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國魚——大黃魚

2021-01-14 水下機器人

大黃魚( Larimichthys crocea) 是一種高值美味,群眾十分喜愛的海產魚類,是我國傳統四大海洋經濟魚類之一,有「海水國魚」的美名。

由於上世紀過度捕撈,資源衰竭,海洋已無法形成天然漁汛。為恢復和利用大黃魚這一優質資源,上世紀80年代以來,福建漁業科技人員攻關人工育苗和養殖技術,隨著人工規模化育苗與養殖技術的突破,大黃魚海水網箱養殖發展迅速,目前我國大黃魚已形成年育苗量超30億尾、養殖產量達19.798萬噸(2018年)的產業,是我國第一大海水養殖魚類

其養殖產能主要集中在福建省,其它養殖省份有廣東、浙江等。其中,福建省寧德市號稱我國大黃魚之鄉,年產大黃魚佔全國總產量的70%以上,出口量約佔全國大黃魚出口額的80%。

大黃魚體型流線側扁細長,胸背部體厚適中、過渡勻稱,背腹緣為廣弧形,頭背部線條平滑且吻端圓潤,尾柄細長(尾柄長/尾柄高值大於3.5)。頭大,粘液腔發達。口端位,大而斜裂,上下頜等長或上頜略長於下頜。牙細小尖銳,上頜多行,下頜 2 行。頭部及體前部被圓鱗,體後部被櫛鱗,鱗較大。側線完全,前部稍彎曲,後部平直。背鰭連續,鰭棘和鰭條之間具深凹;胸鰭細長呈柳葉狀;尾鰭尖長。體背側呈黃褐色,腹側和腹部金黃色;背鰭及尾鰭灰黃色,胸鰭和腹鰭黃色。

(1)棲息習性

大黃魚屬中下層魚類,一般棲息於水深30-60m一帶海區的中下層,只有在攝食和繁殖季節追逐交配時才升至中上層。大黃魚屬暖溫性、廣鹽性的河口魚類,大黃魚「甬岱1號」適溫範圍在7-34℃之間,最適生長溫度18-25℃,水溫12℃以下停止攝食,水溫7℃以上可安全越冬;適應鹽度在3.00-34.00之間,最適鹽度為24.5-30.00。大黃魚對溶解氧的要求一般在5mg/L以上,「甬岱1號」溶解氧的臨界值為2.5mg/L,稚魚的溶氧臨界值為2mg/L。

越冬期間,大黃魚棲息於60 m等深線一帶海域的底層,當春季水溫回升,大黃魚離開越冬場向沿岸河口洄遊。

(2)攝食習性

大黃魚為廣食譜的肉食性魚類。剛開口仔魚多以輪蟲,橈足類、多毛類、瓣鰓類浮遊幼體為食;50 g以下的早期幼魚多以糠蝦、磷蝦、瑩蝦等小型甲殼類為食;50 g以上的大黃魚除了捕食小型甲殼類外,還以各種小魚和幼魚、蝦、蝦蛄及蟹類等為食。

人工養殖大黃魚,從稚魚階段起,可攝食較軟的人工配合顆粒飼料。在密集與飢餓的狀態下,存在自相殘殺現象。

大黃魚幼苗在室內養殖水泥池培育,生長至體長3公分之後,轉移到海上進行養殖。

大黃魚現有的海上養殖模式主要有傳統網箱養殖模式坐底圍網養殖模式深水網箱養殖模式三種主要模式。

傳統網箱養殖模式通常根據大黃魚不同生長階段與規格,用一個或數個(3m~6m)*(3m~6m)單元框組成網箱開展養殖活動。在小苗階段,通常使用1~2個單元框開展苗種養殖;至12cm體長時,可採用4~9個單元框(6m~12m)*(6m~12m)進行魚種養殖;至第二年商品魚養殖時,多採用9~25個單元框(9m~30m)*(9m~30m)進行養殖。近年來,傳統網箱養殖模式在商品魚養殖階段,傾向於多單元框合併成大網箱模式。

坐底式圍網養殖模式為近年來新興高品質大黃魚養殖主要模式。通常採用鋼管樁或水泥樁為基礎,以聚乙烯網網或銅合金網為網衣,單框面積通常5~20畝。

深水網箱養殖模式為近年來主要抗風浪養殖模式,其周長通常為60及100米規格。

三種養殖模式均具有各自的優點,傳統網箱養殖模式,具有從小苗至商品魚的全周期養殖能力,且養殖效率最高,但產品品質相對坐底圍網低;坐底圍網具有最高的產品品質,但其不具備全周期養殖能力,多為商品魚品質改良及後段養殖使用;深水網箱養殖模式具有傳統網箱相似的養殖效率,且養殖品質相較少數單元框養殖產品高。三種養殖模式均採用鮮雜魚飼料和配合飼料進行投喂。

