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擁有英美兩國國籍,同時持有中國香港居民身份,被譽為光纖之父

2020-10-12 百史新爭鳴

光纖通信這個詞相信每個人都不陌生,光纖通信對電信工業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其傳輸容量大、保密性好、快捷等優點漸漸替代了古老的通信方式,成為了當今最主要的有線通信方式。

在我們享受著光纖通信帶來的便利時,是否想過是誰帶來了這一革命性的進展,是誰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

這個研究出光纖通信的科學家被人們譽為「光纖之父」,他擁有英、美兩個國家的國籍,還持有中國香港居民身份。

他就是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華裔物理學家,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高琨。

1933年11月4日,高琨出生在江蘇省金山縣,家庭條件還算優渥,全家居住在法租界當中。高琨10歲時就讀於上海世界學校,在此學校中,高琨完成了小學和初中知識的學習。

1948年,高琨隨父母遷居香港,並考上香港大學,在香港大學學習期間,就對物理和通信方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隨後,高琨被送到英國深造,在英國,高琨學習了先進的電機工程技術,並獲得博士學位。高琨在讀博士期間,還進入了英國國際電話電報公司(ITT)就職,獲得了十分寶貴的經驗。

1957年,高琨在ITT就職期間,就已經開始從事光導纖維在通信領域的研究,並在1964年成功提出電話網絡中以光代替電流,以玻璃纖維代替導線的理論。之後,高琨全身心投入到對光導纖維的研究上。

1966年,高琨發表了一篇題為《光頻率介質纖維表面波導》的論文,提出只要能解決好玻璃純度和成分等問題,就能夠利用玻璃製作光學纖維,以此來提高傳輸信息的效率。這一理論提出後引起了很多學者的質疑,他們認為高琨的這一想法簡直匪夷所思,但高琨逐步將自己的猜想變成了現實。

1970年,此時的香港中文大學已經有了電子學系,高琨受邀成為其系的教授兼系主任,不久後又成為該系首任講座教授。四年後,高琨為了能夠得到更好的電子學先進知識,選擇回到英國ITT公司繼續工作,並被分配至美國維吉尼亞州分廠,在其擔任了光電產品的主任科學家。

1979年,高琨取得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終身會員,三年後又被英國ITT公司任命為首位「ITT」執行科學家。要知道,其研究成果能夠同時被兩個國家所認可是多麼不容易,可高琨做到了。

1981年,世界上第一個光纖研究成功,高琨成功證實了自己的猜想,並在全世界掀起了一場光纖通信的革命。

隨後,高琨再次回到香港中文大學,此次的他帶著更為完善的電子光學知識,為香港中文大學培養出了大批人才,使香港中文大學電子學系的學術結構和知識結構更加合理完善,還開設了多個新的本科和研究院,為中大成為世界級研究型綜合大學打下了堅實基礎。

1989年,高琨被英國評選為英國皇家工程科學院院士,又在第二年被美國評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1996年,高琨被我國評選為中國科學院第二批外籍院士,2009年,高琨因在「有關光在纖維中的傳輸以用於光學通信方面」做出的突破性成就,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2018年9月23日,高琨院士在香港逝世,享年84歲。

