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青少年十大死因之一 夏季風險更大

2021-01-11 海疆在線

進入暑期以來,天氣炎熱,去遊泳的人越來越多,但是除正規泳池之外,有不少人選擇去遊野泳,因野泳溺亡的事件一年比一年多。世衛組織報告指出,溺水是全世界各區域兒童和青年的十大主要死因之一。

△視頻:關注暑期安全 警惕溺水風險

世衛組織報告:溺水是世界各區域青少年十大主要死因之一

  2014年11月,世界衛生組織曾發布《全球溺水報告:預防一個主要殺手》。這是世衛組織首次專門就溺水問題編擬報告。

  報告稱,溺水是全世界各區域兒童和青年的十大主要死因之一。全球每年共有37.2萬人溺亡。報告還顯示,全球半數以上溺水死亡者不足25歲;五歲以下兒童溺水率最高;男性溺水率是女性兩倍以上;90%以上溺水事件發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

各國兒童溺水數據觸目驚心

  而另一組關於兒童溺水的數據也令人觸目驚心:在澳大利亞,溺水是1-3歲兒童非故意傷害死亡的主要原因;在美國,溺水是1-14歲兒童非故意傷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在孟加拉國,溺水死亡佔所有1-4歲兒童死亡人數的43%;在中國,溺水是1-14歲兒童傷害死亡的主要原因。


江西上饒:兒童溺水事件頻發 一個月死亡超10人

  5月30日,江西上饒信州區一名八歲兒童溺亡;6月24日廣豐區下溪鎮三名學生溺亡;6月27日,橫峯縣司鋪鄉一對兄妹溺亡;6月30日上饒縣一名學生溺亡;7月1日,弋陽縣兩名學生溺亡。

  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裡,上饒市學生溺亡事件死亡人數已經超過10人。

廣東佛山:六月至今接溺水警情36宗

  7月11日,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一名15歲的男孩在魚塘遊水溺亡,而從6月份以來,佛山市就收到了36宗溺水警情。

  佛山東平河邊立著不少「禁止野泳」的警示牌,但依然有不少市民在遊泳,當中有年輕人、小孩,甚至老人。附近不時有大型船隻經過,非常危險。民警在岸邊勸了近十分鐘,野泳的市民才陸續上岸。


△廣東佛山大批市民遊「野泳」

遼寧瀋陽:不少市民安全意識薄弱 帶著孩子遊「野泳」

  遼寧瀋陽市內的渾河邊,每隔150米就設立了一個警示標誌,公園內每天也有保安人員巡邏,勸告市民不要在河邊玩耍,但仍有不少人帶著孩子來遊「野泳」。


△不少家長帶著孩子遊「野泳」

  瀋陽五裡河公園管理處副主任馬良嬌表示,渾河以前是採砂場,岸邊看著淺,但往前走很可能出現「鍋底坑」,沒人知道危險就在身邊。

  據統計,消防部門每年在渾河流域接到的水域救援有四、五十起,其中大部分都是在渾河「野泳」溺水,或者是在農村地區的池塘、水坑野泳溺水的。

野泳潛在風險更大

  1、野外江河湖泊存在暗湧或漩渦;

  2、河流、池塘、水坑 可能存在鍋底坑,水深突然加深幾米;

  3、水溫不恆定,江河湖泊水面經過夏天的日照,水溫比較高,但是水下溫度可能相差很多;

  4、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野泳者下水後因不熟悉情況而緊張嗆水,嗆水則成為溺亡的直接原因。

