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月價格飛漲54%,光伏玻璃廠發聲:產能增長不足、窯爐新指標被嚴控

2021-01-18 網易







  最近光伏玻璃價格持續走高。能源一號了解到,今年前八月,光伏玻璃市場價格均價為 26.47 元/平方米(含稅)。截至2020年8月,光伏玻璃市場價格為27元/平方米(含稅)。根據PV InfoLink數據顯示,市場上3.2mm厚度的光伏玻璃價格在今年下半年持續上漲:由6月的24元/平米,漲至10月的37元/平米,漲幅達54%之多。9月新加的2mm厚度的光伏玻璃報價,也從24元/平米漲至10月的28元/平米。

  對於上述暴漲情況,玻璃廠商之一的亞瑪頓相關人士在近期就透露,由於雙面雙玻組件滲透率的不斷提升,光伏玻璃擴產速度遠不及組件,目前光伏玻璃已成為產業鏈最大的供應短板,價格大幅上漲的同時且供不應求。

  亞瑪頓也表示,工信部對平板玻璃(包括光伏玻璃在內)窯爐新建指標實行嚴格有序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也將光伏玻璃推上高點。根據相關研究機構預計,光伏玻璃供需緊張的形勢難以快速打破。

  亞瑪頓提到的組件擴產,事實上確實緊張神速。從組件廠商來看,到2021年,預計國內十大光伏組件廠商的總計產能可能會有100GW甚至超過150GW,已接近甚至高於全年全球的光伏出貨量。同比增長會十分迅速。以目前組件的實際擴產來看,總計有41個組件項目在進行中,擴產規模高達314GW,其中高效組件為首選。晶澳太陽能在今年2月至8月,分別宣布了眾多組件及電池擴產計劃,其中最大的項目高達30GW。東方日升也有數十GW的擴產工程。以隆基股份為例,今年已宣布了多次的組件擴產計劃,高達15GW以上。天合光能、正泰、中環股份、億晶光電、尚德、阿特斯、協鑫正信光電、華君電力、賽拉弗、中利集團、東方希望、錦州陽光等也有總計上百GW的擴產業務在展開。這種擴產速度,已讓玻璃廠商望塵莫及。

  對於產能問題,近期,國家有關部門發布的《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修訂稿)》中擬加入的以下新內容值得關注:明確該產能置換實施辦法的相關規定也適用於新建光伏玻璃、汽車玻璃等工業玻璃原片項目。嚴禁備案和新建擴大產能的平板玻璃(含光伏玻璃、汽車玻璃等工業玻璃原片)項目。確有必要新建的,必須實施減量或等量置換,制定產能置換方案。

  工信部對平板玻璃(包括光伏玻璃在內)窯爐新建指標實行嚴格有序控制的這一點,今年9月,工信部原材料司建築材料處幹部石琳表示,「對於大家強烈反映的光伏玻璃發展受產能指標限制問題,我們將認真研究,充分聽取多方面意見後,決定是否需要適當調整。」

  以下是中銀證券對玻璃產業的深度報告,裡面會詳細闡述現有的玻璃情況。

  雙玻化趨勢進一步提升光伏玻璃需求:雙面 PERC 電池與單面電池工藝 路線接近,產線改造幾乎不增加單 W 製造成本,但能有效增加光伏電站 單位面積發電量,有利於攤薄光伏電站建設成本,進而降低 LCOE。雙面 組件滲透率已進入快速提升期,預計 3 年內有望超過 60%;應用 2.5mm、 2.0mm 厚度玻璃的雙玻組件對應的光伏玻璃需求分別提升約 56%、25%。

  2021 年全球光伏玻璃需求增速有望超過 30%:綜合考慮光伏裝機需求、 單晶滲透率、雙面雙玻組件滲透率、透明背板滲透率等因素,我們測算 2020-2022 年全球光伏玻璃需求分別約 658、870、1,016 萬噸,2021-2022 年分別同比增長 32.18%、16.79%。

  龍頭護城河寬闊,雙寡頭格局穩定且有望強化:光伏玻璃相較於普通玻 璃具有較高的技術工藝要求,新進入者較難突破壁壘。成本控制是光伏 玻璃行業的核心競爭要素,熔窯技術升級則是降本的主要推動力。行業 龍頭信義光能與福萊特市佔率合計已超過 50%,盈利能力顯著領先且有 餘力引領擴產,預計雙寡頭格局有望持續強化。

  2020H2 供需趨緊,玻璃價格迎來上漲:由於疫情影響,2020 年光伏玻璃 行業新產能投放進度或低於預期。近期隨著組件端需求逐步旺盛,三季 度起玻璃供需缺口已開始顯現,3.2mm 玻璃成交價格已由前期 24 元/平米 上漲至 37 元/平米,價格高位或持續至 11-12 月。

  裝機需求與雙玻化趨勢推動光伏玻璃需求向好

  光伏玻璃是重要的組件封裝材料

  超白壓花玻璃為主流光伏玻璃產品:光伏玻璃一般用作光伏組件的封裝面板,是光伏組件的核心輔 材之一,其強度、透光率直接決定了光伏組件的壽命和發電效率。其中通過壓延法生產的超白壓花 玻璃一般用於晶矽光伏組件,浮法生產的超白浮法玻璃一般用於薄膜光伏組件。由於光伏發電當前 以晶矽路線為絕對主流,因此與之配套的超白壓花玻璃亦為光伏玻璃的主流產品。


