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既不能拋棄香港,也不能特殊照顧香港

2021-01-14 環球時報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8日對媒體說,在過去一個月,香港特區政府在港澳辦的協調下成功從內地輸入早前訂購的1700萬隻口罩。她強調香港現在口罩緊張,要首先供醫務人員等一線人員使用。

消息傳到內地,網上立刻出現很多負評。那些聲音主要生氣在幾點,一是內地的口罩也很緊張,很多人買不到口罩。二是內地的疫情比香港嚴重而且人口眾多。第三點則尤其讓人窩心,那就是去年6月以來的香港反修例抗議中,戴口罩成為激進示威者的標準打扮之一。直到本月3號,香港幾千名醫護人員還帶著口罩上街示威,要求關閉與內地的所有口岸。內地增援的口罩將會有部分戴到那些沒良心、瘋狂反對國家的人的嘴巴上。

老胡跟大家的感受是一樣的。剛看到這個消息,第一個感覺就是很不舒服,覺得國家真沒必要在這個時候用口罩去感化那些香港人。事實證明他們當中很多人是感化不了的,其中甚至有人會認為,國家這個時候克服困難撥給他們口罩就是因為他們敢鬧鬧來的。

冷靜下來之後,經過理性分析,老胡又想到,這不是一件賭氣的事情。不管怎麼說,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不管那裡是否有一批人同國家離心離德,但在重大公共衛生危機面前,不管我們願意不願意,國家都要履行對香港的正常責任和義務。香港是個製造業相當空心化的城市,原來的大部分生產能力都轉到了內地,它的電、淡水及大部分食品都依靠內地供應(所以少數人喊「港獨」純屬瘋了),突然發生新冠肺炎疫情,那裡口罩等醫療物資供不上,需要從內地和外部世界緊急採購是必然的。包括香港在內的全中國現在都缺口罩,國家只能在各地之間進行統籌安排,協調各地的採購。這個時候從道理上說,既不能拋棄香港,也不能特殊照顧香港,只能把它作為全國的需求點之一來對待。

林鄭說香港從內地買了1700萬個口罩,她還說輸入時間是過去一個月,而且那些口罩是早前訂購的。那麼存在一種可能性,那就是香港特區政府動手更早一些,在1月20日以前就已經行動了。而內地各個城市是在那之後才開始大規模搶購口罩的。

我不相信國家會在內地形勢越來越緊的時候優先對待香港,試圖在這個時候用提供口罩來取悅香港社會,收買那裡的人心。有關部門和官員應該都很清楚這是起不了任何作用的。如果內地現在還有哪個部門提出用向香港多提供口罩來改變那裡政治風向的動議,那麼老胡作為一名對香港有些了解的媒體人對此堅決反對。我不相信現在內地還有那樣天真的人。

最後,不管香港社會裡那部分與國家離心離德的人是否聽得進去,老胡都要對他們說一句,摸摸你們的良心吧,你們要知道這些口罩是國家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給香港擠出來的。看看武漢那些前赴後繼的醫護人員們,他們沒有人退卻,而且那裡有一個口號叫做「共產黨員先上」。再瞧瞧香港那些雖屬少數但也是成批的醫護人員在接受治療護理新冠肺炎患者時當場辭職或者強行告長假,你們應該為那些人的表現和香港激進示威者喊過的反對國家的極埠號而羞愧。

至於那些最惡毒攻擊國家的人,我期待他們有骨氣喊出來:我們拒絕戴中國口罩。

(來源:胡錫進微博)

