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對話扶正祛邪力推世界進步

2020-12-05 觀點中國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前瞻

陳向陽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政治所執行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首屆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即將於2019年5月中旬召開,大會聚焦亞洲文明交流互鑑與命運共同體的主題,旨在為亞洲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提供精神支撐。此次大會基於習近平主席的深刻思想與重要倡議,時機難得、意義重大。

首先,不同文明間交流互鑑乃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五大支柱之一,習近平主席兩次重要演講值得溫故知新。

2014年3月27日,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發表演講,強調文明交流互鑑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並就此提出三點原則:其一,文明是多彩的,人類文明因多樣才有交流互鑑的「價值」;其二,文明是平等的,人類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鑑的「前提」。各種人類文明在價值上是平等的,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無是處的文明,文明沒有高低、優劣之分;其三,文明是包容的,人類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鑑的「動力」。

2017年1月19日,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演講,指出國際社會要從「夥伴關係、安全格局、經濟發展、文明交流、生態建設」五個方面作出努力,其中第四項便是「堅持交流互鑑,建設一個開放包容的世界。」強調文明沒有高下、優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別。文明差異不應成為世界衝突的根源,而應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不同文明要取長補短、共同進步,讓文明交流互鑑成為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

其次,當前文明間交流互鑑遭遇三大挑戰,召開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極為必要。

一是國際反恐鬥爭雖已步入「後『伊斯蘭國』時代」,但近期國際恐怖主義明顯回潮,極端主義發酵逞兇。特別是,針對特定宗教信仰的重大恐怖襲擊接連發生,包括3月15日的紐西蘭、4月21日西方復活節的斯裡蘭卡,導致大量無辜平民傷亡,這兩次恐襲均帶有「文明衝突論」的陰影和宗教復仇主義的意味。加之,當前中東和平進程停擺,巴勒斯坦問題因為美國川普政府一味偏袒以色列而再度凸顯,西方與伊斯蘭之間文明隔閡加深、對立加重,極端伊斯蘭與白人至上主義兩股極端思潮互不相讓、競相作惡、禍害不已。

二是西方反全球化的貿易與投資保護主義甚囂塵上,其民粹主義有向民族主義嬗變之勢。在此背景下,排外主義、自我中心、本國至上、對外零和思維與惡意競爭在個別西方大國大行其道,導致對全球治理的投入嚴重不足、治理赤字凸顯,國際社會應對全球性挑戰更顯捉襟見肘。

三是「美國優先」催生唯我獨尊的霸權主義與強權政治,美國對華政策的意識形態偏執與「西方中心」色彩愈發濃厚,值得警惕。一段時間以來,美國對中國實施全面圍堵,近來又企圖針對「非我族類」、醞釀所謂「文明間競爭」。美國媒體日前報導稱,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的團隊正以「與一個真正不同的文明較量」的想法為依據,制定對華策略,並指其為美國史上頭一遭。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主管近期公開指出,當前美國與中國的較量與冷戰不同,是「很不同的文明和意識形態之間的鬥爭,美國沒有經歷過這種情況。」其還露骨地聲稱,與中國的競爭是「美國第一次面對非白人種族的強勢競爭對手」,強調中國對美國構成所謂「獨特的挑戰」,原因只是中國並非「西方哲學與歷史的產物」。此言一出,輿論譁然,其被指將中美博弈擴大至文明與種族層面,蓬佩奧團隊準備以「與不同文明的鬥爭」作為依據、制定美國對華戰略,其以「文明衝突」定性中美博弈更是被批為「基於種族主義的評估」。究其實質則是,美國為遏制主要競爭對手而挖空心思地羅織罪名,炮製自欺欺人的「理論依據」,實乃倒打一耙、逆流而動。

第三,以文明對話化解文明衝突,以文明復興助推民族復興。

面對當前複雜嚴峻的國際環境,中國將以主辦首屆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為契機,趨利避害、順勢而為、迎難而上、主動引領,其要有六:

一是大力振興以儒家儒學為核心、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中華文明,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以創造性繼承與創新性發展,為民族復興培根育魂。

