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過年新風尚,文明之風吹四方

2021-01-15 騰訊網

2020年的國慶中秋難得重合,「黃金周」也達到了8天。這麼長的假期,除了常規的「逛吃逛吃」「每逢佳節胖三斤」,精神文化生活逐漸成為市民的主流選擇。記者發現,到博物館美術館看看展覽,到圖書館新華書店淘淘新書……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了文化過節的方式,為自己打卡「充電」,國慶節前剛剛開門納客的石家莊圖書館新館更是成了網紅打卡地。

石家莊圖書館新館成網紅打卡地

9月30日開始對社會開放試運行的石家莊圖書館新館在這個假期成了網紅打卡地,「新館真不錯」、「拍出的照片太美了」、「環境和設計都很好」……市民紛紛把打卡照片發到網上,新館建築形體抽取趙州橋的「拱」形元素,由4個半圓形的建築單體構成,並按照功能劃分為不同的區域,四個單體館以及館舍內部造型大量運用該元素,表達現代建築和傳統藝術互通與傳承。獨特的建築形態吸引了眾多市民,在品書香的同時品味建築。

記者在現場看到,新館建築外形採用棕紅色牆磚砌成,莊重、典雅,場館由四個單體建築組成,造型恢宏、莊重、簡約、大氣,這四個單體建築按照功能劃分,既相對獨立又相互關聯,形成宏偉壯觀、獨具特色的建築之美。

「新館確實先進多了。」正在使用瀑布流多媒體借閱屏借閱電子書的趙先生最感興趣的是新館裡的數字資源和多媒體觸控體驗區,「我覺得圖書館也要和科技接軌。」和趙先生一樣,益智電子棋、塗畫書法體驗臺、電子書借閱機、探索教育視頻、科普視頻圖書館、有聲圖書館、朗讀亭/視頻一體機、書報刊借閱機等多媒體設備吸引了大量讀者。

和趙先生的感受一樣,在石家莊圖書館新館的讀者留言區,市民黃女士留下了這樣的話:「第一次來到新圖書館,很欣喜,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的標誌,很多時候會取決於這個城市的圖書館,新圖書館的樣子讓我感覺石家莊已經開始跟隨那些大城市的腳步……」

帶孩子「打卡充電」成為一種潮流

長假期間,最受歡迎的依然是少兒借閱區和低幼借閱區,石家莊圖書館新館根據少年兒童年齡和身心特點設置空間分區,設計色彩明麗,以兒童喜聞樂見的造型定製圖書書架、閱覽桌椅,符合兒童心理、實現兒童自由取閱,營造知識性、趣味性、教育性於一體的特色空間,吸引小讀者走進圖書館、利用圖書館。

適宜兒童高度的書架受到了家長們的肯定,「很人性化,也很溫馨。」黃女士帶著女兒連泡了幾天圖書館,「這個少兒閱覽區孩子很喜歡。」記者發現,在石家莊圖書館新館裡,像黃女士這樣的「母子檔」或「父子檔」數量還真不少。尤其是在少兒閱覽室,隨處可見「大手牽小手」的畫面。「主要是溫馨啊!」市民劉先生說,「平時工作忙,難得有一個長假,就帶孩子過來看看書了。繪本這種東西我是真不懂,不過圖書館裡繪本多,讓孩子自己選就是了。」

不僅僅圖書館,河北博物院也是熱門的親子「打卡地」,雙節期間,許多市民來到河北博物院參觀。一些家長帶著孩子邊看邊記,每個展覽都看得非常仔細。

「背著房子去旅行——貝類動物的世界」展覽由河北博物院、廣東省博物館主辦,精選廣東省博物館收藏的貝類標本1089件和文物51件,系統介紹了貝類動物的特徵、生理、分布等知識,生動展示了貝類的科學屬性和人文用途,深受小朋友們喜愛,不少小觀眾在這裡跟「貝類動物」們合影留念。

「暑假就想來看,一直沒來,孩子一來就捨不得走了。」觀眾趙女士說,今年國慶長假不出門,體驗一下文化旅遊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文化過節這邊風景更好