  低鐵高透是光伏玻璃與普通玻璃的主要區別:與普通玻璃相比,光伏玻璃最大的特點為具有低的 Fe2O3含量及高的光伏透射比。國標規定超白壓花玻璃 Fe2O3含量應不高於 0.015%,而普通玻璃的鐵 含量約為其 10 倍;非鍍膜 3.2mm、鍍膜 3.2mm 超白壓花玻璃光伏透射比分別應不低於 91.5%、93%, 而普通玻璃(3.0mm)的透射比一般低於光伏玻璃 5-7 個百分點。此外,光伏玻璃對抗衝擊性能、耐 熱性能、耐溼凍性能、耐磨性能、顏色均勻性等品質的要求也高於普通玻璃。



光伏玻璃約佔組件封裝成本的 20%:隨著光伏主產業鏈成本的持續下降,以輔材成本為主的封裝成 本逐步成為光伏組件成本的主體。根據 CPIA 等行業機構統計,目前光伏組件封裝成本在總成本中的 佔比已接近 50%,其中光伏玻璃在組件封裝成本中的佔比已達到約 20%。


  光伏需求強復甦,後續高景氣依舊

  新冠疫情衝擊短期裝機需求:光伏玻璃作為光伏組件不可或缺的封裝材料,其需求與終端光伏發電 裝機需求關係緊密。2020 年年初至今持續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對多數國家的經濟、社會活動造 成了重大影響,由於各國政府採取的隔離、封鎖港口、工廠停工等幹預措施,光伏行業在供應鏈、 物流、人員等方面均受到限制,疊加部分國家金融市場波動的衝擊,直接影響了在建光伏項目的建 設進度以及新增光伏項目的落地速度,2020 年全球光伏裝機容量預期不可避免將有所下修。

  2020 年競價項目總量 25.97GW:2020 年 6 月 28 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於公布 2020 年光伏發電項 目國家補貼競價結果的通知》,納入 2020 年競價補貼的光伏發電項目總裝機容量為 25.97GW,其 中普通光伏電站 25.63GW,工商業分布式 0.34GW。根據國家能源局統計,2020 年進入補貼範圍的 光伏項目加權平均度電補貼強度約為 0.033 元/kWh,相比於 2019 年的 0.065 元/kWh 下降接近 50%。

  戶用光伏裝機量有望達 7-8GW:2020 年 4 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於 2020 年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政策 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 2020 年戶用分布式光伏補貼標準調整為 0.08 元/kWh。根據前期國家能源局 《2020 年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方案》,戶用分布式光伏補貼總額為 5 億元,就此計算,預計 2020 年補 貼總額可容納戶用光伏項目約 6GW,考慮 1 個月緩衝期的存在,預計 2020 年戶用光伏裝機量有望達 到 7-8GW。

  平價項目逐步釋放:2019 年 5 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於公布 2019 年第一批風電、光 伏發電平價上網項目的通知》,其中光伏發電項目總量 14.78GW。根據我們統計,擬建光伏項目中 約 4.5GW 明確給出預計於 2019 年併網,大部分項目的預計併網時間為 2020 年內。此外,近期多個省 區公布了平價上網項目申報名單,總量約 40GW,其中 2020 年內開工項目約 17GW。


  全年國內裝機量或達 40GW:考慮 2019-2020 年競價項目、平價項目的建設進度,同時結合戶用光伏、 特高壓基地等光伏需求的釋放節奏,我們預計下半年國內需求有望強復甦,全年國內光伏裝機量有 望達到 40GW,且景氣度有望持續至 2021 年;其中 2020Q3-Q4 有望形成階段性裝機高峰。

  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支撐新能源裝機空間:在 2020-2025 年能源消費總量年均複合增長率 3.5%、2025 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例 17.8%等保守預設條件下,我們測算 2021-2025 年(即「十四五」期間)光伏 新增裝機空間為 276GW,年均新增 55GW。考慮 2020 年消費比重目標已提前完成,我們對消費比重 更高的情況進行了測算,結果顯示在 18%-20%的區間內,消費比重每提升 0.5%,「十四五」期間光 伏、風電年均裝機總量約提升 15GW。在 19%比重的情況下,2021-2025 年光伏、風電年均裝機空間約 122GW,其中光伏約 87GW。

  海外需求底部確立,後續景氣有望持續:目前歐美、澳洲、日韓等重點光伏市場的需求量已經緩步 恢復,全球光伏市場在二季度末呈現了需求向好的態勢。綜合考慮全球各區域疫情發展情況及疫情 對光伏電站建設的影響情況,我們預測2020年海外需求約80GW,同比下降約11%;全球裝機約120GW, 同比持平;季節層面有望呈現連續環比上升的態勢。2021-2022 年需求有望分別達到 160GW、190GW, 恢復正常增長。


  2020 年組件需求或達 133GW:最新版《光伏發電站設計規範(徵求意見稿)》正 式提出了放開容配比的限制,從新規評審過程看,各方都同意容配比的提高,從 2019 年下半年的平 價項目開始,光伏項目普遍都在考慮提高容配比。而歐美等地區光伏電站一般按照 1.2-1.4 倍容配比 設計,因此光伏組件需求一般會超過光伏裝機需求。考慮各區域容配比情況,我們預計 2020 年全球 光伏組件需求有望達到 133GW,2021-2022 年達到 180GW、214GW。


