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23 11:18
大家好,我是大黃魚
溫州人喜歡吃海鮮,擺婚宴或者宴請貴客時大多會點一道黃魚。近年來,因溫州附近海域野生大黃魚稀缺,被稱作是「半野生」的生態養殖黃魚成了替代品。養殖一條「成品」大黃魚要多少時間?怎樣才能讓它們品質優良、更有賣相?養殖戶有哪些秘訣?且聽一條黃魚的自述:
看看我的家 南麂島的氣候、溫度和水質,能使我們的品質更優良
我是一條養殖大黃魚,今年2歲,重1斤3兩,生活在南麂列島深水網箱中。
我的「祖籍」在舟山。兩年前的冬天,我還是小拇指一般大的魚苗,身價才5角錢左右,主人將我從舟山帶到美麗的南麂島。南麂島在平陽縣鰲江口外30海裡的東海海面上,距溫州市區50海裡,是一座旅遊島嶼,也是「貝藻王國」南麂列島52個島嶼中最大的島嶼。
我們生活的生態養殖區三面環山、暖流匯集,離「避風港」國勝澳碼頭只有幾海裡。隨風擺動的魚排、亭亭玉立的插杆網箱和水面上漂浮著的貝藻類養殖泡沫箱,這裡看上去就像是一座藍色牧場。人在魚排上走動,會驚動浮出水面的我們,大家此起彼伏地跳躍著,魚鱗在夕陽的餘暉裡閃耀,三兩隻海鷗飛過,組成唯美的天然畫卷。
主人家的小魚排由96個網箱組成,周長250米,幼年的我們就在其中幾個小網箱中遊蕩,網箱長和寬都是3.5米,深8米。
聽主人說,南麂島是北方冷流、南方暖流及浙江岸流三流匯合處,汙染幾乎微乎其微,這裡的氣候、溫度和水質能使我們的品質更優良。
談談我的主人 每天凌晨5時給我們餵食,買500萬元保額的保險
溫簡挺拉起漁網,展示剛剛養殖數月的大黃魚魚苗
我的主人溫簡挺今年45歲,16歲開始跟著父親打魚,20多歲開始養殖各種魚。由於我們大黃魚非常受溫州人喜愛,後來他專門養我們,還不斷給我們改善生活環境。
從2釐米長的魚苗長到10釐米左右,一般需要3個月。這個階段相當於人類的少年,我們的體重一般會有半斤,身價也從5角錢升到了30元。這段時間我們的成活率只有60%左右,主人對我們百般呵護,像照顧嬰兒般。
每天天剛亮,主人都會帶著幾名工人去漁民那裡購買新鮮的小魚小蝦,用魚料機嚼碎後倒進網箱中,作為我們的糧食。主人一般在每天凌晨5點給我們餵食,因為再晚點的話,陽光太刺眼,會影響我們的食慾。
主人每天要特別注意網箱中有沒有大魚混入,以免我們這些魚苗被當做它們的美味。養魚人白天幾乎都在魚排上度過,就像是農戶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歸。
1年後,我們的體重一般有1斤左右,到了「成年」階段,身價也漲到了80元,於是我們被轉移到圍海插杆網箱中,這個大網箱足以養殖6萬多條「成年」黃魚,當時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
每年七八月,經常有颱風光臨南麂,養殖場會遭到破壞,漁民損失不小。為此,我們的主人這5年來年年買保險,保額500萬元,他個人要交30多萬元的保費,政府補貼20多萬元。
每年4月至10月是養殖大黃魚的銷售淡季,這段時間養魚人做生意全靠一本黃曆。溫州人擺酒席大多挑日子,哪天日子好,酒店的酒席多,我們黃魚自然走俏。
溫州名菜 清蒸黃魚
說說我的審美 追求體態「苗條」,魚鱗偏金黃才能賣上好價錢
和許多愛美的姑娘一樣,我們黃魚也是以「瘦」為美,品質好的黃魚一般都是「苗條」的,魚鱗偏金黃,這樣到了市場後才能賣個好價錢。
為了讓我們黃魚賣相更好,一些不法商家對我的小夥伴們注水、打藥。但我的主人溫簡挺並不這樣做,他有自己的一些秘訣,比如在餵食上,他以魚兒的體態或者在水裡的靈活程度,來決定飼料的多少。如果小夥伴太肥,就要節食減肥。他的另一個秘訣是天黑去抓魚。因為如果白天把我們從網箱中撈起來,魚鱗偏白色,而晚上抓起來魚鱗偏金黃,更顯「氣質」。
主人說,魚長得是否「苗條」,全看養魚人的技術。
現在,我2周歲了,已是一條「成品」養殖大黃魚,身材窈窕。如果野生黃魚是完美的,那我也算是近乎完美。再過兩個月,再長2兩肉,我的體重達1斤半,就可以流向市場成為人們餐桌上的美食了,身價可以升至150元。
吐吐我的心聲 嚮往原生態生活,想念大海裡我們的同胞
雖然這兩年,主人對我們非常呵護,但我更嚮往在海裡原生態的生活,想念那些幾近滅絕的我們的同胞——野生黃魚……
「瑣碎金鱗軟玉膏,冰缸滿載入關舫。」這是清代詩人王蒔蕙在《黃花魚》一詩中描述對浙江沿海一帶漁民捕撈大黃魚時的情景。然而,這種情景現在已看不到了。聽島上的老漁民說,前些年人們不懂得保護野生黃魚,大肆捕撈,如今能捕撈到的大黃魚非常稀少。溫州人好面子,酒桌上以野生黃魚「撐場面」,因為供不應求,價格自然節節高,一條3斤多重的,價格至少在每斤4000多元。我想,人們應該反思,為什麼野生黃魚會越來越少?
據溫州都市報
144029990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