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特的冠狀病毒毒株隨不同種類蝙蝠一起進化

2020-12-03 環球網

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海英)一國際研究團隊23日在《科學報告》線上版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對西印度洋地區36種蝙蝠所攜帶的冠狀病毒進行分析後發現,不同種類蝙蝠都有自己獨特的冠狀病毒株,這表明蝙蝠和冠狀病毒共同進化了數百萬年。

所有動物體內都生活著病毒,蝙蝠則被認為是冠狀病毒的天然宿主。這些病毒對蝙蝠無害,但如果在不同物種之間傳播,就有可能對其它動物構成危險。研究不同類型冠狀病毒與其宿主之間的遺傳關係,有助於科學家更好地了解病毒是如何從動物向人類轉移的,進而制訂更科學合理的公共衛生計劃。

在新研究中,研究團隊從棲息於西印度洋地區多個島嶼、代表著36種不同種類的1013隻蝙蝠中抽取血樣進行分析,結果發現超過8%的蝙蝠攜帶有冠狀病毒。他們對這些冠狀病毒進行了遺傳分析,並將其與來自其它動物的冠狀病毒進行比較後發現,在大多數蝙蝠家族中,每一個擁有冠狀病毒的家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毒株;而不同蝙蝠群體的進化史表明,這些蝙蝠與其相關的冠狀病毒之間存在著很強的共存關係,它們之間共同進化的信號很強。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在極少數情況下,生活在同一棲息地的不同類蝙蝠才會有相同的冠狀病毒。也就是說,冠狀病毒在不同種類蝙蝠之間的傳播也是比較罕見的。

研究人員表示,了解不同冠狀病毒如何進化是預防未來冠狀病毒暴發的關鍵,蝙蝠作為冠狀病毒的天然宿主,是流行病學研究的重點;但他們反對以公共衛生的名義傷害或撲滅蝙蝠,因為有充分的證據表明,蝙蝠對於整個生態系統很重要,它們給人類帶來的好處要勝過任何潛在的負面影響。

