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象妹
* 文章由優秀結課論文改編而成,更多課程請關注由小象君x守護荒野發起的。
路遇罪案現場夏天是萬物繁茂的季節,此時宜人類出行遊玩,忌動物橫衝直撞。
——因為,正在欣賞車窗外風景的你,難免也會冷不防看到(血肉模糊的)「馬路殺手」罪案現場:
有兩棲動物
有鳥類
甚至,還有大型哺乳動物
©www.wildlifecrossing.net 每天都在發生的動物交通事故由於人類社會的急速發展,在交通越來越便利的同時,擴張的路網和增長的車流也不斷影響、切割和侵蝕著各類棲息地,在過去的幾十年內,已經使路殺(Road Kill)超過狩獵,成為脊椎動物死亡的首要原因之一。據統計,在美國每天至少有100萬動物死於車輪下。
這種野生動物與車輛相撞事故被稱作wildlife-vehicle collision (WVC),對於野生動物而言,人工交通設施帶來了死亡及傷殘,影響其覓食、繁殖及在不同季節和氣候時的應對行為,最終會導致種群延續的基因流動減少甚至消失;對於人類社會而言,WVC每年也會造成各種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事件。
Yoho國家公園即便在保護區內,如班夫的 Yoho and Kootenay 國家公園,頻發的WVC事故也是一個嚴重的問題。2012年,沒有任何野生動物穿越設施的情況下,園內的灰熊有12隻與機動車相撞,4隻與火車相撞。此外,生活在本區域的狐狸、狼、美洲獅等肉食性動物、駝鹿、馴鹿、巖羊等有蹄類動物、松鼠、黑兔、獾、土撥鼠等小型哺乳動物及蜥蜴、蟾蜍等兩棲動物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公路的影響。
山林之王也要遵守交通規則?2017年5月17日,山西陵川,一隻被路殺的金錢豹 ©網絡圖片 如何鑑定「馬路殺手」黃石至育空保護倡議Yellowstone to Yukon Conservation Initiative(Y2Y), 是世界上首個洲際尺度的山地生態保護組織。Y2Y提出了這樣的願景:在美國黃石地區至加拿大育空地區之間,建立一個人類的需求與自然相協調、荒野土地與水系互相連通的系統。
白線框內為跨越了3218千米的Y2Y保護區域 ©www.y2y.net「交通」——建立人與動物共存的安全交通系統——是Y2Y的八大議題之一,因此,在2016年Y2Y發起的野生動物公路清障項目中(2016),研究人員對WVC事故多發路段——97/29號公路進行了詳盡的分析。
截至2016年,在Y2Y延展服務、研究、協議、實施、管理不同階段的道路達20條,累計至少1600公裡。圖為Y2Y「交通」議題下的現有項目 ©www.y2y.net97/29號公路位於加拿大卑詩省北部的Peace Basin,這裡有著全省WVC事故最多的高速公路。而The Peace River Break是Y2Y兩千公裡長的生態系統中最窄的部分,對於南北兩側的落基山脈公園和Muskwa-Kechika管理區之間遷移的野生動物具有重要意義。卑詩省交通和基礎設施部的野生動物事故報告顯示,在2012年僅97號公路自身就發生了256起大型哺乳動物死亡事件,預計全部WVC事故將達到1000起。
Peace River Break研究人員首先採集了該地區2010-2014年間的野生動物-機動車相撞事件的數據,在大量數據分析之後,根據研究的目標,對WVC熱點區域做了界定並經過篩選,識別了16個熱點地區(一定時間內發生過6頭駝鹿,5頭鹿,3頭麋鹿,1隻熊及2個其他物種碰撞事故)及11個冰點區域(一定時間內發生過5頭駝鹿,3頭鹿,4頭麋鹿,1隻熊及1個其他物種碰撞事故,並與熱點地區距離相近或長度一致的地區)。
Peace Break Region的WVC 熱點區域 (深灰) /冰點區域 (淺灰)示意圖(2010-2014年)然後,通過實際走訪調查和GIS數據研究,對每個熱點/冰點區域的道路景觀特徵進行了評估和收集,其中包括三大部分:
