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時代之問」 人類文明進步的中國貢獻

2020-12-05 央廣網

中國主場外交精彩紛呈,高潮迭起。5月15日,中國又迎來一場國際盛會——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這是回應「時代之問」的中國方案。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人類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創造和發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從茹毛飲血到田園農耕,從工業革命到信息社會,構成了波瀾壯闊的文明圖譜,書寫了激蕩人心的文明華章。不同文明之間,是衝突還是對話、是對抗還是合作,這已經成為關乎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課題,也是人類文明何去何從的「時代之問」。中國倡導舉辦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搭建文明互學互鑑、共同發展的平臺,旨在繼承和弘揚亞洲和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文明成果,更好促進不同國家、不同文明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借鑑,推進人類文明發展進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充分彰顯了中國促進文明發展的深邃思考和責任擔當。

這是呈現「美美與共」的中國氣度。中國作為亞洲文明古國,深刻懂得「和而不同」的道理,在五千年不間斷的歷史傳承中,形成了講仁愛、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價值追求,秉持兼善天下的情懷。從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來看,中華文明既是在中國大地上產生的文明,也是在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鑑中不斷豐富發展的文明。有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已在154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548所孔子學院和1193個中小學孔子課堂,學員總數達187萬人。數字的不斷增長,折射的是中國為推動世界各國文明交流互鑑、增進中國人民同各國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誼的不懈努力。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當下,面對文明交流這個永恆話題,中國倡導舉辦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推動各國加深文明對話,促進相互理解,增進友好感情,實現和諧進步,充分體現了「海納百川」的包容心態和「美美與共」的胸襟氣度。

這是促進「文明互鑑」的中國智慧。每一種文明都從歷史長河中走來,延續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彰顯著獨具特色的時代價值。各種人類文明在價值上是平等的,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無是處的文明,文明沒有高低、優劣之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鑑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鑑,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歷史告訴我們,只有交流互鑑,一種文明才能充滿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可以實現文明和諧。中國倡導舉辦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推動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交流互鑑、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有利於更好地維護和促進文明多樣性,為亞洲文明繁榮注入新動力,充分展現出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的東方智慧。

這是推動「命運與共」的中國力量。當今世界,人類生活在不同文化、種族、膚色、宗教和不同社會制度所組成的世界裡,各國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中國倡導舉辦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立足亞洲、面向世界,圍繞亞洲國家治國理政經驗交流、維護文明多樣性、文化旅遊與人民交往、亞洲文明傳承與發揚的青年責任、亞洲文明全球影響力、亞洲文明互鑑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等議題,深入進行文明對話,這是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有利於世界各國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為人們提供精神支撐和心靈慰藉,攜手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各種挑戰,充分體現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世界胸懷。(南方網李芬芬)

