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夫妻移民英國開茶餐廳!老闆希望聽到顧客們說聲香港人了不起

2021-01-11 網易

2021-01-09 03:00:15 來源: 我們的百變生活

舉報

  移民英國,難免惦掛香港的美食,我在英格蘭約克市中心,找到一間被譽為約克市最好味的港式茶餐廳,一解思鄉愁緒。由幹炒牛河、叉鴨飯、雲吞麵、港式奶茶、沙嗲牛肉麵等,都一應俱全,茶餐廳老闆更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美食背後,是一家大小移民英國的心路歷程。

  老闆賢哥移民前居於上水,所以茶餐廳取名上水站,加上茶餐廳位於約克市中心主要河道River Ouse上遊,他就順理成章將茶餐廳英文名譯為Upper River,帶著上水的意思。談到昔日居住的地方,賢哥感慨地說︰以前就算互不認識,我大概都知道街坊住在哪裡。


  賢哥移民前任職架空電纜技術人員,熱衷機械工程的他,在中華電力公司一做就是23年。他形容,當時上司及同事們互相照顧,工作穩定快樂。但在2003年,他卻下定決心帶家人由香港移民英國,原因跟大多數父母一樣:為了子女。

  賢哥育有一子一女,問到當時家人是否支持移民,賢哥激動地說:「不行!一定不行!差點離婚??好慘!」雖然移民目標明確,但實行起來絕不容易,尤其對賢哥太太來說,當年她從未離開過香港半步。「我只是一個帶仔女的家庭主婦,當時好驚,好多親戚朋友勸我,說我(移民後)一輩子就會困在鋪頭裡,生活不是爐頭,就是枕頭,夫妻之間一定多拗撬!」


  賢嫂坦言,初時很擔心在英國人生路不熟,下輩子的生活就如親友所說,決不想離開香港。

  於是,賢哥在2003年帶同子女出發到英國,賢嫂則留在香港。反覆思量,為了子女,賢嫂最後決定一試。兩年後,即2005年,她終於飛往英國。到埗後女兒對她說︰「媽咪,你不要走,不要回香港。」女兒的一番話,令賢嫂深深明白母親的陪伴對於子女的成長尤其重要,亦不希望再錯過子女的成長過程,她決心留下來,一留就是15年。


  初到英國,一切重新開始,要摸索著過新生活。賢哥謙稱自己英文屬「有限公司」,要由零開始搞外賣店、申請牌照、保險、裝修、洽談合約等,全部要用英文溝通;更要適應英國人的處事態度、節奏和風格;再兼顧在鋪頭炒鑊、入貨、準備材料,一切都是挑戰。但驅使賢哥、賢嫂咬緊牙關挨下去的,就是他們的一對子女。


  當時未開茶餐廳,而是經營英國人較熟悉的中餐外賣店。賢嫂一落腳英國,沒有到處遊覽,第二天已經全情投入,走進外賣店的廚房開始工作。打理外賣店很辛苦,例如炸薯條,每天需要將沉重的隔油器具來來回回拿過百次,令她的手腕腫痛不已。由早上到晚上,賢嫂腰酸背痛,腳也腫脹,每天都需要戴上腳套或者搽藥膏才能繼續工作。


  做生意賺錢雖然重要,但是賢哥覺得,「夠錢交租就夠。歐洲雖然不乏中餐廳,但是質素參差,很多餐廳的主廚不是廣東人,甚至不曾踏足廣東,更遑論懂得什麼是廣東味道,卻打著旗號說是「正宗粵菜、香港老字號」。」賢哥認為,中餐外賣店出售的菜式,只是英國人眼中的中餐,絕非真正香港人的味道,所以站穩陣腳後,他又開始追尋他的另一個夢想,毅然結束生意理想的中餐外賣店,在英國開港式茶餐廳,推廣香港美食。 2016年,賢哥的「上水站」茶餐廳正式開張,但第一日營業額只有70英鎊(約700港元),因為當地人不知道什麼叫茶餐廳。第二次創業,他抱著一個最簡單的宗旨,把自己熟悉又喜愛的香港味道介紹給英國人。有一次,英國客人用英文讚賞賢哥的炒麵很夠鑊氣(wok hei),賢哥聽罷也目瞪口呆,又驚喜又開心。直到現在茶餐廳大獲好評,成為當地人、留學生的聚腳地,閒時來飲杯奶茶、食碗雲吞麵,有講有笑,在此重拾香港的美味及人情味,過程漫長但值得。


