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家庭選擇以太空人方式移民,普遍是因為父或母在香港的收入較高,與其到英國重新找工作,倒不如留在香港賺錢,減輕家庭生活壓力,40歲的Winston Wong一家情況較為特別,他和太太Connie都是英二代、有居英權,原先打算待現時9歲的兒子Cheston升讀高中或大學時才移民到英國,可是後來卻決定提早移民。
由於香港房屋租約的問題,於是爸爸先帶兒子到英國生活,媽媽則留在香港,待處理完生意上的事務,以及考取車牌後才到英國會合家人。Connie說:「兒子跟爸爸關係比較好, 因為男孩較活躍,經常要跑跑跳跳,我很難跟兒子跑兩小時。」她又笑言即使兩父子留在香港, 作用都不大,收拾家中物品等工作也是由她一個人做,倒不如兩父子先過英國。
去年3 月,念小四的Cheston退學,以家庭成員籤證,跟爸爸飛到位於英國東部的埃塞克斯郡(Essex)。Winston由會計師搖身一變成為全職爸爸,開始第二人生。不過處理家頭細務也不簡單,「香港有傭人幫忙,這裡沒有,家務要自己一個人完成。」在香港很少買菜的他, 曾經搞錯豬肉部位,結果煮好後,兒子毫不留情地拒絕吃那道菜。Winston指自己雖然只照顧一名小孩,但加上其他家務等,剩下的時間都不多,因此相信那些打算當太空人的移民家庭,應該很難在當地找工作。
在英國生活其中一個最明顯的變化是,父子相處時間增加。由於疫症關係,Cheston到埗後便開始網上遙距上課,令父子二人朝夕相對,磨擦也開始增加。「導火線通常是做功課, 因為我比較心急,兒子則比較悠閒,所以有較多磨擦。」
Winston 形容那時連很小的事也可以令大家吵架,兒子甚至會獨自回到房間,跟爸爸冷戰。他認為兒子情緒波動,很大原因是媽媽不在身邊,加上剛到埗時,自己仍用香港那套較嚴厲的管教方式,而小朋友本身較纏著媽媽,所以雙方也不適應新生活。「試過小朋友突然扭頭大哭,想見媽媽,雖然香港那邊凌晨一、兩點,我亦只好用視像電話找她。」
及後Winston開始調整兩父子的相處方式,不再只是硬性要求兒子跟從自己的做法,反而聆聽他的想法;同時嘗試讓孩子明白自己的每個決定, 都有其背後的原因。他補充道,如果孩子可以正常回校上課,能夠有差不多年齡的朋友陪伴, 或許會更容易融入新生活。不過Winston慶幸兒子懂事,雖然會因為思念媽媽而鬧彆扭, 但也知道父母的難處,「大家爭吵半小時至一小時後,他就會找我一起玩。有時我去超級市場,也會買一些小玩具哄他。」在軟硬兼施的情況下,兩父子終於能好好相處。
決定分隔兩地,不論親子關係還是夫妻關係都會面對很大的挑戰。Winston坦言他們一家人能堅持下去,是因為深知這種生活只需維持三個月,「如果開初不是有三個月這個期限做目標,我和太太也不會同意分開, 因為對小朋友的成長來說,父母的參與非常重要。」Connie 也表示,每當兒子越洋來電時也會感到很心痛,因為無法守在他身邊, 她只能夠不斷跟兒子說,只是三個月罷了, 媽媽很快就會過來;她同時也用這個原因說服自己,令自己不會太傷心。
去年6月一家終於團聚,Cheston的問題有很大改善,他認為在英國生活更開心, 因為現在封城,父母有較多時間陪伴自己!最近Winston嘗試找全職工作,不過要待疫情好轉才有機會;他希望仔仔可以恢復正常上課,認識多些當地同學仔。
最後Winston提醒大家,如果決定要以太空人方式移民,要考慮清楚分開的生活能夠堅持多久。他認為很難可以無限期地過這種生活,「我短短三個月也不算是完全太空人,但分開的過程很痛苦。」他指太空人家庭中,在香港生活的人可能會羨慕英國的生活; 在英國生活的人又可能會妒忌香港的生活, 因此除了有心理準備錯過孩子的成長,更要有良好溝通,避免家人間會有任何猜疑。正如Cheston說:「大家在家中也有自己的角色,少了一個人,家就不同了。」相信任何人也不想因移民失去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