相關焦點

  • 一周三場多邊峰會,習近平回應「時代之問」
    一周三場多邊峰會,習近平回應「時代之問」 2020-11-24 19:18:00   來源:人民日報
  • 遊牧民族的歷史貢獻:加速了中華文明進步,奠定了中國的疆域
    一,遊牧民族刺激了中華文明的持續進步大約在1萬年前,人類開始出現了分工,有的民族演化為了農耕民族,有的民族還成為了遊牧民族,還有的依然呆在森林之中,是為漁獵民族。這些民族之間並非是血緣上具有區別,可是擴散到了不同的地理環境之下,也就產生了不同的生產方式。
  • 思想之光照亮人類文明發展進步之路
    5年多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明交流互鑑的重要論述內涵不斷豐富,影響與日俱增,有力推動了人類不同文明交流互鑑,有力推動了世界各國人民相互了解,有力推動了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為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帶來了新的曙光和希冀。
  • 聚焦共同命運 推進人類文明發展進步
    聚焦共同命運 推進人類文明發展進步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今日在北京開幕   萬物並秀時節,交流互鑑盛會。  5月15日,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將於北京隆重開幕。
  • 以交流互鑑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
    5月1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發表題為《深化文明交流互鑑 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盛讚亞洲文明對世界文明發展的重要貢獻,並為推動各文明交流互鑑提出「中國主張」,獲得各國高度認可。
  • 重磅〡婦女是人類文明的開創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
    在講話中,習近平主席指出,「婦女是人類文明的開創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在各行各業書寫著不平凡的成就。」由於這次聯合國大會是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際,又恰逢全球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時召開的。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對人類文明將產生深刻影響,同時信息技術革命也正在帶來新的文明形態生成。
  • 對人類社會進步有重要貢獻的科學家
    以後又經過一系列重大改進,使之成為「萬能的原動機」,在工業上得到廣泛應用,他開闢了人類利用能源新時代,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瓦特蒸汽機被廣泛地應用在工廠成為幾乎所有機器的動力,改變了人們的工作生產方式,極大地推動了技術進步並拉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蒸汽機為一系列精密加工的革新提供了可能,更高的工藝保證各種機器包括蒸汽機本身的性能提高。
  • 以開放包容推動人類文明進步
    原標題:以開放包容推動人類文明進步(鐘聲·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⑥)   「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鑑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將開放包容的中國精神融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進程,呼籲世界各國遵循開放包容的精神創造人類美好未來。
  • 卓越科學——人類文明進步了
    《人類文明進步了》人間已經比50年的人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了,所以一定是文明進步了:1)人們對婚姻不再執著了,離婚成了家常事了.即便單身過日子也不會覺得是做人很失敗了,而是覺得人生有了更多的自由選擇權了.2)許多人日常穿的服裝與年齡常常不符了.3)不少人外表看上去也是與實際年齡相差不少了.
  • 習近平:工程科技創新為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不竭動力
    回顧人類文明歷史,人類生存與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密切相關,而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一個重要源頭就是工程科技。工程造福人類,科技創造未來。工程科技是改變世界的重要力量,它源於生活需要,又歸於生活之中。歷史證明,工程科技創新驅動著歷史車輪飛速旋轉,為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不竭動力源泉,推動人類從蒙昧走向文明、從遊牧文明走向農業文明、工業文明,走向信息化時代。
  • 【平語新時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照亮人類進步之路
    這個新時代,是中國歷史發展和世界歷史發展合規律性的演進階段,承前啟後,繼往開來,不僅致力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且新時代的中國要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毫無疑問,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走進了新時代,這又是中國與世界的關係發生著前所未有且深刻變化的歷史交匯期,中國已成為世界發展的一個關鍵變量,必將對世界歷史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 科技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
    科技,推動人類發展的動力人類的科技發展史,經歷了三個時代:第一,原子時代。主要表現形式是以牛頓定理為 依據,以瓦特發明的蒸汽機為代表。這個時期,科技 的作用是通過動力能量轉換,讓人類自身體力獲得極 大延伸,如發動機啟動車。第二,比特時代。
  • 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究竟是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
    雖然我這樣闡述,但並不代表我認為唯心主義是絕對正確的,因為他們就沒有對錯之分。設想一下,一萬年以後,我們都已成為歷史,喋喋不休爭論這兩者對錯的人,在一萬年後恐怕沒人會記得,但他們會記得在某一個歷史時段古人一直在爭論這個問題。如果有一位老師在課堂上問自己的學生,為什麼古人會對如此簡單的問題進行爭論?
  • 文明古國何以衰落?什麼資源才是對人類貢獻最偉大、最持久的?
    從希臘進入埃及,穿過以色列、巴勒斯坦、約旦抵達伊拉克、伊朗,再經過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回到中國。我沒有查這一路究竟是幾萬裡路程,但我沉迷了,沉迷在幾千年前的古國歷史、風土人情,遙想這些文明古國的先賢們倜儻多姿的風採,心慕神敬。
  • 「平語新時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照亮人類進步之路
    這個新時代,是中國歷史發展和世界歷史發展合規律性的演進階段,承前啟後,繼往開來,不僅致力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且新時代的中國要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毫無疑問,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走進了新時代,這又是中國與世界的關係發生著前所未有且深刻變化的歷史交匯期,中國已成為世界發展的一個關鍵變量,必將對世界歷史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 音樂文化的發展,其實和人類文明進步的歷程密不可分
    音樂文化的發展,其實和人類文明進步的歷程密不可分。一首《霓裳羽衣曲》,奏出了中國古典樂章的華美;一首《命運交響曲》,代表著貝多芬對於音樂和人生的感悟。音樂文化之所以能夠發展到今天這種高度,其實與人類文明進步的歷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為人類整體文明的每一次進步,都會在藝術層面得到非常明顯的體現。音樂文化的原始時代「音樂」,顧名思義是先有聲音,然後再形成樂曲。
  • 網友問:對人類生活貢獻最大的科學家是誰?
    理論科學上肯定是牛頓無疑,但是在應用科學上,當屬電學之父——法拉第,試想拋開生活中一切用電的東西,你基本就回到原始人狀態了!牛頓作為經典力學之父,電磁學是經典力學的巔峰之作,所以牛頓在基礎科學中的重要性,無論怎麼強調都不過分。但是論應用科學的話,法拉第(1791~1867)的貢獻,直接把人類文明插上了翅膀,從此人類開啟電氣時代,科學技術飛快發展。
  • 達爾文、愛迪生、牛頓、愛因斯坦,誰對人類文明的發展貢獻最大?
    達爾文、愛迪生、牛頓、愛因斯坦,誰對人類文明的發展貢獻最大?這幾位名人想必大家在小學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他們了,無論是課本裡還是課外書裡都有他們的身影。科學是文明進步的基礎,科技誕生於科學,如果沒有科學的進步,科技就無從談起了,科技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可以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直觀的改變,比如愛迪生發明了電燈,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臺留聲機,這些帶來的意義都是非常巨大的。
  • 達爾文、愛迪生、牛頓、愛因斯坦,誰對人類文明的發展貢獻最大?
    達爾文、愛迪生、牛頓、愛因斯坦,誰對人類文明的發展貢獻最大?這幾位名人想必大家在小學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他們了,無論是課本裡還是課外書裡都有他們的身影。科學是文明進步的基礎,科技誕生於科學,如果沒有科學的進步,科技就無從談起了,科技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可以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直觀的改變,比如愛迪生發明了電燈,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臺留聲機,這些帶來的意義都是非常巨大的。
  • 推動化學學科和相關產業發展 為國家現代化建設和人類文明進步作貢獻
    新華社北京4月9日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9日出席「國際化學年在中國」啟動大會時強調,要立足建設創新型國家,遵循科學規律,激勵原始創新,重視推廣應用,充分發揮化學引領學科發展、造福人民群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