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鏡片薄如紙手機鏡頭凸變平 平面透鏡「瘦身」

2020-12-05 騰訊網

薄如紙張的眼鏡片、不凸起的手機鏡頭、微型醫學成像工具……華人領導的研究團隊近日研製出一種只有1微米厚的超薄平面透鏡,有望大幅降低光學器件的尺寸和重量。未來,用上了「比紙薄的平面透鏡」,我們的生活會有怎樣的變化?記者特邀南大、南工大等高校的老師做了解讀。

揚子晚報/揚眼記者 楊甜子

華人團隊開發出

比紙薄的平面透鏡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應用物理學副教授虞南方團隊新近發表在《光:科學及應用》雜誌上的報告顯示,這種由「超像素」構成的平面透鏡比普通紙張還要薄。這些像素均小於光的波長,能不同程度延遲光波通過透鏡的時長,從而實現傳統透鏡的功能。

不同顏色的光通過不同介質和結構時速度不一樣,因此複色光通過稜鏡會分解成單色光,這種現象被稱為光的色散。研究團隊採用具有複雜納米結構的「超像素」,使用半導體製造工藝,首次實現可將擁有任何偏振態的各色光波聚焦於一點的平面透鏡,其成像性能可與一流的複雜透鏡系統相當。

研究人員說,這種平面透鏡可依託類似製造電腦晶片的晶圓代工方式大規模生產。他們希望這種輕薄的平面透鏡能替代厚重的傳統透鏡,就像早年平面彩電取代顯像管電視機那樣。 新華社

平面透鏡「瘦身」以後

手機上凸出的鏡頭會變平

使用手機時,很多人都會抱怨手機的拍照鏡頭位置為啥會凸出一塊,要是鏡頭能「瘦身」,和手機的後蓋「融為一體」,該多好啊!同樣的問題還有相機,專業級的鏡頭重量儼然一個「小啞鈴」。「比紙還薄的平面透鏡」的出現,未來有望解決這一問題。南京工業大學王雨淋老師介紹,「比紙薄的平面透鏡」如果應用於手機鏡頭,鏡頭將會更加輕便。應用到相機鏡頭中,鏡頭也會更小,更薄,「啞鈴健身」一般的負重效果將大大減輕。

「瘦身」後的平面透鏡,如果能夠應用於手機,拍照效果是否也會更上一層樓?南京大學教授、微納光學領域專家李濤表示,按目前的水平,平面透鏡拍照還不會更加清晰。傳統透鏡主要分為凸透鏡和凹透鏡,可以用於光學成像或者視力矯正等。這些傳統透鏡功能是通過光學折射來獲得,需要光在鏡頭內部有一定的傳播距離,通常都由曲面形狀來改變光折射方向。就像人們佩戴的眼鏡,度數越高鏡片就越厚。然而,當前發展的超構透鏡(也稱超透鏡)技術是基於光學共振和衍射的原理,只需要微米厚度的平面結構就可以調控光折射方向,從而實現透鏡成像、分光、甚至全息等功能。不過,它目前在成像質量以及成像範圍等方面還存在不足。目前很多科學家正努力改進其性能。

拍照色差的問題或將妥善解決

同樣拍一個大紅色的物體,很有可能A拍出的效果是正紅色,B拍出來就是玫紅色。生活中的我們在拍照時,沒少遇到這樣的色差問題。假如用上了「比紙薄的平面透鏡」,今後拍照是不是再也沒有色差的問題了?

李濤教授表示,理解這個問題之前,先要知道「色差」到底是怎樣導致的。傳統鏡頭的色差來源於材料折射率的色散效應。就是說,在不同的波長下透鏡材料的折射率會不一樣,這就導致不同顏色的光會聚焦在不同的位置,這樣成像位置也會偏差導致成像模糊。「其實,當前的手機鏡頭為了避免色差已經對鏡頭進行了消色差處理,通常的方法是疊加多個鏡頭,通過凸凹透鏡的組合來對色差進行矯正。因此,不同品牌的手機都不應該存在色差問題。不同鏡頭拍攝顏色稍有不同是因為成像系統色溫定標不一樣造成的,而並非色差。」

李濤解釋,透鏡組的消色差方案是以犧牲成像系統的集成度為代價的,它使得器件會變大變厚,不利於手機等便攜設備。比如,手機就不能獲得單眼相機那樣長焦距高倍數成像。超薄型「超構透鏡」的出現,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可能性。「如果不考慮鏡頭尺寸和成像效率。當前報導的成果以及之前報導的我國南京大學、美國哈佛大學、加州理工學院的技術都是可以獲得消色差的成像的。但若要達到千萬像素分辨力,90%以上高效率等性能指標,目前還具有挑戰性。隨著研究的繼續深入,終究會有全新的解決方案。」

