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愛的婚姻戕害婆媳兩代,《香魂女》榨出中國女人的命運悲鳴

2021-01-08 勤翻篇兒

1993年2月22日,包括張藝謀在內的柏林電影節評委團頒出史無前例的「雙黃蛋」——兩位導演的作品同獲殊榮捧得金熊,一是李安的《喜宴》,一是謝飛的《香魂女》。

謝飛導演長期任教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是第四代導演的領軍人物,早在1990年就憑藉《本命年》提名柏林金熊,最終摘得最佳藝術成就的銀熊獎。他的作品風格沉穩,內涵深厚而極富悲憫,從早期作品《湘女蕭蕭》到《香魂女》再到收山之作《益西卓瑪》,構成了獨特而動人的女性電影譜系,其中,《香魂女》更被業界認為是中國女性電影的標杆之作。

直至今日,謝飛導演仍活躍在一線,做評委、當監製、全力扶持新人,口碑炸裂的《萬箭穿心》、搖滾崔健的《藍色骨頭》都是由他監製。假如你現在去豆瓣搜索「謝飛」,會發現這位八十歲的老人家2020年看片共140餘部,讀書不停,筆耕不輟,眼界和思維始終保持開闊與活躍,實乃我輩之楷模。

重溫《香魂女》,其流暢的敘事、恰到好處的鏡頭語言、精湛準確的表演、鮮明可信的人物形象、引人深思的藝術化處理,無不彰顯出大師的人文修養和藝術底蘊,其探討的「社會觀念與女性命運之悲歌」的主題,在今天仍被爭論得如火如荼。

《香魂女》根據茅盾文學獎得主周大新的中篇小說《香魂塘畔的香油坊》改編,由斯琴高娃、陳寶國、伍宇娟、雷恪生主演,講述了中國改革開放初期一座鄉村油坊女主人「二嫂」的半生掙扎以及試圖掙脫命運枷鎖的自我救贖:

身為童養媳的她多年熬成(富)婆,卻在為傻兒子娶妻的過程中,不自知地成為惡制度的擁護者和延續者,將貧窮純淨的少女環環強納為媳,逼她重複自己當年的悲劇命運。最終雖有女性覺醒意識的萌芽,然而婆媳二人的未來卻依舊是「道阻且長」。

作為妻子的二嫂:童養媳有xing無愛的婚姻,是中國傳統女性艱難處境的縮影

二嫂七歲那年被父母賣給腿部殘疾的丈夫做童養媳,十三歲被逼圓房。痛苦的初夜過後,少女跑到香魂塘邊,想要投塘自盡,卻被跟蹤而至的婆婆救下,從此無奈地繼續著有xing無愛的婚姻生活。

二嫂生性倔強聰穎,吃苦耐勞,同時又極其看重他人眼光。她一邊忍受無愛婚姻的孤獨寂寞,一邊極力在外人面前經營和維護著家庭的虛假和睦。這種要強好面子的性格特徵,為她日後強娶兒媳的行為埋下了伏筆。

像無數對婚姻絕望的女性一樣,二嫂將全部精力傾注在事業,也就是香油坊上。經過多年奮鬥,終於用一己之力養大傻兒子,用香魂塘水和歪嘴芝麻打造出品質過硬的芝麻香油,甚至引來了一位日本女企業家的青睞與投資。

影片的開頭對香魂塘做了濃墨重彩的渲染:臉盆大的荷葉上挺立著粉色的大荷花,光屁股的娃娃們在塘中盡情玩耍;環環青春的笑容像塘水一樣清澈,她與同村小夥子金海的愛情正在香魂塘畔逐漸發芽。

然而,通過二嫂對日本女企業家的介紹,我們了解到,香魂塘在孕育生命的同時,也在吞噬生命——相傳在乾隆年間,有一位財主家的女兒和一位窮人家的女兒在十七歲時先後投塘自盡,原因不明。她們化作蝴蝶飛入長空,只留下兩縷嫋嫋香魂供後人憑弔。

