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發現一顆被「反物質」徹底摧毀的恆星

2021-01-14 星空天文

這顆恆星為何把自己炸得連渣都不剩?

SN2016iet是一顆極為古怪的超新星。Gemini Observatory/NSF/AURA/ illustration by Joy Pollard


將近三年前,科學家通過蓋亞探測器在距離地球幾十億光年的地方發現了一顆超新星,亦即一顆爆炸的恆星。三年的研究結果顯示,這顆超新星不簡單。


根據爆發的威力推算,爆發成為這顆超新星的恆星,其質量幾乎相當於200個太陽,接近了理論上單一恆星質量所能達到的上限。


天文學家認為,這顆名為SN2016iet的超新星可能是一顆罕見的「對-不穩定性超新星」(pair-instability supernova)。理論上,質量130至260倍於太陽的低「金屬」含量恆星,在臨終爆發成為超新星之前,其內核會產生「反物質」,形成「正-反物質對」。這會導致它們在輻射壓下跌開始塌縮時徹底失控,並在超新星爆發時被徹底摧毀,把自己炸得連渣都不剩,既不會留下中子星,也不會留下黑洞。


但是這樣的超新星只存在於理論上。如果這顆超新星確為其類,那將是人類有史以來發現的第一顆被「反物質」徹底摧毀的恆星。

這顆恆星身上還存在著一系列的謎。首先這顆超新星距離它所在的星系中心十分遙遠,有將近54000光年。它所在的星系是個此前人們未發現過的小型矮星系,星系並不大,因此它差不多已經完全不在這個星系內。能夠成為超新星的恆星都十分巨大,而巨星通常是在恆星密度較高的地方誕生的。星系的外圍顯然不符合這個條件。


有人猜測,這顆恆星可能是被它的原生星團甩出來的。但這也不合理。因為眾所周知,質量越大的恆星壽命越短,質量如此之大的巨星壽命最多只有幾百萬年。那麼它又是如何在其短促的一生結束前,就來到距離星系中心有54000光年之遙的地方的?如果它確實是從星系內部甩出來的,那麼它的飛行速度將是超乎想像的。


不過也存在另一種可能,即它實際上存在於一個圍繞該矮星系運行的衛星系中,只是這個衛星系過於昏暗,難以被發現。


其次,天文學家還在爆炸過程中檢測到了兩次時間相隔約100天的亮度峰值,就好像發生了兩次爆炸一樣。分析結果顯示,這可能是因為爆發產生的衝擊波與周邊外流物質團塊發生了兩次衝突。但數據顯示引發亮度上升的兩個物質團塊實際上距離恆星很近,密度也相當大,似乎是在近20年內才被垂死的恆星拋出來的。而在一般情況下,恆星拋出物質上千上萬年後,超新星爆發才會發生。


存在於這顆超新星身上的這一系列謎一樣的現象,讓天文學家感到非常不解。但也正是這些謎,激發著人們的好奇心,鼓勵我們去探索和發現。


同一片天區2014和2018年的對比。紅圈顯示該超新星出現的位置,其和宿主星系中心的距離十分遙遠。Center for Astrophysics


參考:

SN 2016iet: The Pulsational or Pair Instability Explosion of a Low-metallicity Massive CO Core Embedded in a Dense Hydrogen-poor Circumstellar Medium

