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大黃魚成活率僅30%,如今養殖戶不願賣、魚中不願收,但不少人...

2020-12-06 水產養殖網

去年大黃魚成活率僅30%,如今養殖戶不願賣、魚中不願收,但不少人今年依然看好!

2019-02-15 22:2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熱點        瀏覽量: 33837 次 我要評論
2018年,全國養殖行業都掀起轟轟烈烈的整治潮,水產行業也在整治中艱難前行,內陸地區大量江河、水庫網箱被拆,不少傳統養殖區被劃定禁養、限養區,水產養殖業開始經歷改革的陣痛。

作為我國海水魚養殖中重要的品種之一,大黃魚在去年也並不好過,2018年的第8號颱風「瑪莉亞」侵襲寧德海區,損失過百萬元的大黃魚養殖戶比比皆是;三都澳海域因發展需要及環保要求被整治,周邊區域也面臨不同程度的限養和改造。

據悉,2016年寧德大黃魚產量約11.8萬噸,2017年寧德大黃魚產量達13.6萬噸;而在2018年,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病害、颱風、漁排拆除),寧德大黃魚的產量增加並不明顯,而魚價也未達到養殖戶的預期。

凍庫存量大,魚中收魚意願不大,魚價13元/斤徘徊

2016年,寧德大黃魚養殖效益較好,因此不少養殖戶開始爭相進入行業,養殖規模逐步擴大。當地大黃魚的投苗量從2016年的20多億尾增加到2017年的30多億尾,2018年則繼續增加,接近40億尾。然而,盲目擴大養殖規模的背後,則為魚價埋下了禍根,這兩年大黃魚的魚價難有起色,在12~13元/斤徘徊。

2019年2月初,寧德地區的大黃魚價格在12.3~12.4元/斤,在較低的價位徘徊。由於大黃魚的流通渠道主要為冰鮮,活鮮流通減少,因此隨著2018年底養殖戶大量出魚,凍庫存魚量激增,而市場還沒消化巨大的魚量,所以造成大量大黃魚積壓在凍庫。在此背景下,魚中收購意願不強,壓低魚價成為必然。

2月中旬,寧德大黃魚相比月初有所回升,1斤以上的大黃魚價格13.1元/斤(優質魚價格13.7元/斤),隨著凍庫魚的消化,收魚量有所增加,魚價呈現回暖的趨勢。

由於目前魚價仍然偏低,養殖戶惜售心理比較明顯。一些資金充裕的養殖戶或養殖公司,則繼續存塘觀望價格上升到預期再選擇出魚,而資金實力不足的小戶、散戶為套現資金進行周轉,不得不以低價出魚,效益受損。以養殖成本在12元/斤左右計算,以目前的價格出魚,利潤空間僅幾毛到1元/斤不等。

去年成活率僅30%,今年魚量減少,4月魚價或回暖

去年有大部分養殖戶面臨虧損,主要體現在養殖過程中的損耗,存活率大多只有30%,主要病因是出現白鰓、內臟白點等,此外由養殖戶在高溫期投餵冰鮮較多,發病率相對更高。

據介紹,去年3~4月份下排的漁排在霞浦溪南七星臺江區域總體存活率只有20%,下滸區域總體存活率只有30%,少部分地區達到40~50%,由於總體成活率較低,多數養殖戶在年底都有補苗。

「不少養殖戶錯誤估計去年年底價格行情可觀,因此沒有及時賣魚,碰上禁養區域魚集中出售導致的低魚價的狀況,也會造成虧本。」當地某飼料廠業務員介紹。

有業內人士表示,去年大黃魚成活率偏低,且禁養限養區域的魚被清空,因此魚量有所減少,再加上年前集中出魚積壓在凍庫的那批魚逐漸被市場消化後,魚價會有所回升,將在今年4~5月份進入魚價高峰段,屆時或許在15~16元/斤。今年大黃魚的行情還是值得期待。

對於新一年的養殖,大部分養殖戶依然按部就班,繼續投苗養殖。但由于禁養、限養等政策,今年寧德地區大黃魚投苗量相對去年減少20%~30%。

現階段,育苗場的苗下排暫養,在3月後養殖戶將會迎來一波投苗高峰。據介紹,今年大黃魚的瘦身魚苗苗價暫定為0.2元/尾,普通魚苗價暫定是0.1元/尾,具體還要等到3月份以後才知道最終價格。

而對於在禁養區被拆網的養殖戶來說,有的轉移到其他海區繼續養殖,也有的放棄養殖大黃魚,上岸另謀出路。

在正月十五前(2月19日),養殖工人還在家鄉過年,並未開始管理漁排。目前水溫仍然較低,魚吃料較少,養殖戶也回到岸上過年,通常每2~3天回到漁排投一次料。等到元宵過後,工人回來,再開始新一輪的投苗和管理工作。


