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25個省區市檢測到極微量放射性物質

2020-12-05 手機鳳凰網

人民網北京4月1日電 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3月31日,環保部門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內蒙古、山東、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陝西、甘肅、青海、寧夏的監測點氣溶膠取樣中檢測到了極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濃度均在10-4貝克/立方米量級及以下;另在山東、浙江、安徽、廣東檢測到了極微量放射性核素銫-137和銫-134,濃度均在10-5貝克/立方米量級及以下。結合近年來輻射環境監測數據分析,初步確認各地所檢測到的人工放射性核素來自日本福島核事故。環保部門設在全國其他地區的氣溶膠取樣監測點未確認檢測到人工放射性核素。相比此前,新增檢測出人工放射性核素的地區有遼寧、湖南、貴州、甘肅、青海。全國環境空氣中人工放射性核素檢測結果詳見附表。

本表數據實時更新。

由於各地檢測出的人工放射性核素所造成的輻射劑量極其微弱,只有10-7微希沃特/小時量級,小於巖石、土壤、建築物、食物、太陽等自然輻射源形成的天然本底輻射劑量率(0.1微希沃特/小時左右)的十萬分之一,仍在當地本底輻射水平正常漲落範圍之內;公眾暴露在這樣的環境中,一年之內所接受的附加輻射劑量,僅相當於乘坐飛機飛行兩千公裡所受輻射劑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會對環境和公眾健康造成影響,不需要採取任何防護措施。

另據報導,繼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冰島、芬蘭、瑞典、英國、法國、瑞士、土耳其、俄羅斯、韓國、菲律賓、越南之後,又有德國、希臘等國宣布檢測到了日本福島核事故釋放出來的人工放射性核素,但數量都極其微小,由此給公眾帶來的附加輻射劑量很低,遠遠低於對環境和公眾健康造成傷害的水平。

下圖是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3月31日18:00繼續發布的全國省會城市和部分地級市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實時連續空氣吸收劑量率監測值。監測結果匯總圖中綠色曲線代表監測值,藍色柱體代表天然本底水平,綠色曲線均在藍色柱體範圍內。監測結果表明,目前我國環境輻射水平仍在本底範圍內,日本核電事故未對我國環境及境內公眾健康產生影響。

