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有沒有「倒著走」的動物?

2021-01-08 科學獵奇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因為在自然界中,大多數能夠靠肢體行走的動物都能倒退著走幾步,比如動物在遇到危險時,本能的會後退幾步,然後轉身逃走。那麼,有沒有主要靠倒退行走的動物呢?答案是肯定的。下面,我們來就列舉幾種。

第一種:鼻行動物(假想)

鼻行動物是哺乳綱下的一種特別的動物,之所以說它特別,是因為它們都具有一個特殊的鼻子。對於哺乳動物來說,鼻子是面部的一個重要器官,而且是進行氣體交換以及嗅覺的主要器官。但是,對於鼻行動物來說,它們的鼻子就遠沒有這麼簡單了,鼻行動物的鼻子除了具有哺乳動物鼻子的基本功能外,還代替了四肢,成為了行走的器官。因此,它們最大的特點就是頭部向下,四肢嚴重退化、倒退行走。

鼻行動物被劃分到了哺乳綱鼻行目下,而在鼻行動物目下一共有14個科189種不同的鼻行動物。據說這種動物從白堊紀的晚期就已經出現在地球上了,主要分布在南太平洋的哈伊艾伊群島上,生活在幾千萬年後,在1957年,因為美國的武器實驗而滅絕。

看完了鼻行動物的介紹,大家是不是覺得很神奇。不過,就目前來看,鼻行動物還停留在書本當中,因為它們是由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的動物學教授GerolfSteiner創造出來的。之所以說是創造出來的,是因為該教授寫了一本書,書中描述一位名為Harald Stümpke的德國自然學家在南太平洋的哈伊艾伊群島上發現了該物種,並且作者以Harald Stümpke的身份對鼻行動物進行了詳細的科屬種劃分,以及形態、習性描述。但是,到目前為止,在世界上沒有發現這種動物。因此,所謂的鼻行動物還只存在於假想之中。

(上圖為鼻行動物的假想圖)

蟻獅(真正的倒退行走的動物)

蟻獅這個名字,許多小夥伴可能有些陌生,但是,如果你看到它的樣子,你就會恍然大悟。既然這樣,我們就先上圖:

看到蟻獅的樣子,相信許多農村的小夥伴肯定不陌生,在農村,它有許多叫法,比如沙狗、沙猴等等。從生物學分類上看,蟻獅屬於動物界昆蟲綱脈翅目蟻蛉科蟻獅種,它們的分布很廣,在北美、歐洲以及亞洲大陸上幾乎都有分布,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區。

眾所周知,洋辣子是刺蛾的幼蟲,而蟻獅同樣也是一種昆蟲的幼蟲,它就是蟻蛉。蟻蛉與蟻獅是完全兩個形態的同一種動物的不同生長階段的體現。蟻蛉的身體比較的細長,體長通常在8公分左右,身上有兩對細長的翅膀,從外形上看,它與蜻蜓有些相似。但是,蟻蛉的頭部有兩個觸角,而蜻蜓則沒有,這是區分兩種昆蟲最有效的方法。

(上圖為蟻蛉)

蟻蛉屬於完全變態的昆蟲,它的幼蟲的形態與成蟲天差地別,這也是它的幼蟲有不一樣名字的主要原因。作為蟻蛉的幼蟲,蟻獅最大的特點就是頭部長有一對鐮刀狀的大顎,這是它捕獵的利器。但是,並不是它進食的器官,蟻獅進食的器官在一對大顎的後面,屬於咀嚼式口器。

而它之所以會有蟻獅這個名字,是因為它的主要食物就是螞蟻。蟻獅通常棲息在乾燥的沙地之中,它會在沙地裡製造出一個漏鬥狀的陷阱,而它就在漏鬥底部的沙土之中潛伏著。一旦有螞蟻或者其他小型昆蟲誤入陷阱,陷阱邊緣的沙粒就不斷地掉入漏鬥的底部,因此,昆蟲一旦進入就很難走出去。此時,蟻獅就會從沙土裡鑽出來用自己的大顎死死地將獵物鉗住,然後用自己的咀嚼式口器將消化酶和毒液注入獵物體內,完成捕獵。

除了捕獵外,蟻獅最大的特點就是除了捕獵時主動出擊用的是正常的向前行走,其他時候它的移動都是倒退行走的,如下圖:

總結

在自然界中,能夠倒退行走的動物不少,但是真正主要靠倒退行走的,卻是鳳毛麟角。在我所知的動物中,也就只有蟻獅是符合條件的。最後,跟大家分享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蟻獅跟傳說中的「饕餮」一樣是只進不出的,這是因為蟻獅本身沒有肛門這樣的排洩器官,所以消化後的物質會在體內累積,這也是它的腹部格外大的原因。不過,這些在體內累積的「廢物」也不會浪費,等到蟻獅進入下一個階段-蛹的時候,這些「廢物」會成為絲的主要來源。