賒銷、銀行貸款普遍,養殖戶真的輸不起

雖然2018年投苗量繼續增加,但成活率卻比往年有不少的下降。據介紹,往年大黃魚魚苗成活率一般可以維持在40%~50%,而2018年僅有20%~30%,大黃魚虹彩病毒發病較為普遍,這與當地海區環境惡化、養殖水域富營養化有一定的干係。

據悉,寧德地區因養殖大黃魚等海水魚類而投放到水域的冰鮮雜魚量近百萬噸,大量投餵冰鮮雜魚易造成養殖海區汙染,這也因此造成寧德養殖海區赤潮和病害頻發。

隨著禁漁期延長、冰鮮價格的上漲以及飼料廠家的推廣,大黃魚的冰鮮投餵量逐漸減少,因此也給飼料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長期以來,寧德大黃魚養殖市場賒欠現象比較普遍,超過70個飼料廠家、130多個品牌都來開拓當地市場,競爭愈演愈烈,不少廠家為爭奪市場,開出較高金額的賒欠措施,但同時由於病害高發、颱風等不穩定的因素存在,廠家也面臨一定的壓力。

除了飼料企業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大部分養殖戶都向銀行進行貸款養殖,貸款金額的比例接近50%,對於養殖戶而言,由於大部分資金都是源自銀行以及飼料企業,一旦養殖失敗,則面臨較大的債務危機,這是一場輸不起的戰役。


三都澳海域禁養,周邊海域養殖硬體需改造升級

寧德素有「大黃魚之鄉」的美稱,是我國大黃魚產業的發源地與最大規模的養殖基地,全國大黃魚養殖量有80%以上都集中在福建寧德海域。據悉,政府規劃的禁養區域在寧德三都、長璧、焦頭等,限養區域包括橄欖嶼、白虎山等(登記漁排數量不能再增長),霞浦區域還沒有具體消息出來。

在去年的整治中,有著「萬頃漁排」之稱的大黃魚的核心養殖區寧德三都澳海域被清退,這一整治動作使得當地大黃魚養殖業元氣大傷。有知情人介紹,由於上海一汽集團在寧德建廠,在三都澳附近設立海航道,因此在航道範圍內的海區大黃魚養殖則被清拆,目前已經基本拆除完畢。

而在寧德其他養殖區域,當地政府要求大黃魚養殖漁排對現有設施進行升級改造,將傳統的木排、泡沫浮球等改造成新型塑膠漁排、新型浮球等硬體,以減少設備老化對海區環境的汙染。

雖然在其他海域,當地政府已經出臺政策以及補助方案讓養殖戶對傳統漁排進行改造升級,但就目前來說,只有少部分大型養殖魚排已經改造完畢,大部分養殖戶還是使用傳統魚排。

當地一個養殖戶向水產熱點編輯介紹,「我有16平方米的漁排,全部改造過來的費用大概是5000多元,按照政府補貼150元/平方米來算,只補助了2400元左右,我自己還得花費3000多元,另外新型漁排能不能抗風浪和颱風還是個問題。」

對於新型的塑膠漁排,不少養殖戶都擔心其能否耐得住風浪尤其是颱風的衝擊,且投入成本較大(有介紹說,傳統木製漁排造價一般只要1000~2000元/口,而塑膠漁排往往要4000元左右/口),雖然政府出臺補助措施,但暫時仍難減除養殖戶的顧慮。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在支持水產養殖的同時,也要讓養殖更規範,長期以來海區存在佔航道養殖、亂扔垃圾等行為,對海區造成汙染,這次整治也是大勢所趨。」
&nbsp
傳統木製漁排

新型塑膠漁排
&nbsp
附:《寧德市海上漁排、藻類養殖設施升級改造實施方案(試行)》(部分)

寧德市決定從2018年至2020年全面開展海上養殖綜合整治,以規範海上漁排、藻類養殖設施升級改造,有效使用省級補助資金和市、縣(市、區)的配套資金。不同改造模式,可獲得不同金額的補助。

