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五雖「胖」,但也肩負「重任」,美雜誌:賦予中國更多戰略意義

2020-11-27 英雄軍情

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耀眼發射可是讓不少中國人感到十分驕傲,這道壯觀的「美景」吸引了不少朋友前去「圍觀」,作為今年的大事記,嫦娥五號探測器這次就肩負著怎樣的任務呢?

中國要完成多個首次

這次嫦娥五號探測器最令人期待的就是要完成月球無人取樣,並將樣品帶回地球這個重大任務。路透社在此前的報導中稱,如果任務成功,這將是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首次取回月球巖石的國家;也是繼美國和蘇聯之後,全球第三個實現上述目標的國家。

美國雜誌《外交學人》也表示,「『嫦娥五號』探月任務以及其他一系列太空任務賦予了中國特殊的戰略意義,未來一段時間,將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中國以『一帶一路』為主導的太空計劃中來」。

這次嫦娥五號的任務周期將持續大約23天,它也成為目前中國發射的重量最重的探測器。負責帶著嫦娥五號去月球的「胖五」——長徵五號火箭也是非同一般,它是中國新一代大推力運載火箭,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TO)運載能力可達14噸之重,真是名副其實的身負「重」任。

嫦娥五號這次任務之難不僅僅是要帶點「東西」回來,在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裴照宇表示,這次的任務要完成5個「首次」,一是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二是地外天體的起飛,三是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四是攜帶樣品高速地球再入,五是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

中國重啟月球研究計劃

這才是真正的「上九天攬月」,但是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行星科學研究所教授肖龍表示,雖然月壤在月球上看起來唾手可得,但是將其帶回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月壤也是幫助人們研究月球的樣本,對於我們來說是蘊含著巨大的科學價值。

而上一次地球向月球發起這樣的「挑戰」還要追溯到四十年前,蘇聯在1976年的「月球24號」從月球帶回了約170克的樣本。但是四十年過去了,中國重啟這樣的研究計劃,也被認為是意義非凡。美國布朗大學行星科學家詹姆斯·海德表示,當時「儘管阿波羅採集的月球樣本區對我們研究至關重要,但該區域遠不到月球表面的一半。」