相關焦點

  • 平凸透鏡
    平凸透鏡,廣泛用於考勤機(手紋,掌紋,靜脈及人臉識別〉,安防監控系統,防偽識別系統,智能燈具,衛櫥感應器系統,舞檯燈光及雷射演示系統,投影光學器件,雷射器件以及生化醫療光學器件。平凸透鏡, 平凸透鏡通常用來聚焦平行光。平凸透鏡的前後表面不對稱,因此可以有效地減小球差,特別是在物像距離不相等的應用場合中。
  • 平凸透鏡球差分析
    其實球差也叫球面像差,是指軸上物點發出的光束通過球面透鏡時,透鏡不同孔徑區域的光束最後匯聚在光軸的不同位置,在像面上形成圓形彌散斑,這就是球差。在FRED中如何表示呢? FRED中球差的表述 打開FRED軟體,設計一個新的平凸透鏡R1=0,R2=-25.4 ;厚度5.08 ;半孔徑12.7材料為標準玻璃。
  • 【同步課堂系列】教科版八年級4.5 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
    4.5節《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一、本節知識要點一、透鏡1) 凸透鏡和凹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叫凸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叫凹透鏡。7) 透鏡的分辨方法:(1)觸摸法:中間厚邊緣薄的為凸透鏡;(2)聚焦法:用太陽光對著透鏡照能得到細小亮斑的是凸透鏡;(3)放大法:看書上放大的字的是凸透鏡。
  • 華人團隊開發出比紙薄的平面透鏡
    薄如紙張的眼鏡片、不凸起的手機鏡頭、微型醫學成像工具……華人領導的研究團隊近日研製出一種只有1微米厚的超薄平面透鏡,有望大幅降低光學器件的尺寸和重量。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應用物理學副教授虞南方團隊新近發表在《光:科學及應用》雜誌上的報告顯示,這種由「超像素」構成的平面透鏡比普通紙張還要薄。這些像素均小於光的波長,能不同程度延遲光波通過透鏡的時長,從而實現傳統透鏡的功能。   不同顏色的光通過不同介質和結構時速度不一樣,因此複色光通過稜鏡會分解成單色光,這種現象被稱為光的色散。
  • 【凸透鏡】放大?縮小!實像?虛像!
    從a移動到b時,物距變小,像要變大,像距也會變大。例5 在做「凸透鏡成像」時,若將蠟燭放在離凸透鏡15cm的地方,在距透鏡30cm的光屏上能得到一個清晰的像,此像是________,__________的實像。
  • 你真的知道什麼是凸透鏡嗎?
    凸透鏡是根據光的折射原理製成的。凸透鏡是中央較厚,邊緣較薄的透鏡。凸透鏡分為雙凸、平凸和凹凸(或正彎月形)等形式,凸透鏡有會聚光線的作用故又稱會聚透鏡,較厚的凸透鏡則有望遠、會聚等作用,這與透鏡的厚度有關。遠視眼鏡是凸透鏡。
  • 初中物理:凸透鏡、凹透鏡的分類及其應用習題練習
    a端變粗,b端變細5.關於成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平面鏡成的都是虛像 B.凸透鏡成的都是實像C.凸透鏡可以成縮小的像,也可以成放大的像D.凸透鏡可以成倒立的像,也可以成正立的像6.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圖所示,此時在光屏上恰好成一個清晰的像
  • 凸透鏡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由凸透鏡成像實驗可以看出,當物體在一倍焦距以內的時候,物距越大,像距越大,像也越大。解析:這是一道凸透鏡的應用題,電影放映機鏡頭(凸透鏡)的焦距是不變的,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膠片距透鏡焦點的距離越近,屏上成的像越大,同時,屏離透鏡越遠。
  • 凸透鏡成像規律單元檢測
    A.起凸透鏡作用的應是塑料薄膜B.透鏡都是固體物質組成的,液體不能起凸透鏡作用C.水和塑料薄膜共同起凹透鏡作用D.薄膜上的積水形成一個大的凸透鏡,如果其焦點恰好在乾草處,乾草有可能燃燒2、下面是四位同學所畫的光路圖,其中正確的是
  • 思維導圖與初中物理-第五章第2節凸透鏡成像規律
    一、凸透鏡成像規律1.凸透鏡成像規律:(物距:u;像距:v;焦距:f)總結為:(3)「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成實像時,物體靠近透鏡,像遠離透鏡,像逐漸變大。(4)「成虛像時,物近像近像變小」:成虛像時,物體靠近透鏡,像也靠近透鏡,像逐漸變小。
  • 考點分析 |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應用
    放大鏡就是凸透鏡,能成放大的、正立的虛像。現象:同一個凸透鏡能成不同的像。問題:凸透鏡成的像的虛實、大小、正倒跟物距 有什麼關係?1.物距(u): 物體 到凸透鏡中心的距離;2.像距(v): 像 到凸透鏡中心的距離;
  • 八年級物理上冊 透鏡 透鏡成像 透鏡應用