  賢哥笑言小時候讀書不成,在1973至1975年間曾學廚,學習中西餐烹調。他的廚藝受到各界讚賞,除了歸功於年輕時努力學習,還有對香港味道的記憶。「每次開爐,不過是將童年的味道、顏色和氣味的記憶喚出來,努力呈現在食物裡,讓顧客感受到香港獨有的茶餐廳文化。」比起讚賞他的食物,賢哥更希望聽到顧客們說一聲︰香港人,了不起!


  在英國開茶餐廳的成本只需要香港三分之一,因此無論是創業還是守業,甚至現時全球疫情嚴峻,在英國也比較容易挨過。香港的租金佔了整體成本的六、七成,難以用到好的食材,做出好質素。在英國,店鋪租金較合理,即使心儀的鋪位租金較貴,與業主討價還價也相對容易。談到創業心得,賢哥說︰「不熟不做。」要是打算開鋪,但沒有相關知識,應該先學習。

  賢嫂亦補充:「如果開餐廳,千萬不要完全依賴請來的大廚,對操作沒有認識的話,很容易受騙。」

  訪問來到尾聲,賢哥女兒Ann表示,絕對感謝父母當年決定移民。她說︰「英國的生活適合自己,很感激媽媽到英國,一家人一起努力。」賢哥的英國女婿Jacob則表示:「我來自英國,太太(Ann)來自香港,正因為我們擁有各自的經歷和文化,才能互相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香港夫妻移民英國開茶餐廳,女兒感謝父母當年決定移民
    移民英國,難免惦掛香港的美食,我在英格蘭約克市中心,找到一間被譽為約克市最好味的港式茶餐廳,一解思鄉愁緒。由幹炒牛河、叉鴨飯、雲吞麵、港式奶茶、沙嗲牛肉麵等,都一應俱全,茶餐廳老闆更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美食背後,是一家大小移民英國的心路歷程。
  • 都是英二代、都有居英權的香港夫妻移民英國
    一般家庭選擇以太空人方式移民,普遍是因為父或母在香港的收入較高,與其到英國重新找工作,倒不如留在香港賺錢,減輕家庭生活壓力,40歲的Winston Wong一家情況較為特別,他和太太Connie都是英二代、有居英權,原先打算待現時9歲的兒子Cheston升讀高中或大學時才移民到英國,可是後來卻決定提早移民
  • 歡迎香港移民?這幫英國人可真夠損的
    艾特金指出,從過往經驗看,移民們大多傾向於和其他本國移民聚居。這種人口湧入,會對已經形成的城市結構產生衝擊。然而,艾特金對這一情況提出的解決辦法,對想定居英國的港人而言,聽著就不那麼舒服了:「英國可以制定一種戰略,設法讓赴英港人遠離大城市定居,並通過某種福利,鼓勵當地企業僱傭香港移民。」
  • 香港新界北茶餐廳靈異事件是真是假?
    導讀 香港,一個充滿了時尚與魅力的城市,更充滿了無盡的都是傳說,悽怨的新娘潭傳說,詭異的香港九龍地鐵廣告,離奇的狐仙報仇故事,都為這座國際化大都市,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本期小編就為大家來盤點一下網上廣為流傳的香港新界北茶餐廳靈異事件的真假。
  • 特寫:各界力挺香港茶餐廳老闆娘 撐警之聲響徹小店
    中新社香港8月19日電 題:各界力挺香港茶餐廳老闆娘 撐警之聲響徹小店  中新社記者 龍曼  「小部分人不能代表香港」、「老闆娘加油」、「警察加油,中國香港加油」……香港「銀龍咖啡茶座」內的食客們你一言我一語,紛紛力挺茶餐廳老闆娘李凱瑚,小店內不時發出陣陣掌聲和歡呼。
  • 香港新界北茶餐廳靈異事件是真是假?你怎麼看?
