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發現一顆極不尋常的超新星

2021-02-25 騰訊太空

研究結果表明,這顆超新星曆時整整120天才達到最亮,又歷經大約250天才最終消失。

騰訊太空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天文學家近日發現了一顆貧氫而超亮的超新星。5月17日發表於arXiv上的研究論文表示,PS1-14bj爆炸從開始發光到最終消散的時間是有記錄以來為期最長的。2013年11月,由加州理工學院Ragnhild Lunnan帶領的國際研究團隊首次探測PS1-14bj。天文學家們使用夏威夷哈來亞卡拉山上的泛星望遠鏡(PS1)發現了這顆超新星,並在全球範圍內使用其他望遠鏡來繼續跟進觀測這顆新星。PS1是探索超新星及其他不斷變換運動的天體的最佳選擇。

在由PS1執行的中深度巡天計劃中,科學家們發現了PS1-14bj。該巡天計劃主要是在每個夜晚持續監測天空中的同一區域,搜尋像超新星那樣轉瞬即逝的物體。引起天文學家們濃厚興趣的是,新發現的這顆超新星達到最亮的速度比以往發現的超新星都更緩慢。對PS1-14bj的後續觀察使得科研團隊獲得了它的光譜及光學圖像。研究結果表明,這顆超新星曆時整整120天才達到最亮,又歷經大約250天才最終消失。與此相較,普通的超新星達到最大亮度通常只需幾周,而超亮超新星大約需要30至50天。

據Lunnan介紹,這種緩慢進化過程類似於一種稱為不穩定對超新星的特殊爆炸機制,PS1-14bj在某些方面符合這類爆炸理論上的表現。然而,還有其他方面無法用不穩定對超新星模型解釋。令科學家們困惑不解的是它非同尋常的色彩演變,當溫度達到最高時,並持續維持大約8000至10000K,隨後逐漸衰弱。研究團隊疑惑為何在高溫時的表現為藍色,而且這顆超新星是逐漸消逝,而不是冷卻。

Lunnan認為這意味著有能量源在緩慢的加熱這顆超新星,我們尚不清楚這個能量源是什麼。一種可能是這顆恆星周圍存在著氣體,在爆炸之前就從恆星中噴射出來,在超新星爆炸時,這些氣體也被加熱了。科學家們還提出了另一種可能,即該超新星可能是由一顆磁星。

磁星是一種高速運轉的中子星,當恆星爆炸成為超新星時,該恆星的核心會產生超強磁場,這個磁場也會隨之持續加熱超新星的爆炸殘留物。由於PS1-14bj已經消散,研究團隊將重點研究這顆恆星所在的宿主星系,以確認是哪種恆星爆炸,以及這顆恆星是否來自於低金屬度星系。(羅輯/編譯)

如何檢測一個超新星的誕生

·END·


打造中國領先的太空資訊站

搜索公眾帳號「 騰訊太空 」或「 qqtaikong 」獲取最新資訊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騰訊太空首頁(space.qq.com)

