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 1:金屬材料的類型及應用
金屬材料分為黑色金屬和有色金屬兩大類。
一、黑色金屬材料
黑色金屬(又稱鋼鐵材料)主要是鐵和以鐵為基的合金:它們都是以鐵和碳為主要元素組成的合金。
鋼產品通常分為四大類:液態鋼(即生鐵)、鋼錠和半成品、軋製成品和最終產品、其他產品。
機電工程常用的鋼產品
液態鋼產品:生鐵
鋼錠和半成品:鋼(合金鋼、低合金鋼非合金鋼)、鑄鐵、鑄鋼
軋製成品和最終產品:鋼板和鋼管、型鋼、鋼製法蘭、閥門
其他產品:管件、彎管、鋼盤條、供暖系統的鑄鐵件
二、有色金屬
有色金屬又稱為非鐵金屬,是鐵、錳、鉻以外的所有金屬的統稱。鋁、鎂、鈦、銅、鋯、鎳、鈷、鋅、錫、鉛等有色金屬冶煉產品類別包括:陰極銅、重熔用鋁錠、鋅錠、鉛錠、錫錠、電解鎳等有色金屬及其合金。
考點 2:非金屬材料的類型及應用
一、非金屬材料的類型
(一)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是以高分子化合物為基材的一大類材料的總稱最常用的分類方法是按性能和用途分類,可分為塑料、橡膠、塗料、高分子粘結劑、高分子基複合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和纖維等。
(二)無機非金屬材料
無機非金屬材料是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滷素化合物、棚化物以及矽酸鹽、鋁酸鹽、磷酸鹽、棚酸鹽等物質組成的材料。是除有機髙分子材料和金屬材料以外的所有材料的統稱。
無機非金屬材料是與有機高分子材料和金屬材料並列的三大材料之一。無機非金屬材料具有髙熔點、高硬度、耐腐蝕、耐磨損、高強度和良好的抗氧化性等基本屬性,以及寬廣的導電性、隔熱性、透光性及良好的鐵電性、鐵磁性和壓電性。
傳統無機非金屬材料和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的比較:傳統無機非金屬材料具有性質穩定、抗腐蝕耐高溫等優點,但質脆,經不起熱衝擊。
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除具有傳統無機非金屬材料的優點外,還有某些特徵,如:強度高,具有電學、光學特性和生物功能等。
1. 普通(傳統)的無機非金屬材料:如水泥、玻璃、陶瓷和耐火材料等,是工業和基本建設所必需的基礎材料。
2. 特種(新型)的無機非金屬材料:主要有先進陶瓷、非晶態材料、人工晶體、無機塗層、無機纖維等。
考點 3:起重機械的分類
2. 起重機械的分類
(1)輕小型起重設備
輕小型起重設備可分為:千斤頂、滑車、起重葫蘆、卷揚機四大類。起重機起重機可分為:橋架型起重機、臂架型起重機、纜索型起重機三大類。
橋架型起重主要有:梁式起重機、橋式起重機、門式起重機、半門式起重機等。
臂架型起重機共分十一個類別,主要有:門座起重機和半門座起重機、塔式起重機、流動式起重機、鐵路起重機、桅杆起重機、懸臂起重機等。
機電安裝工程常用的有:塔式起重機、流動式起重機、桅杆起重機。
