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上冊 透鏡 透鏡成像 透鏡應用

2020-11-23 騰訊網

透鏡 透鏡成像 透鏡應用

一、透鏡

1.透鏡是用透明物質製成的表面為球面一部分的光學元件,透鏡是根據光的折射現象製成的。

2.透鏡與面鏡區別:面鏡利用光的反射現象成像,透鏡利用光的折射現象成像;透鏡成像遵循光的折射定律,面鏡成像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透鏡分類:透鏡分為 凸透鏡 和 凹透鏡 。

(1)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遠視鏡鏡片,照相機的鏡頭、投影儀的鏡頭、放大鏡等)。

(2)凹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近視鏡等)。

4.透鏡光路基本概念:圖(1)是透鏡光路示意圖。

(1)過透鏡兩個球面球心的直線叫主光軸(主軸),用「CC/」表示,透鏡的幾何中心叫光心,用「O」表示。

(2)平行於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後會聚於主光軸上一點,這點叫凸透鏡焦點,用「F」表示,如圖(2)a所示;平行於凹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後發散,其反向延長線會交於一點,這是凹透鏡的焦點(虛焦點),如圖(2)b所示。

(3)焦點到光心的距離焦距,焦距用「f」表示,圖(1)中就是「OF」之間的距離。凸透鏡和凹透鏡都各有兩個焦點,凸透鏡的焦點是實焦點,凹透鏡的焦點是虛焦點。

(4)物體到光心的距離叫物距,用「u」表示。

(5)像到光心的距離叫像距,用「v」表示。

5.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

(1)過光心的光線,經透鏡折射後傳播方向不改變,如圖(3)所示。

6. 透鏡的作用:凸透鏡有會聚光線作用,所以凸透鏡也叫會聚透鏡;凹透鏡有發散光線作用,所以凹透鏡也叫發散透鏡。

二、透鏡成像

1.凸透鏡成像規律:如圖(6)是常見凸透鏡成像規律光路圖,請完成表(1)。

表(1)凸透鏡成像規律表

凸透鏡成像規律需要牢記,同學們可以自己總結其規律。也可以背下下面口訣:「物大焦,倒立實,物越大,像越小;物小焦,正立虛;物為焦,不成像」。這裡的「物」指物距,「像」指像距,「焦」指焦距。

注意:(1)實像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在光屏上可呈現,可用眼睛直接看,所有光線必過像點;(2)虛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現,但能用眼睛看,由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而成。

2.凹透鏡成像規律:凹透鏡始終成縮小、正立的虛像,如圖(7)所示。

3.凸透鏡與凹透鏡比較:表(2)對凸透鏡、凹透鏡做出了比較,凹透鏡、凸透鏡的辨別、特點、典型光路和應用作出了系統性總結。

注意:大家還要記住:虛像,物、像同側;實像,物、像異側。

三、透鏡應用

1.照相機:鏡頭是凸透鏡,物距大於二倍焦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2.投影儀:鏡頭是凸透鏡,物體在一倍焦距與二倍焦距之間,成倒立、放大的實像;透過平面鏡使倒立,放大的像再倒立一次,這樣我們在屏幕上看到的就是一個正立的實像了。

注意:照相機、投影儀要使像變大,應該讓透鏡靠近物體,遠離膠捲、屏幕。

3.放大鏡:放大鏡是凸透鏡,放大鏡到物體的距離(物距)小於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虛像。

4.眼睛:眼睛的晶狀體相當於凸透鏡,視網膜相當於光屏(膠捲)。

(1)眼睛的成像原理:從物體發出的光線經過晶狀體等一個綜合的凸透鏡在視網膜上形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分布在視網膜上的視神經細胞受到光的刺激,把這個信號傳輸給大腦,人就可以看到這個物體了(眼睛的晶狀體相當於凸透鏡,視網膜相當於光屏(膠捲))。[來源:學|科|網]

(2)近視眼看不清遠處的物體,遠處的物體所成像在視網膜前,晶狀體曲度過大,需戴凹透鏡調節,所以近視鏡是凹透鏡。

(3)遠視眼看不清近處的物體,近處的物體所成像在視網膜後面,晶狀體曲度過小,需戴凸透鏡調節,所以遠視鏡(花鏡)是凸透鏡。

5.顯微鏡:顯微鏡由目鏡和物鏡組成,物鏡、目鏡都是凸透鏡,它們對物體進行兩次放大。

普通光學顯微鏡是根據凸透鏡成像原理,經過凸透鏡的兩次成像。第一次先經過物鏡(凸透鏡1)成像,這時候的物體應該在物鏡(凸透鏡1)的一倍焦距和兩倍焦距之間,成的像應該是放大倒立的實像。而後以第一次成的物像作為「物體」,經過目鏡的第二次成像。由於我們觀察的時候是在目鏡的另外一側,第二次成的像應該是一個虛像,這樣像和物才在同一側,因此第一次成的像應該在目鏡(凸透鏡2)的一倍焦距以內,這樣經過第二次成像,第二次成的像是一個放大的正立的虛像。