大黃魚整體營養豐富,鮮大黃魚肉蛋白質含量達17%左右、脂肪13%左右,同時富含硒等各種微量元素和煙酸、維生素E等維生素,具有較高的食用價值。

以中醫食療觀點看,大黃魚性味甘鹹、性平,入肝、腎二經。中醫認為,黃魚對貧血、失眠、頭暈、食欲不振及婦女產後體虛有良好療效。對體質虛弱和中老年人來說,食用黃魚會收到很好的食療效果。


清蒸黃魚

國家海水魚產業技術體系寧德試驗站依託單位為寧德市富發水產有限公司。公司成立於2010年5月,是一家集現代制種、養殖、科研的「產學研——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水產種業科技企業。

公司建有國家級水產原種場、大黃魚育種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大黃魚產業科技創新聯盟等研發平臺,是全國多所水產重點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產學研合作基地。主要開展大黃魚等海水魚類的種質保持、新品種選育、營養需求、病害防治等研究。

公司擁有現代化陸基苗種繁育基地50畝、海上網箱養殖基地30畝和灣外養殖基地19200 平米;每年可培育2億尾海水魚類苗種。

試驗站的主要任務是原種大黃魚的保持、大黃魚等海水魚健康養殖技術示範與推廣,以及優質苗種繁養示範與推廣,並為國家海水魚產業技術研發採集相關數據。

說明:以上內容由國家海水魚產業技術體系寧波試驗站、寧德試驗站技術人員提供素材整理而成。




羅博飛智慧海洋雲平臺可用於養殖全過程管理,平臺涵蓋了從養殖監控數據、養殖視頻、養殖品種數量、投餵管理、養殖設備管理、加工管理、倉儲管理、物流管理等功能,同時具有魚類智能識別、魚群數量監控等拓展功能,實現智慧養殖。平臺可滿足大中型養殖規模企業使用。