  5、野泳還可能損害身體健康,由於野外的水沒有經過消毒,野泳後,人的鼻腔裡可能會有蛆,皮膚也容易會發生過敏反應。

相關焦點

  • 世衛組織公布2000-2019年全球十大死因
    近日,世衛組織發布《2019年全球衛生估計報告》,在當前全球十大死因中,有7個是非傳染性疾病。在2000年十大死因中,非傳染性疾病佔4個。新數據涵蓋2000年至2019年的數據。
  •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最新全球十大死因
    點擊查看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2016年全球5690萬死亡人數中,半數以上(54%)緣於10大原因。缺血性心臟病和中風是最大「殺手」,2016年共造成1520萬例死亡。這兩種疾病在過去15年裡一直是全球人口的主要死亡原因。
  • WHO公布全球十大死因,心臟病仍居首位
    來源:環球科學  ·健康·  WHO公布全球十大死因,心臟病仍居首位,肺炎和其他下呼吸道感染位列第四  近期,WHO發布的《2019年全球衛生估計報告》顯示,當前的全球十大死因依次是:缺血性心臟病,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呼吸道感染,新生兒疾病,氣道、支氣管腫瘤和肺癌,阿爾茨海默病和其他形式的痴呆症,腹瀉,糖尿病和腎臟疾病。
  • 缺乏鍛鍊成全球第四大死因
    缺乏鍛鍊成全球第四大死因     □本報記者 薛劍    7月初,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最新簡報指出,缺乏鍛鍊已成為全球第四大死亡風險因素。
  • 全球智庫動態 | 美國智庫發布2020年全球十大風險預測
    【編者按】每年一月,全球最大的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會發布全球十大風險。1月6日,歐亞集團發布了2020年全球十大風險,該公司自1998年成立以來,第一次把美國國內政治風險列為全球十大風險之首,其他風險包括中美關係、跨國公司面臨的政治壓力、印度、歐洲、氣候變化等。近10年來,人們一直生活在地緣風險不斷上升的環境中,但沒有出現真正的國際危機。除了地緣政治風險,全球發展趨勢良好,現在這種情況正在改變。全球化至關重要。
  • 中國人十大死因揭曉,癌症其實只能排第三
    該研究根據壽命損失年數(YLL,因某種疾病少活了多少年)的多少,從282類致死原因中找出了2017年中國人的十大死亡原因,分別是:中風、缺血性心臟病、呼吸系統(氣管、支氣管、肺)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肝癌、道路交通傷害、胃癌、阿爾茲海默症及其它痴呆症、新生兒疾病和高血壓性心臟病。
  • Eurasia Group:2021年全球十大風險
    美國歐亞集團該智庫2021年全球風險評估報告稱,世界正經歷幾十年來最嚴重的危機,如何在經濟上應對新冠病毒疫情的持續影響將是今年的重中之重。
  • 中華十大名山之一:東北長白山,夏季均溫20度,風景美還適合避暑
    無論在冬季還是夏季,中國東北地區的旅遊業都非常受歡迎,冬季大雪使從未見過雪的學生感到驚訝,而夏季舒適的溫度使其成為許多人心目中的避暑勝地,東北有許多著名的旅遊景點,其中夏季最受歡迎的景點是「長白山」,在長白山看到天池應該是每個人的期望。
  • 南極羅斯冰架正在融化或引發更大風險
    鳳凰網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15日消息,業界對南極冰川融化的擔憂主要集中在迅速融化的西海岸,這裡的冰融化能夠使全球海平面上升4.3英尺。但新的研究表明,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穩定的巨大的羅斯冰架(Ross Ice Shelf)正在融化,並可能引發更大風險:曾經被羅斯冰架阻擋的冰川將以更快的速度滑入海洋,或將導致海平面緩慢上升38英尺。研究人員懷疑其他重要的冰架也可能處於危險之中。
  • 全球變暖加劇驟旱風險
    中國驟旱風險呈顯著上升趨勢世界資源研究所2019年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約1/4的人口面臨極度缺水的危機。我國人均水資源佔有量不足世界平均的1/4,也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匱乏的國家之一。河湖乾涸、草木枯萎、飲水受限、糧食減產……乾旱一直威脅著人類社會。
  • 技經觀察 | 2021年十大風險和十大機遇
    本文評估了2021年的十大風險與十大機遇,這些預測或對全球具有借鑑意義。十大風險疫苗研發緩慢,COVID-19危機加劇而從歷史上看,中產階級削弱往往與政治動蕩、民主倒退和更大規模的衝突有關。許多阿拉伯國家都將土耳其視為威脅,美國也不得不對其實施制裁,同時,北約也開始重新考慮是否仍將其作為成員國之一。
  • 學術頭條:頭頸癌迎來治療新突破,世衛公布全球最新十大死因,鋰電池...
    輝瑞/新冠疫苗獲FDA專家組認可 投票結果為17比412月11日由美國FDA召開的疫苗與相關生物製品諮詢委員會(VRBPAC)會議上,專家們就該疫苗收益是否大於風險這一核心問題進行了探討。在最終的投票中,專家們以17:4的投票結果(另有1人棄權),對這個問題做出了肯定的答覆。
  • 成都飛北京航線為目前全球十大最繁忙航線之一
    英國一家全球性航班信息和數據解決方案商——OAG公布的數據顯示,成都飛北京航線為目前全球十大最繁忙航線之一,另外成都飛北京、成都飛深圳、廣州飛成都等航線為目前中國的國內十大最繁忙航線。,根據本月第一周的座位數統計數據,評出了全球最繁忙的國內和國際航線。
  • 肺癌成全球癌症死因第1名
    肺癌成全球癌症死因第1名 2011-04-21 來源:深圳特區報    責編:聶娟             據統計,近五十多年來,世界各國特別是工業發達國家,肺癌的發病率和病死率均迅速上升,目前是全世界癌症死因的第一名,成為名副其實的
  • 復旦大學發現青少年大腦結構異常與精神疾病風險顯著相關—新聞...
  • 中國的「羚羊谷」,被稱為全球最美的十大峽谷之一,堪比美國大片
    這裡是中國的「羚羊谷」,赤紅色的神秘大峽谷,它是七劍下天山的拍攝地,被稱為全球最美的十大峽谷之一,堪比美國大片,感受仿如火星的震撼場景。從阿克蘇地區庫車,沿著獨庫公路自駕大約70公裡,就到了這個天山峽谷地帶。
  • 多個氣候變化事件入選全球十大環境熱點
    中國氣象報記者孫楠 劉淑喬報導 4月6日,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中心和中國日報社共同主辦的「2016年度全球十大環境熱點」揭曉。  氣候變化是人類共同面臨的重大危機和嚴峻挑戰,也是國內外環境問題的焦點之一。據世界氣象組織發布公報顯示,2016年成為自1880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熱年」,刷新2015年創下的最熱紀錄。同時2016年全球二氧化碳平均濃度再創新高,突破400ppm的警示線。
  • 比吸菸危害更大!它已被WHO列為十大致死致病元兇之一!
    世界衛生組織預計,到 2020年70 %的疾病都將由坐得太久引起,久坐因此被列為十大致死、致病殺手之一,甚至趕超吸菸的危害!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每年心臟病猝死發病人數超過54萬,相當於每一分鐘就有1人猝死。
  • 【合集】2018年20篇權威疾病統計報告(全球或中國數據)
    全球整體情況這8篇文章包括: 不同年齡、性別的死亡率和預期壽命; 282種死因的年齡-性別特異性死亡率; 354種疾病的發病率和患病率; 359種疾病的傷殘調整壽命年(DALYs); 84種危險因素造成的疾病負擔; 195個國家/地區不同性別和年齡的人口和生育力;2040年預期壽命; 健康相關SDG指標的測量2018年6月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