6.望遠鏡:望遠鏡也是由兩組凸透鏡(目鏡和物鏡)組成,它的結構特點是物鏡的焦距長而目鏡的焦距短。

望遠鏡的成像原理是:物鏡的作用是得到遠處物體的實像,由於物體離物鏡非常遠,所以物體上各點發射到物鏡上的光線幾乎是平行光束,這樣的光線經過物鏡匯聚後,就在物鏡焦點以外,在離焦點很近的地方,形成了一個倒立的、縮小的實像。這個倒立的、縮小的實像又位於目鏡的焦點以內,所以目鏡起了放大鏡的作用,目鏡把經過物鏡的倒立、縮小的實像放大成了一個正立的、放大的虛像。這就是遠處物體通過望遠鏡所成的虛像。

相關焦點

  • 八年級物理:凸透鏡成像規律
    ——凸透鏡成像規律(1)實驗器材:凸透鏡、蠟燭、光屏、火柴、光具座(2)兩個物理名詞及實驗前的調節:燭焰、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處於同一水平高度①組裝實驗裝置,將燭焰中心、凸透鏡中心和光屏中心調整到同一高度。②將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中間某刻度處,把蠟燭放在較遠處,使物距u>2f,調整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使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實像。觀察實像的大小和正倒。記錄物距u和像距v。③把蠟燭向凸透鏡移近,改變物距u,仍使u>2f,仿照步驟 ② 再做2次實驗,分別觀察實像的大小和正倒。記錄物距u和像距v。
  • 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五章第1節《透鏡》中的物理方法和物理意義
    在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五章第1節《透鏡》中,關於透鏡的說明如下:很明顯,在這裡應用了觀察法和比較法。關於透鏡的兩個焦點,教材安排如下:對凸透鏡而言,讓學生觀察其結構特點——對稱,再讓學生判斷出凸透鏡應該有兩個焦點,這樣的學習過程,對形成並強化學生的方法意識是非常有效的。
  • 八年級物理:凸透鏡成像規律超全梳理!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 要想學好八年級物理凸透鏡成像的規律,需掌握這幾點
    要想學好八年級物理凸透鏡成像的規律,需掌握這幾點 : 一、先明確凸透鏡成像規律可分為成實像時的規律和成虛像時的規律兩部門。初中物理重點研究成實像時的規律,但凸透鏡成虛像時的規律也要了解。當物體位於二倍焦點的位置上時,成像位置位於另一側的二倍焦點處,此時成等大倒立實像。當物體位於一倍焦點位置時,光線穿過凸透鏡後平行射向遠方,不會聚,不成像。所以說二倍焦距點是決定成放大實像與縮小實像的分界點,一倍焦距點是成實像與虛像的分界點。
  • 八年級上冊物理:從《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看怎樣做「真」實驗
    因此,還原物理實驗探究課的本來面目,凸顯物理實驗探究課的本質,是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的關鍵所在。我們根據《基於核心素養的真實性學習研究》,呈現《凸透鏡成像的規律》一節課的實錄(部分),以期拋磚引玉。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了解了照相機、投影儀和放大鏡三種由凸透鏡構成的器材的成像情況,知道了實像和虛像。
  • 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五章《透鏡及其應用》單元測試題
    用這個水膜貼近課本上的字,會看到正立放大的像,此像為_________(選填「實像」或「虛像」);透過水膜透鏡看遠處的樓房,樓房倒立縮小了,這種成像情況與_________(投影儀選填「照相機」或「投影儀」)成像原理相同,此時的水膜相當於_________(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2.高鐵站的進站通道採用了人臉識別系統,如圖所示。
  • 簡單的物理之:凸透鏡成像作圖
    凸透鏡成像作圖微課:本節微課涉及的例題:       1、 請在下圖中做出物體AB經凸透鏡成像的光路圖。       2、 圖中L為凸透鏡,MN為其主光軸,D為光心,若物體AB經凸透鏡成的實像為A『B』,試用作圖的方法確定凸透鏡的一個焦點F,並在圖中標出F的位置。
  • 初中物理中考透鏡成像及其應用真題解析與解題策略
    希望物理樂園公眾號平臺能更好地為您服務……作者:物理樂園來源:物理樂園(微信公眾號:wulipark)初中物理透鏡成像及其應用問題解題策略教師指導學生能學好透鏡成像及其應用問題,教師除深入學習物理課程標準、學習各個版本教材外
  • 考點分析 |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應用
    凸透鏡的應用  照相機能成倒立的、縮小的實像。實驗實驗目的: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器材:蠟燭、凸透鏡、光屏、光具座等 凸透鏡成像規律及應用:(2)門外的物體首先經過凹透鏡成一個正立縮小的虛像;(3)凹透鏡成的像作為物體再經過凸透鏡成像.【解析】(1)凹透鏡的焦距極短,它將室外的人或物成一縮小的正立虛像,此像正好落在目鏡(凸透鏡)焦點之內,此時的目鏡起著放大鏡的作用,最後得到一個較為放大的正立虛像.