全國環境空氣中人工放射性核素檢測結果

相關焦點

  • 廣東監測出微量放射性物質 防輻射物品未見搶購
    日本檢出放射性鈽 我國廣東等地測出極微量人工放射性核素銫137和銫134 專家稱——  據國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通報,近日廣東沿海測得極其微量的放射性核素碘131。日本東京電力公司28日宣布,在福島第一核電站土壤中檢出了放射性鈽。
  • 黑龍江空氣中發現微量放射物 濃度低於國家標準
    放射性物質濃度遠低於國家標準據環保部網站消息,昨天,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環保部門設在黑龍江省饒河縣、撫遠縣、虎林縣的三個監測點的氣溶膠樣品中檢測到了極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濃度分別為0.83-4.5×10貝克/立方米、0.68-6.8×10貝克/立方米、0.69-6.9×10貝克/立方米,相應的國家標準(GB18871
  • 我國新疆、雲南等17個省區市的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中新社北京11月15日電 (記者 阮煜琳)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14日發布公告稱,新疆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同日,雲南省人民政府公告稱,省內所有貧困縣實現脫貧摘帽。
  • 我國環境輻射仍屬正常水平 北京在正常範圍內
    我國環境輻射仍屬正常水平黑龍江空氣中發現極微量放射物 無需防護北京目前環境輻射水平在正常範圍內本報訊(記者王永生)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3月27日9時繼續發布全國省會城市和部分地級市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實時連續空氣吸收劑量率監測值
  • 我國只有這五個省區,所有城市的等級都低於二線,你家鄉上榜了嗎
    我國城市分為等級,具體為一線、新一線、二線、三線、四線、五線, 對我國大部分省和自治區來說,有一個或多個二線城市,但對這五個省區來說,他們管轄的所有城市的等級都低於二線,即使是最發達的城市也只能選擇三線城市, 那麼,這五個城市的等級低於二線的省區到底是誰呢? 這次我帶您去。
  • 「對我國環境和公眾健康尚無危害」
    由於日本福島核電站洩露物質主要通過空氣和海水進行擴散汙染,作為近鄰的我國,是否受到此次核輻射洩露的影響,一直是公眾最關心的話題。對此,國家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中國氣象局、國家海洋局都在其官方網站介紹:到目前為止,日本核電站輻射洩露對我國環境和公眾健康沒有危害,無需採取特別的防護措施。
  • 火星「微量氣體軌道器」沒有在火星大氣中檢測到在金星大氣中發現的磷化氫
    火星「微量氣體軌道器」沒有在火星大氣中檢測到在金星大氣中發現的磷化氫(© Fotolia / artemp1)(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9月18日電,據俄羅斯科學院太空研究所網站消息,火星「微量氣體軌道器」(TGO)上的俄光譜分析儀沒有在火星大氣中檢測到磷化氫。
  • 北歐多國檢測到人造放射性物質水平升高,尚無法確定物質來源
    北歐多國檢測到多種人造放射性物質含量升高,國際原子能機構稱正在要求各國報告相關信息。當地時間6月23日,瑞典輻射安全局在其官網發布通告稱,檢測到非常低含量的人造放射性物質,包括銫-134、銫-137、鈷-60和釕-103。
  • 特檢院用檢測分析設備-可攜式微量水分檢測儀
    特檢院用檢測分析設備-可攜式微量水分檢測儀 2020-11-25 14:41
  • 我國食品和母乳中發現微量溴系阻燃劑
    研究人員指出,由於含量極低,公眾無須恐慌,但相關研究亟待深入展開  □本報記者 肖潔 作為目前世界消費量最大的一類有機阻燃劑,溴系阻燃劑被廣泛添加到塑料和樹脂中,為保護人類的生命財產安全出力,但同時它們也在「神不知鬼不覺
  • 微量白蛋白與肌酐內含著什麼?解開您心中的疑惑
    由於白蛋白的分子量很小,因此它是腎臟損傷早期能在尿液中檢測出的蛋白質之一。那些長期在尿液中檢測到白蛋白(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他們發展為腎衰竭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險程度將會增加。由於每天尿液中白蛋白排洩的量存在變異,因此微量白蛋白檢測最準確的是24小時尿液標本。這種檢測需要收集24小時內的所有尿液,需要病人的配合。
  • 日本驗證海底土裡的放射性物質是否通過食物鏈轉移
    那麼核電事故造成的海底土裡的放射性物質是否通過食物鏈繼續轉移到魚身上呢?日本水產廳委託日本國立研究開發法人水產研究、教育機構中央水產研究所進行了實驗。其結果顯示,今後在福島縣海域誕生的魚或其他海域遊過來的魚中,放射性物質濃度超標(每公斤魚檢出的放射線超出100貝克勒爾)的可能性極低。
  • 放射性物質超標!福島核電站地下水檢測結果令人憂
    中新網11月17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日本科研團隊稱,一項為期6年的研究檢測顯示,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地下水含有超過自然標準濃度的放射性物質氚。這是第一次從福島第一核電站周邊的地下水中連續檢測出氚。
  • 三股冷空氣組團來襲 20省區市氣溫或破今冬新低
    未來十天(1月4日至13日),將有三股冷空氣頻繁叨擾我國,其中6日至8日局地降溫超10℃。在冷空氣的接連打壓下,我國大部地區將冷上加冷,20省區市氣溫或創今冬新低,寒冷程度不亞於2020年末寒潮!10日至12日還將有冷空氣補充南下影響我國,中東部地區氣溫下降4~6℃。之後,冷空氣勢力將減弱,除東北地區和內蒙古東部外,中東部其他地區氣溫將由持續偏低狀態逐漸回升至接近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