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發現新超新星類型:能在銀河系「超速」行進

2020-07-15 cnBeta

據外媒報導,天文學家稱,他們可能發現了一種新型超新星爆炸,它能使一顆白矮星以每小時56萬英裡的速度穿過銀河系。科學家們認為,一對恆星在經歷了部分超新星爆炸後倖存了下來,並很有可能在這一過程中在銀河系中向不同的方向爆炸。

天文學家發現新超新星類型:能在銀河系「超速」行進

華威大學物理學教授Boris Gaensicke在一份聲明中指出:「它一定來自某種緊密的雙星系統,而且它一定經歷過熱核點火。它可能是一種超新星,但卻是我們以前從未見過的類型。」

Gaensicke是關於這一發現的論文的第一作者,該論文將於周三發表在《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上。

發現一種新型超新星的證據已經很重要了,但與此同時這項研究還增加了一種可能性,即更多的恆星可能會像Thelma和Louise那樣在路上奔跑。這在宇宙中數十億顆恆星中相當罕見,因為科學家門認為大多數恆星雖然都在運動但都是會像太陽那樣相對穩定。

據了解,這顆超速恆星被命名為SDSS J1240+6710,最初發現於2015年。科學家們用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進行了額外的觀察並對這顆恆星的組成和速度進行了測試以此來幫助揭示其爆炸背景。

Gaensicke補充道:「我們現在發現有不同類型的白矮星,它們在不同的超新星條件下存活下來並利用它們擁有的成分、質量和速度,我們可以知道它們經歷了什麼類型的超新星(爆炸)。很明顯,那裡有一整個動物園。」