  • 2018中考物理知識點:凸透鏡成像規律
    下面是《2018中考物理知識點:凸透鏡成像規律》,僅供參考!   凸透鏡成像規律     物距(u) 大小 像的虛實 像物位置 像距(v) 應用     u > 2f 縮小 實像 透鏡兩側 f < v <2f 照相機     u = 2f 等大 實像 透鏡兩側 v = 2f     f < u <2f 放大
  • 2018中考物理知識點:透鏡及其應用
    下面是《2018中考物理知識點:透鏡及其應用》,僅供參考!   透鏡及其應用     1.透鏡     說透鏡,能透光;中間厚,凸透鏡;中間薄,凹透鏡。     會聚作用凸透鏡,發散作用凹透鏡。     平光會聚到一點,焦點F來表示。
  • 經典四圖八問!這道中考物理題,徹底解決凸透鏡成像規律!
    有些初二的同學們說,學習光學中的「凸透鏡成像規律」時,總是有些問題搞不太懂,導致做此類題時稍微饒點彎就糊塗了。如果真的出現這種情況,只是因為沒做好四個字:「看、做、畫、算」!看就是看動畫演示;做就是做實驗驗證;畫就是畫嚴格的光路圖;算就是利用成像大小算出物距範圍、像距範圍、焦距範圍。
  • 光學基礎:透鏡成像
    透鏡二、透鏡成像規律1.凸透鏡成像規律(2)物距u=2f,像等大,倒立, 成實像,與物異側,像距為v=2f,應用實例測焦距。(3)物距2f>u>f,像放大,倒立, 成實像,與物異側,像距為v>2f,應用實例幻燈機。(4)物距u=f,不成像,獲得平行光。
  • 2019初三物理複習資料:凸透鏡成像規律
    初三物理複習資料:凸透鏡成像規律 物距(u) 大小 像的虛實 像物位置 像距(v) 應用 u > 2f 縮小 實像 透鏡兩側 f < v <2f 照相機 u = 2f 等大 實像 透鏡兩側 v = 2f f < u <2f 放大 實像透鏡兩側
  • 凸透鏡成像與電學計算(二)
    八年級部分例題:張強同學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
  • 凸透鏡成像規律總結
    凸透鏡成像規律是八上物理學的一個難點和重點。它包括以下內容:透鏡的分類和三光線、凸透鏡成像規律、透鏡在生活中的應用。1.透鏡的分類。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叫凸透鏡。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透鏡組成透鏡的中心叫光心,用字母O表示;通過光心的直線叫主光軸;平行光線折射後會聚的點叫做焦點(F),每個透鏡都有兩個焦點
  • 【同步課堂系列】教科版八年級4.5 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
    4.5節《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一、本節知識要點一、透鏡1) 凸透鏡和凹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叫凸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叫凹透鏡。(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2) 主光軸:通過透鏡兩個球面球心的直線叫透鏡的主光軸。是透鏡的對稱軸3) 光心:薄透鏡的中心點叫做透鏡的光心,用O表示。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4) 平行於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折射後會聚於主光軸上一點,這點叫做凸透鏡的焦點,用F表示,焦點到光心的距離叫做焦距,用f表示。
  • 八年級物理|認識透鏡(導學)
    凸透鏡和凹透鏡晉代張華的《博物志》中記載:「削冰令圓,舉以向日,以艾於後承其影,則得火.」說的是將堅冰削磨成凸透鏡,舉向太陽,能使光線折射會聚為太陽的像,把艾絨放在那裡就能發光而燃,那麼凸透鏡是什麼,為什麼能使物體燃燒呢
  • 在八上第五章第2節《生活中的透鏡》中強化三條特殊光線的用途
    #校園創作大賽#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五章第2節《生活中的透鏡》一節課的內容不多並且簡單,常識性地介紹了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的工作原理。如果老師們能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小孔成像和平面鏡成像中就已經讓學生形成了實像和虛像的概念,在本節課中就可以進行一個對比總結,如圖所示。觀察圖中的兩個光路圖,不難發現課本給我們的強烈暗示:三條特殊光線是用來做成像光路圖的。在凸透鏡成實像時,圖中畫出了三條特殊光線,在成虛像時卻給出了兩條特殊光線。所以,可以讓學生把第三條特殊光線畫出來。
  • 《物理提高》凸透鏡成像原理及與凹透鏡的區別
    凸透鏡成像規律是物體放在焦點之外,在凸透鏡另一側成倒立的實像,實像可分為縮小、等大以及放大三種,對於光有會聚的作用,是一種光學定律,能夠在光屏上呈現的像稱為實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