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進步與社會文明
在我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教興國」等思想不斷深入人心,然而科學技術在社會主義新型文明建設中遠沒有發揮出其重要作用。現實告訴人們,儘管科技社會化是當代科技與社會間互動的主導趨勢,但實現社會科技化這一過程無論在觀念上與實踐中都並非坦途。因此,探索科技進步與社會文明發展的內在聯繫和協調機制,是我國現代化建設提出的重要課題。
-
重磅〡婦女是人類文明的開創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
在講話中,習近平主席指出,「婦女是人類文明的開創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在各行各業書寫著不平凡的成就。」由於這次聯合國大會是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際,又恰逢全球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時召開的。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對人類文明將產生深刻影響,同時信息技術革命也正在帶來新的文明形態生成。
-
土耳其史:小亞細亞的社會進步,西臺文明,一個獨特的社會文明
這一時期小亞細亞地區一直都沒有出現過什麼顯著的社會進步,直到早期青銅器時代的到來,才使得小亞細亞地區的歷史與文明開始有了新的重大發展。在公元前3000年的下半葉,人類社會發展中最為著名的西臺文明在小亞細亞地區逐漸萌生了起來,它是西臺人在美索不達米亞之外創造出的另外一個獨特的社會文明。
-
中國文明網TRS所有系統問題收集匯總-WM-TRS-201109-02
中國文明網統一信息及內容管理項目文檔概述本手冊是文明網項目組在對中國文明網及其地方文明網技術支持的過程中,針對客戶在使用TRS所有系統時出現的各類遺漏問題匯總本手冊主要用戶為中國文明網用戶。
-
2014年9月5日,中國文明網推出《好人365》專欄,每天講述一位中國...
不知不覺中,中國文明網「好人365」專欄發布了100多期封面人物。100,僅僅是一個普通的數字,在這裡卻代表了無數位身邊好人、無數個善行義舉。他們沒有驚世駭俗的壯舉,有的只是平凡崗位上的無私奉獻和普通生活中的愛心堅守,他們每一個小善微行動,都是弘揚社會正能量的縮影。
-
回應「時代之問」 人類文明進步的中國貢獻
從茹毛飲血到田園農耕,從工業革命到信息社會,構成了波瀾壯闊的文明圖譜,書寫了激蕩人心的文明華章。不同文明之間,是衝突還是對話、是對抗還是合作,這已經成為關乎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課題,也是人類文明何去何從的「時代之問」。
-
星球文明的未來——人類社會的進化
人們學習各種技能、知識,接受教育,提高競爭力,更好地適應社會和環境,大腦通過學習思考表現在人的行為上,這也是進化。 信息系統的進化包含結構層面的進化和信息層面的進化。 在人類文明漫長的歷史演變中,社會信息系統有許許多多的進步,每次信息技術的提升都在推動著人類社會體系的進化,其中比較大的有三次。
-
星球文明的未來——人類社會的進化
人類社會的進化 細胞進化由DNA主導,人類社會體系的進化由社會信息系統主導。 在人的進化中,大腦結構上的進化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大腦信息層面的進化是不能忽視的另一部分。人們學習各種技能、知識,接受教育,提高競爭力,更好地適應社會和環境,大腦通過學習思考表現在人的行為上,這也是進化。
-
文明對話扶正祛邪力推世界進步
2017年1月19日,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演講,指出國際社會要從「夥伴關係、安全格局、經濟發展、文明交流、生態建設」五個方面作出努力,其中第四項便是「堅持交流互鑑,建設一個開放包容的世界。」強調文明沒有高下、優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別。文明差異不應成為世界衝突的根源,而應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
-
科技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
可以講,推動人類進步的動力,就是科學技術的不斷突破和發展。而人類也因此,先後獲得了體力的解放、智慧的放大和生命的延伸。目前,比特時代或信息技術革命仍然是當下人類社會的最主要特徵。在我看來,這一時代,又可以細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946 年發明大型計算機開始,這個階段的標誌是計算機應用尚未普及,主要用於高度專業化人士使用。
-
以交流互鑑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
5月1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發表題為《深化文明交流互鑑 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盛讚亞洲文明對世界文明發展的重要貢獻,並為推動各文明交流互鑑提出「中國主張」,獲得各國高度認可。
