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為何不願意接納中東和北非的移民?主要原因有兩點

2021-01-15 千古浪

很多人都說英國老奸巨猾,這個說法還是非常準確的,在與歐陸上其他國家的較量中,如與法國、德國這些老牌歐陸大國的競爭中,英國似乎每次都勝券在握。

就拿前不久,英國竟然退出了歐盟,它脫歐了。對於我們來說這可能是個小事,一來英國離我們太遠,關係較為疏遠。二來這是歐盟內部的事,外人頂多是看個熱鬧。

但是對於歐盟來說,這簡直就是地動山搖的大事,因為英國在歐盟中的地位太重要的,因為英國人所代表的大英國協影響力太大了。對歐盟來說,英國退歐,這是個非常大的遺憾。

那麼,英國人為什麼要退歐呢?英國人退歐有很多原因。

例如,英國認為自己在和歐盟的交易中吃虧了,因為自己好像沒有從歐盟得到什麼,卻每年要往歐盟裡面貼很多錢。

再者,英國向來對歐陸是若即若離,雖然英國的歷史和歐陸歷史密不可分,但是因為有英吉利海峽的存在,英國人一直奉行著自己獨特的海洋文明觀念,這與歐陸各國的大陸文明理念有著很大的區別。

總體來說,英國退歐是經過多方角逐,深思熟慮的。不過,對於約翰牛來說,之所以脫歐恐怕還有一個比較沉重的話題,那就是移民問題。

英國並非是一個非常排斥移民的國家,相反,英國和其他歐美發達國家很相似,在移民方面也相當的包容,這一點不容否認。

那麼,為何又說英國會排斥移民呢?其實,這裡說的移民並非廣義上的移民群體,而是特指的一類人。這就是來自中東地區和北非地區的移民。

這兩個移民群體有著很大的相似性,共同點很多。

如他們很多都是因為戰亂而流浪到歐洲的,也有很多是趁著戰亂的移民潮一門心思要前往歐洲各國的。同樣的,這些人因為自己國家水平的原因,基本山都是屬於底層普通百姓,具體來說就是,能力沒那麼強,素質沒那麼高,觀念與歐洲差距有些大。

我們看到,即便如此,歐洲各國也是湧進了大量的移民,最終鬧得個烏煙瘴氣。所以,這時候英國就自己動了小心思,不願意接納移民。至於原因主要有兩點。

首先、英國作為率先進入工業革命的老牌資本主義國家,雖然在歷史上差點幾次翻船,不過最終都抗了過來。英國人能夠做到這一點,就是因為英國人的文化較為保守,英國人不是一個激進的民族。

美國獨立戰爭,英國是纏不過,最後主動退出。印度獨立,英國無力控制,也不會死纏爛打。而在二戰希特勒進攻波蘭的時候,英國人首鼠兩端,一面叫囂要為波蘭奮戰,一邊卻又和希特勒接觸。可以看出來,英國人做事考慮的非常多,那就是有把握的事情才去做,沒把握的事情寧願耗著,拖著,也不願意冒險去做。

而接納移民,英國人是拒絕的,這是因為英國不確定移民究竟會帶給英國什麼樣的改變,心裡忐忑,所以英國人就不願意去做,英國寧願每年為歐洲的移民事業花上數百億,也不願意放這些人過來。

再者,英國人和歐盟內部是若即若離的關係。英國一直奉行抑制大陸的政策,其先是拉法國壓德國,或者拉德國壓法國。但是最近這些年,歐盟內部要求統一的呼聲越來越高,這與英國的利益不符,因為它後面還站著美國呢。

如今英國較於歐盟已經更加依賴美國了,所以,聯美壓制歐盟也就成了英國的基本國策。這種策略對於歐盟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因為它破壞了歐盟的團結與穩定,但是英國人認為這樣做,會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至於歐盟什麼的,就先不去管它了。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英國很多時候不願意與歐盟扯上太多關係,對於接納這些移民來說,英國就更不願意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了。如今看到歐盟各國被移民搞得一團糟,所以,英國寧願退出歐盟,也不願意接受移民政策了,當然,英國也不用為歐洲的移民事情撒錢了。

