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出處:
《論語·子罕》:「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成語釋義:
後生,年輕人,後輩;畏,敬畏。年輕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過前輩。
近義詞:
少年老成、後來居上
反義詞:
少不更事、乳臭未除
人物介紹: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zōu]邑(今山東曲阜市)人,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省夏邑縣),中國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大成至聖先師」。
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
孔子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在世時就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更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經常外出遊歷嘔心瀝血地宣揚他的政治思想,有一天,孔子外出乘車的路上,看見有一個小孩兒站在一旁觀看其他幾個孩子玩耍。孔子很奇怪地問他為什麼不和大家一起玩。小孩很認真地回答孔子說:「因為他們在一起玩就是廝打在一起搞得汗流浹背,這樣身體很容易受到傷害,如果撕破了衣服也沒有一點好處。因此我不願意和他們在一起玩。」說完以後這個孩子便一個人去玩沙堆了,過了一會兒,他就把一個城堡堆好了。
孔子又好奇地問他:「我的車子路過這裡,你卻在這裡用沙築造城堡,為什麼不避開我的車子呢?」小孩回答他說:「我從來沒有聽說城堡要避開車子,只聽說過車子要繞著城走!」
孔子感到非常驚訝,他覺得這麼小的孩子說這樣的話非常了不起,於是他誇獎小孩說:「你懂的道理很多呀,儘管你是個小孩子。」這孩子又說:「我聽說兔子生下來三天就會跑、魚出生三天就會遊泳、馬兒出生三天就能跟著老馬走,我懂得這點兒道理有什麼可以說的呢?」孔子感嘆地說:「真是後生可畏啊!」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很多時候不能因為自己學富五車經驗豐富而因此小看年輕人。
編輯:秦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