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中大約98%的塑料廢物因陽光而溶解 這不是好消息

2020-12-05 閒雲江成子

所有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中,大約98%都下落不明。一項新的研究研究了它在哪裡消失,以及它對海洋生物的影響。

很難誇大人類向海洋傾倒了多少塑料。數以萬億計的塑料碎片沿著亞熱帶環流(旋轉洋流)漂浮成巨大的「垃圾塊」。這些斑塊對海洋生物有著巨大的影響,從最大的哺乳動物到卑微的細菌。

然而,這些巨大的塑料貼片只佔所有進入海洋的塑料的1%到2%。這是一個相當可怕的想法。一個有前途的理論是,陽光碟機動的化學反應會分解這些物質,直到它們失去浮力,或者變得太小而無法被研究人員捕獲。然而,海洋塑料光化學降解的直接實驗證據仍然很少。

塑料在哪裡?

「對於大多數具有光活性的微塑料,如聚苯乙烯和聚丙烯,陽光可以迅速地將這些聚合物從海水中去除。其他不易光降解的微塑料,如聚乙烯,即使留在海面上也可能需要幾十到幾百年才能降解,」研究人員說。

此外,當這些塑料在海上溶解時,它們釋放出生物活性有機化合物,這些有機化合物被測量為總溶解有機碳,這是陽光碟機動塑料光降解的主要副產品

研究人員想驗證這一理論。他們選擇了經常出現在垃圾堆中的聚合物和從北太平洋環流的表層水中收集的塑料碎片,並用太陽能模擬器對它們進行了近兩個月的輻照。

在這段時間裡,研究人員捕捉到了塑料降解的動力學。為了評估降解程度,他們使用光學顯微鏡、電子顯微鏡和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FT-IR)技術。

研究人員報告說,總而言之,塑料溶解導致周圍水中碳含量增加,塑料樣品的粒徑減小。輻照塑料碎裂、氧化、顏色改變。總的來說,再生塑料比聚合物降解得更快,例如聚丙烯(例如消費包裝)和聚乙烯(例如塑膠袋、塑料薄膜和容器,包括瓶子),這些聚合物是研究得最多的抗光聚合物。

根據這些發現,研究人員估計,再生塑料在2.7年內趨於完全降解,北太平洋環流中的塑料在2.8年內趨於降解。研究人員估計,聚丙烯、聚乙烯和標準聚乙烯(在食品包裝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分別在4.3年、33年和高達49年的時間內完全降解。

塑料降解過程中從塑料中滲出的化合物似乎可以廣泛生物降解。雖然與天然海洋溶解有機碳相比,海水中的塑料碳含量較低,但研究人員發現,塑料碳可以抑制微生物活動。研究人員補充說,降解塑料中的碳很容易被海洋細菌利用。