相關焦點

  • 港媒:是時候解決「雙重國籍」建立「中國香港公民」身份制度了
    而根據《基本法》第24條和第26條,「香港居民」主要又以「居留權」劃分為「永久性」和「非永久性」,當中雖然基於「國籍身份」再細分為「中國籍香港永久性居民」、「中國籍香港居民」、「非中國籍香港永久性居民」、「非中國籍香港居民」,但最能體現政治權利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都以「永久性居民」作為主體,且無規定須持有中國國籍。香港一般多談「居民」而少提「公民」。
  • 諾貝爾獎得主高錕舉殯 香港送別「光纖之父」
    諾貝爾獎得主高錕舉殯 香港送別「光纖之父」 2018-10-08 16:28:5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孟湘君
  • 華靜泊:日落心不死,英國真要給數百萬香港人送國籍?
    因此,《中英聯合聲明》明確指出所有居住在香港且擁有中國血統的人,無論是否持有其它居留權,均認定為中國公民。然而在回歸前夕,英國為香港「發明」了BNO。根據BNO相關規定,英國在最遲1997年12月31日前接受無其它國籍的香港居民對於BNO的登記,登記後即被認定為「英國國民(海外)」。出生於1997年7月1日或以後的香港居民,無法再登記BNO。
  • 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中國光纖通信之父逝世 | 緬懷
    文藝小仙本文字數:1600字閱讀耗時:6分鐘獲得過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享有光纖通訊之父譽稱的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高琨(Charles Kuen Kao)於本月23號在香港逝世,享年84歲。高博士於1933年11月4日出生於上海市金山區,當時金山區為江蘇省金山縣。
  • ​華靜泊:日落心不死,英國真要給數百萬香港人送國籍?
    由於長期脫離內地中央政權管治,且英國並未真正將香港納入其版圖,許多香港居民在回歸後便會面臨無國籍問題。因此,《中英聯合聲明》明確指出所有居住在香港且擁有中國血統的人,無論是否持有其它居留權,均認定為中國公民。然而在回歸前夕,英國為香港「發明」了BNO。
  • 「光纖通訊之父」高錕告別儀式在香港舉行
    10月8日上午,被譽為「光纖通訊之父」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高錕告別儀式在香港殯儀館舉行。圖為告別儀式結束後高錕的子女持遺像走出殯儀館。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抵達香港殯儀館,林鄭月娥是告別儀式的扶靈人。
  •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高錕逝世 被譽為「光纖之父」
    新華社電(記者  丁梓懿  張雅詩)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高錕23日在香港逝世,享年84歲。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3日對高錕辭世表示深切哀悼,並代表特區政府向他的家人致以深切慰問。她表示,高錕出類拔萃,是香港人的驕傲。他是開發和應用光纖技術的先驅,為現代通訊科技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 香港中文大學發文悼念光纖之父高錕
    而作為高錕曾經擔任校長的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也在今天發文,回顧了高錕的生平,同時發文悼念這位光纖之父。中大校長段崇智教授表示:「高教授是出類拔萃的學者,也是高等教育界高瞻遠矚的領袖,他作為中大第三任校長,在任內積極推動中大整體發展,建立穩固基礎,為有才之士開拓發展空間,成就超卓。高教授於科研方面亦力求創新,矢志追求卓越,其於光纖方面的研究,促成網際網路發展,為人類通信史寫下全新一頁。高教授的離世對中大、香港及全球學術界均是重大損失。
  • 加入外國國籍還拿中國護照的你們,要被禁止入境了!
