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課堂系列】教科版八年級4.5 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

2021-01-10 初中物理學習第一站
4.5節《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

一、本節知識要點

一、透鏡

1) 凸透鏡和凹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叫凸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叫凹透鏡。(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

2) 主光軸:通過透鏡兩個球面球心的直線叫透鏡的主光軸。是透鏡的對稱軸

3) 光心:薄透鏡的中心點叫做透鏡的光心,用O表示。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

4) 平行於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折射後會聚於主光軸上一點,這點叫做凸透鏡的焦點,用F表示,焦點到光心的距離叫做焦距,用f表示。通過凸透鏡焦點的光線折射後平行於主光軸射出。

5) 平行於凹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過凹透鏡後形成發散光,這些發散光的反向延長線會聚一點,這點叫做凹透鏡的虛焦點,虛焦點到凹透鏡光心的距離叫做凹透鏡的焦距。

6) 焦距越小的透鏡,會聚(或發散)作用越明顯,折射能力越強

7) 透鏡的分辨方法:(1)觸摸法:中間厚邊緣薄的為凸透鏡;(2)聚焦法:用太陽光對著透鏡照能得到細小亮斑的是凸透鏡;(3)放大法:看書上放大的字的是凸透鏡。

二、凸透鏡成像規律及應用

物距 (u)

像距 (v)

成像性質[來源:Z+xx+k.Com]

應用

其他

u>2f

f<v<2f

倒立 縮小 實像

照相機[來源:學+科+網]

物像異側[來源:學。科。網] u > v

u=2f

v=2f

倒立 等大 實像[來源:學科網ZXXK]

等大像法測焦距

物像異側    u = v

f<u<2f

v>2f

倒立 放大 實像

幻燈機、投影儀、放映機

物像異側    u < v

u=f

不成像

不成像

平行光測焦距


u<f

v>uv=∞

正立 放大 虛像

放大鏡

物像同側    u = v

補充:物近(離焦點)像遠像(實像和虛像)變大;一倍分虛實,二倍分大小;實像與物異側,虛像與物同側;實像有大、中、小,虛像都是放大的(凹透鏡成像是正立縮小虛像)

三、常見的光學儀器

1) 放大鏡:獲得更大像,應使物體在物距不超過一倍焦距儘量遠離透鏡

2) 照相機:鏡頭相當於凸透鏡,景物到鏡頭的距離為物距,鏡頭到底片的距離為像距

要使底片上的像大些,應減小物距、加大像距,即照相機離景物近些,同時將鏡頭與底片的距離調大些

3) 投影儀:投影片到凸透鏡的距離為物距,鏡頭到屏幕的距離為像距。屏幕上要成正立的像,幻燈片必須倒放。要使屏幕上得到的像更大,應當使凸透鏡與幻燈片或投影片的距離減小,同時應把幻燈機或投影儀遠離屏幕。投影儀中平面鏡的作用是改變光的傳播方向

4) 顯微鏡:目鏡和物鏡都是凸透鏡,物鏡相當於幻燈機,目鏡相當於放大鏡。它是對物體的兩次放大,物鏡成放大實像,目鏡成放大虛像。(顯微鏡對物體的放大倍數=物鏡的放大倍數X目鏡的放大倍數)

望遠鏡:目鏡和物鏡都是凸透鏡,物鏡相當於照相機,目鏡相當於放大鏡,先由物鏡把遠處的物體拉近成實像,再由目鏡放大成虛像。我們看遠處的物體通過望遠鏡使視角變大了,所以能看得很清晰。