二是在戰略文化(政治、外交、軍事思想)上返本開新,弘揚義利兼顧、德力俱足、剛柔並濟、兼善天下的「務實王道」,在與美國霸道的「新持久戰」中得道多助。

三是堅守不同文明應相互包容、尊重的正確立場和態度,反對文明歧視,以「多元共生」破解「唯我獨尊」。

四是推動不同文明間的對話交流與互學互鑑,反對文明排斥,以「文明對話」破解「文明衝突」,以了解理解消除隔閡對立。與此同時強化反恐國際合作,有效推進「去極端化」工作,堅決打擊「三股惡勢力」。

五是以亞洲文明對話促進世界文明對話。開展文明間對話,亞洲當之無愧、最有資格,因為當今世界幾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幾大文明(中華、印度、兩河流域、希伯來等)均發源於亞洲,並且中華文明及印度文明正在復興之中。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有諸多表現,其中之一便是世界地緣經濟與政治重心的「東升西降」,亦即由中國、印度、東協等共同牽引的亞洲上升與東方文明復興。

六是以亞洲文明對話打造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的文明支柱,進而以「亞洲命運共同體」促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責任編輯:郭素萍)

相關焦點

  • 思想之光照亮人類文明發展進步之路
    這些獨到觀點和思想,深刻揭示了推動世界文明進步的規律和真諦,鮮明亮出了新時代中國致力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積極主張,充分展現了以寬廣胸懷和開放姿態促進世界各國文明交融、促進形成人類社會發展進步合力的磅礴氣度,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世界文明發展指明了前進的正確方向。  以發展本國特色文明為基本前提。
  • 以交流互鑑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
    5月1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出席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並發表題為《深化文明交流互鑑 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5月1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發表題為《深化文明交流互鑑 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盛讚亞洲文明對世界文明發展的重要貢獻,並為推動各文明交流互鑑提出「中國主張」,獲得各國高度認可。
  • 回應「時代之問」 人類文明進步的中國貢獻
    不同文明之間,是衝突還是對話、是對抗還是合作,這已經成為關乎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課題,也是人類文明何去何從的「時代之問」。中國倡導舉辦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搭建文明互學互鑑、共同發展的平臺,旨在繼承和弘揚亞洲和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文明成果,更好促進不同國家、不同文明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借鑑,推進人類文明發展進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充分彰顯了中國促進文明發展的深邃思考和責任擔當。
  • 聚焦共同命運 推進人類文明發展進步
    聚焦共同命運 推進人類文明發展進步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今日在北京開幕   萬物並秀時節,交流互鑑盛會。  5月15日,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將於北京隆重開幕。
  • 思力網評:如何看待不同的文明
    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攝2019年5月15日,一場豐富多彩的文明盛宴——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在北京隆重開幕。來自亞洲47個國家和五大洲的嘉賓齊聚一堂,共商文明發展之道,共話合作共贏大計,共繪人類美好未來。這次大會為促進亞洲乃至世界各國文明開展平等對話、交流互鑑、相互啟迪提供了一個廣闊的新平臺。
  • 以開放包容推動人類文明進步
    原標題:以開放包容推動人類文明進步(鐘聲·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⑥)   「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鑑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將開放包容的中國精神融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進程,呼籲世界各國遵循開放包容的精神創造人類美好未來。
  • 要文明對話,不要「文明冷戰」
    作為2019年中國最重要的主場外交活動之一,「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即將在北京召開。這是中國再次向世界發出促進文明交流互鑑、包容發展的時代強音,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回應所謂「文明衝突論」的又一次努力。
  • 旅遊對話文明:亞洲文明對話平行論壇專題報告
    中國網5月16日訊 5月15日,「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開幕。當天下午,中國旅遊研究院參與舉辦的「文化旅遊與人民交往」大會平行論壇圓滿完成既定議程,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書記、部長雒樹剛出席會議並做主旨講話。戴斌院長主持了專題對話「變革時代亞洲文明的使命與價值」,並代表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了「旅遊對話文明——亞洲旅遊交流合作研究報告」。
  • 鄭永年:人類文明的生存和進步離不開交流互鑑
