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結果表明,這顆超新星曆時整整120天才達到最亮,又歷經大約250天才最終消失。
騰訊太空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天文學家近日發現了一顆貧氫而超亮的超新星。5月17日發表於arXiv上的研究論文表示,PS1-14bj爆炸從開始發光到最終消散的時間是有記錄以來為期最長的。2013年11月,由加州理工學院Ragnhild Lunnan帶領的國際研究團隊首次探測PS1-14bj。天文學家們使用夏威夷哈來亞卡拉山上的泛星望遠鏡(PS1)發現了這顆超新星,並在全球範圍內使用其他望遠鏡來繼續跟進觀測這顆新星。PS1是探索超新星及其他不斷變換運動的天體的最佳選擇。
在由PS1執行的中深度巡天計劃中,科學家們發現了PS1-14bj。該巡天計劃主要是在每個夜晚持續監測天空中的同一區域,搜尋像超新星那樣轉瞬即逝的物體。引起天文學家們濃厚興趣的是,新發現的這顆超新星達到最亮的速度比以往發現的超新星都更緩慢。對PS1-14bj的後續觀察使得科研團隊獲得了它的光譜及光學圖像。研究結果表明,這顆超新星曆時整整120天才達到最亮,又歷經大約250天才最終消失。與此相較,普通的超新星達到最大亮度通常只需幾周,而超亮超新星大約需要30至50天。
據Lunnan介紹,這種緩慢進化過程類似於一種稱為不穩定對超新星的特殊爆炸機制,PS1-14bj在某些方面符合這類爆炸理論上的表現。然而,還有其他方面無法用不穩定對超新星模型解釋。令科學家們困惑不解的是它非同尋常的色彩演變,當溫度達到最高時,並持續維持大約8000至10000K,隨後逐漸衰弱。研究團隊疑惑為何在高溫時的表現為藍色,而且這顆超新星是逐漸消逝,而不是冷卻。
Lunnan認為這意味著有能量源在緩慢的加熱這顆超新星,我們尚不清楚這個能量源是什麼。一種可能是這顆恆星周圍存在著氣體,在爆炸之前就從恆星中噴射出來,在超新星爆炸時,這些氣體也被加熱了。科學家們還提出了另一種可能,即該超新星可能是由一顆磁星。
磁星是一種高速運轉的中子星,當恆星爆炸成為超新星時,該恆星的核心會產生超強磁場,這個磁場也會隨之持續加熱超新星的爆炸殘留物。由於PS1-14bj已經消散,研究團隊將重點研究這顆恆星所在的宿主星系,以確認是哪種恆星爆炸,以及這顆恆星是否來自於低金屬度星系。(羅輯/編譯)
如何檢測一個超新星的誕生
·END·
打造中國領先的太空資訊站
搜索公眾帳號「 騰訊太空 」或「 qqtaikong 」獲取最新資訊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騰訊太空首頁(spac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