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又一個中國人春節的大幕正在徐徐拉開。
每年的這個時候,中國人都在沿襲幾千年的傳統:在外面的無論如何要趕回家過年、穿新衣服、串親戚、貼春聯、放鞭炮、拜大年、年三十吃餃子……最近這幾十年又多了一個必不可少的傳統-看春晚。
最近跟一些九零後的朋友聊這個話題時,大多數都是這樣的回答:過年?跟平時沒什麼區別呀。
吃,平時怎麼吃過年還是怎麼吃,甚至平時朋友聚會、商務聚會比過年吃的規格還要高;衣服嘛,平時有需要就買,到了過年反倒不買,尤其這幾年的雙11、雙12之類的,早把該買的都買了;鞭炮嘛,現在幾乎都禁止燃放,本來對那些就沒興趣,剛好就不要放了;春晚嘛,除了一年比一年的場面更大,實際內容實在不敢恭維,至於是否都有內幕之類的,咱不敢亂猜……你說春節跟平時有什麼區別嗎?
他們這麼一說,我想想也都對呀,對此,還真是無話可說。
如今,大家都在說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其實,過年就是一個中國傳統文化的大集合。春節期間,人人穿上新衣服,迎接新的一年到來,討個除舊迎新的好彩頭。放鞭炮其實就是圖個熱熱鬧鬧。然後親戚鄰裡之間相互拜年、問候、祝福,大家湊在一起吃飯、喝酒、聊天,相互了解近況、展望美好未來。這是多麼自然、美好的一幅畫卷!這不就是我們的傳統文化嗎?
我在想,傳統文化是靠什麼去傳承吶?靠文字?如此下去,不需要太長時間,也許我們的傳統文化只能在歷史文獻或者文學作品中體現了。很想聽聽大家以及那些知名的文化學者、專家們怎麼看待這個問題?這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體現?還是退步?

作者:共同的DNA
呼吸著你的呼吸
圖片來自網絡 如有侵權 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