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百家號作者,今天我們來到祖國的西南邊陲,來尋找一種當地獨特的美味, 話不多說!我們進入正題吧!
溜索。怒江的溜索真的是非常驚險刺激,難怪很多來廬江旅遊的人都要來體驗一下這種感覺。其實很多來這旅遊的人不光要體驗一下怒江的這種浩蕩,而且還要尋找一種特有的美食。雲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於中緬邊界,據說這種東西就在這座方圓百裡的鳳凰山上,那麼在這深山密林裡生活的到底是什麼東西呢?
這些牛還真是長得與眾不同!寬寬的額頭學名叫大額牛,不過因為它的原產地在獨龍江地區,當地人習慣稱它為獨龍牛。獨龍牛四足是白色,體態彪悍,渾身黝黑髮亮,有的頭也是白色的,他們對山裡的竹葉特別鍾愛。難怪這些石頭被鐵得光光溜溜的!原來這獨龍牛還喜歡吃鹽,這樣算來這養在深山得獨龍牛養殖起來飼料成本並不高,餓了吃竹葉和樹葉,渴了喝山泉還不用太多的人工管理,您看看他們可不是隨便打著玩的,勝利的公牛要擔負起管理牛群的責任!您看看這頭牛可是牛群裡的有功之臣,今年他已經30歲了,如果按照牛的壽命來算的話,一般的黃牛隻能活十幾歲,能活到這個年齡可算了不得了,為什麼說他是有功之臣,因為他在30年裡一共生了28臺小牛,像黃牛辦三年兩臺獨龍牛一年一胎,雖然獨龍牛壽命長,產子多,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養殖成本低,但在這裡種群也不過4000頭,這是為什麼呢?
它申請條件比一般的牛要高,像針葉林和扣扣也零,中間不是有個混雜林在這個混雜裡,有主也有數也茂密的地方,才能養。他專門有個活動帶,海拔在1800到3000左右。原來獨龍牛隻能在深山裡放養,不能圈養。所以即使是在當地,獨龍牛肉也是難得品嘗到的珍品,被譽為特色美食,是不是?讀了牛肉吃起來是很累,跟其他的牛味道不一樣,很特別。有種野味的感覺。價格雖然高一點,但能吃到那是你的福氣。對獨龍牛肉用價值的進一步開發,也將為經營者帶來更多的效益。
針對高檔酒店定點銷售,如果我們每年達到銷售量能達到150頭左右的話,銷售額每年能達到1000萬以上。如今養在深山的獨龍牛作為當地一種特產,還走進了潞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旅遊市場,吸引了遊客們慕名品嘗,用旅遊帶動了特色農產品的銷售。陸家是一個民族文化非常豐富的一個地方,因為在這個地方遊客他可以一邊欣賞怒江的民族風情歌舞,也可以品嘗農家的特色菜油味,推薦農家特色的農產品,打造了一個非常好的一個平臺。從剛才的舞蹈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這獨龍牛在當地人心目中的地位。
雖然目前獨龍牛還處在保護和合理開發的發展階段,但是相信隨著獨龍牛種群的不斷擴大,它將為當地帶來越來越多的財富,真是踏遍青山人未老,天涯何處無芳草,我們的記者真可謂是奔走天下,取經探寶無處不到。其實名貴珍稀的獨龍牛它的價值就是在於它的獨特性,我們既要採訪具有巨大影響力的大宗農產品,同時也要挖掘獨具特色的小宗農產品,千萬不要忽視了它們的價值。
好了,關於獨龍牛我就介紹到這裡,你們可以在評論區留言,下期我會在裡面抽取一位觀眾的問題進行講解,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