除了圖書館、博物館,長假期間,在圖書大廈、圖書批發市場、匯文書店內,前來選書、購書的市民也絡繹不絕,各種書架前,都圍滿了前來購書的人。

「以前『五一』『十一』都是帶孩子出去玩,今年想改變一下,帶她逛逛書店,也體會一下知識的魅力。」小張帶著6歲的女兒說。據工作人員介紹,這幾年的大小長假,都是書店的購書高峰,每天讀者比平時多了好幾倍,買書的人也多了很多。「尤其是中午、下午時段和晚上七八點鐘,人流量較為集中。」

文化過節似乎越來越受青睞, 有業內人士就指出,從今年全國各大景點人流車流爆棚的情況看,以「就地消費」、「短途消費」為主的文化休閒項目更應提倡。

「出門湊那熱鬧幹啥?聽說西安遊客多到走都走不動了,我可不去遭這份罪。」在石家莊圖書館新館,張女士放下手中的《尋秦記》,微微皺著眉頭跟記者說。「我本身就是個喜歡安靜的人,我家人也一樣。假期剛開始的時候兒子吵著要出去玩我都沒答應,閒著沒事就拉他來這裡看書,現在啊,他一頭扎進少兒閱覽室那邊就不肯出來了。」

據不完全統計,這個假期,石家莊圖書館新館各場活動參加人數均超過了預期,活動的形式和內容更是受到了廣大讀者的歡迎和喜愛,反響熱烈。有些市民甚至會在裡面坐上一整個白天。

「這裡環境好,沒人吵我。書多,位子也多,比家裡舒服。」小王是一名大學生,選擇在國慶假期來到圖書館複習功課。「在家裡爸媽一會兒送吃的一會兒送喝的,我也會總想著休息。這裡就不一樣了,大家都好認真,我也可以專注複習。」

讓「文化大餐」吸引更多人

相比以往單一的文化展演活動,記者發現,如今,長假期間的「文化大餐」已經日益成熟,今年雖然受疫情影響,各大文化場館都採取預約的方式,但是活動內容卻依然豐富,

石家莊圖書館館長於少華介紹說,今年國慶期間,市圖書館精心策劃了11場讀者活動,豐富廣大市民節日期間文化生活。「翰墨書香 喜迎華誕」——河北名家書法作品邀請展、數典·話藏——館藏文獻之畫報展、「閱讀121」之館員優秀圖書推薦展覽,引來讀者駐足觀展。「書香光影·發現石圖之美」攝影作品徵集活動搜集到不少有意義、有內涵的精美攝影作品,從不同角度展現新館風採,完美詮釋了「醉美」石圖。

同時,十一期間,還舉辦了「祖國頌」主題音樂會、電影展播《我和我的祖國》、嘉賓講座:宋連生教授《國旗國歌國徽背後的故事》、「迎國慶佳節賀新館開放」——石圖講堂「快樂閱讀」相聲專場、少兒「書影共讀」系列等活動。

和圖書館一樣,國慶期間,石家莊市博物館推出了《農耕與民俗展》《石家莊歷史文化陳列展》《石家莊市博物館館藏毗盧寺壁畫摹本展》《3D文物數字展》等。而河北博物院除了推出精彩的展覽,還在1日、3日、4日推出了豐富的社教活動,與廣大公眾共度傳統佳節。

「如今人們過節的方式正在悄悄變化,城市中心區域的一些文化休閒項目成了長假『留守』人士『錯峰』消費的新寵,讓廣大城鄉居民在濃鬱文化氛圍中輕鬆過節,也給家庭團聚提供了機會。」於少華介紹說,伴隨著這種變化,各類文化場所這幾年其實也在悄悄變化,聚焦的就是如何用豐富的文化大餐吸引更多人。「未來石家莊圖書館還將深入挖掘圖書館資源,下一步將引進模擬飛行、智慧機器人製作、3D列印等新技術設備,融合新技術體驗,滿足讀者各類創意需要,打造創客服務空間。」