  組件雙面化趨勢進一步提升玻璃需求

  PERC 電池可順利切換雙面:雙面 PERC 電池是在單面電池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優化了絲網印刷工 藝,在背面的雷射開孔處絲網印刷鋁漿並燒結形成鋁柵線來代替單面電池的全鋁背場結構。兩種電 池工藝路線接近,產線兼容度高,對單面電池產線稍加改造即可大規模量產。根據 EnergyTrend,產 線改造主要是提高背面電極柵格印刷設備及雷射設備的精度,產線更新只需 2 個月左右,成本增加 僅 2 美分/W。當前主流的單晶 PERC 電池在應用之初以單面為主,目前主要電池片製造企業均已具備 雙面 PERC 電池的生產能力。



  雙玻為雙面組件主流封裝形式:雙面組件使用雙面電池,將傳統背板替換為光伏玻璃或透明背板, 為當下高效組件封裝的主流方式之一。其中雙面雙玻為主流結構,具有生命周期較長、低衰減率、 防火等級高、散熱性好、絕緣好、易清洗等優點,可有效降低光伏電站的 LCOE。


  雙玻組件對玻璃提出減薄要求:與單玻組件相比,雙玻組件因正反面兩塊封裝玻璃明顯增加了重量, 帶來了製造、運輸、安裝、維護等各項成本的提高,因此行業內對光伏玻璃提出了降低厚度的要求。目前單面組件多採用 3.2mm 厚度的光伏玻璃作為封裝面板,據 CPIA 統計,2019 年 3.2mm 的前蓋板玻 璃市場佔有率約為 76.8%,隨著組件輕量化和新技術的不斷產生,2.8mm 及以下規格的前蓋板玻璃市 場份額將逐步提升。雙玻組件光伏玻璃主要規格為 2.5mm、2.0mm,目前主流產品規格為 2.0mm。



透明背板或佔據部分市場份額:相比雙玻組件,使用透明背板的組件最大競爭優勢為重量輕。但透 明背板一般會加入對紫外光具有隔絕功能的材料以實現對 PET 的保護,導致短波區域透光率偏低。此外,透明背板應用時間較短,在耐候性和抗老化性方面也相對缺乏優勢,成本亦相對較高,目前 以歐洲、日本市場應用為主。隨著成本下降和應用範圍的擴大,預計透明背板組件後續有望佔據一 定市場份額。


  組件雙面化推升光伏玻璃需求:受益於雙面組件的多重優勢,在平價上網的大趨勢下,雙面組件滲 透率持續提升已成為行業共識。與 3.2mm 玻璃單玻組件相比,應用 3.2mm、2.5mm、2.0mm 厚度玻璃 的雙玻組件對應的光伏玻璃需求分別提升約 100%、56%、25%。


特斯拉入局,BIPV 有望拓展需求空間

  BIPV(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即光伏建築一體化,是一種將光伏電池與建築屋頂或牆體材料相 結合的產品,其本身既是一種光伏發電系統,同時也作為建築材料使用。常見的 BIPV 系統有光伏屋 頂、光伏幕牆和光伏採光頂等。

  政策逐漸加碼 BIPV:歐美國家相繼提出 2020、2030 年近淨零能耗建築發展目標,並採用法律等強制 性措施支持 BIPV(光伏建築一體化)發展,如美國加州能源委員會發布的《2019 建築能效標準》已 於 2020 年 1 月 1 日生效,要求加州新建住宅包括三層樓以下獨棟或公寓安裝住宅光伏系統。我國近 年逐漸加強對 BIPV 的支持。2019 年 1 月 24 日,住建部發布《近零能耗建築技術標準》,為我國首部 引領性建築節能國家標準,部分省市也出臺了扶持政策與技術標準。2019 年 11 月國家發改委發布《產 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 年本)》,其中鼓勵類產業包括新能源產業中太陽能建築一體化組件設計與製造。



  BIPV 有望拓展光伏需求空間:隨著國內建築建材成本的升高和光伏產品價格的快速下降,BIPV 產業 初步具備了大規模產業化發展的基礎。根據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太陽能應用研究中心,我國既有建 築面積 600 億平米,可安裝光伏電池近 30 億平米,折合裝機量約 400GW;每年新增建築面積 20 億平 米,可安裝光伏電池近 1.5 億平米,折合裝機量約 20GW,有望為光伏需求帶來可觀增量。

  特斯拉 Solarglass實現屋頂組件一體化:2019年 10月,特斯拉正式推出第三代光伏屋頂產品 Solarglass。相對於前兩代產品,Solarglass 保持了在鋼化玻璃中鑲嵌光伏電池的結構,可以承受 110 英裡/小時的 風和直徑近 2 英寸的冰雹,可直接替代傳統屋頂瓦片,實現屋頂與發電組件的一體化,而非在已有 屋頂瓦片上進行疊加安裝,整體視覺效果相對於舊產品更為美觀。此外,Solarglass 提高了功率密度, 每塊瓦片中的零件減少了一半,從而大大降低成本。同時第三代太陽能屋頂的安裝時間和難度均有 所降低,使大規模安裝成為可能。

  龍頭入局有望加速 BIPV 產業發展:根據 Elon Musk 在特斯拉財報電話會議上的發言,目前已經能看到 玻璃太陽能屋頂大量需求的增長,美國每年新增的 400 萬個新增屋頂有望成為 Solarglass 的一個大的 增量市場,太陽能屋頂會成為特斯拉的一個主要業務。在後續的自媒體發言中,Musk 也表示特斯拉 正在舊金山灣區加緊安裝太陽能屋頂,而且該業務將很快進軍中國和歐洲市場。除特斯拉以外,隆 基股份、東方日升等光伏組件領先企業也已開始布局 BIPV 業務,預計 BIPV 產業有望進入加速發展期。