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3847/1538-4357/ab2f92


星空天文系頭條號籤約作者


「星空天文」專屬手機殼,值得擁有
點擊「閱讀原文」或長按二維碼購買

相關焦點

  • 天文學家發現最長超新星爆炸:徹底湮滅母星 連渣兒都不剩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非比尋常的超新星,爆炸持續時間超過此前發現的任何超新星。這場爆炸徹底摧毀了母星,連渣兒都不剩。,科學家發現一顆極具戲劇性的超新星。這場爆炸徹底湮滅了母星,連渣兒都不剩。在已知被超新星爆炸摧毀的所有恆星中,這顆恆星的質量最大。觀測結果表明這顆超新星不同於科學家此前發現的數千個類似爆炸。它的持續時間更長,放射的光線更多,更富於變化,並且含有不同於常規超新星的化學物質。科學家發表論文闡述這一事件。
  • 天文學家新發現了一顆特殊的單側脈衝恆星
    天文學家在距離地球僅1500光年的地方發現了一顆跳動的恆星,但只有一側脈衝。儘管早在十幾年前,人們就預測過這樣的天體,但這仍然是我們第一次真正地看到它。·庫爾茲表示,「我期待見到這樣的恆星近40年了,現在我們終於發現了其中一顆。」
  • 天文學家們發現了一顆恆星——差點遭受黑洞吞噬而僥倖存活
    簡介:文章介紹了科學家們對一顆有規律地噴出X射線耀斑的黑洞進行研究發現,一顆死恆星與黑洞擦肩而過,被困在圍繞它的9小時橢圓軌道上。每過近距離,或近星體,黑洞就會發出更多恆星的物質。由於物質被吸收到黑洞時會加熱到超高溫,於是噴射出大量X光射線耀斑,它十分明亮,以至於我們在地球上就能探測到。以上是黑洞的正常行為。不正常的是這些X射線耀斑會有規律的噴出,這是去年報導過的一個令人困惑的現象,從距離我們2.5億光年的星系中心的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中發現的。規律是:每九個小時,就會噴射一次X射線耀斑。
  • 發現最長超新星爆炸:徹底湮滅母星,連渣兒都不剩!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天文學家發現一顆非比尋常的超新星,爆炸持續時間超過此前發現的任何超新星。這場爆炸徹底摧毀了母星,連渣兒都不剩。科學家表示這可能是他們第一次發現徹底湮滅母星的罕見超新星。宇宙中最大質量恆星的死亡方式有望被揭示。此次爆炸與科學家對罕見超新星的預計不符,這意味著科學家需要重新審視他們的模型。
  •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以光速8%飛行的神秘恆星
    超大質量黑洞身旁發現了一顆神秘的恆星。在這顆恆星身上,時間的流逝速度要比在地球上慢得多,它的1小時大約相當於地球上的100分鐘。這顆名為S62的恆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距銀心黑洞最近的恆星。當其通過距黑洞最近點時,飛行速度可以高達光速的8%。
  •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繞白矮星運行的系外氣態巨行星正被「蒸發」
    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一顆巨大的冰冷行星,它在繞一顆類似太陽的恆星的超高溫殘骸運行時正被蒸發。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這是首次觀察到一顆系外氣態巨行星圍繞這種恆星運行的證據。這一發現為天文學家研究未來數十億年的太陽系命運提供了一個難得的窗口。
  • 超大質量恆星的徹底湮滅
    這場超新星爆發使得天文學家不得不將幾十年的研究置於一邊,而把注意力轉移到一種新的超新星上。這種超新星爆發時可以將其母星完全毀滅,不留一點殘骸。這場天文學家之前從未目睹過的超新星爆發事件可能展現了宇宙中第一代恆星以及那些質量最大的恆星是如何死亡的。
  •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小型恆星曾釋放「超級耀斑」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小型恆星曾釋放「超級耀斑」   神奇!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小型恆星曾釋放「超級耀斑」  中新網2月25日電據外媒報導,一個小恆星引起了天文學家的注意,近日發布的研究顯示,它發射的X射線「超級耀斑」的強度是太陽產生耀斑的10倍,儘管其質量
  • 天文學家第一次發現膨脹的紅巨星吞噬行星
    但太陽的壽命還將繼續,直到最終完全冷卻下來,變成一顆白矮星。  根據國際天文學家小組觀測,發現了一顆與太陽命運類似的紅巨星,其編號為BD+48 740,該恆星處於膨脹階段併吞沒了內側軌道。科學家們通過光譜分析確定這個恆星的化學成分,發現了大量的鋰元素,這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稀有元素,可以追溯到宇宙大爆炸時期,大約在140億年前,由於恆星通常在最後的殉爆中被徹底摧毀,那麼為什麼在處於紅巨星階段的恆星還擁有如此豐富的鋰元素呢。
  • 我國科學家的發現被證實:北鬥七星中的一顆恆星,其來源不同尋常