小尺度棲息地特徵(道路兩側的植被類型、路緣植物高度、路側針葉/常綠/混合林、周邊舐鹽點出現頻率、獸道、田地/草坪及沼澤)、道路設施特徵(路寬、車道數量、交叉路口、道路中心線類型、彎道/起伏、狹路和鐵道、標識、路燈、圍欄、路口設施、邊溝深度、車流量、據最近城鎮距離)、大尺度棲息地特徵(海拔、方位、湖泊、溼地、防火隔離帶、樹種、河流、林緣線)。
數據顯示,2010-2014年間,駝鹿、鹿、麋鹿、熊及其他動物與機動車相撞事件分別集中在6個、5個、3個、1個和2個熱點區域,而其中僅有1個熱點區域有相關警示標誌。
在班夫為烏龜設立的警示牌通過對這些數據的分析,可以得知,熱點區域的平均限速普遍高於冰點區域,並且有更少的道路中心實線(便於變道和加速),更少的路側圍擋。同時,冰點區域周邊普遍有著更高比例的農田和更低比例的樹林(視野更寬闊),而熱點區域附近則有更大面積的防火隔離帶,也離村莊、城市和人口中心更近,最重要的是,承載著更大的日均車流量。
事實上,另據Kori A. Ogletree等人的研究,僅從兩個道路景觀特徵(1)臨近水源或有水流穿過(2)多彎道或附近有山丘,基本就可以迅速而準確地判定,該路段對於野生動物是危險路段。
Y2Y提出的建議在該項目的研究結論中,Y2Y建議首先實施以下主要措施:
在每個WVC熱點地區設立標識可有效減少WVC事故,而在已無證據表明WVC事故頻繁發生的地點可以撤除標識;
清除道路兩側灌木可以給有蹄類動物和司機更好的視線看到彼此;
清除道路附近的動物舐鹽點也是有效方式;
在公路上舔舐鹽的麋鹿標識的設立可配合限速調整,並將道路中心虛線換成實線來減少在熱點地區的直穿和超速。
其次,有以下遠期措施:
標識等緩行措施應該根據相關變量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對於熱點地區的認定每5年進行更新,其中需要道路安全部門對相關地點進行認定並隨時知會當地駕駛者。
而在這些措施實施之後,可能會帶來的影響:
對WVC的長期控制管理使野生動物種群上升,事故費用縮減,可以讓未來的研究者更加關注這個方向。
智能應用「道路守望「(Road Watch)的推廣,可以讓公眾隨時上傳公路上偶遇的動物/屍體,駕駛者和研究者將共享更多數據並貢獻給交通部門;同時也將讓駕駛者在駕駛中更加專注於道路上的野生動物;未來公眾參與貢獻實時數據的「道路守望「可以在工業/商業/各類出行者中得到廣泛應用。
環境生態日益惡化的當下,越來越多的普通人也選擇成為「公民科學家」,守護大自然。圖為「加州路殺觀測系統」California Roadkill Observation System的網站頁面最後,建議未來應將WVC的區域分析範圍擴大,近年來發展起來的油氣、水電項目的能源道路對動物的傷害也需要考慮進去,而在某個物種被證實數量下降的地區,每起WVC事故都應該避免。
我們可以借鑑的經驗一、97/29號公路的野生動物公路清障項目帶來的經驗
項目最好服務於整個生態系統並具有包容性
Y2Y理念中重要的一點是讓野生動物可以自在漫遊,該項目地作為整個生態區域中的一部分,和其他相關項目共同作用,使保護成果更加顯著,如使消失百年的灰熊從加拿大回到美國。這類項目使多個動物種群受益,比單一種群的保護和研究更具包容性。
黃石公園的灰熊 ©Jake Davis在科學而豐富的證據支持之下,提出細緻有效的措施
本項目中對導致WVC事故的因素進行了詳細分類和調查,基於豐富而具有說服力的科學證據,進而提出簡單易行又十分高效的改進建議。
充分考慮當地社群的參與度
在整個過程中進行多方宣傳,不僅將該項目納入當地社群會議的討論主題,還提供了公眾更容易參與的途徑-手機應用。
秉持野生動物保護理念的同時,選擇更傾向於人類社會的姿態和定位
作為一個更加「實際「的當地社會問題(如比起某一種群瀕臨滅絕,路殺帶來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是更明顯的社會影響),並且相關措施可以短期內可以見到成效,也更容易被決策者和公眾接納。
二、Y2Y帶來的經驗