    導讀:香港,一個充滿了時尚與魅力的城市,更充滿了無盡的都是傳說,悽怨的新娘潭傳說,詭異的香港九龍地鐵廣告,離奇的狐仙報仇故事,都為這座國際化大都市,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本期小編就為大家來盤點一下網上廣為流傳的香港新界北茶餐廳靈異事件的真假。
  • 蘇格蘭都這樣了,英國還有空插手香港?
    艾特金指出,從過往經驗看,移民們大多傾向於和其他本國移民聚居。這種人口湧入,會對已經形成的城市結構產生衝擊。然而,艾特金對這一情況提出的解決辦法,對想定居英國的港人而言,聽著就不那麼舒服了:「英國可以制定一種戰略,設法讓赴英港人遠離大城市定居,並通過某種福利,鼓勵當地企業僱傭香港移民。」
  • 華靜泊:日落心不死,英國真要給數百萬香港人送國籍?
    但自從去年香港修例風波以來,英國對香港的小動作倒是有增不減。似乎「日不落帝國」對香港還沒死心?最近關於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問題應是英國對香港地區「英國國民(海外)British National (Overseas)」問題的指指點點,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BNO」。自從去年香港修例風波以來,英國對香港的小動作倒是有增不減(圖:新華社)什麼是BNO?
  • 香港新界北茶餐廳靈異事件真相,豪宅內四具屍體用冥幣叫餐?
    1981年香港狐仙事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但是香港新界北茶餐廳靈異事件更加恐怖離奇,而且還是歷史上香港政府唯一承認過的靈異事件。有人竟然用冥幣叫外賣,並且還是死人。今天晨哥就帶大家來探索這起事件的真相。
  • 香港富豪大罵記者,「敗光」家企送英國人?
    在香港上市的企業,也幾乎都是英資企業,根本找不到什麼華人企業的影子。就連當時的證券交易所中,都是清一色的英國人。所以,有著英國人的把持,香港市場中沒有華人企業是再正常不過了。但是,在1969年的時候,一個人的出現翻轉了這樣的局面。他就是李福兆,這個人在香港牽頭成立了遠東交易所,就連「華人首富」李嘉誠也是得益於李福兆才能成功將企業上市。
  • 香港移民潮顯現:下半年欲移民澳洲港人激增30%!新冠變種,英國緊急...
    隨著疫苗陸續抵達全美逾600個地點,美國紐約州長島的1名加護病房護士林賽(Sandra Lindsay),14日接受疫苗接種而成為全美第1位施打疫苗的人。對此,川普表示恭喜美國、賀喜全球。身為全美首位接種疫苗的人,林賽表示「我今天充滿希望」。她形容疫苗無疑是「隧道盡頭的希望之光」,「卻是一條漫長的隧道」。
  • 香港特別行政區資訊|當年香港「新藝城七怪」,如今還有多少人記得...
    因為工作的原因經常去香港出差,吃過很多香港的美食。我覺得做海鮮最好的餐廳當屬西貢的全記海鮮菜館。老闆麟哥在數年前已經不滿足做一般的海鮮,在各地搜索特別的,所以在這裡會看到很多別處沒有的新奇海鮮。全記的海鮮餐屬傳統的港式風味,在這裡能吃到標準的粵菜味道。酒家門前有個巨大的海鮮池,養著各種各樣的海鮮,有一條超級大龍躉,吸引了好多人在那裡拍照。店家說那是不賣的,拿來觀賞。
  • 香港美心集團創辦人伍沾德逝世 享年101歲
