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華靜泊】
為了穩住「總統寶座」,近期美國總統川普對華的一系列極端做法實在是令人瞠目。無論是關閉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還是揚言制裁香港,都早已突破了我們的底線,註定要將中美關係拖入近些年來前所未有的深淵。除了美國,它的盟友們最近也是頻頻「幫兇」,這其中「跳」的最歡的當屬「日不落」的英國,特別是在香港問題上。
由於英國近幾十年在各方面實力的持續下降,早已沒有能力對中國事務進行實質性幹涉。無論是蘇格蘭獨立,還是脫歐問題,甚至是抗疫不力,英國自身的矛盾也暴露無遺。但自從去年香港修例風波以來,英國對香港的小動作倒是有增不減。似乎「日不落帝國」對香港還沒死心?最近關於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問題應是英國對香港地區「英國國民(海外)British National (Overseas)」問題的指指點點,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BNO」。
自從去年香港修例風波以來,英國對香港的小動作倒是有增不減(圖:新華社)
什麼是BNO?
生活在中國內地的讀者們可能並不熟悉,甚至從未聽說過BNO這個縮寫。其實這是英國在1997年撤出香港時特別頒布的一項用以「籠絡人心」的措施。
眾所周知,英國通過《南京條約》和《北京條約》,將香港地區從中國強制割離並建立了殖民地。民國時期,中國與英國同為盟國成員,雖然在雙方協商下英國主動放棄了不少通過「不平等條約」獲取的利益,但英國自始至終不打算歸還香港。時任民國駐英國大使顧維鈞和蔣介石政府,由於擔心破壞同盟關係,選擇了擱置香港爭議,並未據理力爭。這也導致了香港始終難以回歸的局面。
1997年,在幾十年的不懈努力後,香港終於得以回歸。但也伴隨著一系列的問題,其中一項便是國籍。由於長期脫離內地中央政權管治,且英國並未真正將香港納入其版圖,許多香港居民在回歸後便會面臨無國籍問題。因此,《中英聯合聲明》明確指出所有居住在香港且擁有中國血統的人,無論是否持有其它居留權,均認定為中國公民。然而在回歸前夕,英國為香港「發明」了BNO。
根據BNO相關規定,英國在最遲1997年12月31日前接受無其它國籍的香港居民對於BNO的登記,登記後即被認定為「英國國民(海外)」。出生於1997年7月1日或以後的香港居民,無法再登記BNO。同時,英國甚至不公開地對特定二十餘萬香港居民直接發放英國護照,入英國國籍。
BNO和BNO護照
前文提到的「登記成為BNO」,並非真正成為英國人或領取英國護照,僅僅是作為一種「記錄在案」。根據英國政府官方數據,目前約有35萬香港人在登記成功後申領了BNO護照,佔現在香港人口總數約4.7%。總計約有290萬登記過BNO的人在香港居住,這其中也包括一些非中國血統人士。查閱資料得知,1997年的香港總人口為648.9萬,也就是說,至少半數符合條件的香港人,並未在當年登記成為BNO。如今香港的人口約為745萬,簡單推算後估計BNO登記者最多佔香港人口38.9%。
在日常使用方面,BNO護照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護照,而更像是「長期旅遊籤證」。一般來說,對於無出國旅遊、工作或學習需求的人,或許一輩子都不需要申領護照。在香港特區,僅有71.8萬人持有特區護照,佔總人口不到10%。在內地,約有1.7億人持有護照,佔總人口12%-13%左右。作為對比,我們臨近的國家日本,其國民護照持有率約為23%。由此看來,香港地區居民的護照持有率,即便忽略重疊情況,直接將特區護照與BNO護照兩者相加,也不到15%。這也就是說,真正需要使用護照的香港居民,無論是與內地相比,還是與發達地區日本相比,都十分低。
除此之外,在日常出國旅行方面,特區護照與BNO護照差別可以忽略不計,都有170個左右的免籤國家或地區。特區護照在前往俄羅斯、蒙古國及伊朗等地時則更加便利。對於前往美國,兩種護照與我們的中國護照一樣,都需單獨申請籤證。
那若持有BNO護照,前往英國是否會有「特殊待遇」呢?答案是否定的,與特區護照一樣,BNO前往英國僅能用於180天以內的免籤旅遊。對於學習和工作,仍需要額外申請籤證。
在費用方面,特區護照申領費用最多不超過500港幣,BNO護照則需要2000港幣左右。
以上或許就是絕大多數登記過BNO,卻未申領BNO護照的原因吧,畢竟絕大多數人都沒有出國需求,估計也很少有人願意多花1500元買一個「小冊子」放在家裡吧。至於當年符合資格卻並沒有登記BNO的人,據筆者了解,多是覺得BNO沒有任何意義,沒必要登記。
而相當一部分申領了BNO護照的港人,也並非在97時「臨陣磨槍「,而是很早就已有出國旅遊的需求,使用BNO護照是當時唯一的辦法。回歸後,這部分人領取了特區護照,BNO護照早已過期也並未延期。甚至有香港朋友告訴筆者,她沒有BNO的原因,僅僅「是因為父母忘記申請,之後有了特區護照就更加沒了申請BNO的意義;如果有一天要移民,也不會考慮英國」。
BNO護照對誰有益?
毫無疑問,加速發放BNO身份是英國在無奈退出香港前,最後作出的「損招」之一,如此含糊不清的身份文件,註定會在未來某一天被用作「脅迫」中國的籌碼,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英國在對華和對港政策方面的彈性。
除此之外,BNO護照還有什麼實際意義嗎?其實是有的。前文提到,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國將在香港回歸後賦予具有中國血統的香港居民中國國籍。如他們有出國需求,則可以申請中國香港特區護照。
然而與內地不同的是,香港作為曾經的英殖民地,有不少非中國血統的少數族裔。例如較為知名的「廓爾喀」僱傭兵,便是來自尼泊爾的移民,他們中許多人都在曾經的英殖民地定居下來。筆者並未找到1997年香港少數族裔的人口數據,但在2001年,香港約有34.4萬來自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甚至是歐美的少數族裔居民。著名的香港娛樂聖地「蘭桂坊」,其背後最大的股東,便是出生於德國的猶太人盛智文(Allan Zeman),他早在80年代就在香港定居和工作。2008年,他選擇放棄加拿大國籍,並加入中國國籍,領取特區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