    2.透鏡與面鏡區別:面鏡利用光的反射現象成像,透鏡利用光的折射現象成像;透鏡成像遵循光的折射定律,面鏡成像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透鏡分類:透鏡分為 凸透鏡 和 凹透鏡 。 (1)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遠視鏡鏡片,照相機的鏡頭、投影儀的鏡頭、放大鏡等)。
  • 中考物理知識點匯總:透鏡知識點總結
    透鏡總結 一、透鏡 透鏡:透明物質製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個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對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學元件。 分類:1、凸透鏡:邊緣薄,中央厚。2、凹透鏡:邊緣厚,中央薄。 主光軸:通過兩個球心的直線。 光心:主光軸上有個特殊的點,通過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
  • 凸透鏡成像規律總結
    凸透鏡成像規律是八上物理學的一個難點和重點。它包括以下內容:透鏡的分類和三光線、凸透鏡成像規律、透鏡在生活中的應用。1.透鏡的分類。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叫凸透鏡。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叫凹透鏡。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凸透鏡與凹透鏡。2.光心、主光軸、焦點、焦距。
  • 一道有關凸透鏡實驗的中考題
    當厚度足夠大時相當於伽利略望遠鏡,厚度更大時還會相當於正透鏡。(2)邊緣薄、中間厚,至少要有一個表面製成球面,亦可兩面都製成球面。可分為雙凸、平凸及凹凸透鏡三種。凹透鏡:邊緣厚、中間薄,至少要有一個表面製成球面,亦可兩面都製成球面。可分為雙凹、平凹及凸凹透鏡三種。
  • 光的折射和透鏡考點分類解析第8課時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考點說明:1· 探究並知道凸透鏡成像的規律·2· 了解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知識建構:1· 如何測出凸透鏡的焦距?,只剩下半部分透光,光屏上所成的像 ·解析:(1)同一高度 (2)10 (3)縮小 照相機 (4)變暗,完整的像例2 (關於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應用)一個放大鏡的焦距為10cm,張大爺用此放大鏡來觀察藥品使用說明書上較小的文字時,應使此放大鏡與藥品使用說明書的距離
  • 「單元測試」第六章 透鏡及其應用 標準評價卷參考答案
    解析:物體的像成在視網膜後,說明會聚作用減弱,相當於凸透鏡變薄;顯微鏡鏡筒的兩端各有一組透鏡,每組透鏡的作用都相當於一個凸透鏡,物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目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答案:薄;凸透點評:在口徑相同的情況下,透鏡越薄,凸透鏡會聚作用越弱,凹透鏡發散作用越弱;透鏡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很多光學儀器的元件都是透鏡,如眼鏡的鏡片、照相機、放大鏡、投影儀、望遠鏡和顯微鏡等都要用到它。
  • 中考物理滿分之路:掌握凸透鏡成像八大規律,輕鬆應對所有題型
    《凸透鏡成像八大規律》在分析凸透鏡成像的考點之前,我們必須熟練凸透鏡成像的特點,因為它們才是真正做題的基礎。這些特點我們都是通過實驗得出的:①物體到凸透鏡距離(物距)大於2倍焦距時(或說2倍焦距以外),能成倒立的縮小的實像。
  • 凸透鏡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解析
    ,由凸透鏡成像實驗可以看出,當物體在一倍焦距以內的時候,物距越大,像距越大,像也越大。  例2小明拿著一個直徑比較大的實驗用的放大鏡,伸直手臂觀看遠處的物體,他可以看到物體的像,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A.射入眼中的光一定是由像發出的  B.像一定是虛像  C.像一定是倒立的  D.像一定是放大的  解析:放大鏡是凸透鏡,在手拿凸透鏡,並伸直了手臂看遠處的物體時,物距遠大於兩倍焦距,所以會成像在手內側稍大於一倍焦距處
  • 「凸透鏡成像規律應用」的兩個典型試題解析
    上篇小文,筆者總結了凸透鏡成像的五條規律,下面我們對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的應用部分做闡述,同時分析兩道典型試題。一、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1、照相機原理當物體處於凸透鏡某一側的二倍焦距以外的一點時,該物體發出的光或反射的光照射到凸透鏡,會在凸透鏡另一側的一倍焦距外二倍焦距內形成一個倒立縮小的實像,這就是照相機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