相關焦點

  • 一項國際研究稱:獨特的冠狀病毒毒株隨不同種類蝙蝠一起進化
    一國際研究團隊23日在《科學報告》線上版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對西印度洋地區36種蝙蝠所攜帶的冠狀病毒進行分析後發現,不同種類蝙蝠都有自己獨特的冠狀病毒株,這表明蝙蝠和冠狀病毒共同進化了數百萬年。所有動物體內都生活著病毒,蝙蝠則被認為是冠狀病毒的天然宿主。這些病毒對蝙蝠無害,但如果在不同物種之間傳播,就有可能對其它動物構成危險。研究不同類型冠狀病毒與其宿主之間的遺傳關係,有助於科學家更好地了解病毒是如何從動物向人類轉移的,進而制訂更科學合理的公共衛生計劃。
  • 科學家對千隻蝙蝠抽血調查,有了多個重大發現,反對滅絕蝙蝠
    據新華網4月27日援引科技日報的報導稱,日前,一支國際科研團隊在《科學報告》上發表了有關於蝙蝠的論文。在新研究中,研究團隊從棲息於西印度洋地區多個島嶼、代表著36種不同種類的1013隻蝙蝠中抽取血樣進行分析,結果發現超過8%的蝙蝠攜帶有冠狀病毒。
  • bioRxiv:利用比較基因組分析揭示新型冠狀病毒的進化機制
    基因組,為了揭示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的進化機制,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新測序的新型冠狀病毒毒株和20株密切相關的冠狀病毒毒株進行了全面的基因組分析,在不同新型冠狀病毒毒株基因組93個位點中的98個核苷酸突變中,研究者發現有58個核苷酸突變會引發胺基酸的改變,這就揭示了一種中性進化的結果,然而,新型冠狀病毒毒株WIV04和蝙蝠冠狀病毒RaTG13之間刺突基因(spike gene)核苷酸替換與胺基酸替換的比率
  • ...的冠狀病毒族群來源於自然界的蝙蝠,偶爾通過其他不同種類動物...
    【世衛組織:新冠肺炎病毒來自自然界】世衛組織食品安全與人畜共患病專家彼得·恩巴雷克表示,新冠肺炎病毒及所屬的冠狀病毒族群來源於自然界的蝙蝠,偶爾通過其他不同種類動物傳播到人類,適應人體後導致疾病發生,此類傳播都是源自與動物的密切接觸。
  • 全球已有8種不同新冠毒株
    據《今日美國》報導,目前,至少有八種冠狀病毒毒株正在全球範圍內傳播,科學家們正通過監測它們造成的一系列疾病和死亡來追蹤它們的基因足跡。儘管還有許多未知之處,但隱藏在這種病毒獨特的微觀基因片段中的線索,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它的起源,它是如何變異的,以及哪些毒株正在演變成一場災難,而其他毒株則由於隔離措施而瀕臨滅絕。
  • 王國慶/周豐豐團隊共同研究新型冠狀病毒全基因組的進化特徵
    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範圍內的感染病例已經接近2000萬例,其傳播速度之快給全球造成災難性的損失。研究新型冠狀病毒的流行趨勢,進化情況以及對其全基因組進行分析,對認識一種新發傳染病具有重要意義。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正鏈RNA病毒,基因組長約30 kb。
  • 石正麗新研究:病毒與宿主間有進化軍備競賽 需持續監控蝙蝠
    攜帶不同刺突蛋白的偽病毒或SARS相關冠狀病毒,在表達了蝙蝠ACE2變體的細胞中有著不同的瞬時感染效率。通過測定SARS病毒、SARS相關冠狀病毒刺突蛋白與蝙蝠受體、人類受體分子之間的結合親和力,能觀察到相關的結果。所有被測試的蝙蝠SARS相關冠狀病毒刺突蛋白與人ACE2的結合親和力,均高於其對蝙蝠ACE2的結合親和力。
  • 為什麼蝙蝠感染冠狀病毒後不會生病
    為什麼蝙蝠感染冠狀病毒後不會生病 2020-05-08 08:56:53 來源: ■一旦暴露於病毒之下,蝙蝠的「超級」免疫系統就會維持自然的抗病毒反應■與此同時,MERS冠狀病毒本身也迅速進行特定基因突變,從而適應蝙蝠細胞
  • 石正麗與美國科學家發表研究,監測蝙蝠冠狀病毒跨物種傳播
    通過比較α和β冠狀病毒的宏觀進化模型,確定了病毒的宿主分類以及中國冠狀病毒進化多樣性熱點的地理區域。這一研究不僅有助於人們理解冠狀病毒的進化和多樣性,還能幫助科學家以蝙蝠冠狀病毒的發現為目標,進行積極的人畜共患傳染病的監測。
  • 科普:為什麼蝙蝠感染冠狀病毒後不會生病
    科普:為什麼蝙蝠感染冠狀病毒後不會生病新華社北京5月7日電(記者彭茜)從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冠狀病毒、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冠狀病毒,再到如今的新冠病毒,蝙蝠被認為可能是多種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為何蝙蝠長期攜帶冠狀病毒而不生病呢?近日,一項新研究揭示了其中「奧秘」。
  • 蝙蝠:冠狀病毒最致命的傳染源