魚類智能識別



羅博飛郵箱:info@qdlbf.com

羅博飛官網:http://www.qdlbf.com

羅博飛聯繫電話:0532-67722128


相關焦點

  • 大黃魚、小黃魚;大黃花魚、小黃花魚如何得名的
    黃花魚與黃魚同屬石首科黃魚屬,但黃花魚與黃魚是兩種魚,黃花魚生活在淡水,黃魚生活在海水,黃花魚在福建地區有池塘養殖,但黃魚是海魚,營養價值高於黃花魚。如果這兩種魚讓你選,你會選哪一種?但我會選黃魚,因為黃魚是海魚,是海鮮,沒有汙染沒有農藥,但黃花魚是生活在池塘裡,農藥是肯定會使用的。這兩種魚在外表上非常接近的。
  • 我心中的小康:海水越變越藍,大黃魚、海參越賣越好
    他從事養殖大黃魚、海參已經六年,在關厝埕擁有海參200多框,大黃魚100多框。魚好養活了,市場環境也好了,吳先強樂開了花。談及對未來的期許,他說:「希望海水越來越藍,大黃魚越賣越好!」(經濟日報記者 童雲斐 薛志偉)
  • 大黃魚,我家就在岸上住
    冷凍大黃魚將就下?不可能。無處安放的靈魂暫且暗淡?不存在。永遠不要低估一顆吃貨的心。清晨起來,圈內傳來消息,某知名生鮮超市生猛大黃魚供不應求。沒有絲毫猶豫,趕緊殺將過去現場驗貨。烹熟一品,還是那個味,但細細想來,好像有哪裡不對。頂風作案?庫存尾單?
  • 高仿野生大黃魚 價格只要真大黃魚的十分之一
    14年時間5代選秀  選出現在的「東海1號」  2000年開始,李教授帶領團隊,正式開始養殖野生大黃魚。  最初,他們從東海上捕了300尾野生大黃魚,放在一個3米見方的網箱裡養殖,結果全部掛了:這條通體金黃的魚,並不是想養就能養活的。
  • 2020年大黃魚養殖的產業現狀
    大黃魚是我國特有的海水養殖魚類,主產於福建寧德以及浙江象山等地。我將對今年大黃魚的研究焦點主要從宏觀出發,集中在漁業資源的可持續性以及對大黃魚養殖現狀的分析和相關對策的探討。另一方面,由於大黃魚成魚養殖餌料係數較高,其養殖成本中餌料成本佔了絕大部分,因此目前有部分學者對大黃魚飼料前景的探索也相對較多。
  • 溫州人最愛吃的大黃魚是怎養成的?且聽魚的自述
    南麂島在平陽縣鰲江口外30海裡的東海海面上,距溫州市區50海裡,是一座旅遊島嶼,也是「貝藻王國」南麂列島52個島嶼中最大的島嶼。我們生活的生態養殖區三面環山、暖流匯集,離「避風港」國勝澳碼頭只有幾海裡。隨風擺動的魚排、亭亭玉立的插杆網箱和水面上漂浮著的貝藻類養殖泡沫箱,這裡看上去就像是一座藍色牧場。
  • 一條魚賣出一輛車價 野生大黃魚通體「金」貴
    一條魚,貴過一輛車!  「這條魚大概50釐米長,通體金黃!」寧波市綠順水產有限公司(大水產交易區)負責人戎永敢親眼看到了這條大黃魚,這麼大的大黃魚,他也很多年沒有看到了。  他告訴記者,大黃魚的起捕必須是在晚上,因為大黃魚是一種會變色的魚類,它體內含有一種黃色色素,該色素見光會被分解。
  • 去年大黃魚成活率僅30%,如今養殖戶不願賣、魚中不願收,但不少人...
    據悉,2016年寧德大黃魚產量約11.8萬噸,2017年寧德大黃魚產量達13.6萬噸;而在2018年,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病害、颱風、漁排拆除),寧德大黃魚的產量增加並不明顯,而魚價也未達到養殖戶的預期。凍庫存量大,魚中收魚意願不大,魚價13元/斤徘徊2016年,寧德大黃魚養殖效益較好,因此不少養殖戶開始爭相進入行業,養殖規模逐步擴大。
  • 40元一斤的大黃魚(2009.11.16)(組圖)
    專家:大黃魚頭部有兩塊耳匙,當遇到巨大聲響,這個耳匙就會引起共振,魚就會焦躁不安、浮出水面,甚至呢,會死亡。小尹:您瞧,白天撈這個大黃魚,果然是白顏色的。養殖大黃魚不僅要注意捕撈時間,還要遠離噪音,不過,這些都是大黃魚共同的特點,為什麼這裡的大黃魚就能賣到40塊錢一斤呢?
  • 抓到皇帶魚那位船老大 又捕到兩條野生大黃魚
    出海捕魚40多年的他,12月6日第一次捕到一條兩米多長、20多斤重的皇帶魚,12月9日,他又在東海上捕到兩條金燦燦的野生大黃魚。每條都超過1公斤,加起來有6.5斤。這麼大的野生大黃魚,相當少見。從年產10萬餘噸到一魚難求江浙一帶的海邊人,對於野生大黃魚都不陌生,原先舟山群島海域就是大黃魚的主產地之一。
  • 大黃魚,憑啥被這個寧海女子「新鮮」送上桌