-
從國人愛狗方式的變遷看人類文明進步的實質
即使社會發展到2000年,那時的狗還普遍生長於中國的鄉村,狗的品種無一例外是中國的土狗,也就是現在的中華田園犬。而社會經濟還遠沒有現在發達,而狗們的生存狀況,依然和幾千年來一樣沒有實質上的改變。它們依然生活在鄉村主人的家庭內,它們依然活躍在村中或田間地頭,它們依然吃著主人的殘湯剩飯,依然無憂無慮地過著幾千年來一成不變的生活。
-
韓豐駿:無怨無悔 甘於奉獻 - 好人365-中國文明網
(中國文明網) 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她辛勤耕耘18載,憑著對教育事業的強烈責任感,憑著一腔矢志不渝的信念和熱情,她把對黨的忠誠、對工作的熱愛、對社會的熱心全部默默熔鑄於她所熱愛的幼教事業中。她明白教育的真諦是「教化教育」。教育當以最客觀、最公正的意識思維教化於人。在孩子們的心中,她不僅是一名園長,更是大家學習的標榜,她的一言一行和她的思想理念都影響著大家。
-
科學技術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有力槓桿
自然力和科學的應用》(以下簡稱《機器》)是較為集中闡述科學技術的文章,儘管是以手稿形式存在和表現的旨在為研究《資本論》提供支撐的作品,但是其深刻的思想分析和獨特的哲學意義,是研究人類科學技術史和當代科技發展的人們不能不關注的。 馬克思從事科學研究是服務於解放無產階級和全人類偉大事業的。由於種種原因,馬克思沒有專門研究過科學技術問題。
-
以開放包容推動人類文明進步
原標題:以開放包容推動人類文明進步(鐘聲·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⑥) 「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鑑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將開放包容的中國精神融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進程,呼籲世界各國遵循開放包容的精神創造人類美好未來。
-
社會網絡保障農村留守老人情感健康
按照國際衡量老齡化社會的標準,我國早在10年前就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老齡化在彰顯社會進步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尤其是在農村。大約60%以上的老年人口分布在農村。據2018年民政部的初步摸底排查結果,全國農村有留守老人1600萬左右。我們在調研中發現,留守老人不得不忍受子女外出而在家無人關心的痛苦。
-
思想之光照亮人類文明發展進步之路
這些獨到觀點和思想,深刻揭示了推動世界文明進步的規律和真諦,鮮明亮出了新時代中國致力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積極主張,充分展現了以寬廣胸懷和開放姿態促進世界各國文明交融、促進形成人類社會發展進步合力的磅礴氣度,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世界文明發展指明了前進的正確方向。 以發展本國特色文明為基本前提。
-
甘肅省委常委、蘭州市委書記李榮燦:文明城市創建不是「獨角戲...
從2005年到2020年,抒寫一座西部城市對一個文明夢想的孜孜以求。15年,為了一個共同的文明理想,蘭州人鍥而不捨地堅守著、踐行著……2020年11月20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此次會議上,蘭州榮膺「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稱號。
-
餐桌文明現象營造社會新風
這首膾炙人口的童謠道出了當前流行的餐桌文明現象。 別看這小小的餐桌,可藏著大大的文明。因為餐桌承載的不僅是人類的生生不息,更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尊重勞動、珍惜糧食、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更應該倡導『節約用餐,文明消費』的風尚。
-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駐中國首席代表:動物福利的核心是善待生命
其實動物福利的理念根植於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動物福利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論語述而》中主張「釣而不綱,弋不射宿」。即不用多鉤漁具釣魚,不射殺夜宿的鳥。孔子還將對待動物的態度納入「仁」的教化之中,用以修煉、提高學生的道德操守,並從中檢驗學生的德行高尚與否、寬厚與否。孔子的做法,和現代社會通過動物福利教育培養青少年的同理心和尊重生命的意識高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