  預計 2020 年全球光伏玻璃需求約 658 萬噸,2021 年增速有望超過 30%

  綜合考慮光伏裝機需求、單晶滲透率、雙面雙玻組件滲透率、透明背板滲透率等因素,我們測算 2020-2022 年全球光伏玻璃需求分別約 658、870、1,016 萬噸,2021-2022 年分別同比增長 32.18%、16.79%。


護城河寬闊,雙寡頭格局穩定且有望強化

  技術工藝構建行業競爭壁壘

  光伏玻璃製造流程主要分為原片生產和深加工兩個環節。其中,原片生產指將原料熔化製成為玻璃 原片半成品的過程,主要包括配料、熔制、澄清、壓延、退火、切片、裝箱等步驟。原片生產是光 伏玻璃的製作核心環節,其工藝水平直接決定了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是各家廠商拉開單位成本的 關鍵所在。深加工指以原片為基本原料,通過精切、磨邊、清洗、鍍膜、鋼化、裝箱等步驟提升玻 璃的物理和化學性能的最終產品,用作組件的封裝面板。主要工藝環節如下:

  (1)配料:各種原料經進廠卸車、倒運、精確稱量、混合均勻後形成配合料,按一定比例加入碎玻 璃後輸送至窯頭料倉。

  (2)熔制:配合料經投料機進入熔窯後,經高溫熔化、澄清、均化後形成合格的玻璃液,從溢流口 流入壓延機。澄清過程是熔制過程中關鍵,將直接影響玻璃最終的質量。

  (3)壓延:高溫玻璃液流動至壓延機雙輥間隙,通過對輥間隙時被迅速碾壓、摩擦、拉伸成型,形 成壓花玻璃板,經活動輥臺進入退火窯。

  (4)退火:連續的玻璃帶在退火窯以緩慢的速度冷卻,以消除玻璃中產生的熱應力的過程。

  (5)切片:玻璃帶經縱切、橫掰、加速輥道、落板後運送到堆垛區,由機械手取片堆垛。切片時產 生的廢玻璃經粉碎後加入配合料重新熔化。

  (6)鍍膜:將待鍍膜的玻璃清洗、乾燥後,由滾塗設備將鍍膜漿料均勻滾塗在玻璃基板上,以提高 光伏玻璃透光率。

  (7)鋼化:將預處理後的光伏玻璃加熱到適宜溫度後迅速冷卻,使玻璃獲得較高的強度。


工藝難點主要在於低鐵控制和溫度控制:超白玻璃生產工藝難度較高,主要體現在配料和熔制環節, 壓延、退火、切片等原片生產的其他環節以及深加工的主要環節均與普通玻璃的生產工藝差異不大。

  (1)低鐵控制:光伏玻璃對鐵含量的要求很高,在配料計算中,一般以各廠商配方的標準成分為基 準,對各種原料化學成分含量進行配平運算,而 Fe2O3在計算中為帶入項,因此對各項原料的化學成 分含量特別是鐵含量有明確要求。在製作過程中需嚴格控制原料的化學成分、精確控制原料稱量、 儘可能提高配合料均勻度等工藝標準,同時原料輸送設備必須採取高效除鐵控制措施,以避免造成 原料的二次汙染。

  (2)精確控制熔窯玻璃液上下溫差:超白玻璃鐵含量低,玻璃液透熱性好,垂直方向上溫度梯度減 小,導致池底的溫度升高,表面溫度降低,造成玻璃液上下溫差減小,玻璃液對流減弱,微氣泡不 易排出,澄清難度增加。因此熔窯的結構設計上,需要適當增加窯爐池深,採用逐級抬高的臺階式 池底結構,設置鼓泡裝置和窯坎結構,採用窄長卡脖結構,主橫通路設置調壓小煙囪,池壁設計為 拐角形式等;在工藝控制上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玻璃色澤的控制,窯爐氣氛需調整為氧化性, 對燃料的成分也需要控制,避免產生硫化鐵降低白度。二是玻璃澄清質量的控制,一般採用多點溫 度控制技術確保溫度的精細控制。


光伏玻璃具有較高的行業壁壘:光伏玻璃技術壁壘較高,長期技術經驗積累和完備的工藝流程構成 了非玻璃生產企業進入光伏玻璃行業的主要障礙。此外,與普通玻璃生產線相比,超白玻璃生產線 在料方設計、配料工藝、窯池結構、熔化工藝、控制流程等方面均有更高要求,普通玻璃的生產線 無法輕易轉換為光伏玻璃生產線。除技術壁壘外,光伏玻璃行業還具有認證、客戶、規模等方面的 進入壁壘,形成了新進入者寥寥的整體格局。


成本控制是核心競爭要素,熔窯技術升級促進行業降本

  與技術迭代迅速且技術紅利共享的光伏電池片行業不同,光伏玻璃行業技術發展平穩,產品生命周 期較長,且光伏玻璃為工業標準品,因此成本控制是行業的核心競爭要素,一般可通過技術升級、 提高效率、擴大規模等措施降本提升競爭力。光伏玻璃的成本主要由原材料、燃料動力、人工成本、 製造費用等構成,其中原材料和燃料動力佔成本的 80%以上。光伏玻璃的原料包括石英砂、長石、白雲石、石灰石、純鹼、芒硝等,由於不同產地原料的成分差 異較大,因此為保證原料成分穩定,一般會選擇定點砂礦採購優質低鐵原料。以石英砂為例,我國 石英礦儲藏量豐富,安徽鳳陽、江蘇東海、安徽蚌埠、廣東河源、江蘇新沂、新疆準東、遼寧彰武、 河北靈壽等地均為石英砂產業聚集地,但符合標準的砂礦不多,主要分布在安徽鳳陽、廣東河源、 廣西、海南等地。一般情況下,為節省運費,企業會本著就近原則在當地採購石英砂。


