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上第五章第2節《生活中的透鏡》中強化三條特殊光線的用途

2020-12-03 葉老師物理

#校園創作大賽#

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五章第2節《生活中的透鏡》一節課的內容不多並且簡單,常識性地介紹了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的工作原理。但在本節課中,詳細地總結了實像和虛像。如果老師們能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小孔成像和平面鏡成像中就已經讓學生形成了實像和虛像的概念,在本節課中就可以進行一個對比總結,如圖所示。

觀察圖中的兩個光路圖,不難發現課本給我們的強烈暗示:三條特殊光線是用來做成像光路圖的。在凸透鏡成實像時,圖中畫出了三條特殊光線,在成虛像時卻給出了兩條特殊光線。所以,可以讓學生把第三條特殊光線畫出來。

如果時間允許,還可以給出下圖讓學生完成。

這就是投影儀工作原理的光路圖。

這樣建議的目的是在強化三條特殊光線的用途的同時,也為下一節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奠定了基礎。聽課調研中發現,有很多老師也知道本節課的內容較少,在備課時補充了大量的材料來充實課堂教學。這種做法是值得表揚的,在補充其它材料的同時若能補充進上述內容,既做到了難點分散,也凸顯了物理課堂的特色。很多老教師都在感慨,現在的物理課堂缺少了「物理味」。所謂的「物理味」,就是物理課堂的特色。實際上,基於新課程理念的物理課堂教學與「物理味」並不相悖,即將推進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強調的就是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相信老師們的課堂教學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會越來越凸顯出物理課堂的特色。

祝老師們再上臺階!

