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冠狀病毒族群來源於自然界的蝙蝠,偶爾通過其他不同種類動物...

2021-01-09 FX168財經網
【世衛組織:新冠肺炎病毒來自自然界】世衛組織食品安全與人畜共患病專家彼得·恩巴雷克表示,新冠肺炎病毒及所屬的冠狀病毒族群來源於自然界的蝙蝠,偶爾通過其他不同種類動物傳播到人類,適應人體後導致疾病發生,此類傳播都是源自與動物的密切接觸。(央視新聞) 文/冷靜2020-05-08 17:20:52來源:FX168

【世衛組織:新冠肺炎病毒來自自然界】世衛組織食品安全與人畜共患病專家彼得·恩巴雷克表示,新冠肺炎病毒及所屬的冠狀病毒族群來源於自然界的蝙蝠,偶爾通過其他不同種類動物傳播到人類,適應人體後導致疾病發生,此類傳播都是源自與動物的密切接觸。(央視新聞)

相關焦點

  • ...偶爾通過其他不同種類動物傳播到人類,適應人體後導致疾病發生...
    【世衛組織:新冠肺炎病毒來自自然界】世衛組織食品安全與人畜共患病專家彼得·恩巴雷克表示,新冠肺炎病毒及所屬的冠狀病毒族群來源於自然界的蝙蝠,偶爾通過其他不同種類動物傳播到人類,適應人體後導致疾病發生,此類傳播都是源自與動物的密切接觸。
  • 世衛組織:新冠肺炎病毒來自自然界 多項針對傳播動物的研究正在進行
    2020.05.08 17:21【世衛組織:新冠肺炎病毒來自自然界 多項針對傳播動物的研究正在進行】當地時間5月8日,世衛組織食品安全與人畜共患病專家彼得·恩巴雷克表示,新冠肺炎病毒及所屬的冠狀病毒族群來源於自然界的蝙蝠,偶爾通過其他不同種類動物傳播到人類
  • 獨特的冠狀病毒毒株隨不同種類蝙蝠一起進化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海英)一國際研究團隊23日在《科學報告》線上版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對西印度洋地區36種蝙蝠所攜帶的冠狀病毒進行分析後發現,不同種類蝙蝠都有自己獨特的冠狀病毒株,這表明蝙蝠和冠狀病毒共同進化了數百萬年。
  • 一項國際研究稱:獨特的冠狀病毒毒株隨不同種類蝙蝠一起進化
    一國際研究團隊23日在《科學報告》線上版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對西印度洋地區36種蝙蝠所攜帶的冠狀病毒進行分析後發現,不同種類蝙蝠都有自己獨特的冠狀病毒株,這表明蝙蝠和冠狀病毒共同進化了數百萬年。所有動物體內都生活著病毒,蝙蝠則被認為是冠狀病毒的天然宿主。這些病毒對蝙蝠無害,但如果在不同物種之間傳播,就有可能對其它動物構成危險。研究不同類型冠狀病毒與其宿主之間的遺傳關係,有助於科學家更好地了解病毒是如何從動物向人類轉移的,進而制訂更科學合理的公共衛生計劃。
  • 蝙蝠?水貂?新型冠狀病毒來自哪種動物?
    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源自蛇?遭學界質疑1月22日,一篇發表在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醫學病毒雜誌)的論文指出,與刺蝟、穿山甲等其他動物相比,2019-nCoV的密碼子使用偏好與蛇類似,因此蛇最有可能是攜帶新型冠狀病毒的動物。
  • 蛇、水貂、蝙蝠,新型冠狀病毒究竟來自哪種野生動物?