相關焦點

  • 發現一顆不尋常的II型超新星,距離不是很遠,才3300萬光年!
    作為DLT40研究的一部分,天文學家現在在NGC1068星系中發現了一顆不尋常的II型超新星。新探測到的事件,編號為SN 2018ivc,呈現出快速變化的光曲線,這在這種類型的恆星爆炸中是不常見的,其研究發現發表在《arXiv》上。II型超新星(SNE)是大質量恆星(質量高於8.0太陽質量)快速坍塌和劇烈爆炸的結果。
  • 發現一顆不尋常的II型超新星,距離不是特別遠,才3300萬光年
    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博科園作為DLT40研究的一部分,天文學家現在在NGC1068星系中發現了一顆不尋常的II型超新星。新探測到的事件,編號為SN 2018ivc,呈現出快速變化的光曲線,這在這種類型的恆星爆炸中是不常見的,其研究發現發表在《arXiv》上。II型超新星(SNE)是大質量恆星(質量高於8.0太陽質量)快速坍塌和劇烈爆炸的結果。
  • 在距離地球1億光年外,發現一顆不同尋常的「超新星」正在爆炸
    important}在距離地球1億光年遠的地方,天文學家發現一顆不同尋常的超新星正在爆炸。這顆正在爆炸的恆星被稱為「超新星LSQ14fmg」,是由佛羅裡達州立大學物理學助理教授埃裡克·肖領導的一個37人國際研究小組發現的遙遠天體。
  • 在距離地球1億光年外,發現一顆不同尋常的「超新星」正在爆炸!
    在距離地球1億光年遠的地方,天文學家發現一顆不同尋常的超新星正在爆炸。這顆正在爆炸的恆星被稱為「超新星LSQ14fmg」,是由佛羅裡達州立大學物理學助理教授埃裡克·肖領導的一個37人國際研究小組發現的遙遠天體。其研究發現發表在《天體物理學》期刊上,幫助揭示了這顆恆星所屬的超新星群起源。
  •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前所未聞的巨大「怪物」超新星
    「特立獨行」的巨大超新星天文學家在此前觀察到一顆與眾不同的超新星,可能是一顆重要星球消亡的證據,塑造了早期星系。SN 2006gy。2006年,科學家在英仙星座發現迄今為止最明亮的超新星爆炸,目前該超新星被稱為SN 2006gy,其亮度是太陽的500億倍,1月23日《科學》雜誌一篇論文詳細分析了超新星SN 2006gy,天文學家發現此次超新星爆炸持續了70天,最初SN 2006gy可能是由兩顆恆星構成。
  • 科技日曆 | 33年前,天文學家在大麥哲倫星雲發現一顆超新星
    科技日曆 | 33年前,天文學家在大麥哲倫星雲發現一顆超新星  Connor Feng • 2020-02-23 10:54
  • 天文學家發現最長超新星爆炸:徹底湮滅母星 連渣兒都不剩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非比尋常的超新星,爆炸持續時間超過此前發現的任何超新星。這場爆炸徹底摧毀了母星,連渣兒都不剩。億光年一個此前從未被發現的星系,科學家發現一顆極具戲劇性的超新星。論文作者埃多·伯格在一份新聞稿中指出:「這顆超新星的一切都不同於以往發現的超新星,無論是隨時間推移的亮度變化、光譜、所在星系還是它在星系中的位置。有時候,我們會發現不同尋常的超新星,但更多地是發現正常超新星。這一次的發現在任何方面都有別於此前發現的超新星。」
  • 這個「不尋常的恆星」 不同於天文學家以前見過的任何東西
    像這顆明亮的恆星一樣,太空充滿了驚喜,鑑於它形成的動蕩環境,它真的不應該存在。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上發表的新研究描述了一種潛在的新型恆星,一顆恆星誕生於通常與破壞而非創造相關的事件中:兩個白矮星的合併。
  • 天文學家發現有史以來最明亮的超新星
    今天,伯明罕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說,他們已經確定了有記錄以來最明亮的超新星爆炸,這可能是以前看不見的恆星爆炸類型,它可以確認一些有關恆星生命周期的長期存在的想法。所討論的爆炸確實是巨大的爆炸,因此我們很幸運在大約36億光年之外發生了爆炸。超新星被正式稱為SN2016aps,其異常的能量分布使其與其他此類事件區分開。
  • 一顆不尋常恆星穿越銀河系,距離我們1430光年,科學家興趣來了
    近日,一顆在銀河系中穿越的恆星是那麼奇怪,以至於引起了科學家的極大興趣,科學家斷定它是一個非常不尋常的恆星,很可能在超新星爆發過程被彈出。據了解,這顆恆星距離我們約1430光年,名稱為Dox,編號SDSSJ1240+6710,歸類為白矮星,以每秒250公裡速度逆向旋轉,這並不奇怪,奇怪是這顆恆星化學成分非常不尋常,表明它是一種由我們從未見過的超新星爆炸而被踢成高速。
  • 中國科學家發現極亮超新星:光度比太陽強5700億倍