「塑料在海洋光降解過程中釋放生物抑制化合物的潛力可能會影響微生物群落的生產力和結構,對海洋的生物地球化學和生態造成未知的後果,」研究人員說。

「我們研究的四種聚合物中有一種對細菌有負面影響。還需要更多的工作來確定從光降解塑料中釋放生物抑制化合物是常見現象還是罕見現象。」

研究中的樣本包括從再生塑料(如洗髮水瓶和一次性飯盒(聚乙烯、聚丙烯和發泡聚苯乙烯))中提取的消費後微塑料,以及標準聚乙烯。

相關焦點

  • 塑料垃圾流入海洋造成的危害
    在人類長期的海洋開發過程中,由於開發利用的不當行為使得海洋遭受了嚴重的汙染。大量的塑料垃圾被排放到海中,給海洋的生態系統帶來了嚴重的威脅。儘管世界各國都在努力減少海洋垃圾數量,但是垃圾數量並未減少反而還有增加的趨勢。據統計,全球每天大約有8000萬件垃圾輸入海洋中。此外,每平方公里海面上漂浮的垃圾大約有13000件塑料垃圾。
  • 圖說海洋中的塑料汙染恐怖真相
    每年有880萬噸塑料廢物傾倒到海洋中,海洋中幾乎已經沒有任何未被汙染的「淨土」。這些汙染物對海洋生物和生態系統的影響非常嚴重。下面我們就以圖說的形式,了解下海洋塑料汙染的恐怖真相。這些垃圾帶佔據了海洋中的巨大區域,在那裡垃圾以圓周運動的形式堆積和漂浮。  最大垃圾帶式太平洋垃圾帶,它由8萬噸塑料垃圾組成,其中包括遺棄的漁具、塑料瓶、繩索、籃子、塑料包裝等。平均計算,相當於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扔了250塊垃圾。事實上,在這個垃圾帶裡,塑料廢物是海洋生物的180倍。生物多樣性中心(CBD)聲稱,海洋生物每年會消耗多達24000噸塑料。
  • 中國是海洋塑料最多的國家,塑料垃圾如何被排入洋流?
    興許會有人持這種觀點,中國塑料垃圾的巨大排放量是與其巨大的人口數目相關的。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如果你認為在擁有世界最大人口量這一背景的前提下和其他國家比較有失公允,那麼同中國海洋垃圾中其他種類的對比應該可以讓你信服。
  • 海洋塑料垃圾問題,adidas與NIKE海洋紗線嘗試回收廢料再生利用
    一般定義海洋結合塑料是一種塑料廢物,如果管理不當,將其丟棄在會因雨,風,潮汐,河水,洪水而被運送到海洋的環境中。OceanBoundPlastic發現它起源於陸地,不包括海洋活動引起的自願或非自願亂拋垃圾。OceanBoundPlastic是各種廢物(微型塑料,中間塑料和宏觀塑料)的廢棄塑料,其廢物源不存在或效率很低的社區或地區距海岸50公裡。
  • 被接受為海洋塑料認證廢物定義 OBP服務商費用標準
    零塑料海洋(ZPO)是一個致力於保護我們的海洋免受塑料廢物的組織,確保海洋邊界塑料(OBP)在洩漏到河流和海洋之前得到適當的收集和管理。這可以通過創造激勵措施來實現,如零塑料海洋倡議,以促進收集「海洋邊界塑料-OBP」,或通過鼓勵回收OBP,為收藏家創造一個市場,專注於OBP和品牌,將經過認證的回收OBP納入他們的產品。
  • 生活中的冷知識,第七大陸:被塑料包圍的海洋
    工業化發展進程越來越快,全球每年因工業化而被排入海洋的工業廢物高達數十億噸。可供清潔處理垃圾的土地已經很少,迫不得已的形勢下,很多生活垃圾都流向了海洋,日久天長,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在洋流的帶動作用下不斷漂浮集聚擴大,就形成了大片大片的塑料垃圾漂浮汙染帶,這些汙染帶的面積每年都在擴大,科學家們稱之為「第七大陸」。
  • 科學家研製出利用回收廢物製成的新型塑料
    一種由回收廢物製成的新型塑料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就會降解。這種物質名為聚羥基丁酸酯,不久將被主要用於生產和分解一次性產品,對環境友好。這種創新材料可以通過弗勞恩霍夫生產系統和設計技術研究所IPK及其合作夥伴開發的新工藝進行工業規模生產。日常生活中沒有塑料是很難想像的。
  • 這不是危言聳聽!研究發現每個人體組織中都有塑料微粒
    這不是危言聳聽!研究發現每個人體組織中都有塑料微粒 此前對野生動物的研究表明,接觸微塑料和納米塑料與不育症、炎症和癌症有關,但對人類的健康影響目前尚不清楚。現在,來自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人體器官和組織中首次發現了微量和納米塑料。
  • 區塊鏈技術可以推動塑料廢物管理的技術進步
    塑料包裝: 把廢物變成資產 區塊鏈可能在創造變革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其一個關鍵領域是解決不斷增長的塑料垃圾危機。2019年,經濟學家估計塑料垃圾約為63億噸,價值7.2萬億美元。大約90.5%的塑料從未被回收。按照這個速度,到2050年我們將積累大約120億噸塑料垃圾,足以超過海洋中所有的魚類,造成超過14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 2040年將有13億噸塑料垃圾傾倒陸地和海洋