流動式起重機主要有履帶式起重機、汽車起重機、輪胎起重機、全地面起重機、隨車起重杋。流動式起重機能在帶載或不帶載情況下沿無軌路面運行,且依靠自重保持穩定。
梳杆式起重機按構造形式分為 6 類,不包括單門架、雙門架形式。
考點 4:焊接技術
1. 焊接工藝的選擇與評定
1)焊接工藝的分類:碳極電弧焊、鋁熱焊、氣焊、手工電弧焊、自動電弧焊、埋弧焊、氣體保護焊、摩擦焊、爆炸焊等等。
2)焊接電流:選擇取決於焊條的類型、直徑,焊件的厚度,接頭形式,焊縫的空間位置等,其中焊條的直徑、焊縫的空間位置最為關鍵。一般鋼結構焊接中焊接電流經驗公式:1=10d(1—焊接電流 A,d—焊條直徑m)。立焊電流比平焊小15%-20%;橫焊和仰焊電流比平焊小 10%~15%。
3)電弧電壓:根據電源特性,由焊接電流決定相應的電弧電壓;且電弧長則電弧電壓高,電弧短則電弧電壓低。
4)焊接工藝評定應以可靠的鋼材焊接性能為依據,並在工程施焊之前完成。焊接工藝評定所用的參數,原則上是根據被焊鋼材的焊接性能試驗結果來確定的,尤其是熱輸入、預熱湜度、後熱溫度。施工企業應收集相關資料,並進行焊接件試驗,以作為確定焊接工藝評定參數的依據。
5)焊接工藝評定所用的設備、儀表應處於正常工作狀態,鋼材、焊接材料必須符合相應標準,由本單位技能熟練的焊接人員使用本單位焊接設備焊接試件。
2. 焊接質量的檢測方法
1)焊接前檢驗內容:人、機、料、法、環、檢六個方面進行核查。
2)焊接前技術文件檢査:審査焊件結構是否設計合理、便於施焊、易保證焊接質量;檢查工藝文件上工藝要求是否齊全、表達清楚;新材料、新產品、新工藝施焊前應檢查是否進行了焊接工藝試驗。
3)焊中檢驗方法:以巡檢或自檢的方式,對執行焊接工藝卡的情況進行檢查;對層間焊縫的外觀進行檢査,釆取措施消除夾渣、裂紋等缺陷;對焊接設備進行實時監控。
4)焊後檢驗內容:外觀檢査、緻密性試驗、強度試驗、無損檢測。檢驗焊件是否變形:大型立式圓柱形儲罐對接焊縫咬邊深度 ≥0.5m;咬邊連續長度≌ 100mm;焊縫兩側咬邊總長度不得超過該焊縫長度的 10%;咬邊深度檢查必須將焊縫檢驗尺與焊道一側母材靠緊。
5)超聲波探傷(UT):利用壓電換能元件,通過瞬間電激發產生脈衝振動,藉助於聲耦合介質傳入金屬中形成超聲波,超聲波在傳播時遇到缺陷就會反射並返回到換能器,再把聲脈衝轉換成電脈衝,測量該信號的幅度及傳播時間就可評定工件中缺陷的位置及嚴重程度。
考點 5:機械設備安裝一般程序和要求
一、機械設備安裝的一般程序
施工準備→設備開箱檢查→基礎測量放線→基礎檢查驗收→墊鐵設置→設備吊裝就位→設備安裝調整→設備固定與灌漿→零部件清洗與裝配→潤滑與設備加油→設備試運轉→工程驗收。
二、機械設備安裝的一般要求
1. 基礎檢查驗收
(1)設備基礎混凝土強度檢查驗收
1)基礎施工單位應提供設備基礎質量合格證明文件,主要檢查驗收其混凝土配比、混凝土養護及混凝土強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2)若對設備基礎的強度有懷疑時,可請有檢測資質的工程檢測單位,採用回彈法或鑽芯法等對基礎的強度進行複測。
3)重要的設備基礎有預壓和沉降觀測要求時,座經預壓合格,並有預壓和沉降觀測的詳細己錄。
(2)設備基礎外觀質量檢查驗收