相關焦點

  • 2017年中東和北非國際電力及能源展覽會
    2017年中東和北非國際電力及能源展覽會 舉辦時間:2017-12-03 ~ 2017-12-05 舉辦地區:國外 舉辦場館:開羅國際會展中心 主辦單位:Egytec Engineering
  • 未來中東北非智能電網有數百億美元市場,中資企業機會很多
    在工業和建築業需求的刺激下,中東和北非(以下簡稱MENA)地區對電力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長。截止2018年9月29日,MENA地區的電力項目總價值約62億美元。智能電網基礎設施建設在中東和北非地區呈現良好增長態勢,許多國家已經宣布了智能電網的推廣計劃。未來十年,沙特、埃及和阿聯將有望成為該區域智能電網投資和應用的市場領導者。在工業和建築業需求的刺激下,中東和北非(以下簡稱MENA)地區對電力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長。
  • 土耳其:在中東北非中亞等地區,到處惹是生非未受大國制約
    土耳其,出了百年不遇的一位政治強人埃爾多安,在早就進入北約組織,但仍然不被歐盟接納的背景下,乾脆就經略中東,兵發敘利亞,打擊庫德人,將美軍趕出土敘邊境北部地區,吞併了敘利亞阿夫林地區
  • 到2027年中東北非智能電網投資預計達176億美元
    中東能源諮詢機構Informa Markets日前發布《2020年能源與公用事業市場展望報告》稱,在未來七年中,中東和北非(MENA)的智能電網投資有望達到176億美元,該區域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加大是促進智能電網投資增長的主要因素。
  • 白人與白種人有什麼不同?應該如何區分?
    首先說美國自己官方的定義,不要被南方的紅脖子帶歪了:來自歐洲、西亞、北非的白種人及其後裔,也就是說,歐洲西亞北非的原住民和他們在世界各地包括拉美的移民後裔都算白人。那很多人急了:不對呀!西班牙裔不算啊?阿拉伯裔美國人也算?都算,但是有一個問題,在某些情況下不會算,導致統計口徑不一樣。而這個統計口徑,是有原因的。和美國的歷史以及種族主義傳統有關。
  • 法拉奇曝光法國和英國交接移民引熱議,歐美主流媒體為何不報導?
    醜聞不斷的英國脫歐派議員奈傑爾·法拉奇,報導了似乎是法國和英國為護送非法移民向西穿越英吉利海峽而進行的行動。這是我們所有人都應該知道的事情——即便是我們當中那些討厭法拉奇的人。僅僅因為你不喜歡這個人,並不意味著你應該忽略他所說的話。近日,法拉奇揭露了發生在公海上的一起醜聞,曝光法國和英國不正常交接非法移民。
  • 為啥黑人走遍了全世界,卻不願意去這個地方,黑人:主要是不敢去
    這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而現在中國也入境了很多的黑人來到中國的廣東義烏等地去賺錢,在全世界各地都有大量黑人的情況下,卻有一個地方是一個例外,而這個地方就是俄羅斯。黑人在俄羅斯很少有分布的,主要原因就是俄羅斯在歷史上未曾參與過黑奴貿易。
  • 都是英二代、都有居英權的香港夫妻移民英國
    一般家庭選擇以太空人方式移民,普遍是因為父或母在香港的收入較高,與其到英國重新找工作,倒不如留在香港賺錢,減輕家庭生活壓力,40歲的Winston Wong一家情況較為特別,他和太太Connie都是英二代、有居英權,原先打算待現時9歲的兒子Cheston升讀高中或大學時才移民到英國,可是後來卻決定提早移民
  • 為什麼中東石油那麼多?難道因為是沙漠地區?其實和形成原因有關
    中東波斯灣地區的石油資源豐富的原因是什麼?石油的成油條件是什麼?每一次提起中東戰爭的起因,多半都是因為石油資源的爭奪。也讓不少同學心中都有這樣一個印象:沙漠地區生產石油。真的是這樣的嗎?中東波斯灣地區及北非等國沙漠廣布,伊拉克、科威特、伊朗等國家石油產量很高,是世界石油重要產地,才有了沙漠地區盛產石油的說法。
  • 激戰中東一:為何中東會成為世界的火藥桶?
    ,衝突不斷,成為世界的火藥桶,有以下三個原因。  中東是衢地要衝,兵家必爭。  中東為「一灣兩洋三洲五海之地」,處在聯繫亞非歐三大洲,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樞紐地位。    所謂新月沃地指西亞、北非地區兩河流域及附近一連串肥沃的土地,包括黎凡特、美索不達米亞和古埃及,位於今日的以色列、約旦河西岸地區(簡稱西岸)、黎巴嫩、約旦部分地區
  • 車臣、北非移民法國連打三天,各方兄弟來支援,AK47都用上了,警察呢?
    不過,這次第戎佔據頭條,卻是因為全法各地的車臣青年齊聚第戎,和當地的北非裔青年在市中心和城市東北街區連續幾晚幹架、進行「清算」群毆。事實上,「車臣幫」跟「北非幫」鬥爭都以好戰著稱。法國為何有那麼多車臣人?車臣的全名是「車臣共和國」(La République tchétchène),雖然名為共和國,但它並不算是個真正的獨立國家,而是屬於俄羅斯的管轄。俄羅斯是聯邦制國家,其中有一類聯邦主體叫「共和國」:名義上自治,擁有自己的憲法、總統和議會,也擁有地區語言的法律地位,但實際上聯邦政府擁有絕對主權。
  • 歷史的思考:北非的決勝點在哪?不在埃及,而是馬爾他島