    一個由17名全球專家組成的團隊表示,除非世界採取行動,否則從現在至2040年期間,將有超過13億噸塑料被傾倒在陸地和海洋中。該團隊開發了一個計算機模型,以跟蹤世界各地的塑料庫存和流動。模型表明,即使全球立即做出協調一致的努力,仍將有7.1億噸塑料垃圾被丟棄到環境中——4.6億噸在陸地上,2.5億噸在水道中。
  • 2040年將有13億噸塑料垃圾傾倒陸地和海洋!
    數量驚人的塑料垃圾在這項開創性的研究中,他們揭示了全球廢物管理系統無法應對不斷增加的塑料垃圾所造成問題的規模。雖然這項研究的主要重點是調查塑料是如何到達海洋的,但它也揭示了:除了1100萬噸最終進入海洋之外,每年有近3000萬噸被傾倒在陸地上,近5000萬噸被露天焚燒。據預測,汙染水平每年都會上升。
  • 「塑料吞咽者」不救海洋
    因為即使使用了數百個這樣的收集器,他們也只會收集和清除海洋中所有塑料廢物的一小部分。 大量的塑料最終通過海岸,輪船和河流進入海洋。僅在水的表面上就有約5.25萬億個塑料顆粒遊動。浮動塑料的質量目前約為399,000噸-相當於約4,000頭藍鯨的重量。
  • 塑料廢物的管理和回收:這不僅僅是塑料包裝的問題
    對日益嚴重的塑料廢物問題的討論通常集中在減少一次性塑料包裝物品的數量上,如袋子、瓶子、盆和薄膜。但密西根大學的一項新研究顯示,2017年美國投入使用的塑料中有三分之二用於其他用途,包括電子產品、家具和家居用品、建築施工、汽車和各種消費品。
  • 悄無聲息崛起的第七大陸:被塑料包圍的海洋
    工業化發展進程越來越快,全球每年因工業化而被排入海洋的工業廢物高達數十億噸。侵佔海岸的塑料垃圾過去我們只關注工業廢水問題,而鮮有人知道對海洋更大的危害來自塑料垃圾。可供清潔處理垃圾的土地已經很少,迫不得已的形勢下,很多生活垃圾都流向了海洋,日久天長,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在洋流的帶動作用下不斷漂浮集聚擴大,就形成了大片大片的塑料垃圾漂浮汙染帶,這些汙染帶的面積每年都在擴大,科學家們稱之為「第七大陸」。
  • 對我國海洋塑料垃圾問題的新認識
    根據我們對歷史數據的利用物質流模型和實地調查數據研究分析發現,中國2011年未合理管控塑料垃圾年產量大約在56萬噸,大大低於這一估算結果。筆者2017年11月22日在泰國召開的東協國家消減東協區域海洋垃圾大會上見到Jenna Jambeck女士,對她的結果也提出了質疑。實際上據筆者了解,世界上許多國家海洋塑料研究方面的專家對此有質疑。
  • 2021年,歐盟禁止出口塑料廢物,韓國計劃全面禁止進口塑料廢棄物
    歐盟環境和海洋事務專員維京尼烏斯 · 辛凱維奇斯(Virginijus Sinkevi ius)表示:" 這些新規定清楚地表明,歐盟對其所產生的廢物負有責任。僅在非常嚴格的條件下才允許出口塑料廢物。未分類的塑料廢物向非經合組織國家的出口將被完全禁止。這是打擊塑料汙染,向循環經濟過渡和實現《歐洲綠色協議》目標的重要裡程碑。"
  • 研究顯示今後20年流入海洋塑料或增近兩倍
    2019年7月14日,上海科技館,觀眾在參觀由近2萬件回收塑料製品組成的裝置藝術作品「巨環」。這個藝術作品長17米,通過鏡面反射形成圓環造型,表現海洋中廢棄塑料形成的「垃圾帶」正環繞著我們的現實,提醒人們減少產生和丟棄塑料垃圾。(新華社記者方喆攝)新華社北京7月25日電(記者王逸君)美國皮尤慈善基金會和研究環境保護的智庫SYSTEMIQ23日發布研究報告顯示,如果不採取行動,今後20年內流入海洋的塑料總量可能增加近兩倍。
  • 中國固體廢物管理現狀及塑料汙染治理成效
    塑料汙染防治涉及生產、流通、消費、國際貿易、回收處置等多個環節、多個部門,治理難度非常大。中國是發展中大國,在全球共同應對塑料汙染問題上,始終積極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把倡議變成行動,把理念轉為實踐,為全球共同應對塑料汙染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一是以限制塑料購物袋為抓手,減少塑料製品使用。
  • 海洋中究竟有多少塑料垃圾?
    28800個本該到達浴缸的動物玩具,變成了孤獨的塑料艦隊,在太平洋上漂流,並逐漸向岸漂流。它們沿著華盛頓州的阿拉斯加海岸,其中一些甚至到達了不列顛群島。但也有不少玩具最後成為漂浮垃圾的漩渦——大太平洋垃圾帶。地球上有5個或6個這樣的垃圾帶:旋轉的水流中匯集了大量的塑料碎片。但是到那一看,你不會看到很多黃色鴨子、紅色海狸和綠青蛙。
  • 會吃塑料的毛毛蟲,解決世界上最緊迫的環境問題之一:塑料廢物
    2017年,當研究人員發現毛毛蟲可能潛在地幫助解決世界上最緊迫的環境問題之一:塑料廢物時,這種微小的蠟蟲從零變成了英雄。這種生物可以刺破塑料,甚至可以刺破聚乙烯,而聚乙烯是一種常見且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目前堵塞了垃圾填埋場和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