    中新網11月19日電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導,美心集團創辦人之一、名譽主席伍沾德,上月底與世長辭,享年101歲。伍氏家族的訃聞稱,伍沾德上周四已辭靈出殯、入土為安。美心食品、怡和及牛奶公司、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董事會及香港食品向伍沾德表示深切哀悼,並向家屬致以慰問。報導引述《與CEO對話:領袖的奧秘》一書稱,伍沾德與已故哥哥伍舜德兩兄弟曾時常光顧當年著名的「新巴黎」法國菜餐廳,餐廳老闆認為華人消費力不如外國人,每次安排他們到牆角靠近洗手間位置。他們表示不滿,不過老闆拒絕更改座位。
  • 香港老闆:一個疫情搞到所有香港人筋疲力盡、百業蕭條同前路茫茫
    回港後,Maggie與Steven經營臺式餐廳,分店開完一間又一間,但去年7月突然在社交平臺表示要與餐廳割席,原因是她沒辦法接受不受尊重的對待,鑑於當時香港的疫情問題,Maggie一家三口決定返臺灣生活。正當大家都羨慕她的生活自由之際,Maggie只在臺灣住了3個月,突然舉家回流返港,並在疫情第四波爆發的時候,與老公再開餐廳搞臺式飲食,並聘請舊店一班被炒夥計。
  • 坐飛機觀賞日落 香港航空將運營「飛悅香港」環港航班
    「香港航空會繼續竭盡全力迎難而上,並希望鼓勵我們的合作夥伴和受到影響的企業在這個艱難時刻繼續抱有希望及保持實力。」顧客經以上旅行社購買機票可享有由各旅行社提供的額外禮遇。香港航空明白餐飲對乘客十分重要,將會跟其長期合作夥伴佳美航空膳食,為當天所有參加者提供小食盒。佳美航空膳食最近開展了多元化的業務,讓顧客安在家中都能享用餐廳品質的餐膳。在本次航班降落後佳美航空膳食會送贈每位乘客其最新產品WRLDFLVRS。
  • ​華靜泊:日落心不死,英國真要給數百萬香港人送國籍?
    無論是關閉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還是揚言制裁香港,都早已突破了我們的底線,註定要將中美關係拖入近些年來前所未有的深淵。除了美國,它的盟友們最近也是頻頻「幫兇」,這其中「跳」的最歡的當屬「日不落」的英國,特別是在香港問題上。 由於英國近幾十年在各方面實力的持續下降,早已沒有能力對中國事務進行實質性幹涉。無論是蘇格蘭獨立,還是脫歐問題,甚至是抗疫不力,英國自身的矛盾也暴露無遺。
  • 特寫:今年香港新春賽馬,不一樣了
    (抗擊新型肺炎)特寫:今年香港新春賽馬,不一樣了  中新社香港1月27日電 題:今年香港新春賽馬,不一樣了  中新社記者 李焯龍  沒有熾熱的人氣財氣,沒有熱情的吶喊聲、助威聲,沒有亮眼的投注總額……今年香港新春賽馬,以穩為先。
  • 香港唯一承認的靈異事件,香港鬼點餐事件!原來是因為......
    據相關網絡資料,香港鬼點餐恐怖事件發生在1989年12月的新界北區,一家叫做潮湧記的餐廳。
  • 一起詭異的香港茶餐廳的鬼叫餐事件
    香港新界北有家潮湧茶記餐廳,是一個普通的小餐廳,卻在1989年12月爆出一件奇事。原來餐廳服務生接到一個訂餐電話,送到大浦田西的喜秀花園別墅的一個單位。夥計便按單送到,誰知到了地點後按門鈴卻無人應答敲了半天門後才打開一條縫,錢從門縫遞了出來,讓夥計把外賣放在門口。
  • 一碗粉面裡藏著最地道的香港!這份尋味餐廳必須珍藏!
    香港的名菜佳餚素來出名,吸引著慕名而來的各界吃貨,不光如此,因為各種緣分來過香港的人,都會有一兩道念念不忘的美味。「大繁至簡」的理論在美食中一樣可行,在繁雜繽紛的菜式中一番賞味後,在小吃茶點的甜蜜轟炸下,來一碗冒著熱氣的面,也不失一番港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