    根據中國官方定義,海外華人的定義是已經取得外國公民身份的中國人,或父母親是中國人的海外華人,不論雙親目前是或之前是中國公民。申請人的雙親只需一人是中國人,或祖父母和祖上是或曾經是中國公民。當局目前並無為多少代的海外華人後人設限。香港南華早報引述上海市僑務辦公室報導,申請人提交的華裔身份文件證明,包括申請人或申請人親屬的中國護照或身份證影印本。
  • 香港的雙重國籍,該取消了
    導讀:近期,英國放寬BNO持有人移居英國的條件,表面上為港人敞開懷抱,其實醉翁之意不在酒,取消港人「雙重國籍」或許是反制BNO的一個好辦法。 如果某些香港人在中國呆不下去,那就歡迎來到英國。「黃絲」們對英國的舉動感激涕零,然而事實上,英國只不過是想吸收香港的移民投資資金,吸引少數的優秀人才為英國所用。
  • 「光纖之父」高錕逝世,曾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高錕高錕,1933年出生於上海,華裔物理學家,光纖通訊、電子工程專家,被譽為「光纖之父」,2018年9月23日,高錕病逝於香港,終年84歲。高錕在電磁波導和光纖製造方面獲得28項專利,由於高琨對光纖的研究成果,現在世界上有超過10億公裡的光纜為全球各地提供高速的數據傳輸。1933年11月4日,高錕在上海金山出生,在高錕15歲的時候,高錕一家遷往香港。高錕在中學畢業之後考入香港大學,後來又去往英國格林威治大學繼續深造。
  • 以香港居民身份申請移民加拿大更有優勢?
    香港人移民加拿大新政香港是自由貿易港,在香港不僅對外經商方便,香港居民身份移民其他國家也是非常有優勢的,對於大陸居民來說移民加拿大需要的要求會高很多,但是以香港居民身份申請的話就方便很多。因此大陸人士如果不符合直接移民加拿大的條件可以先曲線申請香港身份,再以香港身份申請移民加拿大。近期,加拿大政府公布了香港居民申請加拿大移民的最新政策:1.鑑於同比申請人數增加,加拿大將加快辦理符合條件的中國香港青年獲得加拿大學習、工作許可證;2.除此之外,為在加拿大或海外擁有大專、本科或者以上學歷(5年內)的香港青年提供公開工作許可證,有效期可長達3年。
  • 他是中國光纖之父,曾憑一篇論文引世界通信革命,如今去世無人知
    大家好,本期我們繼續走進中國歷史風雲,感受華人傑出前輩的魅力。光纖是本世紀一大重要發明,光纖雖小,它的作用卻堪稱巨大。一根頭髮絲般細小的光纖,其傳輸量等於飯桌大小的銅線,信息化時代正是通過這個細小的東西,加速向前邁進,說起光纖,我們必須談到一位華裔科學家,他是中國的光纖之父,當年曾憑一篇論文引世界通訊技術革命,如今去世無人知。他的名字叫高錕,1933年生於上海。
  • 「光纖之父」、中科院外籍院士
    高錕一生最大成就,莫過於發明光纖通訊,亦因如此,他有「光纖之父」之稱,享譽全球。高錕一生都離不開科學,曾為入讀心儀的電機工程系,刻意到英國留學。 高錕在六十年代已提出光纖理論,但初時不獲認同,更被批評「痴人說夢」。然而,他並沒有放棄,更持續不懈研究,終獲得世人拜服的成就。
  • 四年前,楊振寧選擇恢復國籍,卻備受國人謾罵?他的貢獻無人看見
    他將自己的國籍改為了美國國籍,意味著他放棄了一個做中國人的權利,同時默認他從今以後再也不是中國人。回國任教,久居中國他的這一行為瞬間點燃了全中國人的怒火。這個協會的存在目的便是促進兩國建交的正常化、合理化。可見,楊振寧先生即便是美國國籍,但卻仍然沒有罔顧自己的炎黃血脈,罔顧生養自己的祖國。楊振寧對於世界理論物理的奉獻是巨大的,對於中國物理學的付出亦是巨大的。2003年,楊振寧選擇帶著自己的一家老小回國久居,同時在清華大學開始任教,將自己在美國學習到的知識盡數傳授給中國學生。
  • 葛劍雄:中國應該承認雙重國籍
    民國時,中國承認雙重國籍和無國籍,因此當時猶太人可以自由來上海。當時中國和日本等許多國家都訂了自由來往條約,郭沫若等人坐船就可以去日本,中日是互免籤證的。但那個時候,出國的人也很少,護照仍十分稀有。解放初期的一段時間,出入境也是寬鬆的。1953年以前,上海到香港可以自由來往。中國解放初也是承認雙重國籍的。
  • 光纖之父高錕逝世 高錕一生最大成就發明光纖通訊
    原標題:「光纖之父」高錕辭世 香港特首及中文大學致以深切哀悼【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香港媒體23日報導,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高錕逝世,享年84歲。高錕一生最大成就,莫過於發明光纖通訊,也因如此,他有「光纖之父」之稱,享譽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