    不過,國際知名病毒學家羅光湘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表示,石正麗團隊最近從蝙蝠分離到與武漢新型冠狀病毒高度同源的病毒,但該病毒是否存在於其它動物仍不清楚,需要採集不同動物樣本進行檢測。北京大學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教授朱懷球團隊1月24日在bioRxiv預印版平臺發表的研究文章提示,蝙蝠和水貂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的兩個潛在宿主,其中水貂可能為中間宿主。研究認為,與感染其他脊椎動物的冠狀病毒相比,蝙蝠SARS樣冠狀病毒與新型冠狀病毒具有更相似的感染模式。
  • 石正麗與美國科學家發表研究,監測蝙蝠冠狀病毒跨物種傳播
    通過比較α和β冠狀病毒的宏觀進化模型,確定了病毒的宿主分類以及中國冠狀病毒進化多樣性熱點的地理區域。這一研究不僅有助於人們理解冠狀病毒的進化和多樣性,還能幫助科學家以蝙蝠冠狀病毒的發現為目標,進行積極的人畜共患傳染病的監測。
  • 蝙蝠之「禍」,你真的了解蝙蝠嗎?
    終識 「菊頭蝠」 「菊頭蝠」是哺乳綱翼手目菊頭蝠亞科菊頭蝠屬—大類蝙蝠的統稱,環境適應性強,廣泛分布在溫帶到熱帶地區的森林環境中。 自然界中,它們主要棲息在各種山區的天然巖洞中, 偶爾也會使用山區廢棄的防空洞、坑道、窯洞等人工環境。
  • 蝙蝠:冠狀病毒最致命的傳染源
    很多跡象表明,它的源頭不在人身上,而是首先寄宿在某種動物上,然後跳到人身上的。但這種動物是什麼呢?科學家相信,馬身上的病毒必定是從其他動物那裡傳來的,但對數百種動物做了檢測之後,並沒發現這些動物攜帶有該病毒。為了避免漏掉任何一種可能,人們把調查範圍擴大到了蝙蝠。起先,在一種大型食果蝠上,發現了亨德拉病毒的抗體,隨後又發現了病毒本身。
  • 為什麼蝙蝠感染冠狀病毒後不會生病
    ■被感染的蝙蝠細胞具有抵禦病毒重複感染的能力從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冠狀病毒、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冠狀病毒,再到如今的新冠病毒,蝙蝠被認為可能是多種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為何蝙蝠長期攜帶冠狀病毒而不生病呢?近日,一項新研究揭示了其中「奧秘」。一項新近發表於英國《科學報告》的研究以實驗驗證了蝙蝠細胞可和病毒長期共存的假說。研究人員讓MERS冠狀病毒對一種大棕蝠的細胞進行長達126天的持續感染,並通過檢測蛋白質、轉錄體和基因等方式分析被感染細胞。研究發現,儘管MERS冠狀病毒進入人體後會殺死人體細胞,但卻可在蝙蝠細胞中與宿主長期「和平共處」。
  • 緊跟疫情之動物探秘——蝙蝠
    蝙蝠,傳說一種會吸食血的動物。它們有著可怕而恐怖的面孔。然而,事實卻出乎我們意料。其實世界上的大多數蝙蝠都是不以血為食的,只有三個種類的吸血蝙蝠以血液為食。大多數蝙蝠種類主要以昆蟲和其他截肢動物為食,還有一些有點像蜜蜂,主要靠吃花蜜和花粉生存。
  • 新冠病毒直接來源於蝙蝠嗎?這三個問題需要解答
    (原標題:新冠病毒直接來源於蝙蝠嗎?這是SARS病毒所不具備的,也沒有在蝙蝠冠狀病毒、穿山甲冠狀病毒中發現。有研究人員認為,新冠病毒比其他親緣近的病毒多了Furin切割位點,受體結合域與整體親緣更近蝙蝠冠狀病毒的相似度還不如整體親緣更遠的穿山甲冠狀病毒,「如果完全通過自然進化獲得這些獨特性,非常不可思議」。因此,這也使得「新冠病毒人造說」在發病初期甚囂塵上。
  • 科普:為什麼蝙蝠感染冠狀病毒後不會生病
    科普:為什麼蝙蝠感染冠狀病毒後不會生病新華社北京5月7日電(記者彭茜)從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冠狀病毒、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冠狀病毒,再到如今的新冠病毒,蝙蝠被認為可能是多種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為何蝙蝠長期攜帶冠狀病毒而不生病呢?近日,一項新研究揭示了其中「奧秘」。
  • 冠狀病毒在自然界的天敵是什麼?