從清代流傳至今的故事,象徵著中國無數女性共有的悲劇性命運,也為主人公二嫂的故事鋪上了一層濃重的陰影:

粗暴、懶惰的瘸二叔,平日對油坊的事不聞不問,全丟給二嫂打理;晚上去聽戲喝酒,半夜回家在二嫂身上發洩獸慾,稍有反抗就是一通暴打。

肉體/精神殘缺的男人享受著女人免費的勞動成果,依仗暴力來表現所謂「男子氣」。這種情形非但不受管束,相反還在傳統文化意義上被原諒,被寬恕,甚至被看做習以為常——這種情況即便放到今天的中國農村,又有了多少改變呢?

作為母親的二嫂:為傻兒子強娶環環,是從受害者主動變為施害者

當婚姻不幸的女人成為母親,孩子就成為她生命中唯一的寄託,即便孩子呆傻殘疾,母性的力量也仍支撐著她們去與生活和命運對抗。

墩墩天生殘疾,長到22歲上,在香魂塘邊開了心竅,鬧著要媳婦。出於母愛,二嫂開始為墩墩物色能夠照顧他的女人。心思不純貪圖金錢的不要,獨眼不健全的也不要,二嫂要的是健康美麗、純淨如水又勤勞能幹的環環。

二嫂先是託媒人去提親,沒想到環環卻不樂意,打聽下來,原來中間隔著個小夥子金海。二嫂接下來的一番操作,凸顯了這個人物的矛盾與複雜性:

她先是用高薪引誘金海去香油坊在鎮上的門市工作,前提是兩年不能搞對象,因為怕分心耽誤了買賣;然後把信貸社的人請到家裡吃飯,暗示加明示地要對方去環環家裡催債,還不上就用房子抵押。。

二嫂是生意人,也是十裡八鄉有名的富婆,尤其是日本人找上門來合作之後,她的香油坊已經是中外合營的大買賣,她一發話,別人都忙不迭地言聽計從,事情在金錢的威力下辦得異常順利。

面對公家債主,環環主動提出嫁給墩墩,開價一萬二。二嫂則大手一揮,又給加了三百,在她眼中,沒有錢搞不定的事,環環在她眼裡,也只是一件可以隨心買賣的物品而已。

她似乎已經忘了,幾十年前,七歲的自己也是這樣,以一袋子苞谷和一沓子毛票的價格被賣給了瘸二叔。

至此,兩代女性的命運「環環」相扣,自私的母愛令二嫂失憶,她這種不自覺的、主動的「自我物化」與「物化他人」,也令歷史呈現出一個令人哀嘆的死循環結構。

婚後,二嫂因為對墩墩的疼愛和不放心,對環環百般挑剔,嚴格管教,全然不顧自己兒子根本沒有性能力,而一味要求環環配合隱忍。

一天夜裡,墩墩犯了癲癇,死死掐住環環肩膀發出怪叫,然後就是一連串的拳打腳踢。被嚇破膽的環環逃回娘家,二嫂立即上門追討一萬五,再次將無力還錢的環環拖回畸形的婚姻當中。

明明是一個看盡人事涼薄的童養媳,一個飽嘗畸形婚姻之苦的妻子,卻在母愛中迷失、癲狂,不惜報復性地去戕害一個與過去的自己一模一樣的窮苦少女。二嫂的「這一面」就像香魂塘的「另一面」一樣,呈現出幽深與黑黯的氣息,正在一步步地將環環拉入塘底,一同承受沒有出路的千年苦楚。

而作為一個長久浸淫在無愛婚姻中的孤寂女人,二嫂和健壯的送貨男人任忠實暗通款曲,從見不得光的交往中,徒勞地尋求靈肉合一的慰藉。在原著小說中,墩墩的妹子就是二嫂給任忠實的骨肉,二嫂因為擔心生出健康的孩子引起村人非議,還費了好一通口舌製造輿論,生怕事情敗露,毀了自己的好名聲。