相關焦點

  • 銀河系發現星暴痕跡 天文學家:10億年前或爆炸了數十萬顆超新星
    歐洲南方天文臺(ESO)天文學家發現,銀河系核心存在恆星形成大爆發的痕跡。他們認為,大約10億年前,這一區域幾乎同時爆炸了數十萬顆超新星。歐洲南方天文臺新聞處表示,銀河系中心區域大約80%的恆星誕生於銀河系形成初期,80億至135億年前。
  • 史上最高能超新星被發現,是搜尋已久的神秘類型超新星嗎?
    天文學家觀測到了史上最高能的超新星,但它的起源真的是搜尋已久的神秘類型超新星嗎?通過模型研究,作者們聲稱這顆最高能的超新星可能是天文學家搜尋已久的 「對不穩定超新星」或者「脈衝對不穩定超新星」,真的是這樣嗎?在回答這些問題時,我們先看看這次SN 2016aps被發現的過程與針對它進行的後續觀測的過程。
  • 天文學家發現最長超新星爆炸:徹底湮滅母星 連渣兒都不剩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非比尋常的超新星,爆炸持續時間超過此前發現的任何超新星。這場爆炸徹底摧毀了母星,連渣兒都不剩。當時,原始氫以令人驚異的速度聚合成恆星此次發現的超新星被命名為「SN 2016iet」。SN 2016iet的極端特性說明它是一種非常罕見的超新星,也就是所謂的「不穩定對超新星」。在此之前,科學家從未發現過這種超新星。理論上,當超大質量恆星在燃燒燃料時開始產生大量物質-反物質對(電子和正電子)時,便會發生這種類型的超新星爆炸。
  • 天文學家發現有史以來最明亮的超新星
    今天,伯明罕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說,他們已經確定了有記錄以來最明亮的超新星爆炸,這可能是以前看不見的恆星爆炸類型,它可以確認一些有關恆星生命周期的長期存在的想法。所討論的爆炸確實是巨大的爆炸,因此我們很幸運在大約36億光年之外發生了爆炸。超新星被正式稱為SN2016aps,其異常的能量分布使其與其他此類事件區分開。
  • 「部分超新星」在銀河系中炸飛了白矮星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一個奇怪的白矮星在銀河系中hurt繞,可能是「部分超新星」的倖存者。白矮星是地球大小酷而暗淡的死亡恆星核心,它們在中等大小的恆星耗盡燃料並脫落外層後被留下。有一天,我們的太陽將變成白矮星,銀河系中超過90%的恆星也將變成白矮星。
  •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遙遠的孤單的中子星
    Credits: X-ray (NASA/CXC/ESO/F.Vogt et al); Optical (ESO/VLT/MUSE & NASA/STScI)天文學家們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位於智利的甚大望遠鏡
  •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前所未聞的巨大「怪物」超新星
    2006年,科學家在英仙星座發現迄今為止最明亮的超新星爆炸,目前該超新星被稱為SN 2006gy,其亮度是太陽的500億倍,1月23日《科學》雜誌一篇論文詳細分析了超新星SN 2006gy,天文學家發現此次超新星爆炸持續了70天,最初SN 2006gy可能是由兩顆恆星構成。
  • 天文學家:發現了銀河系中最古老的恆星為宇宙起源提供證據
    最近科學家通過不懈努力發現了銀河系中最古老的恆星之一,可能為宇宙的起源作出傑出貢獻,天文學家把他命名為J0815+4729是一顆具有極端缺乏鐵和碳過剩的恆星,這表明它是銀河系中發現的最古老的恆星之一。上面展示了這個藝術家對這個奇特古老恆星的描述圖。這顆低質量的恆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貧鐵和富含碳的恆星之一,暗示它在大爆炸後不久就形成了。
  • 銀河系吞併矮星系發現新證
    天文學家首次在銀河系發現一顆奇特恆星,光譜分析證明它來自矮星系受訪者供圖  銀河系的形成與演化是個令人著迷的科學問題。天文學界此前認為,銀河系是通過不斷「吞併」附近的矮星系壯大的。近日,一項新發現為銀河系「吞併」矮星系提供了新證據。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領導的中日合作研究團隊,首次在銀河系發現了一顆奇特的恆星。研究團隊通過分析其「DNA」發現,這顆恆星並非銀河系「原住民」,而是被銀河系吸入瓦解的矮星系「外來移民」。
  • 中國天文學家觀測到史上最強超新星爆發現象(圖)
    大質量恆星在生命終點發生的劇烈爆炸被稱作超新星爆發  據《後漢書》記載,早在2000年前,我國天文學家就發現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超新星爆發,這顆現被稱為SN185的超新星被天文學家劃歸為Ia型。自那以來,人類記錄了上萬顆超新星爆發,其中最常見的類別就是Ia型。
  • 科學家發現一顆白矮星以不可思議的速度飛越銀河系
    據外媒BGR報導, 研究人員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了一顆以不可思議的速度移動的恆星。 這顆白矮星被認為已經部分爆炸,使恆星的剩餘物質以難以置信的速度飛行。這顆恆星的速度估計在每小時56萬英裡左右。天文學家認為. 事實上,這顆白矮星似乎經歷了一次 「部分超新星」事件,這導致它被猛烈地拋向我們的銀河系。
  • 數十顆超速行星正急速飛往銀河系,真相究竟是什麼?
    雖然聽起來有點難以置信,但一些天文學家認為這個情形可以基本解釋銀河系中的二十多顆超高速星的源起。 恆星們在銀河系的旋臂間交織穿行,如同交通高峰時期的車流。我們身處的銀河系大概有兩百萬億到四百萬億顆恆星,而其中的極小一部分熾熱的大質量恆星已成功地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引力相互作用把他們加速到太陽運動速度的兩倍甚至三倍。
  • 天文學家在銀河系發現一個奇特的三體星系,不久將爆炸!
    然而,在最近的一項新研究中,天文學家發現的一個三體星系,則是銀河系中前所未見的。一支國際天文小組利用歐南臺甚大望遠鏡拍攝到驚人一幕,三顆恆星被一片蜿蜒迴轉的塵埃氣體雲環繞,如同長蛇一般。於是,天文學家將其命名為阿佩普(Apep)。阿佩普是埃及神話中的神明,形象是一條蛇。
  •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極不尋常的超新星
    騰訊太空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天文學家近日發現了一顆貧氫而超亮的超新星。5月17日發表於arXiv上的研究論文表示,PS1-14bj爆炸從開始發光到最終消散的時間是有記錄以來為期最長的。2013年11月,由加州理工學院Ragnhild Lunnan帶領的國際研究團隊首次探測PS1-14bj。
  • 銀河系每百年約發生3次超新星爆發,為啥400年來我們沒看到一次
    在我們銀河系內,天文學家們估計大約每百年中可以發生三次左右的超新星爆發,但是我們能目睹的卻每百年還不到一次,從1604年至今的400多年中,天文學家們都沒有發現銀河系中的超新星爆發現象。為什麼會這樣呢?
  • 銀河系最大恆星海山二星噴發為新恆星爆炸類型
    ,該類型與此前科學家所觀察到的恆星爆炸類型都不相同。此外,該類型的恆星爆炸方式要比典型的超新星爆炸威力要微弱得多,該爆炸不會導致恆星的毀滅。他表示這顆恆星1843年時的爆炸具有極大的研究價值,因為在近幾年天文工作人員們的天文觀測過程中,我們都驚訝的發現在銀河系以外的其他幾個星系中,竟然有與海山二星爆炸方式極為相似的不同程度恆星噴射現象。而這一切則說明海山二星在1843年的噴射現象絕非偶然,其應該屬於一種全新的恆星爆炸類型。
  • 最後的超新星:400年的爆炸成像
    發現於1604年10月9日,它比其他所有明星都亮。德國天文學家約翰內斯·克卜勒(Johannes Kepler)研究了這位明星一年,並寫了一本名為「De Stella Nova」(「新星報」)的書。在20世紀40年代,科學家們意識到物體是一顆爆炸的恆星,他們稱之為克卜勒的超新星。
  • 在銀河系附近星系中,發現2顆超新星的殘骸!轟的一聲,就爆炸了
    來自曼徹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與國際同事一起,對銀河系附近的一個星系進行了研究。來自物理和天文學系的Tana Joseph博士對銀河系附近的小麥哲倫星雲(SMC)的研究做出了貢獻。約瑟夫博士是最終論文的第一作者,其研究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期刊上。
  • 英媒:科學家發現銀河系最小黑洞
    參考消息網11月2日報導英媒稱,科學家發現了比原先認為有可能存在的最小黑洞更小一些的新類型黑洞。據英國《獨立報》網站10月31日報導,多年來,天文學家一直認為,黑洞的質量必須至少是太陽的5倍。然而,他們發現了一個質量是太陽3.3倍的黑洞。這是迄今為止銀河系中已知的最小黑洞。
  • 覆蓋達6萬平方光年,壯觀的銀河系中心,超過10萬次超新星爆炸!
    歐洲南方天文臺的甚大望遠鏡(VLT)以驚人的解析度,觀測了銀河系的中心部分,並揭示了關於銀河系恆星誕生歷史的新細節。多虧了新的觀測,天文學家發現了銀河系中一個戲劇性事件的證據:恆星形成的爆發如此強烈,以至於導致了超過10萬次超新星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