相關焦點

  • 自然界中有沒有三棲動物?為什麼?
    在自然界中有許多動物滿足既能在陸地上生存,又能夠在水裡生存,比如鱷魚、海洋哺乳動物等等,但是,海洋哺乳動物不屬於變溫動物,而且它們從出生就是用肺呼吸的,整個的生長發育過程也不是完全變態的。而放眼整個自然界,沒有任何一種兩棲動物是會飛的,所以也就沒有三棲動物。那麼,為什麼沒有兩棲動物能夠進化出三棲的能力呢?首先是兩棲動物的由來地球上的生命都來自於海洋,在漫長的生物演化史中,陸生動物都是由海洋生物爬上陸地慢慢的演化而成的,而兩棲動物其實就是生物從水棲到陸棲的過渡類型。
  • 自然界的動物中,有沒有雄性生育後代的?
    雌雄同體大家都不陌生,像蚯蚓、蝸牛等動物都是雌雄同體的動物,這類的動物我們不能單純的說是哪一種性別的生育後代,而無性繁殖則是指繁殖方式為出芽生殖、分裂生殖等生殖方式的生物,比如擁有「返老還童」能力的燈塔水母就是靠分裂生殖來繁殖後代的,它們沒有性別可言,自然就不存在哪一種性別生育後代了。除了以上兩大類生物外,也不是所有的其他生物都是雌性繁殖後代的。
  • 自然界中有沒有把大象當獵物的動物?為什麼?
    嚴格來說,並不是沒有動物把大象當作獵物,因為人就會為了象牙獵殺大象,而且大象數量減少的主要原因就是人為的獵殺。那麼,除了人類,在自然界中還有沒有動物把大象作為獵物呢?為什麼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在自然界中,哪些動物是沒有天敵的?
    在地球生物圈當中,有些動物在各自的活動領域內處於食物鏈的頂端,它們在自然界中沒有天敵,比如海洋霸主虎鯨,百獸之王老虎,草原之王獅子,空中猛禽隼等等。天敵指的是在自然界中,某種動物專門捕食或者危害另外一種動物;比如蛇捕食青蛙,老鷹捕食蛇,貓捕食老鼠,狼捕食羚羊等等,而有一些動物在自然中是沒有專門的天敵的。
  • 自然界中的食肉動物有沒有隻吃獵物某一部分的?為什麼?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要滿足「只吃獵物一部分」的動物,必須要具備兩個條件,第一就是食肉動物,第二就是「挑食」。而在自然界中,食肉動物的捕獵看似輕鬆,實則危機重重,一旦在捕獵時受傷,就很可能意味著死亡。所以,它們大多數除了在捕獵時小心翼翼外,對食物也格外的珍惜。
  • 人類是否有天敵?為什麼在自然界中,沒有以人類為食的動物?
    自然界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生物,毫無疑問,人類已經是食物鏈的最高捕食者,在生態系統中,即使是兇猛的獅子老虎,也都有天敵。如果這些動物向人類發起攻擊,人類有沒有勝算呢?人類在自然界中是否有天敵呢?僅僅是城市中的流浪貓流浪狗,也可以輕易的制服人類。但實際上人類並沒有天敵。我們已經站到了食物鏈的最高處,如果有天敵出現,以人類為食,不用多長時間,這些以人類為食的動物馬上也會滅絕。
  • 自然界中「好戰」的動物有哪些?
    在自然界中好戰的動物有很多,畢竟食肉動物只有通過戰鬥才能獲取食物,食草動物也需要戰鬥來獲得交配權。但是,相對來說,以上兩種情況是動物們為了生存和繁衍才會出現的。那麼,有沒有動物是單純的好戰呢?答案是肯定的。下面我們從「海陸空」三個角度來說幾種好戰的動物。
  • 自然界中的動物只有雌雄兩性嗎?錯,這些動物甚至沒有性別
    在這個世界上,如果單純地說哺乳動物的話,可以說只有雌雄(男女)兩個性別,但是,這個世界並不是只有哺乳動物,而且哺乳動物僅僅是眾多生物中的滄海一粟。在自然界中的動物,並不是只有雌雄兩個性別,有些動物是雌雄同體的、有些動物甚至是沒有性別的。
  • 除了人類,自然界中還有沒有可以馴化動物的動物?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因為在我們的印象中,馴服只會發生在人和動物之間,而且是人馴服動物。馴服是什麼意思呢?簡單的說馴服就是一種動物利用各種手段使另一種動物順從自己。那麼,在自然界中,除了人,還有沒有動物馴服另一種動物的例子呢?答案是肯定的。
  • 「狼狽為奸」中的狽是什麼動物?自然界中有原型嗎?
    在這個成語中有兩種動物狼和狽,其中,狼是我們都很熟悉的一種食肉動物,但是狽我們就非常的陌生了,而且在所有的動物中,也沒有一種叫「狽」的動物。那麼狽到底是一種什麼生物呢?我們來看一下自然界中有沒有符合「狽」形象的一種動物。什麼是狽?
  • 自然界中有哪些動物是被自己「蠢」死的?
