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又宣(Maggie,原名:傅珮嘉)在2005年因為絕望而移居臺灣,本來她在這個地方找到最好的人生伴侶Steven,但結婚生仔後並未選擇落地生根,基於當時Maggie太愛香港這個家,結果坐完月後一家三口決定重投香港懷抱。
回港後,Maggie與Steven經營臺式餐廳,分店開完一間又一間,但去年7月突然在社交平臺表示要與餐廳割席,原因是她沒辦法接受不受尊重的對待,鑑於當時香港的疫情問題,Maggie一家三口決定返臺灣生活。正當大家都羨慕她的生活自由之際,Maggie只在臺灣住了3個月,突然舉家回流返港,並在疫情第四波爆發的時候,與老公再開餐廳搞臺式飲食,並聘請舊店一班被炒夥計。消息傳出後,當然有不少人感到愕然,有人贊他們一家有情有義,但亦有人覺得傻,不解為何從天堂返回地獄生活!
日前Maggie與老公Steven在灣仔的新鋪接受訪問,雖然訪問當日限聚令仍然生效,每臺只限2位食客兼晚上6時後禁止堂食,不過人流依然絡繹不絕,從廚房、水吧以至樓面的員工忙個不停,Maggie與Steven亦要落手落腳做一份。
Steven直認因為今次回流,被媽媽罵到飛起:那時候是因為同之前間餐廳分了手,我需要點時間沉澱一下,所以決定返去臺灣找下有無新的事做。今次再回來,我阿媽真的罵到我飛起,罵我無端端為什麼又要回來香港,在那邊所有的一切已經安排好了,兒子又習慣了臺灣的生活,認識到新朋友,為什麼要在這個時間回來?還要丟那麼多錢去開鋪。
講到底,Steven對香港有一份情意結,同時亦因為一個諾言:我在香港都10幾年,對我來講,香港是一個好靚的地方,但真的需要多點希望。當時應承了他們(舊夥計),如果我有能力,我會全部請他們回來,始終他們失業,多多少少都因為我。
但在目前的社會環境下創業,Steven坦承信心不大,甚至可以用驚去形容:「驚都沒用,怎樣都要面對,難道看著他們只坐在家等開飯?廚房班同事好信任我,一路等我開鋪,我都有叫他們出去找事做。但是這個時勢,真的不容易,本來最初想開間小小的店,請回2、3個人算是一個交代,但又覺得不行,最後大家談過,在不虧錢的情況下,我不介意大家在這一起開工。
結果在機緣巧合下,找到一間合心水的店鋪,與業主籤約3年,全數請回舊有夥計,現時連樓面一共7個人,Steven想盡力做:其實我都是試下可不可以讓員工有餐安樂茶飯,有能力就儘量想辦法去做。
在旁的Maggie亦忍不住笑說:當日我都是被騙了去臺灣,今次又被要求回來,老公都有同我解釋為什麼要重開間餐廳,我在身邊看到他的辛苦,但是他們的team work好強勁,由他老爸那代開始教他,錢是賺不完,一定要全部人一起去建立,所以在他身上感受到互相依靠、扶持,我一定要支持他,但我同他講,這個真是最後一次。
但對於兒子Jasper,Maggie直言感到內疚:如果你問我兒子平時禮拜六、日會做什麼事,他在鋪頭陪我們,由小開始,坐在角落看書。那時我們回去臺灣三個月,已經看完曬學校,我真心感受到,Jasper返臺灣是好開心,可以在一個無壓力的地方生活,但是今次他可能明白爹哋為什麼回來香港,所以知道之後,只是哦了一聲就算,無說好似之前開分店的反應那麼大。
Maggie在人生歷程上,似乎與臺灣有不解緣,在最失意的時間,去了臺灣發展,當時事業比在香港時還要好,感情路上又遇到一個志同道合的人,正因為這關係,當Maggie被問到臺灣最吸引人的地方,她說:是人情味。可能我太小就入行,家人又不在身邊,可以說說無人生同社會經驗,是一個我行我素、好自我的人。之後去到臺灣,由全新的人開始,我學會放下執著,怎樣做一個更好的人,這件事完整了我的人生,
再問Maggie怎樣看目前的香港?她說:香港現在處於一個非常艱難的時期同嚴峻的環境,只針對一個疫情,已經搞到所有香港人筋疲力盡、百業蕭條同前路茫茫。
當年生BB後,Maggie要立即返香港,希望兒子可以在香港讀書,可惜世事難料,香港讀書這個計劃已經打消,現時反而希望Jasper在臺灣升學,問到她會否覺得有遺憾?Maggie說:那又不會,當初都無人知道香港會變成現在那樣,以前我真是還停留在香港好繁榮、好有希望,教育又好好的時候,所以選擇了回香港。不過我都開心有這個經歷,如果不是就不會有今日的我們,由一個只懂唱歌、寫歌的人,可以發掘到現在可以做多事,能屈能伸,所以無遺憾,一切都值得。
至於對Jasper的教育安排,Maggie則說:本身有計劃,幾時開始要送他出去讀書,但是因為疫情問題,一路都在改,本來想著今年暑假走,那麼巧老公又有那樣的決定、又要再改。現在前期是會辛苦點,就算搬不搬回去臺灣都好,那邊都有家人要照顧,家人比較緊要,所以未來幾年同老公長時間兩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