1)基礎外表面應無裂紋、空洞、掉角、露筋。
2)基礎表面和地腳螺栓預留孔中油汙、碎石、泥土、積水等清除乾淨。
3)地腳螺栓預留孔內無露筋、凹凸等缺陷。
4)放置墊鐵的基礎表面平整,中心標板和基準點埋設牢固標記清晰、標號。
(3)設備基礎常見質量通病
1)基礎上平面標高超差。
2)預埋地腳螺栓的位置、標高超差。
3)預留地腳螺栓孔深度超差。
考點 6:零部件清洗與裝配
一、常見的零部件裝配有:
螺栓或螺釘連接緊固,鍵、銷、脹套裝配,聯軸器、離合器、制動器裝配,滑動軸承、滾動軸承裝配傳動帶、鏈條、齒輪裝配,密封件裝配等沒有:墊鐵、地腳螺栓。
(2)螺紋聯接件裝配
螺紋聯接按其緊固要求,可分兩大類:一類是一般的緊固螺紋聯接,採用普通扳手或風動工具擰緊,對其緊固力無特殊要求,也不作測量。另一類是有規定預緊力的螺紋聯接,此類連接件在緊固時有一定預緊力要求並作測量,如有密封要求的容器、設備上的重要螺紋聯接件等。
有預緊力要求的螺紋聯接常用緊固方法:①定力矩法②測量伸長法③液壓拉伸法④加熱伸長法
(3)過盈配合件裝配
過盈配合件的裝配方法,一般採用壓入裝配、低溫冷裝配和加熱裝配法,而在安裝現場,主要釆用加熱裝配法。
(4)對開式滑動軸承裝配
對開式滑動軸承的安裝過程,包括軸承的清洗、檢查、刮研、裝配、間隙調整和壓緊力的調整。
1)軸瓦的刮研一般先刮下瓦,後刮上瓦;刮研應在設備精平後進行,刮研時應將軸上所有零件裝上,軸瓦與軸頸的接觸點數不低於規範的要求。
2)軸承的安裝軸承的安裝包括軸瓦與軸承座和軸承蓋的安裝。安裝軸承座時,必須把軸瓦裝在軸承座上,再按軸瓦的中心進行調整,在同一傳動軸上的所有軸承的中心應在同一軸線上。
3)軸承間隙的檢測及調整頂間隙:軸頸與軸瓦的頂間隙可用壓鉛法檢查,鉛絲直徑不宜大於頂間隙的 3 倍。側間隙:軸頸與軸瓦的側間隙採用塞尺進行測量,單側間隙應為頂間隙的1/2~1/3。軸向間隙:對受軸向負荷的軸承還應檢查軸向間隙,檢查時,將軸推至極端位置,然後用塞尺或千分表測量。
考點 7:設備安裝精度的控制
(1)補償溫度變化所引起的偏差
例如:汽輪機、乾燥機在運行中通蒸汽,溫度比與之連接的發電機、鼓風機、電動機高,在對這類機組的聯軸器裝配定心時,應考慮溫差的影響,控制安裝偏差的方向。調整兩軸心徑向位移時,運行中溫度高的一端(汽輪機、乾燥機)應低於溫度低的端(發電機、鼓風機、電動機);調整兩軸線傾斜時,上部間隙小於下部可隙;調整兩端面間隙時選擇較大值,使運行中溫度變化引起的偏差得到補償。
(2)補償受力所引起的偏差
機械設備安裝通常在自重狀態下進行,設備投入運行承載後,安裝精度的偏差有的會發生變化。例如,帶懸臂轉動機構的設備,受力後會向下向前傾斜,安裝時就應控制懸臂軸水平度的偏差方向和軸線與機組中心線垂直度的方向,使其能補償受力引起的偏差變化。
(3)設備安裝精度偏差的相互補償
連續生產機組由多個單體組成,其中各個單體的安裝允許偏差從整個機組考慮,控制其偏差方向(偏差方向相反),由此不產生偏差積累。
考點 8:電氣設備安裝程序和要求
一、電氣安裝程序
(一)電氣安裝工程的一般施工程序
埋管、埋件→設備安裝→電線、電纜敷設→迴路接通→檢査、試驗、調試→通電試運行→交付使用。
(二)電氣設備的施工程序
1. 油浸式電力變壓器的施工程序