    金彩文在撈大黃魚。拍友 徐銘懌 攝10月的東海海風,刮在臉上已有些冰冷刺痛,也拉扯著寧海灣深處縱橫交錯的魚排網箱,起伏搖擺。寧海強蛟永斌水產養殖場負責人金彩文穩穩地走在魚排上,這裡1200個網箱相當於30個標準足球場那麼大。金彩文邊走邊指著說:「這片是東星斑,邊上的是黑鯛,總共養殖10萬尾海魚,其中佔最多網箱的就是深水大黃魚。」浙江、福建、廣東等沿海一帶,養殖大黃魚的人很多,並不稀奇。但大黃魚出水即死,所以市場流通的多是冰鮮,而金彩文賣的大黃魚是鮮活的。賣海鮮近30年,金彩文越來越想將一個「活」字做到極限。
  • 如何辨別野生大黃魚!
    舟山有經驗的老漁民都知道,黃魚有幾個親戚,除了常見的大黃魚、小黃魚、梅童魚、鮸魚、黃姑魚,還有罕見的黃唇魚和毛鱨魚。它們從外觀看起來非常相似,以致在現實生活中,總有些個奸商把其他廉價的魚種冒充大黃魚,但對於打小在海邊摸爬滾打的的小舟,不是什麼難事。
  • 浙江漁民捕獲一條6斤大黃魚,1萬1斤被上海遊客買走,太有錢了吧!
    魚,是我們日常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餚,魚肉的營養價值豐富且容易被人體吸收,並且經常吃魚能變得更加聰明。無論是淡水魚還是海水魚類,都受到了廣大食客們的追捧,有的人甚至不惜重金購買高檔魚吃,一位上海遊客就是如此 !
  • 福建寧德市推進大黃魚產業發展
    、養殖基地,現有大黃魚養殖網箱約30萬口。2016年大黃魚產量11.8萬噸,佔全國80%以上,養殖年產值45億元左右。&nbsp&nbsp&nbsp&nbsp為保護大黃魚資源,1985年我省在三沙灣官井洋劃定了大黃魚繁殖保護區。
  • 剛上岸的野生大黃魚,一萬八千塊被人買走,浙江人真有錢
    我們國家有四大傳統海產:大黃魚、小黃魚、帶魚 、烏賊,也是近海的主要經濟型魚類。如今小黃魚、帶魚 、烏賊還能看到,這野生大黃魚已經極其稀有,所以這個價格也是高的嚇人。此次浙江象山漁山島之行,有幸看到了傳說中的野生大黃魚,不過這個價格更是刷新了我對魚類的認知。象山,浙江省寧波市下轄縣,地處東海之濱,是我國重要的海洋漁業產地。
  • 浙江愛吃的大黃魚在這片海域大量死亡!當地發出通知!
    大黃魚又稱黃花魚、黃瓜魚、黃金龍是溫州人喜愛的海產品但近日寧德海上養殖進入「白點病」高發期部分海域大黃魚養殖爆發「白點病」大量網箱連片分布,導致海水無法正常交換,特別是小潮水期間,養殖密集區基本上沒有流水,溶解氧明顯降低,魚群缺氧,加速了養殖魚的死亡。「白點病」主要發生在這個海域浙江人千萬注意了!近日,寧德海上養殖進入「白點病」高發期,部分海域大黃魚養殖爆發「白點病」,對漁民造成不同程度損失。
  • 東海大黃魚,到底有多「鮮」
    吳越人家對大黃魚都有著頗為深厚的記憶。數十年前,東海大黃魚一值汛期,就會迎來浩浩蕩蕩的圍捕,漁民一網下去捕獲十幾噸的大黃魚在當時一點也不稀奇,清蒸、油煎,亦或是乾脆醃製風乾做成魚鯗。一片片雪白的魚肉在鍋裡翻騰,一掛掛魚鯗在微風間輕蕩,此情此景,一去幾十年了。大黃魚屬於石首魚科,主要分布在我國南海、褐色,肚皮上泛著金黃色,所以很多地方也把它叫做黃花魚、黃瓜魚。
  • 浙江舟山:野生大黃魚拍賣會 4.1斤重的「魚王」拍出2.98萬
    競拍現場異常激烈,競拍者頻頻舉牌當天拍賣會上的「魚王&nbsp&nbsp&nbsp&nbsp9條金閃閃的野生大黃魚是拍賣會的「主角」,最大的一條重4.1斤,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50多名競拍者,也吸引了眾多「吃貨」前去看熱鬧。最終9條野生舟山大黃魚共拍得83800元,最大的「魚王」以29800元成交。
  • 寧波這種「住別墅」的大黃魚已到大量上市的季節!口味接近野生,必須晚上捕撈!原因是…
    如今,村民們通過大黃魚、鱸魚網箱養殖奔向小康,高泥村也由此發展成為浙江網箱養殖第一村。12月11日,記者走進高泥村,探秘大黃魚的「別墅」。中午時分,養殖戶嚴興國穿梭在網箱之間,查看大黃魚的生長情況。「最近很長一段時間沒下雨了,大黃魚容易生病,每天我都要一遍遍檢查,發現有死魚要及時撈出來。」
  • 幹燒大黃魚怎樣做好吃?記住這4個關鍵點,做出的魚入味、肉質嫩
    由此看來,魚是秋季進補不錯的選擇。市面上所售魚的種類很多,做法也多樣。今天我就以大黃魚為例,給大家介紹一道家常版【幹燒大黃魚】的做法。大黃魚,又叫黃花魚,是一種近海海魚。它的體表呈金黃色,尾柄細長,魚鱗較小;大黃魚的肉質鮮嫩,魚刺較少,特別適合老人和小孩吃。很多人吃大黃魚,喜歡清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