慫,是發生於都市年輕人身上的一種大型性、全年高發、傳染性極高的慢性疾病。
具體症狀表現為不敢說真話、懶得解釋、不敢跟別人不一樣、那就湊合著過吧……
但總有一些繃不住的時候,這些慫慫的年輕人,會忍不住地想:如果我硬核一點,我的生活會不會有什麼不同?
1、做一個慫貨,是心裡的每一句「不行」,說出口都變成了「還行」。
晚上11點半,會議室疲憊的大家終於拼湊出了一個平庸得驚人的方案。同事們紛紛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點頭說著:「我覺得還行。」
作為項目經理的Eric李,迎著同事們渴望下班的眼神,也咽下了嘴邊的一百個修改意見:「我覺得也還行。」
所以想要對一個方案用力,到底哪裡不好?
2、做一個慫貨,是因為愛得少的人,好像天然帶著勳章。
小劉最近在追一個很喜歡的女孩,但成為舔狗的直男就是天然笑柄。於是,在身邊哥們兒問到那個女孩的時候,他雲淡風輕地說了一句:「不就玩玩,誰還真非她不可了?"
所以對一個女孩認真地真情流露,到底哪裡不好?
3、做一個慫貨,是假裝對自己很滿意。
小林從來不敢向大家說自己在減肥,畢竟這個狀態已經持續了20多年。一個胖子還在努力減肥,和努力減肥之後還是胖子,簡直不知道哪個狀態更讓人羞恥。
於是,當朋友好奇問起的時候,小林已經可以熟練地表演出這些臺詞:「肥宅多快樂啊,舒服著呢,我一點也不在乎。」
所以鬥膽告知他人你想努力減肥,到底哪裡不好?
4、做一個慫貨,是年會的舞蹈節目裝傻就對了。
王哥在年會上,和其他9個不會跳舞的男同事一起跳了一首「我們一起學貓叫一起喵喵喵喵喵」。其實他跳popping和breaking加起來有10年了,也很想讓那個漂亮的前臺同事看到他跳舞的樣子。
但年會嘛,誰願意看用力過猛的節目呢?還是跟著大家一起喵喵喵最安全。
所以想對年會舞蹈節目也認真,茶/蛋/網/想問到底哪裡不好?
5、做一個慫貨,是對不讚賞的事情不表態。
小孫過年回家,見到了剛上學前班的小外甥。小外甥有一肚子奇奇怪怪的問題吐出來,小孫一個個認真回答了,直到一個親戚笑話他:「晦,小孩子懂什麼,你這麼認真幹嘛。」
於是在親戚此起彼伏的「嘿,你媽媽不要你了哦」逗娃歡聲笑語裡,小孫沉默了。
所以認真回答一個兒童天真的問題,到底哪裡不好?
用力的人真的是傻瓜嗎?
拼盡全力的姿態真的不優雅嗎?
世界真的不值得被認真對待嗎?
讓別人看到自己背水一戰的樣子有什麼不可以呢?
不,你要知道拼盡全力一點也不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