現在中國的採樣任務可能會幫助地球重新認識月球,在路透社的報導中,這可能會幫助解答諸如月球內部火山活動持續多久,以及月球磁場何時消失等問題。

相關焦點

  • 「胖五」的3大絕技
    記者從一院了解到,後續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計劃於年內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為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做出貢獻。2021年一季度,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還將執行中國空間站核心艙發射任務。作為長徵火箭家族的實力擔當,「胖五」將力助中國航天登上更廣闊的舞臺。
  • 關注 | 胖五,你又「變臉」了!
    備受期待的年底航天大戲——嫦娥五號來了。
  • 「胖5」發射同步衛星成功的巨大意義
    12月27日,承載著中國人期望的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將國產最重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實踐20送入預定軌道,肩負未來載人空間站設備發射的胖5發射成功,既是我航天工程的高光時刻,同時星辰大海的徵程由此開啟,步伐將因此顯得更加穩健有力。
  • 「胖五」發射——意義重大!
    由於該火箭體型碩大,大家都親切的稱其為「胖五」。那麼,胖五發射了,空間站還會遠嗎?那沒辦法,靠別人還不如靠自己,我們中國自己獨立研發空間站,計劃將在2022年建成!至於為何不讓中國參與到國際空間站這個圈子,大家想想應該都會明白。現在,有科學家預測,國際空間將會於2024年退役,最晚也會在2028年。屆時,中國的空間站將成為全世界的唯一。
  • 「胖五」:長徵火箭家族的實力擔當
    姜 哲 本報記者 付毅飛2020年7月23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抓總研製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成功將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意味著被暱稱為「胖五」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掌握了新的「絕技」。至此,「胖五」已經先後執行過發射高軌大衛星、發射載人飛船試驗船以及發射深空探測器三類任務。
  • 為什麼「胖五」發射嫦娥五號要選在凌晨?
    可以說「胖五」是中國航天名副其實的「夢想號」。那麼即將肩負著月球採樣返回的重大航天工程任務的「胖五」,為什麼要選擇凌晨升空?一是便於奔月軌道的設計。月球探測與火星探測一樣,都屬於深空探測,在火箭發射軌道設計上,要考慮到地月相對位置關係,因此相比通信衛星等發射任務,約束條件更多。
  • 胖五微課堂:為什麼「探火」任務非「胖五」莫屬
    今天上午,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7月下旬到8月上旬擇機實施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胖五」再出徵 備受矚目 萬眾期待有一句話叫做「運載火箭的能力有多大,中國航天的舞臺就有多大」。
  • 嫦娥攬月|為什麼「胖五」發射嫦娥五號要選在凌晨?
    可以說「胖五」是中國航天名副其實的「夢想號」。那麼即將肩負著月球採樣返回的重大航天工程任務的「胖五」,為什麼要選擇凌晨升空?一是便於奔月軌道的設計。月球探測與火星探測一樣,都屬於深空探測,在火箭發射軌道設計上,要考慮到地月相對位置關係,因此相比通信衛星等發射任務,約束條件更多。
  • 「胖五」發射「嫦五」,為何選在凌晨?
    此次護送嫦娥五號登月的,是有「胖五」暱稱的長徵五號火箭。「胖五」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抓總研製,是我國目前起飛規模最大、運載能力最強的運載火箭。「胖五」身高約57米,起飛重量約870噸,使我國現役火箭的運載能力提升2.5倍。
  • 「胖五」升空的那一刻,我又看到了星辰大海!
    「胖五」發射現場就像升起了一顆太陽至此,闊別公眾視野近30個月之久、中國現役火箭中運載能力最強的長徵五號火箭「胖五」復飛成功!在在「胖五」成功發射之後,文昌發射基地測發大廳的屏幕上出現了一行字: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 胖五長徵五號火箭,身擔重任!
    該火箭設計運載能力大,體型也比其他火箭更為寬大,所以親切的叫它胖五。長徵五號火箭的使命就是盡最大的能力為我們國家的深空探測和星際探測等重大工程做出貢獻,包括後面需要執行的月球探測、火星探測,乃至於空間站的建設。
  • 胖五搭載嫦娥五號,一飛沖天
    今天凌晨四點,中國大運力運載火箭長徵五號俗稱「胖五」搭載嫦娥五號遙感衛星成功發射,奔向月球。這是胖五今年成功五連發。它的連續成功,是我國建立宇宙空間站的必要條件,具有裡程碑歷史意義。而自07年我國開始向月球發射衛星開始,我國登月計劃實施,包括人類月球探測器背後成功著陸。
  • 「胖五」今晚騰飛!
    據央視報導,今晚「胖五」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本次任務成功,意味中國空間站的天和核心模塊將在本次長徵5B的成功飛行將為中國為2020年進行的火星飛行任務鋪平道路。本次發射意義飛同尋常。
  • 「胖五」飛出最快速度,開啟行星探測時代
    2020年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成功將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胖五」火箭首次執行工程應用任務,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它的精彩表現吧!
  • 胖五發射成功,中國新版「太空梭」問世,比美國SPACEX的性能強
    為什麼這次長徵5號B發射萬眾矚目,這是因為它承擔的責任和意義太過重大了。就在前不久,也就是3月16日21時34分,長徵七號運載火箭發射失敗,因此,這次發射能不能成功,說實話,大家都在背後捏著一把汗,如果胖五再發射失敗,中國航天史就將迎來至暗時刻,後果不堪設想,可想而知,這次胖五B發生,是承載了多大的壓力。
  • 今年「胖五」有點忙,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將於10月底發射
    長徵五號火箭送走天問一號之後,「胖五」在10月底還將肩負著帶嫦娥五號去月球的任務。嫦娥五號作為探月三部曲中的最後一個探測器,將從月球帶回1到2kg的樣本用於科研,而這也是我國首次從月球採樣返回。據了解,嫦娥五號將會實現月球表面的軟著陸,同時將突破探測器外天體自動採樣返回的技術。實現著陸返回不僅需要登陸器的實力,還需要可靠的運載火箭,而「胖五」則滿足了這個要求。
  • 胖五運載能力不夠,中國航天副總設計師,將研發921重型火箭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胖五)是中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它的最大起飛重量為879噸,近地球軌道運載能力約為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約為14噸。從這份數據中,我們可以發現,胖五的運輸能力雖然不錯,但還是不足以承擔載人登月重任,無法將太空人送到月球。
  • 「胖五」:哥先去火星走走,後來的跟上!
    今天12點41分,海南西昌航天發射中心,長徵五號火箭「胖五」發射升空,帶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去了遙遠的火星,幫助中國人尋找更加廣闊的生存空間!「胖五」不會去火星,會在中途自我犧牲運載火箭的任務就是送探測器去目的地,然後犧牲,「胖五」也不例外!
  • 「胖五」成功發射創下一項新的裡程碑,英國人:中國正邁出一大步
    「胖五」運載火箭發射成功>近日,「胖五」運載火箭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成功送入了太空,這次發射是中國空間站階段任務的首次發射。在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不久前中國航天連續兩次發射失利等多重困難的影響下,「胖五」家族的新成員——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此次發射一飛沖天,正應了中國人的一句老話:事不過三。1992年,中國確定了載人航天「三步走」踏實穩健的發展戰略。
  • 「胖五」飛天 大火箭有大夢想 為探月探火奠定重要基礎
    谷業凱 | 字號:A+ | A- 【胖五飛天】908天的等待之後,我國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長徵五號迎來第三次發射任務。200餘項技術改進,代表我國運載火箭科技創新最高水平作為我國首型5米芯級直徑的大推力運載火箭,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因為體型寬大,被親切地稱為「胖五」火箭。長徵五號是我國首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創下了多個「第一」與「之最」,代表了我國運載火箭科技創新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