開箱檢査→二次搬運→設備就位→吊芯檢査→附件安裝→濾油、注油→交
接試驗→驗收。油浸式變壓器是否需要吊芯檢查,應根據:
①變壓器的大小
②製造廠規定
③存放時間
④運輸過程中有無異常
⑤建設單位要求而確定。
2. 高壓電器及配電設備的施工程序
真空斷路器的安裝程序:真空斷路器檢査→操作機構檢査→真空斷路器就位→機械及電氣性能試驗。
六氟化硫斷路器的安裝程序:開箱檢査→本體安裝→充加六氟化硫→操作機構安裝→檢査、調整→絕緣測試→試驗。
成套配電櫃設備的安裝程序:開箱檢査→二次搬運→安裝固定→母線安裝→二次迴路連接→試驗調整→送電運行驗收。
考點 9:電氣裝置的施工技術要求
電氣設備的安裝要求
2. 電氣設備和器材的安裝前存放、保管期限應按廠家要求。
4. 電氣設備安裝用的緊固件應採用鍍鋅製品或不鏽鋼製品。
5. 絕緣油應經嚴格過濾處理,其電氣強度及介質損失角正切值和色譜分析等試驗合格後才能注入設備。
6. 接線端子的接觸表面應平整、清潔、無氧化膜,並塗以電力複合脂。
7. 電氣設備的保護接地和工作接地要可靠。
8. 暫時不使用的電流互感器二次線圈應短路後再接地。
9. 成套配電設備的安裝要求
1)基礎型鋼安裝允許偏差應符合規範要求,環形布置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設計要求。基礎型鋼露出最終地面高度宜為 10mm,但手車式櫃體的基礎型鋼的露出地面高度應按產品技術說明書執行。基礎型鋼的兩端與接地幹線應焊接牢固。
2)櫃體間及櫃體與基礎型鋼的連接應牢固,不應焊接固定。
3)成列安裝櫃體時,宜從中部開始向兩邊安裝:櫃體安裝允許偏差應符合規範要求。
4)櫃體內設備、器件、導線、端子等結構間的連接需全面檢查,鬆動處必須緊固。
5)固定式櫃、手車式櫃和抽屜式櫃的機械閉鎖、電氣閉鎖應動作準確可靠,觸頭接觸應緊密;抽屜單元和手車單元應能輕便靈活拉岀和推進,無卡阻碰撞現象;二次迴路連接插件應接觸良好並有鎖緊措施。
6)手車單元接地觸頭可靠接地;手車推進時接地觸頭比主觸頭先接觸,手車拉出時接地觸頭比主觸頭後斷開。
7)同一功能單元、同一種型式的高壓電器組件插頭的接線應相同,能互換使用。
考點 10:管道工程的施工程序和要求
1. 工業管道:根據其輸送的介質特性、工作壓力和溼度劃分為 CC1、CC2、GC3 三個等級。
2. 閥門安裝前應進行外觀質量檢測,閱體應完好,開啟機構應靈活,園杆無重斜、變形、卡澀現象,標牌應齊全;應進行殼體壓力試驗和密封試驗。
3. 伴熱管與主管平行安裝,並應能自行排液。當一根主管需多根伴熱管伴熱時,伴熱管之間的相對位置應固定。
4. 不得將伴熱管直接點焊在主管上;對不允許與主管直接接觸的伴熱管,在伴熱管與主管間應有隔離墊或用伴熱環支撐;伴熱管經過主管法蘭、閥門時,應設置可拆卸的連接件。
5. 支、吊架安裝:無熱位移的管道,其吊杆應垂直安裝。有熱位移的管道,吊點應設在位移的相反方向,按位移值的 12 偏位安裝。導向支架或滑動支架的滑動面應潔浄平整,不得有重斜和卡澀現象。彈黃的臨時固定件,如定位銷(塊),應待系統安裝、試壓、絕熱完畢後方可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