    在此後的時間裡,馬爾他從羅馬人和阿拉伯帝國之間來回易手,原因就在於,馬爾他位於地中海中央,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當時與法國敵對的英國、西西里王國及那不勒斯王國也紛紛支援島上反抗者,英國亦派出皇家海軍封鎖馬爾他。1800年,駐馬爾他的法軍向英軍投降。 馬爾他居民的領導者希望馬爾他成為英國自治領。 馬爾他人發表了權利宣言,願意「歸屬自由民之國王、大不列顛及愛爾蘭國王陛下之保護及統治」。
  • 偏見與歧視,為何時時都在毒化社會和心靈?
    請注意,這個案例中的100家度假村,都不認識瓦克絲杜撰出的「格林伯格」或「洛克伍德」。這也意味著,這兩個「人」對於度假村帶來的潛在收益和風險,至少在預訂階段是完全一致的,沒有證據顯示「格林伯格」會帶來額外的什麼病毒,以及財產等方面的風險。但度假村的經營者卻寧可少做一個客人的生意,也不願意接納猶太人。這說明了什麼?
  • 二戰歐洲和東亞戰場打的火熱,西亞中東國家都在做些什麼?
    當時,德國利用民族主義在西亞的興起,試圖從英國的殖民統治中獲得獨立,並煽動和蠱惑西亞的民族主義者反抗英國殖民者。但德國"喊破嗓子也不出力",支持有限,這些抗議活動很快被英軍鎮壓,並沒有掀起任何波瀾。伊朗地理位置極其特殊,北部與蘇聯接壤,南部中東國家都是英國的殖民地,因此伊朗長期受到蘇聯和英國的雙重壓迫。當時伊朗的很多軍備都是從德國進口的,因為這個原因讓蘇聯和英國非常害怕,所以英國和蘇聯聯合瓜分了伊朗。當伊朗舊國王禮薩汗在位的時候,他看到伊朗歷史上最大的兩個侵略者英國和蘇聯被德國攻擊。俗話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我的朋友。"。
  • 訪談︱王鯤:法國移民問題積重難返,巴黎恐襲絕不是偶然
    根據法國警方隨後調查,此次襲擊者中有兩人為兄弟,是法國籍阿爾及利亞裔,曾經前往敘利亞。截至2014年10月23日,共有1089名法國人去過或正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等地,其中368人正在參戰,212人返回法國,其餘一些人戰死。這不禁讓人產生疑問:為何法國會成為恐怖分子攻擊的主要對象?為何法國屢屢出現本土極端分子?
  • 為何從中國飛美國,寧願繞北極圈也不橫穿太平洋?主要有三個原因
    它不同於旅遊,那需要一個風景稍微漂亮的地方,可以一個人,可以幾個人,一起放鬆那勞累的心情或者勞累自己的身體,不給自己一點輕鬆的機會,好象世界的每個角落都需要自己的腳去留個痕跡,才叫人生。為何從中國飛美國,寧願繞北極圈也不橫穿太平洋?
  • 中東國家有多少有多大?排名給你看沙特最大巴林最小
    美不美話說中東國人對中東大多不是很了解,即便是旅遊也很難踏足之地。為什麼呢?主要原因有:①:中東混亂戰亂不斷,當今和平世界唯一的戰亂就是中東地區,而且持續多年一直沒什麼改變。國人講究的是「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所以大多避之不及,非發燒友而且是膽大心細錢多的實力人士方可入內。仔細思量這君子怎麼像是小人呢?原因②:中東觀感體驗不佳。熱帶沙漠之地,滿眼黃沙,戶外活動太久不宜。室內活動出了購物等高消費,那是土豪的世界,比如土豪愛去的阿聯杜拜就是如此而已,玩不出大花!不如泰國日本,有點意思,要說國人為什麼喜愛去這裡,一是大開眼界二是玩出花來,有點無恥下流。
  • 聯合國:2019年國際移民數量約2.72億 佔全球人口3.5%
    全球最主要的5個移民輸出國分別為印度(1800萬移民)、墨西哥(1200萬)、中國(1100萬)、俄羅斯(1000萬)和敘利亞(800萬)。 移民都去了哪裡? 報告顯示,全球10大移民接收國接納了近一半的全球移民,其中美國接收5100萬移民,佔移民總數約19%; 德國和沙特各接收1300萬,俄羅斯1200萬,英國1000萬,阿聯900萬,法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各約800萬,義大利600萬。
  • 地緣板塊破碎動蕩中東 阿拉伯世界呈現複雜均勢
    >  年初以來的西亞北非動蕩,使該地區再次成為世界關注焦點。如今,利比亞局勢漸趨明朗,輿論紛紛猜測處於核心地帶的敘利亞會否成為「下一個」;與此同時,埃以、土以關係頻現引爆點,巴勒斯坦也加大了「入聯」的努力,上述事件正在給中東局勢帶來新的衝擊,進一步增加局勢的不確定性。  中東地區為何動蕩不斷?長期以來見仁見智。有人說全是「石油惹的禍」,西方「為石油而戰」,但這很難解釋一個基本事實:中東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俄羅斯照樣有豐富的油氣資源。
  • 歡迎香港移民?這幫英國人可真夠損的
    不過,從《南華早報》的一篇報導來看,某些拿所謂「定居英國」支持港人離開故土的專家,幾乎毫不掩飾地把「利用」二字寫在臉上。這篇報導整理了英國各界對BNO護照持有者赴英的幾類態度。其中,來自英國國家經濟和社會研究所的高級分析師安德魯·艾特金表示:「從過往接納歐盟移民的情況看,英國做得並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