原料成本主要受純鹼影響:原料一般佔光伏玻璃成本比重 30%-40%。在原料中,純鹼佔比接近 50%, 石英砂超過 25%,其他原材料成本不足 25%。石英砂價格波動相對較小,一般隨 CPI 波動,此外,一 些企業為了保障原料供應安全,鎖定石英砂採購成本,直接投資相關礦產,如信義光能控制了部分 廣西北海、廣東河源的石英砂資源,福萊特擁有安徽鳳陽儲量 1,800 萬噸的優質石英砂採礦權等。因 此,純鹼是影響光伏玻璃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純鹼上遊為原材料鹽與氨氣,成本相對較為穩定, 價格變化主要受下遊需求影響。純鹼下遊有玻璃、無機鹽、氧化鋁、玻璃、洗滌用品等行業,其中 玻璃消耗純鹼佔比達 55%,對純鹼的價格影響最大,因此總體上純鹼價格走勢與玻璃需求有一定相 關性。



  窯爐和鋼化爐為主要耗能設備:光伏玻璃的燃料動力主要包括石油類燃料、電和天然氣等。原片生 產環節主要能耗以天然氣、石油類燃料和電為主,其中窯爐為主要耗能設備;深加工環節以用電為 主,其中鋼化爐為主要用電設備。


  石油類燃料是影響燃料成本的主要因素:燃料成本一般佔光伏玻璃總成本的 30%-40%,其中電力和 天然氣由市政供應,為政府指導價,各地價格略有不同,總體而言較為穩定,而石油類燃料受國際 原油價格影響波動較大,價格也更難判斷,因此是成本變動的最主要來源。一般而言,每噸石油焦 價格下降 100 元,每重箱玻璃生產成本下降 1.06 元。為儘量降低石油類燃料價格大幅波動對成本的 影響,行業內許多公司裝配石油類燃料和天然氣雙燃料系統,可根據石油類燃料和天然氣的價格效 益比合理選擇燃料結構,且近年來受制於環保壓力,廠商越來越重視天然氣的使用,如福萊特最新 設計的 1,200 噸/日熔爐以天然氣為主要燃料,石油類燃料為備用系統。以福萊特為例,雖然儘管 2015-2018H1 期間,原油價格波動超過了 240%,但總體上燃料動力費用佔採購金額的比例在 39%-45% 之間波動。


  熔窯技術升級是降本空間的主要來源:光伏玻璃技術更新迭代較慢,原料單耗穩定但價格受市場影 響較大,因此熔窯技術升級是行業降本的最主要來源,目前熔窯的技術升級主要包括大窯爐和全氧 燃燒技術兩個方向。

  大窯爐可有效降低單位能耗:規模化的生產線有助於提高生產效率和成品率,並由於自動化程度較 高可減少單位員工數量,從而降低單位能耗。大窯爐生產線已成為行業的發展趨勢。據 CPIA 統計, 行業平均單窯規模從 2010 年的 232 噸/日增加到 2018 年底的 535 噸/日。近幾年新增以 500 噸/日以上的 窯爐為主,目前最大在產熔窯產能達到 1,000 噸/日,最大擬建熔窯產能達到 1,200 噸/日。以福萊特 1,200 噸/日窯爐為例,其成品率 86%,高出行業主流成品率 78%約 8 個百分點,單位能耗可比普通窯爐降 低 15%-20%。但另一方面,我們也應注意到,當熔窯面積>125m2 時,單位能耗下降斜率變緩,意味 著技術升級帶來邊際效益遞減,在未來沒有大的技術突破情況下,管理能力或將成為區分優質公司 的重要因素。


  全氧燃燒技術可提高 5%成品率:據 CPIA 統計,截至 2018 年底,我國全氧燃燒在產窯爐 7 座,產能 3,860 噸/日,佔總產能的 19.5%。與空氣助燃窯爐工藝相比,首先,全氧燃燒工藝在熔化過程廢料大 幅度降低,整個玻璃熔化過程工況穩定,澄清區氣泡釋放徹底,產品質量更加穩定;其次,全氧燃 燒工藝且由於氧氣參與燃燒,每年可節能約 17 萬噸標煤;再者,全氧燃燒工藝火焰溫度高,可提高 熔化率約 5%-10%,有效提高產量;此外,採用全氧燃燒技術可以取消蓄熱室結構,節省約 40%的投 資;最後,全氧燃燒可使廢氣中 NOX排放量減少 77%,粉塵排放量減少約 80%,SO2排放量減少約 30%, 大大降低行業環保壓力。綜合來看,採用全氧燃燒技術整體可提高玻璃成品率 5%以上。

