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從2016年開始,漲價成了照明行業永不落幕的話題,伴隨而來的就是行業回暖,那到底LED企業漲價,盈利攀升背後蘊藏了哪些玄機?
從2016年開始,漲價成了照明行業永不落幕的話題,伴隨而來的就是行業回暖,那到底LED企業漲價,盈利攀升背後蘊藏了哪些玄機?既然LED企業回暖,那應該留意2017年的行業商機,抓緊機遇,擼起袖子好好幹!
一、LED企業盈利穩步攀升 營收背後大有玄機!
雖然近日全球LED產業增速正逐步趨緩,但LED上遊晶片及中遊封裝企業市場佔有率卻大大提高。許多廠家加速擴產,獲得了巨大的利潤,受行業影響,供不應求下部分LED企業盈利將再度攀升,而這營收的背後卻大有故事。
2017年,由於原材料漲價,整個上遊LED晶片供不應求,導致龍頭企業紛紛提價,晶片市場再次迎來擴產。據了解,今年LED晶片龍頭企業增加約345臺機器,今年年底全球有效產能達到8328萬片/年。另外,LED晶片龍頭企業有效擴張產能,市值飆升。
目前,全球LED封裝產值153億美元增速回暖至5%,歐、美、日等國外廠商主導高端市場,2015年中國產值份額達21%,首次位列全球第一,預計這一比例將在未來2~3年進一步提升。同時LED封裝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國內龍頭封裝企業盈利能力提升。
企業營收穩步攀升,行業局勢不斷變化都會帶來一定的影響,就LED產業目前的情況來看,市場需求日新月異,LED企業技術研發實力也會不斷提升,共同推動行業技術創新,製造出更加富有技術含量的產品。
另外,除了推動行業技術升級外,許多新應用領域也將逐漸開發出來,像車用LED、VR/AR等市場也廣受追捧。隨著一系列變動,全球LED產業正逐步進入「高原期」,增速不斷放緩。其中,中國廠商的市場份額則持續提升,正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二、從2017年政府報告中看LED照明產業商機在哪?
隨著2017年全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不僅明確未來一年政府的工作重點,眾多企業家們也如沐春風,發現了其中蘊藏著的眾多投資機會。
分享經濟
【報告原文】「支持和引導分享經濟發展,提高社會資源利用效率,便利人民群眾生活。」
的確,目前共享單車、共享停車位、共享廚房對很多人來說已經不再陌生,分享經濟正走進我們的生活。有報告指出,去年我國分享經濟市場交易額約為3.45萬億元。今年分享經濟有望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
體育產業
【報告原文】「做好冬奧會、冬帕運會籌辦工作,統籌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發展,廣泛開展全民健身。」
涉足體育產業早已經是眾多LED企業的目標。從大的投資贊助冠名足球、籃球、跳水,小到企業參與體育產業相關設施場館的照明工作,一切都是新機遇,新市場,新挑戰。
新興產業
【報告原文】「全面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加快新材料、人工智慧、集成電路、生物製藥、第五代移動通信等技術研發和轉化。」
半導體照明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一直都是國家重點關注和發展的一個產業。更是在新材料等重點專項中,對半導體照明和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給予重要一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重點關注,新興產業發展將迎來新的發展局面。
智能製造
【報告原文】「把發展智能製造作為主攻方向,推進國家智能製造示範區、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
智能製造不僅能實現各種製造過程自動化、智能化,還具有高速、高精度等特徵,市場前景廣闊。據預測,2020年我國智能製造產值有望超過3萬億元。智能製造有望打開更加廣闊的空間。
數字家庭
【報告原文】「擴大數字家庭、在線教育等信息消費。」
「數字家庭」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新詞之一。數字家庭,能夠在家庭範圍內實現各種電子設備的互聯和管理,推進健康醫療、電子政務、電子商務向居民家庭延伸,形成家庭信息服務新業態。政府工作報告從政策上肯定了行業發展的意義,對該領域是大大的利好。
醫養結合
【報告原文】「推動服務業模式創新和跨界融合,發展醫養結合、文化創意等新興消費。」
隨著我國老齡化趨勢的加劇,養老服務業的市場規模越來越大。如何有效整合醫療和養老服務資源,方便老年人獲得連續、及時和專業的服務,這樣的需求越來越迫切。醫養結合這種新興消費正進入歷史機遇期,值得關注。
清潔能源汽車
【報告原文】「基本淘汰黃標車,加快淘汰老舊機動車,對高排放機動車進行專項整治,鼓勵使用清潔能源汽車。」
新能源汽車國家已經推廣許多年,現在也正式走向普通大眾!為了保衛藍天,過去一段時間,各級政府出臺了多項鼓勵清潔能源汽車發展的相關政策法規。這次政府工作報告在機動車治理上也提出了具體要求。而隨著充電樁等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清潔能源汽車勢必將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
全域旅遊
【報告原文】「完善旅遊設施和服務,大力發展鄉村、休閒、全域旅遊。」
目前,世界經濟向東看,中國經濟發展迅速,中國普通民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旅遊已經成為大眾日常消費的重要開支。國家從政策鼓勵和引導旅遊產業發展,LED景觀照明和旅遊城市建設將開啟新一輪的增長。所以,關注旅遊產業發展,LED景觀亮化和室內照明相關企業也能獲得機遇!