    昨天有位小夥伴私信了我這個問題,讓我解答一下,那下面我就說一下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先說答案:在我看來,自然界中沒有任何一種動物是被自己「蠢」死的,因此所謂的「蠢」,不過是人站在「上帝視角」給動物貼的一個標籤而已,而且在一些人的大肆宣揚下,這種動物被越來越蠢。下面我們就來看幾種被許多人認為是愚蠢的動物,它們是不是真的蠢呢?
  • 在自然界中,大象有害怕的動物嗎?是什麼動物?
    在近10年來,大象正以每年約20000頭的數量被偷獵者獵殺,這也就意味著每小時至少有2頭大象死於人類的槍下,因此,大象最怕的就是人類的貪婪。那麼,在自然界中,作為現存世界上體型最大的動物,大象害怕什麼動物呢?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個問題。
  • 自然界中有哪些「進化跑偏」的動物?
    有小夥伴私信問:有沒有進化跑偏的動物?其實,我認為「進化跑偏」有著廣義和狹義兩個角度。從廣義上看,進化的目的是為了適應環境,而適應環境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生存。因此,只要是現存的動物沒有進化「跑偏」這一說,畢竟它們能在不斷的物種滅絕中的生存下來就足以證明它們的進化方向是成功的。
  • 自然界中有沒有介於植物和動物之間的生物?
    按理說,現存的生物都有著明確的生物學分類,動物就是動物界內所有生物的總稱,而植物則是植物界下所有生物的總稱,所以理論上說不存在介於動物與植物之間的生物。但是,神奇的大自然總是不缺少驚喜和意外,所以自然界中不但有介於動物與植物之間的生物,也有具有明顯的植物特點的動物以及既像動物又像植物的生物。下面我們來簡單的介紹幾種。
  • 自然界中有沒有以病毒為食的生物?
    在自然界中,大多數的生物都有天敵,不同物種間相互制約,共同構成了平衡且完整的生態。簡單的說就是老鼠吃糧食,貓吃老鼠,這樣的遞進關係。但是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科學界並沒有發現能夠以病毒為食的生物。病毒是一種靠寄生才能生存的類生物,因此,它可能存活於任何有生命的地方。
  • 自然界中有哪些偷吃土雞蛋的動物?
    除了雞肉本身,土雞蛋也比普通的雞蛋要貴很多,營養價值也相對高很多,不過,正所謂「收益大,風險也大」,相對來說,山上散養的土雞受疾病的威脅較小,但是它們受野生動物的威脅比較的大,因為不但有吃雞的野生動物,還有吃土雞蛋的動物。那麼,在自然界中有哪些偷吃土雞雞蛋的動物呢?下面我們來盤點幾種。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土雞蛋為什麼貴?
  • 吸人血的螞蟥在自然界中有沒有天敵?
    好了,我們言歸正傳,在自然界中,有沒有鳥類吃螞蟥呢?它的天敵是什麼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我們還是老規矩:簡單的來了解一下螞蟥在農村長大的小夥伴對螞蟥肯定都不陌生,而且大多數小夥伴都有過被螞蟥叮的經歷。
  • 在自然界中,交配時間最長的動物是什麼?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平常我們聽到的動物,沒發現它們有什麼奇特之處,而生活在自然界中的,很少被我們聽到的一些動物,它們的奇葩行為簡直讓人大跌眼鏡。前文說到一些動物的奇葩行為,究竟奇葩在哪裡呢,奇葩在它們的交配時間很久,有多久呢,最長可達8個小時,生活在馬達加斯加島上的馬島縞狸就是這樣的一種動物,馬島縞狸是一種體型稍小一些的哺乳動物,較長體型的馬島縞狸體長可以達到近一米(含尾巴),成年的馬島縞狸平均體重在6千克左右,它長得有點像狐狸,是夜行動物,白天潛伏在隱蔽之處,等到太陽落山之後,它們才會出來活動。
  • 自然界中有哪些動物最愛記仇?為什麼動物會記仇?
    談到自然界中最愛記仇的動物,那麼平頭哥,烏鶇,狗,蜜蜂等動物一定名列前茅。不過,它們雖然都愛記仇,但記仇的原因並不相同,我們具體來分析一下。烏鶇曾經有媒體報導,一個印度人不知道什麼原因招惹了烏鶇,每當他出門時,烏鶇總會撲稜著翅膀趕來,朝著他皮膚處啄。
  • 自然界中相貌奇特的動物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自然界之大無奇不有!任何事物都有順眼和奇特的一面,有時候奇特也是一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