個交際花,包養了一個小白臉。
可是由於繼母不願意告訴他生母的消息,他與繼母就是一個互相折磨的狀態,他一直想要去找他的生母,可是她的繼母始終不願告訴他。這部電影有很多著名的橋段,比如與蘇麗珍的一分鐘情話,與咪咪的無腳鳥的故事,電影創造出很多王家衛式情話。
因為繼母是交際花的關係,旭仔在生活上很寬裕,他先是招惹小賣部的由張曼玉扮演的蘇麗珍,用一分鐘的情話使蘇麗珍淪陷愛上他,可是對於兩個人的關係他卻始終不給予承認,於是蘇麗珍在絕望中離開了他,而他後來打了繼母包養的小白臉,遇見了舞女咪咪,將母親的耳環送給她,咪咪也喜歡上旭仔並且兩人過了一段比較快樂的日子。
而旭仔有個很好的朋友,在劇中是張學友扮演,學友哥喜歡上了旭仔的女人,咪咪,而咪咪眼裡卻只有旭仔,後來旭仔的繼母厭倦了這種生活,準備與一個富商去美國安度晚年,在臨走之前,她告訴了旭仔他生母的消息,於是旭仔沒有留下一句話,只是把車送給了我們的學友哥,一個人就去了菲律賓,尋找生母。
可是他的生母不願意見他,他很失落,轉身離開,他知道身後他的生母在注視著他,可是他偏偏不回頭給她看。這裡這個鏡頭用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拍攝方法,這個在一會我會講到。蘇麗珍在旭仔之後遇見一個警察,由劉德華扮演,不過後來兩人沒有能夠走到一起,劉德華在父母去世後去了港口準備跑船,然後遇到了旭仔,旭仔在見母親未果後與當地黑幫發生矛盾,在火車上被打死了。蘇麗珍在平復了心情後過上了原本平靜的生活,而咪咪則是滿世界尋找旭仔,最後得知去了菲律賓之後,她不顧一切飛去菲律賓找他。故事的結局以滿屏的菲律賓椰子樹結尾,滿眼的潮溼綠色。
下面我來講前面說到的這個攝影,首先我們先說色調,不用說,就知道,是綠色調,電影中的事物大部分都採用綠色調,整個電影都是濃的化不開的綠。這綠色也奠定了電影的感情基調,攝影上,攝影師是一個外國攝影師,這是他與王家衛合作的第一部電影,但是後續的電影大部分都是他與王家衛合作完成,這部電影呢也使攝影師獲得了最佳攝影師的獎項,在旭仔見生母未果後的那段背影,是攝影師徒手扛著三十多斤的機器拍的,可以明顯的感受到鏡頭的晃動,但正是這種晃動,更加突出的表現了人物的氣憤,以及那種深深的孤獨感。
劇中每個角色都是孤獨的,電影中還有一個意象,就是大量的雨,雨夜,故事大多都在黃昏,夜晚,雨夜,下了很多雨,所以電影讓人有種沉悶潮溼的一種心情。旭仔見生母未果,繼母一廂情願的包養小白臉。即使明知只是為了錢。咪咪為了旭仔遠飛菲律賓,而學友只能遠遠地跟在咪咪身後,在咪咪需要的時候奉上一切。每個人都愛而不得。每個人身上都透露出那股深深地的孤獨感,整部電影都被孤獨感所籠罩。而我們現實中的每個人,又何嘗不孤獨。孤獨幾乎像是與生俱來的一樣,藏在我們每個人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