相關焦點

  • 石家莊市開啟疫情期間文明祭祀新風尚
    隨著清明節臨近,祭祀掃墓的話題逐漸升溫,由於受到新冠疫情影響,給今年清明祭掃帶來不便,首要考慮的就是感染風險。為了防範發生聚集性疫情傳播,石家莊市有關部門鼓勵民眾選擇「雲祭祀」等文明祭祀方式,從而開啟了疫情期間的文明祭祀新風尚。根據全市疫情防控部署要求,為減少群聚性感染風險,市殯葬管理處繼續暫停現場祭祀活動。
  • 石家莊市氣象局:弘揚氣象精神 傳播文明風尚
    在各級領導的關懷和支持下,我局自2008年以來連續保持全國氣象部門「文明臺站標兵」榮譽稱號,2002年起連續保持河北省文明單位,1998年起連續保持市級文明單位;2000年以來保持河北省氣象部門優秀達標單位和綜合考核先進單位;2015年,被評為第四屆全國文明單位,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 道德模範代表變身文明勸導員 讓「禮讓斑馬線」成文明新風尚!
    為提升城區居民群眾交通安全意識,營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環境,助推我市創城決勝戰,6月24日,日照市道德模範代表和日照市扶貧志願者協會、日照市義工聯、日照市陽光助殘志願者協會的文明勸導員們,走上街頭倡文明活動,為我市創城貢獻一份力量。早上八點,正值道路交通繁忙時段,文明勸導員早早地來到城區主幹道路口,開展文明勸導活動。
  • 樹文明新風尚從家風家訓主題公園始【長城時評】
    為進一步擴大好家風好家訓的影響力和凝聚力,讓家風家訓「活」起來,給群眾樹立學習效仿的榜樣,河北省石家莊市積極主動謀劃,在打造傳承新陣地上下功夫,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據介紹,石家莊市新華區投資60萬元對兒少公園進行改造提升,大量植入家風家訓主題元素,進一步提升文化品位,推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弘揚,使之成為全國首個以家風家訓為主題的公園。
  • 粒粒皆辛苦,房山校園內掀起新一輪節約新風尚!
    北京小學長陽分校建立節約意識 避免「舌尖上」的浪費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體現少先隊員先進性,在隊員中弘揚節儉美德,建立少先隊員的節約意識,培養勤儉節約的習慣,讓厲行節約的文明風尚融入廣大少先隊員的日常學習生活中
  • 泰山區:公安「大服務」 引領 「新風尚」
    「大服務」引領「新風尚」遛狗不拴繩、 流浪犬出沒,看似是「小問題」,卻是影響居民生活的「大麻煩」,管不好就成為城市的頑疾,管好了就能樹立城市「新風尚,積極探索犬類管理新機制,打出聯合治理「組合拳」,「依法、規範、文明」養犬的新風尚在市區悄然興起。
  • 三穗縣彩虹社區引領文明實踐新風尚
    自三穗縣彩虹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成立以來,彩虹社區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服務等有機融合,切實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促搬遷群眾既能「搬得出」又能「穩得住、能致富」,真正讓群眾過上幸福美好生活。
  • 點亮道德文明之光 構築精神文化高地:2020惠州新文明主題圓桌會...
    點亮道德文明之光 構築精神文化高地:2020惠州新文明主題圓桌會順利舉行金羊網  作者:李慧詩 曾俊榮 餘學欣  2021-01-12 文/李慧詩 實習生 餘學欣圖/曾俊榮日前,由惠州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羊城晚報報業集團主辦,金羊網承辦的惠州新文明主題圓桌會在羊城晚報多功能演播中心順利舉行
  • 河北疫情持續發酵,石家莊飲用水衛生安全有保障嗎?
    水是生命之源,科學飲水才有健康!近日河北疫情持續發酵,武漢之後最嚴重。2020年1月23日,武漢封城;2020年4月8日,武漢重啟,戰疫76天。冬季疫情似乎又活躍了起來,2021年1月7日,石家莊封城,一夜空城。武漢封城臘月29,多少人無法回家過年。一年就這麼過去了,如今又邁入了臘月,還能回家過年嗎?
  • 株洲榮膺「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 | 文明之花開遍城鄉