    鄭永年(右)接受記者採訪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張哲):東南亞著名學者、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15日在北京出席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後對記者表示,人類文明的生存和進步離不開交流互鑑,「一帶一路」倡議中的民心相通對推動人類文明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 重磅〡婦女是人類文明的開創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
    在講話中,習近平主席指出,「婦女是人類文明的開創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在各行各業書寫著不平凡的成就。」由於這次聯合國大會是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際,又恰逢全球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時召開的。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對人類文明將產生深刻影響,同時信息技術革命也正在帶來新的文明形態生成。
  • 科技進步與社會文明
    縱觀人類文明發展史,科學技術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會引起生產力的深刻變革,帶來人類社會的巨大進步,開創人類文明的新紀元。科學技術之所以是創造社會文明的強大槓桿,這是由科學的本性和科技的社會價值所決定的。當今人們所說的科學技術,主要指的是由自然界本質知識構成的自然科學以及運用它對自然界進行改造的技術知識體系。
  • 卓越科學——人類文明進步了
    《人類文明進步了》人間已經比50年的人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了,所以一定是文明進步了:1)人們對婚姻不再執著了,離婚成了家常事了.即便單身過日子也不會覺得是做人很失敗了,而是覺得人生有了更多的自由選擇權了.2)許多人日常穿的服裝與年齡常常不符了.3)不少人外表看上去也是與實際年齡相差不少了.
  • 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究竟是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
    對於這樣一個問題,我沒有點擊查看答案,也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從幾十人回答的時候就給我推送,一直推到今天變成了幾千個回答,難道悟空是想聽聽我的看法嗎?所以我就按照這個提問來通過本篇文章表達一下自己的看法。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哪個是正確的?
  • 文明對話,一場美的發現之旅
    原標題:文明對話,一場美的發現之旅 看電影、品美食、逛博物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期間,豐富多彩的文化和民間交流活動在多地舉行,帶來一場文化盛宴,也開啟一場美的發現之旅。 這場文明對話,既包括國家外交行動的宏大篇章,也深入百姓生活的細微肌理,更激蕩起思想的共振和鳴,凝聚起命運與共的強烈共識。
  • 文明交流互鑑思想影響世界
    文明交流是指存在於那些對於社會文明發展能夠發生不同社會作用的不同社會主體,即不同社會文明群體之間平等、友好並以客觀公正態度來從事雙方主體或多方主體之間的交往活動過程。這是人類文明史的發展主流。文明互鑑表現為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交流,相互借鑑與融合。中華文明與伊斯蘭文明、西方文明、非洲文明都是人類文明的瑰寶,都對人類社會進步和發展有不可磨滅的貢獻,推動了世界文明的交流、融合與發展。
  • 習近平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雙語全文)
    2019年5月1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出席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並發表題為《深化文明交流互鑑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指出璀璨的亞洲文明為世界文明發展史書寫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 當成都平原遇上兩河流域,青銅文明會展開怎樣的對話?
    「成都平原和兩河流域青銅文明對話展」開展儀式。四川新聞網成都10月21日訊(記者 陳淋 攝影報導)北緯30°的緯線,似一根會變魔法的紅繩,連接著世界幾大文明的發源地。而同樣纏繞於這神奇紅繩上、以四川三星堆文明為代表的古蜀文明,與其他幾大文明發展有何關聯?「成都平原和兩河流域青銅文明對話展」現場。 10月21日下午,四川大學博物館「成都平原與兩河流域青銅文明對話展」正式開展,從開展日到2018年11月21日期間開放給遊客免費參觀。
  • 全球化才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途徑和手段
    20世紀八十年代末,全球化全面展開,尤其是經濟全球化,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相互依存,全球因此注入了活力,人類文明進步加入了催化劑,這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必然。世界全球化趨勢在過去30年裡是持續增長的,經濟文化得以不斷擴大,以中美兩國舉例來看。
  • 廣西力推莫氏土司衙署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廣西力推莫氏土司衙署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2015-08-21 15:16:46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來賓8月21日電 (廖敏佳)「我們將積極推進莫氏土司衙署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
  • AI Frontiers | 微軟首席 AI 科學家鄧力演講:口語對話系統的分類...
    在上周的 AI Frontiers 會議上,鄧力博士為參會嘉賓做了口語對話系統的專題演講。雷鋒網與會記者將現場演講記錄下來,結合 PPT 為大家整理出這份演講實錄。此次鄧老師介紹了口語對話系統的分類,三代演變史,以及三大研究前沿領域,可謂乾貨滿滿。NLP 領域的童鞋們不可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