相關焦點

  • 1949年百萬雄師劍指香港,毛主席卻說:香港不能動
    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特撰此文,以紀念為香港回歸作出卓越貢獻的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開國元勳們。自香港租借給英國之後,歷屆國民黨政府都曾做過努力,但都因「弱國無外交」和連年的軍閥混戰等原因而未果。1945年二戰結束後,國民政府提出在香港接受日本投降的要求,想趁機收復香港,但因英方提出了同樣要求,而美國也站在英國一邊,致使蔣介石的計劃落空。
  • 香港不能再亂下去! 港澳辦就香港當前事態談了幾點看法
    港澳辦:越來越多人認識到香港不能再亂下去了港澳辦:上周,我們舉行新聞發布會,表明對當前香港事態的立場和看法。香港社會乃至國際社會對此高度關注,內地廣大人民群眾反應也很熱烈。我們從中感受到堅決維護「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堅決捍衛香港法治、堅決支持林鄭月娥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堅決支持香港警隊嚴正執法的強大正能量。但我們同時也看到,過去一個多星期,暴力違法活動仍在持續。8月5日,反對派又發起旨在癱瘓香港的罷工行動。面對這種嚴峻形勢,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香港不能再亂下去了。
  • 「香港是中國領土,為什麼不能駐軍!」鄧小平罕見發火
    執筆/胡一刀「在港駐軍一條必須堅持,不能讓步。」這是1984年4月,鄧小平同志在外交部《關於同英國外交大臣就香港問題會談方案的請示》報告上,就關於駐軍問題一條作的批示。35年後的今天,我們再回過頭來看,關於爭取在香港駐軍的權力雖然當年與英國人談判時歷盡坎坷,但是這個批示絕對是「高瞻遠矚、未雨綢繆和深謀遠慮」。
  • 徐立之:香港不能一直靠金融 科技也是重要的生產力
    徐立之:這個就是團結香港基金,我們做研究報告的時候,我們第一次提出這個東西。這個實在太低了,比臨近地區的GDP,在科研的投資是太少了。因為呢,一直香港都是用。吳小莉:金融服務。徐立之:金融,作為主要的經濟,香港的生產力,全部是在服務行業的。那真的生產等等的,不到1%。
  • 香港融冰
    正是:焦慮與痛心並不能結局問題,互相指責更是有害無益,在這個看似走不出的困局當中,總要有一方邁出和解的第一步。3獅子山之魂事實上,事態發展到這一步,任何有良知的人士,即便是為了表達自己的訴求,也不可以再容忍任何暴力。
  • 當這個世界不能自由呼吸的時候,人類從未放棄改變
    ,一個比新冠病毒更嚴重的傳染病出現,我們必須要將自己與整個世界隔離起來,不能逛街,不能聚會,甚至不能自由呼吸!而這次全球大感染,也讓很多人開始思考,在面臨極端環境的時候,我們怎樣生活會相對舒適!,他覺得這個繩子勒住了自己的耳朵,妨礙的耳朵的發育!
  • 為什麼辦理香港籤證的時候,最多只能在香港停留7天?漲知識了
    相比於國外,國內也有一個國際化大都市那就是香港。香港位於港口城市,交通便利,由於有許多船隻途徑帶來的文化的交流與碰撞,使香港這座城市成為國際化大都市。雖然香港在鴉片戰爭時期被英國割走,在1998年成功收回,英國統治了很多年,使香港深受更強烈的文化交流。
  • 香港示威者用有毒化學粉末襲警傷13人,央視:絕不能容忍
    這些目無法紀的暴力行為,嚴重影響香港法治的核心價值。我對此感到十分憤慨和痛心,並要予以強烈譴責,我相信市民都有同感。警方處理7月1日整日的暴力行為,一直表現克制,但對於任何違法行為。我們必定會追究到底。香港特區政府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和香港特區政府警務處處長盧偉聰也表示,暴力衝擊者的行為嚴重違法、對社會公眾造成極大威脅。
  • 港媒:是時候解決「雙重國籍」建立「中國香港公民」身份制度了
    「其最大的特點是,儘管香港特區是單一制下直轄於中央政府的一個特殊行政單元,但它的居民卻並不都是中國公民。」北京港澳學人研究中心理事、深圳大學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黎沛文於2018年在內地學術期刊《當代港澳研究》發表《從居民到公民:香港人國家認同主體資格的建構》一文,提到當局之所以採納以「香港居民」為主體論述的身份制度,主要為令香港順利回歸,也考慮到當時香港居民中有不少外籍人士的客觀現實,「中央(希望)通過淡化國籍身份照顧香港居民中的外籍人士的既得利益和其他利益,以增強香港居民中的外籍人士對香港和其個人前途的信心
  • 1972年的香港,沒有光豔浮華,和今天完全不能比