電商快遞
【報告原文】「促進電商、快遞進社區進農村,推動實體店銷售和網購融合發展。」
LED企業涉足電商早已有之,還記得2016年雙11的歐普業績轟動業界,未來電商和實體店鋪的結合將成為線上線下結合的「新零售」模式。想了解更多「新零售」模式相關資訊,可登錄旺客燈網進行查看資訊哦~~
可再生能源
【報告原文】「抓緊解決機制和技術問題,優先保障可再生能源發電上網,有效緩解棄水、棄風、棄光狀況。」
風力發電、光伏發電一直都是LED密切配合的一部分。尤其是風光互補的LED路燈,一直都是城市道路照明的重要選擇項。
三、歐普、雷士、木林森這些大品牌的布局與策略
歐普
早年,歐普一直只做定型產品,只做家居照明。後來,歐普迅速壯大了,便開始進軍商照,進軍電工。甚至今天,歐普進入現代燈、水晶燈、中式燈、歐式燈,幾乎沒有什麼品類沒上的,它進入了所謂的整體照明或「全照明」時代。歐普的發展證明,所謂專注,只不過是一個階段的追求;當某個品類接近飽和時,橫向擴展是一種必然。
雷士
雷士曾經相當長一段時間以商業照明為專攻,甚至很長時間內,雷士都是商照的代名詞。近年,雷士突然進入家居照明,隨後,其家居份額越來越大,品類越來越多,直至去年創立伯克利,徹底進入現代燈領域,並打出了年銷售20億元的目標。雷士從商照跨界到家居,同樣是商照達到一定的飽和度,為突破瓶頸而開出的新領地。
木林森
木林森一開始是做封裝的,以LED光源為核心。後來大面積進入家居和商照,而且一度銷量超過了光源。今年,木林森也進入了現代燈領域。此外,三雄、嘉美,都從商照跨界到了家居。歐特朗、鉅豪、冠華、亮爾雅,都從家居跨越到了花燈領域,而且有漸入佳境的感覺。
企業為什麼要跨界?
可能是在本領域的發展遇到瓶頸,需要突破了。也有可能是覬覦別的領域利潤,要橫向進攻一把。從2014年或更早時候開始,照明巨頭紛紛進入了燈飾領域。燈飾註定是細分領域的。當然在LED行業普遍利潤低於15%以下時,照明企業似乎不約而同把投資方向轉向了藝術燈。因此才出現了近年來名噪一時的歐普新亞洲風、雷士伯克利、飛利浦時尚家居照明、木林森花燈。而大品牌進軍花燈領域,除了布局需要,也是一種利潤策略。
四、科銳與Ledvance籤訂專利交叉許可協議
科銳新聞稿稱,公司與Ledvance籤署了交叉許可協議,根據該協議,Cree將持續向Ledvance收取特許使用金,並獲得Ledvance專利組合的免版稅許可證。
作為交換,Ledvance也將獲得Cree有關LED燈泡與LED燈具的專利組合的許可證。許可專利涉及LED燈的各個方面,包括光學、熱管理、LED功率與控制、LED光效率以及光色與均勻性。但是,涵蓋Cree網絡照明技術(SmartCast)和混色技術(TrueWhite)的某些Cree專利並不包括在此次許可範圍內。
Cree法律和總顧問副總裁Brad Kohn表示:「隨著智慧財產權在過去29年的發展,Cree擁有深厚的技術組合,這些技術是設計和製造高性能LED燈泡和LED燈具的基礎。 「該項與Ledvance最新籤訂的許可協議是展示Cree研發投入價值與Cree照明技術廣度和實力的另一例證。」
五、海洋王擬1.17億控股浙江滬樂 開拓特殊環境照明市場
3月22日,海洋王照明發布公告稱,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購買浙江滬樂51%股權,交易金額為11,730.00萬元,其中本次交易的股份對價為51%,現金對價為49%。
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發行數量為2,652,904股,發行價格不低於22.55元/股。據公告顯示,浙江滬樂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8,233.07萬元,淨利潤1,161.44萬元。截止2016年12月31日,浙江滬樂資產總額為11,937.82萬元,負債總額為9,149.17萬元。
通過收購標的公司,海洋王將增加其在船舶特殊環境照明產品的品種,並增加其在民用及軍用艦船配套照明產品的市場份額,符合上市公司加強開拓船舶行業特殊環境照明市場的戰略方向。
六、布局矽襯底大功率LED晶片 國星投資美國RaySent進展順利
近日,國星光電投資美國 RaySent 科技公司事項取得廣東省商務廳核准並予以頒發《企業境外投資證書》,其餘境外投資的核准及報備文件正在陸續辦理。RaySent 科技主要研發、生產、銷售 LED 外延、晶片、器件及 LED 照明產品,以及其他半導體類相關器件及產品,提供售後服務,技術支持,相關工程和服務。
國星光電錶示,本次投資的 RaySent 科技矽襯底大功率 LED 晶片及相關專有技術具有高技術性和商業價值。RaySent 科技團隊長期研究及優化的薄膜結構 LED 晶片適用範圍廣,且相關晶片產品普遍利潤率較高,將有助於公司規避同質化競爭,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新產品投放市場,可實現公司短時間、低成本地提高現有產品性能和規模化生產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