  區位特性逐漸體現,或影響組件產能布局

  玻璃原料採購及銷售運輸成本較大:光伏玻璃的原料及成品運輸一般分為公路運輸、鐵路運輸、水 路運輸 3 種形式,其中水路運輸成本最低,約為公路運輸成本的一半,但有明顯的地域性,多數玻 璃企業不具備條件,目前公路運輸為主要運輸形式。在原料採購環節,從礦山到倉儲需要經過短倒、 運輸到廠、卸車、倒運、存放等多個環節,且受制於原料包裝方式,部分環節仍需人工裝卸,增加 了管理難度和運輸成本,根據《玻璃》期刊,運輸費用構成了玻璃原料採購費用的主要部分;在成 品運輸環節,玻璃製品為易碎品,運輸成本高、裝卸風險大、手續辦理繁瑣、破損率高,對包裝及 物流有很高的要求,運輸過程也需安排專人專車運輸,光伏玻璃的運輸成本約為 1 元/m2。


  安徽鳳陽、蕪湖及廣西北海等地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目前光伏玻璃行業產能布局基本集中在安徽 鳳陽、蕪湖及廣西北海等地,上述地區有著明顯的區位優勢。首先,安徽鳳陽、廣西北海等地有品 質較高的低鐵砂礦,當地企業可就近取材。其次,安徽鳳陽、蕪湖及廣西北海等地交通網絡發達, 具有便利低廉的水運航道,如信義光能、福萊特等都在上述地區布局了自己的碼頭,可有效降低物 流成本。最後,下遊的組件環節國內產能主要集中在江蘇、浙江為代表的長三角區域,國外產能主 要集中在越南、馬來西亞為代表的東南亞區域,上述地區亦靠近組件產能區域。

  或影響組件產能布局:考慮到玻璃製品運輸成本較高,一般需與下遊終端就近配套,而光伏玻璃一 線廠商具有相對較高的市場地位及議價權,加之光伏玻璃成本在組件中的佔比持續上升,未來組件 產能或將圍繞玻璃產能進行布局以搶奪區位資源。

  雙寡頭格局有望持續強化

  行業實現進口替代,形成雙寡頭競爭格局:光伏玻璃行業發展歷史主要分為三個階段:2006 年前光 伏玻璃市場基本由法國聖戈班、英國皮爾金頓(後被板硝子收購)、日本旭硝子、日本板硝子四家 外國公司壟斷,光伏玻璃的進口價格高達 80 元/m2以上。2006-2016 年,國內光伏玻璃企業通過技術 引進吸收逐步國產化,並實現進口替代,國內光伏玻璃產能在全球中的佔比快速提升,旭硝子等國 外企業紛紛退出市場。2016 年至今,行業逐漸形成生產區域集中和規模集中的格局,技術開發速度 進入平穩期,信義光能與福萊特坐穩行業前兩把交椅,行業形成雙寡頭競爭格局。2019 年國內光伏 玻璃產量約佔全球光伏玻璃總產量的 95%以上,其中信義光能、福萊特在產產能分別佔比 30.8%、 20.9%,兩家龍頭企業市佔率之和由 2015 年的 45.3%提升至 2019 年的 51.6%。


  龍頭企業盈利能力突出:近年行業內基本僅有信義光能與福萊特兩家龍頭企業有 1,000 噸/日級別的 大型窯爐投產,新投產的大規模產線相較於原有產線具備顯著成本優勢,且大窯爐需要的初始投資 較高(8-10 億元/千噸),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小型企業更新產線降低成本的難度。此外龍頭企業 在技術工藝方面的經驗積累使得光伏玻璃產出率相對更高,對生產成本的攤薄效果優於二線企業。根據各公司財務數據,近年來光伏玻璃行業龍頭企業相對於二線企業在盈利能力上具備顯著優勢, 信義光能與福萊特光伏玻璃業務的毛利率一直保持在 25%以上,相比於二線企業平均領先 10-15 個百 分點。


  一二線企業產能規模差距或繼續拉大:根據各公司公告及卓創資訊統計數據,2020 年光伏玻璃行業 預計增加名義產能 6,900 噸/日,其中信義光能約佔 57.97%,福萊特約佔 28.99%,合計佔比 86.96%。近期南玻集團擬募資投建 4,800 噸/日光伏玻璃產能,旗濱集團擬投建 1,200 噸/日光伏玻璃產能,但投 產時間預計將在 2021 年底至 2022 年中期,預計短期內龍頭企業有望在產能規模上進一步與二線廠商 拉開差距。


  2020H2 供需趨緊,玻璃價格迎來上漲

  2019 年光伏玻璃供需趨緊導致漲價

  2019 年光伏玻璃價格三連漲:2018 年受 531 政策影響,國內光伏需求下滑明顯,光伏玻璃價格一路 走低,3.2mm 鍍膜、3.2mm 原片玻璃年內分別最低報至 20.60、12.63 元/m2。2019 年受益於海外裝機需 求增長與雙玻組件滲透率的持續提升,光伏玻璃供需反轉,3 月、9 月、11 月光伏玻璃價格出現三次 集中上漲,全年累計漲幅 22.36%。


  2019 年光伏玻璃價格的上漲是供需階段性偏緊的結果:供給方面,根據卓創資訊統計數據,截至 2019 年 12 月,國內光伏玻璃在產產能 25,360 噸/日,與年初相比,在產產能增長 23.17%。以主流 78%成品 率計算,超白壓延玻璃 2019 年產量 616.48 萬噸。需求方面,根據裝機數據測算,2019 年 Q1-Q4 光伏 玻璃需求分別約為 144、140、174、213 萬噸,Q1-Q2 供需略偏緊,Q3-Q4 則呈現供不應求的格局。