補助對象為,養殖戶、合作社和漁業企業。申請補助需取得養殖承包租賃合同或養殖證或海域使用證。其中,養殖證發放方面,鑑於寧德市目前絕大部分養殖者未取得海域使用證,為推進持證養殖,加快升級改造速度。養殖區和限養區內沒有權屬糾紛、未取得海域使用證的,分別可以給予個人、企業、合作社或者村委會先發放不高於5年期限(養殖區)和3年期限(限養區)的養殖證。村與村之間存在權屬糾紛的區域,可將養殖證發放至鄉(鎮)政府代管,待權屬明晰後再行發放。海域使用證發放方面,可優先發放給農村集體組織或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
&nbsp
改造模式、規格、技術要求與補助標準上,全塑膠漁排,塑膠漁排由網箱支架連接器、塑膠管、人行墊板(片)及塑膠浮球構成的,根據網箱支架連接器及塑膠管、人行墊板(片)、塑膠浮球規格的不同規格,可獲得每平方米150元或每平方米170元的補助。

塑膠漁排由人行墊板(片)及塑膠浮球構成的,也根據人行墊板(片)、塑膠浮球的不同規格,可獲得每平方米150元或每平方米170元的補助。

木質踏板的塑膠浮球漁排,漁排構造為木質踏板加塑膠浮球,符合要求的每個塑膠浮球補助100元。按每口4m×4m網箱計算,每口最高更換浮球不超過6個。

鍍鋅鋼架加塑膠浮球漁排,漁排構造為鍍鋅鋼架加塑膠浮球,符合要求的&nbsp每個塑膠浮球補助100元。按每口4m×4m網箱計算,每口最高更換浮球不超過6個。深水大網箱,規格為40米≤周長<60米的,每口補助不高於10萬元;規格為60米≤周長<90米的,每口補助不高於20萬元;規格為90米≤周長≤120米,每口補助不高於30萬元。補助金額不超過項目新增投入的50%。

漁排輔助設施,管理房和工作檯底部泡沫浮球改為塑膠浮球,補助標準為每個浮球100元。管理房內直排廁所一律改造為環保型化糞池,化糞池採用玻璃鋼或高密度聚乙烯(HDPE)結構,體積不小於1.5m3,淨化後的水質應達到汙水排放1級標準。補助標準為每個補助造價的60%,但最高每個補助不超過3000元。&nbsp