Y2Y是最早的跨境「大景觀「保護倡議組織,涉及區域廣大,有著多達300個合作夥伴,包括科學家、環保組織、土地所有者、政府機構、當地政府和社群以及商業機構,而Y2Y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也充滿變化;而Y2Y的項目策略(科研與行動、願景與意識、政策項目)、亞區域途徑、對氣候變化的關注是其顯著特徵。
在Y2Y的發展過程中,有幾點可供參考:
選擇標誌性的景觀,建立一個標誌性的願景引起共鳴
Y2Y的先決條件在於其山地和跨度帶來的海拔、緯度變化,使這裡成為環境變化多樣的大尺度地理單元,也是北美大陸大型哺乳動物保存相對完好的區域,早在Y2Y概念之前已經有標誌性的景觀區域,而之後「黃石至育空「一詞不僅成為了保護組織的名稱,還代表著景觀願景、地理區域、保護目標和保護網絡,令人印象深刻。
比如像班夫這樣美麗的景色大膽提出洲際尺度的保護範圍,並令其具有的多元保護尺度
Y2Y涉及區域廣闊,但在實際保護措施中,可利用Y2Y的框架為不同項目尋找更加合適的尺度,不僅可以有亞區域的「優先保護地「,也可以有特定的小塊場地,來使保護更高效。
建立多元的組織網絡,擴大保護的參與範圍
Y2Y建立之初一度被認為想法過於不切實際,在項目實施和組織建立上也經歷了一個長期過程,但是正是這樣靈活而多元的組織架構,使得Y2Y在後面的發展過程中撬動了更多資源,開展了各種不同類型的保護項目。
圖為我國動物保護組織「貓盟」的「帶豹回家」項目,與Y2Y的願景一樣遠大又有愛 ©貓盟 寫在最後上大學的時候,風景園林專業的我經常會接觸到的各種各樣的設計,而印象很深的是一個叫「救命啊!棕櫚繩」的設計,這是一個日本的小學生為青蛙搭建的纜橋,由於她經常看到農田邊的U型溝裡有因跳不出深溝而溺亡的青蛙,就用棕櫚樹皮製作了救生纜,讓青蛙及其他生物可以攀爬出去。
記得我住在鄉村的時候,在一條最普通的鄉間小道上也常常看到血肉模糊的罪案現場,那時候我突然意識到,車來車往的高速公路對我們來講如此便利,對動物而言卻是多麼大的障礙啊。
這篇文章送給那些被忽視的小生命們,希望某一天我們可以平等地共享這個世界。
封面圖片 ©Kent Nelson參考文獻:
1. Yellowstoneto Yukon Conservation Initiative. Mitigating Wildlife Migration Barriers in thePeace Basin[R].2017
2. CharlesC. Chester.Yellowstone to Yukon: Transborder conservation across a vastinternational landscape[J].2014
3. Ogletree Kori A., Mead AlfredJ.,Boitet Evan R..Identifying Roadkill Hotspots Using a Running Average[J].2016
4. Richard T. T. Forman,Lauren E. Alexander.ROADS AND THEIR MAJOR ECOLOGICAL EFFECTS[J].1998
5. Yaping Kong, Yun Wang*, LeiGuan.Road wildlife ecology research in China[C].2013
6. Yellowstone to YukonConservation Initiative.Fall-Winter 2016 Connections[R].2016
7. Yellowstone to YukonConservation Initiative .Y2Y Vision 20 Years of Progress[R].2017
8. www.y2y.net
9. www.wildlifecrossing.net
作者 | 大地
小象君2019Fellow。身在城市,熱愛荒野,半路出家的保護愛好者。
閱讀原文(「北美小象君」公眾號:Elephant-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