  供需缺口顯現,近期再度迎來漲價

  2020 年計劃新增產能 6,900 噸/日,投產節奏或慢於預期:根據各公司公告及卓創資訊統計數據,2020 年行業預計將增加名義產能 6,900 噸/日。但由於前期疫情影響,部分新建產能建設進度慢於預期, 預計全年投產計劃或可能低於預期。考慮計劃投產時點與疫情的影響,考慮部分冷修產能復產,我 們預計全年全行業有效產出有望增加約 60-80 萬噸。

  需求高峰來臨,光伏玻璃漲價重現:從目前疫情防控與各地區經濟活動恢復的情況來看,我們判斷 2020 年三、四季度全球光伏裝機需求均有望環比增長,疊加國內光伏項目年底併網時點的影響,四 季度光伏行業有望迎來階段性裝機高峰。我們測算 2020 年下半年光伏玻璃需求有望超過 436 萬噸, 而供給端的有效產出或難以滿足需求,近期隨著組件端需求逐步旺盛,三季度起玻璃供需缺口已開 始顯現,成交價格已出現明顯上漲,價格高位或持續至 11-12 月。



相關焦點

  • 「一片玻璃」掣肘萬億光伏產業
    這魔幻的一幕正在光伏行業上演。  「在中國式年底搶裝潮中,供需失衡直接帶來的問題便是玻璃價格的快速跳漲,3.2mm的玻璃每平方米均價已從今年7月至今漲幅超過100%,玻璃供應和價格『失控』直接影響到組件製造企業的正常生產。」
  • 深度觀察|光伏組件6大廠商聯合要求放開光伏玻璃產能限制 業內人士...
    聯合發聲企業相關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今年以來光伏組件產量大增,且新組件對於光伏玻璃需求大增;在此背景下光伏玻璃產能未增加,光伏玻璃高價、缺貨給光伏產業鏈下遊企業帶來困境,如不及時解決,將影響整個光伏行業和新能源產業發展。而本次發表聯合聲明的企業,也是為了整個光伏產業鏈,能有了一個正常有序的發展環境。
  • 光伏玻璃價格飆漲 組件龍頭「拿不到貨」聯袂發聲
    「光伏有全球競爭力,增長有潛力,但是沒想到今年被玻璃掐了脖子。「一家組件出貨量排名前五的企業人士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說。  對於組件廠商而言,甚至到了加價也拿不到貨的地步,這給裝機需求本就十分旺盛的四季度平添了很大的障礙。11月3日,晶科、隆基等六家組件廠商發布聯合倡議書,呼籲有關部門解決光伏玻璃短缺問題,直指光伏玻璃產能擴張限制等核心問題。
  • 國家七部委發聲力挺光伏:2021年光伏大爆發!
    工信部在這則文件中表示,光伏壓延玻璃和汽車玻璃項目可不制定產能置換方案。 這則文件意味著光伏壓延玻璃不需制定產能置換方案即可投產新的項目,在挪去產能置換這個「緊箍咒」後,光伏壓延玻璃的產能將會迅速擴大,而光伏玻璃供應掣肘光伏迎接平價時代的陰霾也將一揮而散。
  • 光伏玻璃行業深度研究:玻璃,產業鏈隱形冠軍
    事實上,由於技術差距,同樣日熔量的窯爐成品率也相差明顯,最近點火的某 900噸日熔量窯爐,目標成品率僅有 80%,落後於 1000 噸級 5 個百分點以上,相當於一線廠家 600 噸窯爐的水平。窯爐大小對成本的影響集中反映在成品率指標上。
  • 光伏玻璃漲價 巨頭「抱團叫苦」
    福萊特作為國內玻璃行業的頭部企業,其主要產品涉及太陽能光伏玻璃、優質浮法玻璃、工程玻璃、家居玻璃四個領域,與太陽能光伏電站的建設和石英巖礦開採共同構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今年以來,光伏玻璃的價格走出了一路上揚的態勢:根據PVInfolink統計,國內3.2mm光伏玻璃價格由2020年初的29元/平方米上漲至截至11月19日的42元/平方米,處於歷史的高點。卓創資訊分析師王帥對經濟觀察報表示,3.2mm光伏玻璃42元/平方米的價格也只有一線大廠才能拿得到,小廠散單的價格大約在48~50元/平方米左右。
  • 光伏玻璃漲價,巨頭「抱團叫苦」
    福萊特作為國內玻璃行業的頭部企業,其主要產品涉及太陽能光伏玻璃、優質浮法玻璃、工程玻璃、家居玻璃四個領域,與太陽能光伏電站的建設和石英巖礦開採共同構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今年以來,光伏玻璃的價格走出了一路上揚的態勢:根據PVInfolink統計,國內3.2mm光伏玻璃價格由2020年初的29元/平方米上漲至截至11月19日的42元/平方米,處於歷史的高點。
  • 光伏玻璃「告急」幕後:需求暴增、指標難拿、擴產受限
    光伏產業發展已然陷入『困局』……」2020年11月,東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晶澳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晶科能源有限公司、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6家光伏組件企業發出聯合倡議書,呼籲政府有關部門給年終「搶裝潮」降溫,放開光伏玻璃產能擴張限制。倡議書指向的,正是工信部門的新政策。2020年初,工信部明確將光伏玻璃納入相關產能置換政策管理中。
  • 被玻璃「扼住咽喉」光伏龍頭集體發聲
    種種跡象表明,有關方面也在考慮採取措施破解光伏玻璃市場的瓶頸,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光伏玻璃價格高位運行仍是大概率事件。  產能告急巨頭髮聲  在聯合倡議書中,6家企業表示,在行業發展積極向好的背景下,當前產業鏈上遊的玻璃產能卻面臨嚴重短缺,已嚴重影響到光伏組件的生產和交付能力。