    據新京報16日報導,北京大學研究人員領銜的一支國際團隊確認發現了一顆迄今為止最亮的超新星,其達到的最高光度比太陽還要強5700億倍。 這顆新確認的超新星被證實爆發強度超過了Ia型超新星(最常見類別)約兩百倍,是「前紀錄保持者」的兩倍以上。這是目前為止發現的最亮超新星,達到的最高光度比太陽還要強5700億倍,是整個銀河系千億顆恆星總光度的20倍左右。
  • 獅子座「出事」了 天文學家發現超新星爆炸
    據國外媒體報導,本周末,一顆恆星爆炸了。更準確的說,由於爆炸使得這顆恆星可以被地球上的望遠鏡看見,一個致力於搜索恆星爆發的研究項目觀測到了本次爆炸。據美國宇航局聲稱,在距離地球3500萬光年外的M66星系中,一顆質量大約為太陽8至50倍的恆星達到了它的壽命盡頭。當恆星內部的熔爐耗盡了所有燃料,它便開始內爆。
  • 發現最長超新星爆炸:徹底湮滅母星,連渣兒都不剩!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天文學家發現一顆非比尋常的超新星,爆炸持續時間超過此前發現的任何超新星。這場爆炸徹底摧毀了母星,連渣兒都不剩。科學家表示這可能是他們第一次發現徹底湮滅母星的罕見超新星。宇宙中最大質量恆星的死亡方式有望被揭示。此次爆炸與科學家對罕見超新星的預計不符,這意味著科學家需要重新審視他們的模型。
  •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被「反物質」徹底摧毀的恆星
    Gemini Observatory/NSF/AURA/ illustration by Joy Pollard將近三年前,科學家通過蓋亞探測器在距離地球幾十億光年的地方發現了一顆超新星,亦即一顆爆炸的恆星。三年的研究結果顯示,這顆超新星不簡單。
  • 一顆各方面都破紀錄的超新星爆發 驚呆天體學家
    對於各種恆星的生命周期,科學家們已經有了很好的把握,比如那些即將走向生命末期、綻放出最後一抹亮光的超新星。
  • 中國天文學家觀測到史上最強超新星爆發現象(圖)
    北京天文館供圖  北京大學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東蘇勃領導的一支國際團隊,不久前發現了史上最強超新星爆發現象,在國際天文學界引起轟動。研究成果發表於1月15日出版的《科學》雜誌上。  據介紹,這顆被命名為ASASSN—15lh的超新星距離地球38億光年,屬於罕見的「貧氫極亮型超新星」家族中的一員。它的發現,有望為揭開極亮型超新星的爆發之謎提供重要線索。
  •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遙遠的孤單的中子星
    Credits: X-ray (NASA/CXC/ESO/F.Vogt et al); Optical (ESO/VLT/MUSE & NASA/STScI)天文學家們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位於智利的甚大望遠鏡
  • 一顆各方面都破紀錄的超新星爆發 驚呆了天體物理學家
    對於各種恆星的生命周期,科學家們已經有了很好的把握,比如那些即將走向生命末期、綻放出最後一抹亮光的超新星。然而並非所有超新星都「生而平等」,因為太空中還潛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近日一篇發表於《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的新研究表明,科學家們觀察到了一顆爆炸規模超大的超新星,讓他們一度以為是儀器壞掉了。資料圖(來自:NASA / ESA,via BGR)這次極富爭議的「爆炸來源」,是一顆編號為 SN2016iet 的超新星。它於 2016 年首次被發現,但天文學家花了 3 年時間,才真正了解到了他們所見到的事情。
  • 磁場湍流產生「完美風暴」引發極超新星爆炸
    目前,天體物理學家建立了一個計算機模型模擬一顆垂死恆星的「磁場內臟」,證實騷亂磁場「完美風暴」將引發極超新星。一顆超大質量恆星死亡時它將爆炸,有時會形成宇宙中最強大的爆炸。當一顆超大質量恆星耗盡氫燃料,其內核強引力開始將更多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在宇宙時間等級範圍,這一過程非常快,但當恆星內聚變反應到鐵元素,這一過程將突然停止,內核聚變將熄滅,引力將壓碎恆星內核直至湮沒。
  • 天文學家發現新超新星類型:能在銀河系「超速」行進
    據外媒報導,天文學家稱,他們可能發現了一種新型超新星爆炸,它能使一顆白矮星以每小時56萬英裡的速度穿過銀河系。科學家們認為,一對恆星在經歷了部分超新星爆炸後倖存了下來,並很有可能在這一過程中在銀河系中向不同的方向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