二、教學過程展示

相關焦點

  • 八年級上冊物理:從《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看怎樣做「真」實驗
    課堂觀察發現,幾乎所有物理老師的課堂教學都陷入了一個固定模式:引導學生按照教師的教案「循序漸進」。特別是實驗探究課表現得尤為突出,基本上都是由教師提供實驗儀器,讓學生根據實驗步驟進行實驗從而得出或是驗證實驗結果(論)。
  • 八年級物理:凸透鏡成像規律超全梳理!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 八年級物理:凸透鏡成像規律
    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同樣的凸透鏡可以呈現不同性質的像,在初中階段,我們主要研究在凸透鏡焦距一定的情況下,改變物距,所成像的規律——凸透鏡成像規律(1)實驗器材:凸透鏡、蠟燭、光屏、火柴、光具座②將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中間某刻度處,把蠟燭放在較遠處,使物距u>2f,調整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使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實像。觀察實像的大小和正倒。記錄物距u和像距v。③把蠟燭向凸透鏡移近,改變物距u,仍使u>2f,仿照步驟 ② 再做2次實驗,分別觀察實像的大小和正倒。記錄物距u和像距v。④把蠟燭向凸透鏡移近,改變物距u,使f<u<2f,調整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使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實像。
  • 八年級:放大鏡成像原理
    【前情回顧】照相機、投影儀都是利用了凸透鏡成實像原理,實像大小、像距遠近變化,在凸透鏡成像規律口訣
  • 中考物理考點知識總複習: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目的】(1)通過探究,知道凸透鏡成像時物距、像距的關係及成像的特點。(2)通過探究,發現凸透鏡成像中的物、像變化規律。【實驗器材】光具座、蠟燭、火柴、凸透鏡(焦距已知)、光屏。【實驗步驟】(1)選用與探究凸透鏡成像實驗相關的器材,如圖所示。
  • 要想學好八年級物理凸透鏡成像的規律,需掌握這幾點
    要想學好八年級物理凸透鏡成像的規律,需掌握這幾點 : 一、先明確凸透鏡成像規律可分為成實像時的規律和成虛像時的規律兩部門。初中物理重點研究成實像時的規律,但凸透鏡成虛像時的規律也要了解。當物體位於二倍焦點的位置上時,成像位置位於另一側的二倍焦點處,此時成等大倒立實像。當物體位於一倍焦點位置時,光線穿過凸透鏡後平行射向遠方,不會聚,不成像。所以說二倍焦距點是決定成放大實像與縮小實像的分界點,一倍焦距點是成實像與虛像的分界點。
  • 這樣理解凸透鏡成像
    凸透鏡成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如果所成像是實像,則是從物體來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後,折射光線匯聚得到的,因為是實際光線相交,所以是實像,可以用光屏來承接,若將透鏡擋上一部分,光屏上仍成完整的像,因為折射光線變少,所以變暗,作圖時要用實線畫像;如果所成像是虛像,則是從物體來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後,折射光線反向延長得到的,因為是虛線相交,不是實際光線相交,所以是虛像,虛像只能看到
  • 八年級物理期末複習:單元測試題歸納練習,列印吃透,沒什麼難度
    八年級物理期末複習:單元測試題歸納練習,列印吃透,沒什麼難度在物理課堂中就將學生認識到的物理知識與科學方法結合起來,體現物理學科的研究方法再現知識發生的過程:從觀察現象中發現問題從而提出問題進而選擇正確的方法去研究問題
  • 凸透鏡成像與電學計算(二)
    八年級部分例題:張強同學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
  • 在八上第五章第2節《生活中的透鏡》中強化三條特殊光線的用途
    #校園創作大賽#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五章第2節《生活中的透鏡》一節課的內容不多並且簡單,常識性地介紹了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的工作原理。如果老師們能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小孔成像和平面鏡成像中就已經讓學生形成了實像和虛像的概念,在本節課中就可以進行一個對比總結,如圖所示。觀察圖中的兩個光路圖,不難發現課本給我們的強烈暗示:三條特殊光線是用來做成像光路圖的。在凸透鏡成實像時,圖中畫出了三條特殊光線,在成虛像時卻給出了兩條特殊光線。所以,可以讓學生把第三條特殊光線畫出來。
  • 八年級物理上冊 透鏡 透鏡成像 透鏡應用