  • 你的股票賺了嗎,2020年最具投資價值的光伏股票有哪些?
    來源丨索比光伏網 作者丨Jessica 2020年光伏概念股集體走強,個股接連漲停的消息不斷,關於股票估值,最常運用的指標之一就是市盈率,市盈率由股價除以每股收益得出,也可用公司市值除以淨利潤得出。
  • 或為中國企業 馬來西亞4.83億美元光伏玻璃廠獲批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馬來西亞全國投資委員會批准了製造業領域4個共計54億馬來西亞林吉特的項目,這些項目將在沙巴州、柔佛州、雪蘭莪州和Pulau Pinang投建。馬來西亞國際貿易和工業部長Datuk Darell Leiking表示,其中一個生產項目是一座規模達20億林吉特(4.83億美元)的光伏玻璃廠,生產光伏玻璃和浮法玻璃。
  • 光伏玻璃火爆龍頭賺翻,2021年價格或將維持高位
    福萊特在公告中表示,公司主要產品光伏玻璃受益於光伏市場的強勁需求影響,銷售量和銷售價格均出現增長。根據光伏諮詢機構PV InfoLink的數據,截至12月23日,3.2mm光伏玻璃均價43元/㎡,2.0mm光伏玻璃均價35元/㎡,仍處於相對較高的價格位置。今年四季度,光伏玻璃價格一路上漲,供應陷入緊缺。
  • 光伏玻璃3個月價格漲七成 有組合企業稱曾考慮建廠生產
    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6日電 (張燕徵)「進入下半年,光伏玻璃供貨緊張的不得了,比如一平方米的3.2mm鍍膜光伏玻璃從8月時的28元人民幣漲到了現在的48元,可還是很難拿到貨。」作為組合企業一方的江蘇某新能源科技公司總經理李維對中新經緯記者稱。
  • 金晶科技擬3.85億投建光伏面板生產線 項目7個月後投產預計年均...
    11月17日,金晶科技公布計劃投資3.85億元計劃建設600t/d 一窯三線光伏輕質面板生產線,7個月後投產。太陽能光伏面板主要應用於生產「高效率、低成本太陽能光伏電池」矽片封裝,它是高效率、低成本太陽能光伏電池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件。項目建成投產後預計年均銷售收入6.69億元,年均利潤總額3.16億元,年均淨利潤2.68億元,有利於增強公司的綜合競爭力,實現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 光伏玻璃產能亟待有序放開 產業協同或可打破發展掣肘
    根據PVInfolink統計,國內3.2mm光伏玻璃價格由2020年初的29元/平方米上漲至截至11月19日的42元/平方米,處於歷史的高點。11月3日,隆基、晶科、天合、晶澳、東方日升、阿特斯6家主要光伏組件企業發出《關於促進光伏組件市場健康發展的聯合呼籲》(下文簡稱《呼籲》),指出當前產業鏈上遊的玻璃產能面臨短缺,已嚴重影響到光伏組件的排產和交付能力。在中國式年底搶裝潮中,玻璃行業的產能瓶頸直接影響到組件製造企業的正常生產。 那麼,光伏玻璃價格持續上漲的背後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 光伏玻璃概念又活躍起來了!供需錯配下,明年成長性如何?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由於行業供應偏緊,且在年底搶裝潮的刺激下,光伏玻璃自今年三季度開啟漲價節奏,今年6月至10月,光伏玻璃成品價格由23元/平方米上漲至37元/平方米,11月進一步上漲到42元。至此,在光伏玻璃價格不斷提升的背後,該板塊自然也就「漲聲不斷」了。光伏玻璃價格為何連連攀升?
  • 「深度」光伏年度大戲:組件企業為何被不起眼的玻璃「絆倒」?
    三季度以來,玻璃成為光伏全產業鏈供給最為告急、價格漲幅最大的細分環節,短短四個月內價格翻番。「光伏玻璃價格從7、8月一路走高,目前3.2mm鍍膜玻璃主流大單的價格為42元/平方米,小單價格高達48元-50元/平方米「,卓創資訊高級分析師王帥對界面新聞表示,」已達歷史峰值。
  • 光伏玻璃:爆發的下一個風口
    而我們認為去年光伏玻璃價格低位走勢或有人為壓低 因素,在當前供需關係趨緊的環境下,價格已經出現報復性反彈, 過去 2 個月已上升 4 元/平方米至 31 元/平方米 (上漲 13%) , 考慮 到全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或同比繼續維持 55GW 高位(全球 111GW)疊加供給收縮,我們認為 2018 年光伏玻璃價格將持續穩 健表現,全年將至少保持平均 31 元的水平。
  • 關於光伏玻璃的【會議紀要】
    A:組件售價是一樣的,但發電量肯定和光伏玻璃有區別。透過率差,發電量要低4%-5%。Q :需求假設當中 3.2, 2.0, 大尺寸的?A:小窯爐不會做大尺寸產品。Q :怎麼看淡季旺季問題,何時進入淡季,價格調整?
  • 2021年的光伏玻璃可能並不緊缺_行業資訊_資訊頻道_全球起重機械網
    與此同時我們也並不能把當前緊缺的供應問題歸罪於工信部的《平板玻璃產能置換》的一紙政策。電池、組件等產業環節在勤勞的中國企業家們手中,擴產周期已普遍介於3~9個月之間,而光伏玻璃作為大化工產能的一種,其產能前置審批長、建設周期長、點火爬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