    【ALENG 自媒體】5月15日早間專稿,對於在地球北半球生活的人們來說,北鬥七星是一顆再也熟悉不過的星座,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曾經從很早的時候開始,就注意到這個迷人的星座在幫助人們辨別方向時的巨大作用,甚至在北美大陸,當時那些試圖逃離白人奴隸主控制的黑人,也都利用北鬥七星指路,最終逃離了奴隸主的魔掌
  • 天文學家觀察到一顆恆星被超大質量黑洞「迷住了」
    天文學家追蹤了這片褪色的火光長達六個月。這項新論文由伯明罕大學研究員馬特·尼古爾(Matt Nicholl)領導。研究人員發現,「當黑洞吞噬一顆恆星時,它可以向外發射出強大的物質爆炸,這會阻礙我們的視線,」伯明罕大學的天文學家薩曼莎·奧茨解釋說。然而,在這種情況下,恆星被撕開後不久就發現了AT2019qiz,從而清楚地看到了這一現象。
  • 已知最大恆星不再是盾牌座UY,天文學家發現另一恆星,超級大!
    宇宙中最大的恆星是哪一顆呢?如果各位朋友對天文類的知識有了解的話,就會說是盾牌座UY。根據天文學家的觀測,盾牌座UY的半徑是太陽的1700倍,這是什麼概念呢?不過我們知道,天文學家目前對宇宙的了解其實還是非常片面的,這意味著宇宙中極有可能存在比盾牌座UY還要大上許多的恆星,只不過我們沒有發現而已。這不,前段時間就有新的消息傳來,宇宙中已知最大恆星要易主了。
  •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在銀河系飄蕩的「流浪行星」 不受任何恆星約束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在銀河系飄蕩的「流浪行星」 不受任何恆星約束 來源:新華社 • 2020-11-03 09:46:28
  •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前所未聞的巨大「怪物」超新星
    「特立獨行」的巨大超新星天文學家在此前觀察到一顆與眾不同的超新星,可能是一顆重要星球消亡的證據,塑造了早期星系。SN 2006gy。2006年,科學家在英仙星座發現迄今為止最明亮的超新星爆炸,目前該超新星被稱為SN 2006gy,其亮度是太陽的500億倍,1月23日《科學》雜誌一篇論文詳細分析了超新星SN 2006gy,天文學家發現此次超新星爆炸持續了70天,最初SN 2006gy可能是由兩顆恆星構成。
  • 這個「不尋常的恆星」 不同於天文學家以前見過的任何東西
    像這顆明亮的恆星一樣,太空充滿了驚喜,鑑於它形成的動蕩環境,它真的不應該存在。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上發表的新研究描述了一種潛在的新型恆星,一顆恆星誕生於通常與破壞而非創造相關的事件中:兩個白矮星的合併。
  •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神秘恆星,以光速8%飛行,距離黑洞超近
    、星雲以及各種類型的星際氣體和星際塵埃,其中90%的物質都是恆星。2008年,德國天文學家們證實,在銀河系中心,與地球相距2.6萬光年的「人馬座A」是一個質量超大的黑洞,約為太陽的400萬倍。超大質量黑洞旁有一顆神秘的恆星,它被命名為S62,是迄今為止發現距銀心黑洞最近的恆星。
  • 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特殊的僅有一側脈衝的新型恆星
    簡介:數十年前曾被預測的一類新型的僅一側脈衝的恆星,首次被天文學家發現。幾乎所有恆星都會因其內部脈動有節奏震蕩,但HD74423因被一顆紅矮星的引力扭曲故產生不平衡震蕩,TESS仍在收集宇宙中恆星數據,這樣的恆星不會是唯一。
  • NASA發現附近的一顆恆星出現日冕物質拋射現象
    據外媒BGR報導, 美國宇航局(NASA)科學家利用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首次在太陽以外的恆星上觀測到日冕物質拋射(Coronal Mass Ejection,CME)現象。科學家在一顆名為HR 9024的恆星上發現了CME現象,其距離地球大約450光年,但由於它足夠明亮,可以被天文臺的敏感儀器發現。NASA在一篇新文章中透露,科學家們有史以來第一次在太陽以外的恆星上觀察到CME現象:「這是研究人員第一次徹底確定和描述來自太陽以外的恆星的CME,」NASA說道。
  • 天文學家觀測到一顆恆星被黑洞「拉伸成義大利麵條」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天文學家目睹了一場罕見的天體光影秀--一顆恆星被黑洞「拉伸成義大利麵條」。這一事件發生在距離地球2億多光年的地方,歷時6個月,垂死的恆星被巨大的引力撕成碎片。恆星是一種可以遭遇這種命運的天體,這些事件會被定期檢測到,作為明亮的閃光,然後在幾個月左右的時間裡消失。問題是,天文學家往往很難研究在這個過程中發生了什麼--物質落入黑洞時釋放的能量會讓塵埃和碎片向外飛散,擋住了視線。但在這個被命名為AT2019qiz的新事件中,天文學家設法從它的早期階段看到了這個過程。
  • 當反物質和黑洞相遇,會發生什麼?反物質武器或能摧毀宇宙
    黑洞,可以說是宇宙中最為神秘的天體了,因為巨大的引力作用,任何物質靠近它都會被無情的吞噬,很多科學家們談到黑洞的時候,都認為它是宇宙中最為強大的物體,而令大家感到害怕的是,所有被黑洞所吞噬掉的物體都徹底消失匿跡,就好像從未存在過宇宙中一樣,沒有人知道它們的去處,也沒有人知道它們是否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