來源:水產熱點(Shuichanredian)
作者:龐濤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40元一斤的大黃魚(2009.11.16)(組圖)
    養殖戶:你別急啊,我把它叫上來。 小尹:叫上來?小尹: 天吶,大黃魚果然遊上來了。專家:大黃魚頭部有兩塊耳匙,當遇到巨大聲響,這個耳匙就會引起共振,魚就會焦躁不安、浮出水面,甚至呢,會死亡。小尹:您瞧,白天撈這個大黃魚,果然是白顏色的。
  • 溫州人最愛吃的大黃魚是怎養成的?且聽魚的自述
    我的「祖籍」在舟山。兩年前的冬天,我還是小拇指一般大的魚苗,身價才5角錢左右,主人將我從舟山帶到美麗的南麂島。南麂島在平陽縣鰲江口外30海裡的東海海面上,距溫州市區50海裡,是一座旅遊島嶼,也是「貝藻王國」南麂列島52個島嶼中最大的島嶼。我們生活的生態養殖區三面環山、暖流匯集,離「避風港」國勝澳碼頭只有幾海裡。
  • 一條魚賣出一輛車價 野生大黃魚通體「金」貴
    奉化漁民捕獲大黃魚  行內人說已多年未見  經錢報記者多方打聽,這條和一輛小汽車差不多價錢的大黃魚,是在寧波市綠順水產有限公司大水產交易區出現的。它9.8斤重,最終賣了14.8萬元。  「這條魚大概50釐米長,通體金黃!」寧波市綠順水產有限公司(大水產交易區)負責人戎永敢親眼看到了這條大黃魚,這麼大的大黃魚,他也很多年沒有看到了。  他告訴記者,大黃魚的起捕必須是在晚上,因為大黃魚是一種會變色的魚類,它體內含有一種黃色色素,該色素見光會被分解。
  • 這野生大黃魚過去幾十元一斤沒人吃,如今在城市裡隨便都要幾十萬
    現在很多的人都喜歡吃海鮮,海鮮的種類非常的多,能夠滿足大部分人的口味,雖然在內陸海鮮經過長途運輸還是比較貴的,但是一般人家都能吃得起,今天所說的一個海鮮,現在都已經在餐桌上看不到了,而這這野生大黃魚過去幾十元一斤沒人吃,如今在城市裡隨便都要幾十萬,這是為什麼呢?一起來看看。
  • 龍蝦缺貨 每天收購僅去年一半 不少水產商到興化包塘口找蝦
    龍蝦缺貨 每天收購僅去年一半 不少水產商到興化包塘口找蝦2017-07-25 09:21:00  水產養殖網昨日,從事30多年水產生意的寶應西安豐鎮水產商陸立城苦惱地說,再過幾天,他可能就要斷貨了。&nbsp&nbsp&nbsp&nbsp昨日,記者就此調查發現,不少龍蝦商販也像陸立城一樣喊「渴」,高溫天龍蝦竟也鬧缺貨。
  • 25萬公斤名貴舌鰨魚滯銷愁煞養殖戶
    25萬公斤名貴舌鰨魚滯銷愁煞養殖戶圖為養殖戶向記者展示長成的舌鰨魚。記者董鈞攝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春節期間,老百姓最愛說的一個詞就是「年年有餘」。由於「魚」與「餘」同音,所以每到過年前後,正是大量魚類暢銷的日子。然而,我市一些舌鰨養殖戶如今卻一籌莫展,往年這時節不愁銷路的舌鰨現在遭遇嚴重滯銷。飼養成本一天天增加,魚卻賣不出去,有些養殖戶已經面臨血本無歸的結果。  近日,記者來到曹妃甸區柳贊鎮一處舌鰨養殖基地。這裡是唐山地區唯一一處也是華北地區規模最大的舌鰨養殖基地。主廠區20餘萬平方米,有養殖戶10多家,以合作社方式經營。
  • 1斤魚最多虧2塊錢,養殖戶瀕臨崩潰?10億斤以上的黑魚滯銷,加工廠...
    一樣的連鎖反應,疫情衝擊餐飲板塊,餐飲的採購力不夠,市場的銷量自然就不行,養殖戶著急賣魚也無濟於事。另一方面近期廣東等地發病增多、接近繁殖期,這兩個因素導致黑魚塘口價格慢慢下降,現在賣魚的養殖戶極少有賺錢的,新魚虧本應該在5毛錢以上,老魚虧本在1-2元不等,有些養老魚時間太長的,虧的還要更慘。
  • 養殖戶排隊賣魚還飼料款,價格穩中微跌!特種魚市場銷量一般,短時間...
    養殖戶排隊賣魚還飼料款,價格穩中微跌!,飼料廠的業務員也在積極聯繫流通商上門抓魚,希望養殖戶早點賣魚早點清帳,黃顙魚黑魚加州鱸都有這樣的情況,導致魚價的壓力還是很大,總體就是穩中稍微下滑一些,而且12月份賣魚清帳的養殖戶會越來越多,有可能對未來的魚價形成打壓,價格反彈的可能性,幾乎也就不存在了。
  • 黑魚市場銷量又減少了 價格持續低迷養殖戶積極性遭重創
    黑魚養殖市場有波動是正常的,尤其是廣東珠三角地區尤其厲害,因為有錢賺的話養殖的人就多,賺的少或者虧本的話就會有不少人轉養其他品種,但是從去年下半年到現在的低迷情況還是很少見的,尤其是不知道這種低迷還會持續多久,不少養殖戶陷入了迷茫,急需一盞明燈來指引方向,但是明燈在哪裡呢?
  • 高仿野生大黃魚 價格只要真大黃魚的十分之一
    最終,在有流水的水泥池裡、吃活小白蝦的138尾野生大黃魚,成活了30多尾,它們就是「東海1號」的「祖先」。  從2002年開始,李教授正式從這30多尾野生大黃魚中,挑選出性成熟親魚進行催產,繁育了6萬多尾魚苗進行養殖培育。這6萬尾魚苗做為第一代,之後代代繁育,在長達2年的時間裡經歷5次選秀,才最終確定出帶有好基因的種魚。
  • 「鳳凰」致4.1斤重野生大黃魚亮相 難得一見