    2.透鏡與面鏡區別:面鏡利用光的反射現象成像,透鏡利用光的折射現象成像;透鏡成像遵循光的折射定律,面鏡成像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透鏡分類:透鏡分為 凸透鏡 和 凹透鏡 。 (1)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遠視鏡鏡片,照相機的鏡頭、投影儀的鏡頭、放大鏡等)。
  • 想知道人教版和教科版的初中物理有啥區別嗎?
    一、人教版教材內容人教版的全稱為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初中階段主要有八年級上下冊和九年級全一冊。八年級上冊有六章的內容,其中包括機械運動、聲現象、物態變化、光現象、透鏡及其應用、質量與密度;八年級下冊有六章的內容,其中包括力、運動和力、壓強、浮力、功和機械能、簡單機械;九年級全一冊有十一章的內容,其中包括內能、內能的利用、電流和電路、電壓和電阻、歐姆定律、電功率、生活用電、電與磁、信息的傳遞、能源與可持續發展。
  • 凸透鏡成像原理
    這可以用初中物理學中的凸透鏡成像規律來解釋 我們 知道  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的作用  當一束平行光沿凸透鏡主光軸照射過來時  通過透鏡之後 會在另一側被會聚於一點   這一點  叫做該透鏡的焦點(F)焦點到透鏡中心的距離 叫焦距(f)
  • 簡單的物理之:凸透鏡成像作圖
    凸透鏡成像作圖微課:本節微課涉及的例題:       1、 請在下圖中做出物體AB經凸透鏡成像的光路圖。       2、 圖中L為凸透鏡,MN為其主光軸,D為光心,若物體AB經凸透鏡成的實像為A『B』,試用作圖的方法確定凸透鏡的一個焦點F,並在圖中標出F的位置。
  • 光的折射和透鏡考點分類解析第8課時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考點說明:1· 探究並知道凸透鏡成像的規律·2· 了解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知識建構:1· 如何測出凸透鏡的焦距?答:「三心」不在同一高度或不成實像·典例精析:例1 (關於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小明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 (1)調節光具座上依次排列的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使它們的中心大致 ·
  • 【物理】5.3 凸透鏡成像規律五幅圖(輔導)
    凸透鏡成像規律屬於幾何光學,要學好幾何光學我們就得畫好光路圖。我們來畫一畫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光路圖。
  • 考點分析 |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應用
    放大鏡就是凸透鏡,能成放大的、正立的虛像。現象:同一個凸透鏡能成不同的像。問題:凸透鏡成的像的虛實、大小、正倒跟物距 有什麼關係?實驗實驗目的: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器材:蠟燭、凸透鏡、光屏、光具座等
  • 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探究!命題角度有哪些?
    1.凸透鏡成像原理:光的折射。5.記錄像的特點(大小、倒正、虛實)的像距和物距6.總結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當物體位於凸透鏡的2倍焦距之外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利用此原理製成照相機;當物體於凸透鏡的2倍焦距處時,成倒立等大實像;當物體位於凸透鏡
  • 凸透鏡成像規律總結
    凸透鏡成像規律是八上物理學的一個難點和重點。它包括以下內容:透鏡的分類和三光線、凸透鏡成像規律、透鏡在生活中的應用。1.透鏡的分類。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叫凸透鏡。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叫凹透鏡。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凸透鏡與凹透鏡。2.光心、主光軸、焦點、焦距。
  • 凸透鏡成像規律分析
    凸透鏡成像規律是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總結了同學們需要注意的幾個方面:一、記住成像規律:如下圖作圖法確定像的性質凸透鏡成像規律5、當成實像時,物和像分別位於透鏡兩側;當成虛像時,物和像位於透鏡同一側;6、當成實像時,透鏡不動,物和光屏位置互換,光屏上仍然可得清晰的實像。(光路的可逆性原理,u>2f與f<v<2f對調)7、實像能夠成像在光屏上,而虛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只能通過透鏡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