    截止2013年,人們已經知道150種病毒與蝙蝠有關。但人們懷疑蝙蝠所攜帶的病毒遠遠不止這些。以SARS這類冠狀病毒為例,儘管所有類型的動物都可成為它們的宿主,但蝙蝠看來是首選。一位美國傳染病學家最近發現,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境內,10%的大棕蝠攜帶有一種α冠狀病毒。在菲律賓,近1/3被調查過的蝙蝠攜帶β冠狀病毒。在西班牙,在9種蝙蝠身上總共發現了14種不同的冠狀病毒。
  • 蝙蝠究竟有什麼特殊能力能引來如此多可怕的病毒?
    他們對生活在洞中的蝙蝠進行了長達5年的監測,收集新鮮的蝙蝠糞便和肛拭子樣本。終於在雲南省的一處洞穴內找到類似於人類版的冠狀病毒毒株。他們對來自這些蝙蝠的15株毒株進行基因組序列分析,發現它們共同包含構成人類版病毒的所有基因組組分。儘管無單個蝙蝠包含與人類SARS冠狀病毒一模一樣的毒株,但是分析表明這些毒株頻繁重組。這一發現基本證實了蝙蝠起源猜想。
  • 蝙蝠有什麼特別之處,能在體內藏這麼多致命病毒?
    他們對生活在洞中的蝙蝠進行了長達5年的監測,收集新鮮的蝙蝠糞便和肛拭子樣本。終於在雲南省的一處洞穴內找到類似於人類版的冠狀病毒毒株。他們對來自這些蝙蝠的15株毒株進行基因組序列分析,發現它們共同包含構成人類版病毒的所有基因組組分。儘管無單個蝙蝠包含與人類SARS冠狀病毒一模一樣的毒株,但是分析表明這些毒株頻繁重組。
  • 蝙蝠體內為何會有這麼多病毒?
    2月29日,《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聯合考察報告》公布。報告中稱,新冠肺炎病毒是一種動物源性病毒。目前的全基因組基因序列系統進化分析結果顯示,蝙蝠似乎是該病毒的宿主,但中間宿主尚未查明。近幾十年來,世界上經歷的很多傳染病暴發事件,病毒的源頭都指向蝙蝠。
  • 蝙蝠體內為何會有這麼多病毒
    目前的全基因組基因序列系統進化分析結果顯示,蝙蝠似乎是該病毒的宿主,但中間宿主尚未查明。  近幾十年來,世界上經歷的很多傳染病暴發事件,病毒的源頭都指向蝙蝠。他們對生活在洞中的蝙蝠進行了長達5年的監測,收集新鮮的蝙蝠糞便和肛拭子樣本。終於在雲南省的一處洞穴內找到類似於人類版的冠狀病毒毒株。  他們對來自這些蝙蝠的15株毒株進行基因組序列分析,發現它們共同包含構成人類版病毒的所有基因組組分。儘管無單個蝙蝠包含與人類SARS冠狀病毒一模一樣的毒株,但是分析表明這些毒株頻繁重組。這一發現基本證實了袁國勇教授的蝙蝠起源猜想。
  • 蝙蝠病毒
    科學家對兩種不同類群的蝙蝠基因組比較分析,揭示了蝙蝠飛行及免疫系統的適應性相關機制;闡明不同蝙蝠類群的分子多樣性機制,為蝙蝠及其它哺乳動物在生物學及進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在神奇的大自然裡,䘃不但捕食害蟲,還可以為植物與農作物授粉。
  • ...重磅論文:新冠病毒或由穿山甲冠狀病毒與蝙蝠冠狀病毒重組產生
    蝙蝠?穿山甲?從新冠疫情爆發之初,到如今全球累計確診病例數逾 383 萬,這個問題仍然沒有確切的答案。近日,我國研究人員給出了最新的答案:新冠病毒可能是由穿山甲冠狀病毒與蝙蝠冠狀病毒重組產生!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可能是蝙蝠疫情期間,我們最不該覺得陌生的一串英文無疑是新冠病毒的國際通用名稱 SARS-CoV-2。
  • 科普:新型冠狀病毒源於自然 而非實驗室—新聞—科學網
    其中圖1清晰地說明了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SARS病毒、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病毒),與蝙蝠和中間宿主之間的關係。另外科學家們還發現,新型冠狀病毒和穿山甲攜帶的冠狀病毒(數據和文章待發表,仍需進一步檢驗)很可能進化關係最近,序列的差異僅為1%;其次為蝙蝠攜帶的冠狀病毒,序列的差異僅約為4~11%;與SARS病毒的序列差異約為30%。另外特別重要的是,我們比較了新型冠狀病毒和蝙蝠攜帶的冠狀病毒的基因組序列,發現這些序列差異散布在整個冠狀病毒的基因組中,並非聚集於某一區域(圖3)。
  • 蝙蝠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能在體內藏這麼多致命病毒?
    他們對生活在洞中的蝙蝠進行了長達5年的監測,收集新鮮的蝙蝠糞便和肛拭子樣本。終於在雲南省的一處洞穴內找到類似於人類版的冠狀病毒毒株。他們對來自這些蝙蝠的15株毒株進行基因組序列分析,發現它們共同包含構成人類版病毒的所有基因組組分。儘管無單個蝙蝠包含與人類SARS冠狀病毒一模一樣的毒株,但是分析表明這些毒株頻繁重組。這一發現基本證實了袁國勇教授的蝙蝠起源猜想。
  • 蝙蝠?水貂?新型冠狀病毒來自哪種動物?
    新型冠狀病毒與44種病毒進化樹(橙色區域為2019-NCoV)朱懷球團隊研究得出結論,新型冠狀病毒具有與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SARS-CoV)、蝙蝠SARS樣冠狀病毒(Bat SARS-like CoV)和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C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