    要我說冠狀病毒在自然界的天敵差不多應該是蝙蝠和它不喜歡的陽光。你別看蝙蝠長得又小又醜不好看,白天總躲在山洞總怕見人似的,可據有關資料顯示,蝙蝠身上現有的病毒病菌就達二百多種,還沒有被人類所認知的病毒菌體可能達到四千來種。為什麼蝙蝠身上攜帶那麼多病毒而自己卻沒事?為為什麼像博拉病毒、SARS、中東呼吸症病毒 這次的新冠病毒對人類傷害這麼厲害的病毒都能與蝙蝠共存呢?
  • 人類、牲畜和病毒:盤點那些帶來瘟疫的動物,可不只是蝙蝠而已
    近日,鍾南山院士指出,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基本上可以確定是來源於蝙蝠,並且通過另一種動物作為中間宿主傳染給人類的。很多網友對於疾病來源於動物都感覺不太能理解,為什麼動物身上的疾病會傷害人類呢?其實,我們身邊的部分常見疾病,都是從動物身上而來的,而且都是與人類關係密切的動物。
  • Nature解讀:為什麼說新型冠狀病毒最可能宿主是蝙蝠?
    通過基因測序發現這個患者的肺裡存在一種以前從未發現過的新型冠狀病毒(以下稱為「2019-nCoV」)。2新病毒與SARS樣冠狀病毒最相似該研究報告了通過基因組分析發現新病毒29,903個核苷酸中89.1%與蝙蝠SARS樣冠狀病毒相似。
  • 科學家對千隻蝙蝠抽血調查,有了多個重大發現,反對滅絕蝙蝠
    據新華網4月27日援引科技日報的報導稱,日前,一支國際科研團隊在《科學報告》上發表了有關於蝙蝠的論文。在新研究中,研究團隊從棲息於西印度洋地區多個島嶼、代表著36種不同種類的1013隻蝙蝠中抽取血樣進行分析,結果發現超過8%的蝙蝠攜帶有冠狀病毒。
  • 最新官宣新型冠狀病毒又與蝙蝠有關?蝙蝠究竟有何魔力?
    1,我帶100種病毒,但我不會感染正如上圖,蝙蝠最高能攜帶100多種病毒,被稱為自然界高致病性病毒的「蓄水池」、「飛行的病毒庫」。更神奇的是,自身卻不會被感染。這簡直是一種bug級的存在。因為它們在蝙蝠體內進化百萬年,已經適應40℃高溫,人或其他哺乳動物被感染後,身體常規的發熱機制已無法對它們的複製造成有效幹擾。
  • 蝙蝠最新研究:科學家又發現了6種新的冠狀病毒!包括3種新的 α 屬...
    由於土地利用變化增加了人類與野生動物的距離,並通過生計、娛樂、商業和宗教或文化活動等,增加了人類對野生動物的潛在接觸,這些地點被定為潛在的高風險區域,其中兩個地點以洞穴遊覽為特色旅遊項目,人們通過鳥糞採集、宗教活動和生態旅遊經常接觸蝙蝠。
  • 新型冠狀病毒是吃蝙蝠吃來的嗎?
    比如,某位說法語的朋友發推稱「湖北人愛吃蝙蝠和其他野生動物,並經常在社交網路上分享」,並貼出了一系列的視頻截圖「為證」。而事實上,這些影像都是國內某旅行節目2016年在太平洋島國 帛琉錄製,當事人也已經現身進行了澄清和道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微信裡搜索「網紅吃蝙蝠」,了解更 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