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購買葫蘆絲的時候,可以請有經驗的老師一起去購買,對於音準方面的把握性會大一些。初學者購買葫蘆絲,葫蘆的外觀以周正為宜。不要購買比例失調,外觀異形的葫蘆絲。初學者可以購買C調以及降B調的葫蘆絲,這兩個調在初學時用得比較多一些。現在市面上出現了一些不是用天然葫蘆製作的葫蘆絲,而是用合成材料製作的。有的是用木頭製作,有的是用景泰藍製作。用這些材料製作的葫蘆絲的觀點是外觀獨特,易於保管,不容易開裂。而天然葫蘆絲比較自然,更接近葫蘆絲的源汁原味。總的來說,只要音準,音色好,就可以購買,但是在音準音色相同的情況下,還是以選購天然葫蘆絲為佳。
葫蘆絲的各部位介紹:
吹嘴:一般為竹管、塑料或玉石等材料製成。葫蘆:葫蘆絲的主體部分,一般採用天然葫蘆。葫蘆外部一般雕刻或烙有裝飾圖案。在葫蘆的內腔的音管上裝置有發音簧片。音管拆卸口:一般由塑膠製成,用於固定主音管與附管,同時方便維修調試時拆卸音管。有的葫蘆絲沒有這個裝置。指孔:從下到上依次為第一至第七音孔。其中第七音孔在背面。指孔的開閉用於控制葫蘆絲髮出的不同音高。附管:附管一共有兩根。其中一根可 以發音(有的兩根都可以發音)。發出的音一般和主音管的第五孔音相同(即全按作5的「3」音)。附管的發音方式一般有兩種。第一種為圖中所繪,採取開附管音孔的方式,打開附管音孔即可發音。第二種採用在發音附管底部加塞子的方式,將塞子打開即可發音。調音孔:也叫出音孔,位於葫蘆絲的背面。穿繩孔:可以用來穿繩,方便掛裝飾物。
葫蘆絲的使用壽命與每個人的吹奏習慣、保養程度都有著直接的關係。葫蘆絲如保養得不當,容易出現內外發黴、主附管破裂、高音不發音等問題,下面是關於葫蘆絲的一些保養常識。
正確使用,忌猛吹、猛吸
演奏葫蘆絲時,應根據演奏用氣的方法和要求,運用正確的氣息吹奏、禁止猛吹、猛吸,否則容易影響樂器的音色。葫蘆絲是吹管樂器,應該注意衛生,專人專用。在演奏時還要注意個人口腔衛生,飯後使用樂器一定要漱口,以免將口腔中殘留食物帶入吹口內,千成樂器簧片阻塞,損壞了樂器。可以用醫用酒精擦拭吹嘴,按孔等部位,進行殺菌和清潔。
輕拿輕放,忌擠壓,禁碰撞。
拿取葫蘆絲時做到輕拿輕放,忌劉壓和碰撞,以免樂器產生裂紋而發生漏氣現象。要注意葫蘆和竹管連接處的固定,不可隨意撥出,以防止其鬆脫漏氣。樂器使用完畢後,葫蘆內壁充滿潮氣、口水,這時忌放入盒子內收藏,否則潮氣無法得到有效的揮發,容易導致葫蘆內壁發黴,特別是冬季更加應該注意。吹奏完畢後建議倒掛一段時間再收入到樂器盒。
忌暴曬,風吹,驟冷驟熱。
葫蘆絲是使用天然的材質製作,忌將樂器置於陽光下暴曬,或放置在風口中。否則容易因為驟冷驟熱使葫蘆和竹管產生裂紋。對於可拆卸式葫蘆絲,可以定時對金屬接頭插口處進行清潔、上油潤滑,以防鏽死。
簧片脆弱,不要亂動。
如果沒有問題,最好不要亂動簧片。因為在沒有專業人士的指導下,很難將簧片調整好。如出現發音沙啞、嘶音、雜音或吹奏不出聲音、音調不準等情況,需要請專業的樂器製作師幫你進行修理,切忌自己拆卸,修理。如果有一些外觀上的小問題,可以自己動手修復,如:葫蘆的外殼不小心產生了裂紋而漏氣,可以嘗試用強力膠修補粘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