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活在一座三線城市,而且從小到大我從未闖過紅燈,從未橫穿滿路。
在我看來,法律制度相對全面的今天,從未想過我會被車軋腳面這種事情會降臨到我的身上,創傷之事會來臨的如此之快,讓人出乎意料,難以理解。
幾年前,早晨六點二十多,我從小區走出來,準備到馬路對面坐班車去上班。過馬路之前,我站在小區門口左右都看了看,確認了真的沒有車輛來回,我才邁開雙腳準備走到對面去坐班車,到了路中間,只聽到一聲刺耳的剎車聲,我整個人愣住了。
一輛SUV瞬間從我的雙腳面軋過,我心跳加速,出現短暫性失聰,感覺就像過了幾個世紀,整個世界只有這輛車。
我當時真的恍惚了,忘記了車上的同事是如何攔下那位肇事司機的車,也忘記了當時同事們是如何把我送到醫院,真的記不清時候同事們是如何在我耳邊如何嘰嘰喳喳的告訴我應該報警,應該追究肇事司機的刑事責任的!
雖然那一次的事故,讓我久久陷於對馬路的懼怕中,但這次的心靈創傷卻能讓我提高對路況的警覺性,後來再也沒有出現類似的事故。也許就像《殺不死我的必將使我強大》中所說的,正確地處理創傷,能讓你更好地成長,使你更加強大。
《殺不死我的必使我強大》是由英國諾丁漢大學心理學教授,心理治療與諮詢研究小組負責人撰寫的關於創傷後成長心理學的書。從生理機制上研究創傷,並且正視創傷,從創傷中獲得成長,是這本書對遭遇創傷的人的意義所在。
第一、創傷會給人生帶來什麼影響?
從這個理論中就能解釋,為何小時候猛然發現我要被車撞的時候,我為何沒有迅速逃離危險,因為在那一瞬間我甚至無法啟動警戒階段,直接跳至衰竭階段,放棄掙扎。這也是很多影視中,過馬路的人突然發現即將被貨車撞上,卻沒有在第一時間逃離的原因。
我們每個人的大腦都會植入求生機制,在面對危險的情況下,都會啟動「戰鬥或逃跑機制」。但危險對每個人產生的影響有所不同,有的人在一段時間後會恢復正常狀態,有的人會對同類型的危險產生條件反射並能更好地應對,有些人經歷危險後會形成心理創傷,對其生活產生極大的影響。
要想治療創傷,必須從源頭上理解創傷的生理機制,從源頭上理解生命為何如此脆弱。創傷的生理機制分為三個階段,包括大腦的侵入性反應、恐懼勁爆系統以及條件反射。
研究人員對災難事件的倖存者進行了調查,發現儘管悲劇性的事件給倖存者留下了深深的創傷,但許多人的生活態度確確實實發生了積極的變化。在經歷創傷事件之後,他們對人生的意義、自我存在的價值有了全新的認識,這就是作者所說的「創傷後成長」。
第二、是什麼讓我們從創傷中復原和成長?
創傷揭露了殘酷的真相——死亡隨時會來臨,不公平的事時常發生,在災難面前你會變得自私或是怯懦。我們對世界固有的觀念和假設完全被打破,在這個時候,人可能經歷「同化」和「順應」這兩種認知過程。
同化指的是用舊有的認知體系來接收創傷帶來的新知識。
順應的方式是根據新真相,修改我們的假設世界,我們需要明白壞事也會發生在好人身上,生命是無常而脆弱的。創傷倖存者得以從新的視角來看待自己的人生,重新理解創傷經歷。
而人只有在「自主需要」、「能力需要」和「歸屬需要」被滿足了之後,才能啟動「順應」的認知過程。
第三、怎樣走出創傷,最終走向個人成長?
撫平創傷,走向新生,在這個過程中,你可以求助,也可以自助。
求助主要指的是尋求心理醫生的專業幫助。有很多心理療法,可以幫助人們有效地應對創傷後應激障礙。
本書還給遭遇創傷的人提供了一份非常詳細的自助指南,它叫THRIVE 模型 。它有六個步驟。
《月光男孩》講述的是一個沒有父親的黑人小孩喀戎,母親吸毒和自身的矮小使他倍受欺負,在好友胡安的幫助下他度過了童年的艱難期,青少年時期的他依舊被欺負,卻被好友的真誠所溫暖。多年以後黑人小孩成為一個強壯的男人,向當年的好友袒露心聲,最終他找到了自我。
1、自我評估。檢查自己的人身安全、心理安全,對自己的狀態進行一系列的評估和整理,為正式的康復練習做準備。
2、孕育希望。調整自己的思維習慣:從自我責備轉向自我反省,從對過去的悔恨轉向對未來的希望,著手訓練自己的希望感。
3、講述新故事。通過講新故事,把自己從「受害者」最終變成「成長者」。方式是學習明智地使用隱喻,開始「表達性寫作」, 幫你從全新的角度看待事物,找到新的解決之道。
4、發現變化。每天晚上,花10分鐘回顧這一天的生活,記錄下點滴的好事,記下那些你感覺最好的時刻,記下你為什麼會感覺良好,記下對你來說最有幫助的應對策略,這會讓你成長得更快。
5、評估變化帶來的意義和思考。生活教會了我們什麼?你的目標是什麼?生活中什麼是你看中的?創傷帶來的變化,能改變你的思考方式和目標。
6、以實際行動來見證成長。每周騰出一點時間來,回顧一下過去一周發生的事,不管這些事看起來多麼的微不足道,它們都證明你比以前更能接受自我、更自主、更有目標、更注重親密關係,也更認同個人成長。
文章的最後:
不是所有的人都像《奇蹟男孩》裡天生面部缺陷的奧吉般有父母的支持,朋友的賞識,老師的扶持,更多的是像《月光男孩》般面對歧視,像《少年的你》般面對欺凌,很多人背負著心理壓力無法面對生活,走上了不歸路。
我很幸運出生於一個充滿愛和激勵的家庭,在我面對悲劇感到脆弱時仍然有家人指導我如何度過心裡的坎,讓我無憂無慮地度過童年,邁入了人生另外一個幸福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