    自50年代香港開始工業化,至1970年工業出口佔總出口的81%,香港經濟實現了的第一次轉型,成為了工業化城市。英女王曾說過:香港是皇冠上一粒珍貴的珠寶。但是1972年,尚處於英國殖民統治中的香港,沒有令人驚嘆的天際線和光豔浮華的摩天大樓,和今天完全不能比。
  • ...阿Sir 網友 香港警察 警嫂 警署 特殊意義 難題 香港同胞 青衣...
    原標題:揭秘|內地網友怎麼把650盒月餅送到香港阿Sir手裡的?  「非常感謝!也希望通過你們,告訴內地同胞知道,我們大部分香港人是正常的。加油!加油!」  還記得「光頭警長」劉Sir嗎?中秋到來,他和其他同事收到了一份特殊的中秋祝福。
  • 是時候,為破爛的香港補垣塞洞,為黑暴主謀入土蓋棺丨香港一日
    她希望相關人等可以儘快提堂審訊,向社會發放正確訊息, 即所謂「違法達義」並不可行,暴力不能解決問題。香港資深媒體人、知名專欄作家屈穎妍19日在《大公報》發表題為《今天,燒肉售罄》的文章。她說,等了五年,香港人終於有點撥開雲霧見青天的舒暢。
  • 香港|成人修讀香港公開大學市場營銷碩士畢業成功案例分享
    我剛開始是想挑戰一下香港前五大名校的市場營銷專業。當時,一德海外的顧問根據我的情況分析,畢竟我要兼顧工作、家庭,還有小孩的教育,能花在讀書上的時間很有限,不可能像以前年輕的時候脫產讀書。想想也對,家裡的倆娃,大兒子4歲,小女兒還不到1歲,才學會走路,都需要照顧。雖然有請阿姨,但我就是那種特操心的人,娃的事絕不敢馬虎。
  • 鍾南山談醫改講香港經歷:專家不能私接病人
    鍾南山談醫改講香港經歷:專家不能私接病人 2016-03-08 10:01:07來源:廣州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朱念   講香港經歷:   專家不能私接病人  鍾南山說,幾天前的一件事讓他印象深刻:「我一位朋友,去香港定居,家對面就是威爾斯親王醫院,他拜託我找個主任,給他孩子掛糖尿病專家號。」在內地,託熟人加號是常有的事,很多專家都無法拒絕這「人情加號」。
  • 劉和平:在香港問題上,蔡英文想要「一魚兩吃」
    直新聞:蔡英文當局所謂的「香港人道救援行動方案」一再被推遲出臺,這是不是意味著口是心非的蔡英文已經準備過河拆橋拋棄那些有求於臺灣的香港人?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確實,在全國人大提出要制訂「港區國安法」的時候,蔡英文曾經揚言,一旦香港情勢發生變化,將會全部或部分停止適用《香港澳門關係條例》。這被外界認為是蔡英文在用過香港之後要準備拋棄香港了。
  • 努力把孩子生在香港的「雙非」家庭,真的如願了嗎?現狀令人唏噓
    這一切都要源於香港之前的親民政策,不管父母來自何處,只要孩子生在香港,就可以擁有香港的戶口,並且不會受到歧視,可以和香港本地人享受同樣的一些福利和待遇。  其中,最多的就是當初計劃生育的時候,如果在內地超生就要面臨高額的處罰,很多人為了逃避大額的罰款,就會跑到香港去生孩子。  香港也屬於一個繁華發達的大都市,孩子出生既不用擔心戶口問題,還可以享受福利待遇,這無疑為那些有需要的人打開了一條便利的通道。
  • 香港一線|蔡冠深:香港發展前景很好,前提是要擁抱祖國
    首先我會爭取香港加入RCEP這個自貿區組織,大家都知道,香港加入東協自貿區也是不容易的過程,我都做了很多的工作(香港)終於加入了。東協自貿區是十個國家要都同意,你才可以加入,現在要推動加入的RCEP,10+6,中日韓、東協十國、印度、澳洲和紐西蘭。如果16個國家已經成形了,香港想再加入,就需要大量的時間。所以我們要爭取早點加入,希望國家支持我們加入這個自貿區組織。
  • 為什麼香港早已回歸,內地遊客去旅遊卻不能超過7天呢?
    導語:為什麼香港早已回歸,內地遊客去旅遊卻不能超過7天呢?對於香港這一個城市,其實大家都不陌生的,尤其是在香港回歸了之後,與大陸的交流也是越來越密切了,香港是我們中國的沿海城市,是金融商貿的發展地,香港的旅遊業也是發展得非常迅速,在大家經濟比較好的時候都是會選擇去香港旅遊,其體驗一下香港人快節奏的生活,這裡可以被稱為購物天堂、美食天堂的地方,所以說大家都是想要去一探究竟。
  • 從香港回內地過年形勢分析
    前兩天跟大家聊香港過年能不能開關的事,反響強烈,那如果到過年還是現在這個樣子,怎麼辦?沒空看後面的分析,可以先看結論:1、最好的出發的時間永遠是:現在就走!2、最晚不要晚於1月20日,實在不行,最後的截止日期是1月28日。
  • [直通香港]李宗盛:首次香港個人音樂會
    香港文化館館長 陳李淑儀:所有展品均參考大型商場的商鋪歸類方法,目的是提出另類欣賞藝術的環境,並為藝術品注入新的意義,提供非傳統的消費體驗。  擔任本次展覽品牌設計的設計師李永銓,製造了以圖像和字體為結構的一套視覺系統,每個圖像都象徵不同展品背後的意念,感覺既現代又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