    城鄉共建、以城帶鄉,株洲市通過省、市、縣「三級聯創」,推動文明城市建設工作在全市域落地生根。文明風尚深入人心,移風易俗,陳規陋習沒了土壤,社會正氣和時代新風在株洲大地得以大力弘揚。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廣大市民用工匠精神謀文明良策,用釘釘子精神鋪文明之途,像繡花一樣追求每一針、每一線的精益求精,持續推進全域文明建設再深化、上水平、提檔次。今年4月,攸縣率先自主研發「攸悠我行」文明實踐APP管理系統,對志願服務項目發布和積分管理等情況進行終身積分大數據動態管理。
  • 綠色新風尚 環保新青年
    在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金南看來,這5年,我國生態文明頂層設計基本完成,戰略地位不斷提升。在這成效最突出的5年,越來越多的青年站上了美麗中國建設的舞臺:青年環保鐵軍頻頻出徵,站在了汙染防治攻堅戰的第一線;藍天保衛戰科研攻關國家隊中,超過八成是青年;2015年實施的新環保法,不僅長了牙,更讓社會組織的年輕人有更多的渠道參與環境治理。
  • 鮮美海安丨難忘「鄉土」風吹肉
    海安,江蘇省縣級市,地處江蘇省中南部,由南通市代管,由「海水永不揚波」之意而得名。海安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江海文明的起源,境內的青墩遺址將江淮平原的歷史追溯到6000年前。在海安西南高沙土地區的孫莊街道,特色菜餚——風吹肉可謂名頭不小,鄉土風味濃鬱。
  • 福州:多彩文明活動 播撒文明種子
    2020年09月09日 12:35:59 來源:福州晚報 5月1日,身穿紅馬甲的志願者在上下杭向遊客宣傳文明旅遊,講述上下杭故事。參加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的禮儀志願者。
  • 達州市達川區翠屏街道「文明」評比表彰活動掀起社區文明新風尚
    為進一步助力文明城市建設,提高居民文明素質,提升社區文明品味,營造文明、誠信、友善的社會環境,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1月25日,達川區翠屏街道南壩社區召開了「2020年度文明評比」表彰大會暨第十一屆文明模範評選活動。街道黨工委委員任新意、副主任王春陽出席此次會議。
  • 休閒新風尚 瑞士萊茵經典男裝品牌
    休閒新風尚 瑞士萊茵經典男裝品牌 2014-07-21 17:03:29 來源:網上輕紡城
  • 細微之處彰顯文明之美
    細微之處彰顯文明之美 2020-11-25 23: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們對過年的感覺越來越淡漠,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體現?|百家故事
    每年的這個時候,中國人都在沿襲幾千年的傳統:在外面的無論如何要趕回家過年、穿新衣服、串親戚、貼春聯、放鞭炮、拜大年、年三十吃餃子……最近這幾十年又多了一個必不可少的傳統-看春晚。最近跟一些九零後的朋友聊這個話題時,大多數都是這樣的回答:過年?跟平時沒什麼區別呀。
  • 風尚巨子聚首新天地 攜手揭幕虹橋新「外灘「
    風尚巨子聚首新天地 攜手揭幕虹橋新「外灘「 ——靳羽西、祁剛精彩獻禮新華聯全球發布會當代馬可波羅」的人,第一個把中國國慶閱兵盛典介紹到美國的人、第一個出現在央視屏幕上的美國節目的主持人的著名社會活動家、羽西化妝品公司的創始人;一個是為《青紅》 赴坎城電影節、為《蘋果》定製赴柏林電影節、為《立春》 赴羅馬電影節定製禮服的國際著名時裝設計師,他們都是中國時尚界的,他們走到哪裡,哪裡就是新風尚的代言
  • 石家莊突增300多名新冠感染者,行蹤曝光後,全網扎心了……
    石家莊市新增19例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確診病例中多人曾參加婚宴,其中有一病例4天參加了3場婚宴。 1月7日,石家莊新聞發布會稱,嚴控人員流動,全市所有車輛及人員均不出市,高風險地區藁城區人員均不離開本區域。 一瞬間,石家莊像是被按了暫停鍵。
  • 電子鞭炮代替煙花爆竹 美蘭環保祭祀成農村新風尚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2月16日消息(南海網記者蘇靚 通訊員劉平)2月15日是海口江東新區靈山鎮新管村委會大炳村的公期日子。按照慣例,當天村裡每家每戶都要來到村公廟祭拜,燃放鞭炮燒香祭拜,祈求風調雨順、子孫平安。大炳村村民張積二告訴記者,與往年相比,今年村裡的公期明顯不同,「過這樣乾淨的公期,這麼多年還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