相關焦點

  • 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五章第1節《透鏡》中的物理方法和物理意義
    在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五章第1節《透鏡》中,關於透鏡的說明如下:很明顯,在這裡應用了觀察法和比較法。關於透鏡的兩個焦點,教材安排如下:對凸透鏡而言,讓學生觀察其結構特點——對稱,再讓學生判斷出凸透鏡應該有兩個焦點,這樣的學習過程,對形成並強化學生的方法意識是非常有效的。
  • 凸透鏡和凹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畫法
    物理知識每天學一點                                     凸透鏡的光路圖中有三條特殊光線
  • 凸透鏡、凹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提分考點專題講解
    凸透鏡、凹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1.凸透鏡:(1)過光心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後傳播方向不變。如①。(2)平行於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後,折射光線經過焦點。如②。(3)過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後,折射光線平行於主光軸。如③。2.凹透鏡:(1)過光心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後傳播方向不變。
  • 期末複習5:八上第2章特殊三角形一
    八上第2章複習1:特殊三角形一請仔細看課堂教學視頻:
  • 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五章《透鏡及其應用》複習:知識點+測試題
    主光軸:過透鏡兩個球面球心的直線,用CC/表示;2. 光心:位於透鏡的幾何中心,用「O」表示。經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3.焦點:(1)平行於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後會聚於主光軸上一點,這點叫焦點;(2)平行於凹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凹透鏡後折射光線反向延長線會聚於主光軸一點4、焦距:焦點到光心的距離
  • 思維導圖與物理系列:第五章-透鏡
    光心主光軸上有個特殊的點,通過它的光傳播方向不變。(透鏡中心可認為是光心)二、透鏡對光線的作用1.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三、焦點和焦距1.焦點:凸透鏡能使跟主軸平行的光線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點叫透鏡的焦點,用「F」表示。凸透鏡有兩個焦點,並且關於光心對稱。
  • 思維導圖與初中物理-第五章第2節凸透鏡成像規律
    (2)「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距小於二倍焦距,成放大的像,(焦點除外);物距大於二倍焦距成縮小的。(3)「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成實像時,物體靠近透鏡,像遠離透鏡,像逐漸變大。(4)「成虛像時,物近像近像變小」:成虛像時,物體靠近透鏡,像也靠近透鏡,像逐漸變小。二、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考點1. 調節燭焰中心、透鏡光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心。
  • 學霸也會出錯的問題:八上物理第四章第5節《光的色散》中的誤區
    #我的大學#八年級上冊物理第四章《光現象》第5節《光的色散》中的演示實驗如下:太陽光的色散實驗操作簡單,實驗現象明顯。做完演示實驗之後,課本上的結論如下:事實上,上述結論存在著模糊性,極易讓學生誤認為太陽光也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色光組成。如果不把問題澄清,很容易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出錯。我們首先釐清一個認識。太陽光是白光,那麼,白光是不是太陽光?顯然,這個命題不可逆。其實,我們的課本也給出了答案,我們來看看下面課本上的截圖。
  • 「單元測試」第六章 透鏡及其應用 標準評價卷參考答案
    【解題思路】凹透鏡三條特殊光線:①延長線過另一側焦點的入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後將平行幹主光軸;②平行幹主光軸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後變得發散,其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過焦點;③過光心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後傳播方向不改變。
  • 八上物理第三章第4節《升華和凝華》中的水浴加熱和水循環
    在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三章第4節《升華和凝華》中,關於「想想做做」的安排如下:課本上沒有說明水浴加熱,但作為物理老師,關於水浴加熱的相關知識是應該清楚的,不然,一旦學生問及為什麼不直接用酒精燈加熱,恐怕尷尬是少不了的。
  • 八年級物理上冊 透鏡 透鏡成像 透鏡應用
    (2)平行於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後會聚於主光軸上一點,這點叫凸透鏡焦點,用「F」表示,如圖(2)a所示;平行於凹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後發散,其反向延長線會交於一點,這是凹透鏡的焦點(虛焦點),如圖(2)b所示。
  • MEMS與超透鏡相結合,在傳感器中操控光線
    下圖是集成到MEMS掃描器中的基於超表面的平面透鏡(方片)的近距離視圖。MEMS與超透鏡相結合,通過結合高速動態控制和精準波前空間處理的優勢,在傳感器中操控光線。這幅圖像由阿貢國家實驗室納米材料中心的光學顯微鏡拍攝。
  • 八年級:光的折射
    2.實驗最少進行三次,避免實驗結論的偶然性,尋找普遍規律。如圖所示,水裡的光源O發出的一條光線射向水面,在水面處發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線經P點,折射光線經A點,請在圖中先通過虛線作圖找出水面處的反射點,在作出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如圖所示是一條光線從透明玻璃磚的一面垂直入射的光路,玻璃磚的截面為等腰三角形,頂角為120°.請結合幾何知識畫出這條光線經玻璃磚從另外兩個面射出的光路圖.
  • 八年級物理|認識透鏡(導學)
    凸透鏡和凹透鏡晉代張華的《博物志》中記載:「削冰令圓,舉以向日,以艾於後承其影,則得火.」說的是將堅冰削磨成凸透鏡,舉向太陽,能使光線折射會聚為太陽的像,把艾絨放在那裡就能發光而燃,那麼凸透鏡是什麼,為什麼能使物體燃燒呢
  • 捋一捋八年級物理上冊都學了哪些物理知識
    捋一捋八年級物理上冊都學了哪些物理知識第一章  機械運動也就是我們平常生活中常見物體的運動。
  • 八年級上冊物理一至五章重要知識點總結
    八年級物理第一章《機械運動》知識點總結1.1長度和時間的測量1、長度的基本單位是米(m),長度的實驗室測量工具是刻度尺(不是直尺三角板)。2、時間的基本單位是秒(s),時間的實驗室測量工具是停表(不是秒表石英表)。3、刻度尺的量程決定測量範圍,分度值決定精確程度。
  • 八年級:判斷實像和虛像的方法
    2.什麼是虛像?3.怎樣做平面鏡成像光路圖?1、由於光在空氣中沿直線傳播,蠟燭的每一個發光點發出的無數條光線,只有跟小孔在一條直線上的光線才能通過小孔,通過小孔的光線在小孔前、後都是在空氣中傳播,光的方向沒有改變,所以都是實際光線。
  • 凸透鏡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也可從成像原理得出結論,平行於主軸的光線不變,而隨著物體的遠離透鏡,過光心的光線越來越平緩,所以兩條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交點就離透鏡越遠,像就越大。也就是在一倍焦距以內的時候,物體離焦點越近,像越大。所以答案為B。
  • 2020——2021學年第一學期期末水平測試八年級物理試卷
    第一章 複習課【複習目標】1.了解物理學的研究內容,知道自然界許多奇特的現象都具有規律性。2.知道長度和時間的常用單位及其換算關係,會測量長度和時間。3.掌握長度和時間測量的一些特殊方法及應用,會用量筒或量杯測體積。4.知道科學探究的基本要素,能夠學會合作交流。
  • 法律翻譯中的「條」、「款」、「項」、「目」
    法律翻譯中的「條」、「款」、「項」、「目」   法律翻譯同時涉足三個領域,即法律學界、語言學界和翻譯界。因此,法律翻譯對譯者要求十分苛刻。例如,在英漢、漢英翻譯中,譯者除了要掌握一定程度的中國法律以及普通法知識之外,還要擅長法律英語這一特殊用途英語(E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