    昨晚,記者從路林批發市場發現,原本要兩三天後上市的東海「第一網」提前放量上市,大個頭海鮮比去年明顯增多,而受漁船集體返港影響,昨晚批發交易市場的均價為28.67元每斤,比去年「第一網」的均價30元每斤有所下降。「4.1斤重的野生大黃魚,做了十多年海鮮生意都很少見到。」昨晚金黃鋥亮的大黃魚亮相市場,連資深經營戶都感嘆「驚喜」!
  • 氣溫低魚價更低,養殖戶心冷似冰窖!明年恐有大量黑魚養殖戶出逃!
    然而目前幾個主產區存塘量還有很多,不僅春節前魚價回暖的希望很小,即便是到春季後,2019年的上半年,估計魚價回暖的希望也是小的可憐!很多養殖戶騎虎難下,此時賣魚的話,最多就是微利保本,養殖不順的還會虧本;不賣魚繼續熬著的話,後面的價格不見得有什麼反彈的可能性。
  • 「plustoken」崩盤投資者損失慘重 不少還心存幻想不願報案
    然而,不少受害人還心存幻想,不願報案。"plustoken"講課現場心動:抵不住誘惑,先後投入60萬元今年2月底,雷女士通過老同學雷某介紹,開始接觸「PlusToken區塊鏈搬磚套利錢包」,該項目稱,只要通過數字貨幣交易市場買入比特幣等七種數字貨幣,存入錢包,該平臺就會在各大數字貨幣交易市場進行高賣低買
  • 大黃魚,憑啥被這個寧海女子「新鮮」送上桌
    寧海強蛟永斌水產養殖場負責人金彩文穩穩地走在魚排上,這裡1200個網箱相當於30個標準足球場那麼大。金彩文邊走邊指著說:「這片是東星斑,邊上的是黑鯛,總共養殖10萬尾海魚,其中佔最多網箱的就是深水大黃魚。」浙江、福建、廣東等沿海一帶,養殖大黃魚的人很多,並不稀奇。但大黃魚出水即死,所以市場流通的多是冰鮮,而金彩文賣的大黃魚是鮮活的。賣海鮮近30年,金彩文越來越想將一個「活」字做到極限。
  • 寧波這種「住別墅」的大黃魚已到大量上市的季節!口味接近野生,必須晚上捕撈!原因是…
    視頻拍攝 剪輯 鄭凱俠幾十年前,高泥村人除了趕小海,基本靠著養海帶、紫菜為生,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如今,村民們通過大黃魚、鱸魚網箱養殖奔向小康,高泥村也由此發展成為浙江網箱養殖第一村。12月11日,記者走進高泥村,探秘大黃魚的「別墅」。
  • 近兩斤的純野生大黃魚!舟山人,你覺得值多少錢?
    @笑看人生:一看就知道是正宗野生貨……上面這張照片缺少參照物,大黃魚被拍得偏小了,但可以明顯看出魚尾特別長。那麼問題來了:這魚能賣多少錢?很多網友給「洪溪小女俠」出主意:@月亮上的帥哥:東海野生大黃魚2斤以上的,要3500至4000一斤了。@bbc尼克:你起價5000一條,應該有人收的。
  • 剛上岸的野生大黃魚,一萬五千塊被人買走,浙江人果真有錢
    再說了,野生大黃魚也不是想抓就能抓到,更別說釣了,就連人工飼養的大黃魚,都要好幾百一斤。所以,這條野生大黃魚能買到這個價錢,也是理所應當,但也有網友說,不止這個價賣便宜了!有網友說,4斤多的野生大黃魚,就一萬五千塊錢賣掉了太吃虧了。有內行的人稱,這條大黃魚,起碼也要賣個3~5萬。據說上海一家高檔會所,一條7.2斤重的野生大黃魚,做成菜品的售價是12萬。
  • 寧德福安漁民捕獲100多斤野生大黃魚 賣300餘萬
    花兩百多萬買條魚?沒錯,寧德福安下白石商人就這麼做了,6月1日,有漁民在下白石白馬港捕撈到一條長1.7m,重達100多斤的野生大黃魚,下白石商人合夥花200餘萬元買下後,幾經轉手,賣給霞浦與浙江合伙人300餘萬。
  • 浙江舟山:野生大黃魚拍賣會 4.1斤重的「魚王」拍出2.98萬
    ,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nbsp&nbsp&nbsp&nbsp最後,本場野生舟山大黃魚「魚王」登場,重4.1斤,長60釐米,寬16釐米。「魚王」一出場,大家就紛紛湊上去拍照。隨後競價異常火爆,18號競拍者似乎志在必得,頻頻舉牌,最終18號以29800元拍得。
  • 浙江愛吃的大黃魚在這片海域大量死亡!當地發出通知!
    連日來福建寧德多地的大黃魚離奇死亡不少養殖戶損失慘重視頻、圖片傳遍寧德人的朋友圈!密密麻麻的大黃魚屍體漂浮在海上場面觸目驚心!成片的魚兒死亡養殖戶們心都碎了真的好可惜!寧德市海洋與漁業局已經出手了!寧德市海洋與漁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白點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入夏以來,寧德高溫多雨,大量的陸域徑流帶來豐富的有機物質,有利於「白點病」的快速發展蔓延,尤其是6月中下旬開始,寧德天氣多變,悶熱、暴雨多,導致刺激隱核蟲激增。大量網箱連片分布,導致海水無法正常交換,特別是小潮水期間,養殖密集區基本上沒有流水,溶解氧明顯降低,魚群缺氧,加速了養殖魚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