當環環進門後,家裡平添了一雙女人的眼睛,二嫂和任忠實之間的秘密,也即將浮出水面,二嫂在媳婦面前的「強勢婆婆」人設,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

作為婆婆的二嫂:被兒媳撞破的地下情卻意外成為和解的橋梁

瘸二叔在一切事務上的憊懶不經心,使得二嫂與任忠實的偷情進行得很順利。在他們倆的身上,我們不難預見,環環就是未來的二嫂,金海就是未來的任忠實。兩個被強行嫁給殘疾的女人,她們自身的生命力和情感需求,會自動將她們推向健壯、健康、健全的男人。

這也不得不讓人感嘆原著作者的匠心布局,用「二嫂--瘸二叔--任忠實」與「環環--墩墩--金海」這兩組三角關係,清晰地呈現和強調出二嫂與環環「被賣--被辱--渴求」的「環環相扣」的命運。這樣的寫作手法如同音樂中的復調,在反覆的吟唱中爆發出張力十足的力量,對讀者和觀眾的情感造成強烈的衝擊。

香魂塘作為時間的「證人」,見證了環環與金海在塘邊的情竇初開,也見證了二嫂和任忠實在塘邊的抵死纏綿,迴蕩在香魂塘上的主題歌,以悲涼的歌詞唱出了無限循環的歷史感:

「蘆葦青青水清清,秋去春來還是這光景,鳥在天上飛呀,船在水裡行,沒有路,沒有路,也得奔前程。」

隨著「沒有路也要奔前程」的本能驅動,二嫂和任忠實從香魂塘轉移到自家臥房。一夜,瘸二叔突然間提前推開了院門,眼看就要把任忠實堵在屋內。

二嫂驚慌之下推開後窗,卻赫然與出來收衣服的環環面面相覷。任忠實跳窗而去,然而後院除了環環的房間,並無其他藏身之地……

二嫂真是驚得魂飛魄散,竟假稱生病不敢出門。在她的臆想中,一直被她苛待的環環肯定已經將這醜事在村中散播,她這輩子算是徹底被毀了。

然而一連幾天,家裡家外都是風平浪靜。二嫂忐忑問環環,為什麼沒說出去?

環環的一句話讓二嫂淚崩,她說:「為什麼要說出去?娘,我懂得,你這輩子心裡也苦。」

小說中這樣寫道:

「二嫂手按鍋臺一動不動地站在那裡,她覺出有一股暖而熱的東西在胸中瀰漫,一陣輕微的震顫在向四肢伸延。她知道有淚水開始溢出眼眶,她想抬手去抹時,它們已經砸向了鍋中,她靜靜地聽著淚珠砸下去的聲響。她久久地站在鍋前……」

這次對話之後,墩墩又一次犯病了。二嫂幫環環一起安頓了墩墩,累出了一身汗。

婆媳一起到香魂塘邊擦洗。二嫂輕聲喚著環環的名字,說:「你和墩子離了吧。一輩子太長了……再找個人,娘給你準備嫁妝。過年過節了,回來看看我,等於我還有個兒媳。」

環環叫了聲娘,哽咽著抱住二嫂的肩膀。

香魂塘上照了幾千年的月影,仍在緩緩移動……

影片中,謝飛導演卻並未將鏡頭停留在這個頗有些溫情的畫面。他讓環環悲憤地反問了一句:「可是誰還會要我啊!」

這一句問話,問出了中國女性被踐踏了價值之後普遍的自我懷疑,當純真已被毀滅,渴求已被扼殺,她們又有多少勇氣,多大空間,去為自己尋求一片自由自在的天地呢?

影片中,來自日本的女企業家,是二嫂內心深處的嚮往,也是作者和導演為他們的主人公特意留下的光明出口。

女企業家代表著擺脫了傳統枷鎖、跨越國家疆界自由貿易往來的獨立女性形象,或許也是二嫂將來的努力方向。但當二嫂將女企業家送給她的絲巾系在女兒脖子上時,我們又會恍惚地感到,這個行為似乎代表的是二嫂仍然放棄了通往自我解放的道路,而將改變的希望寄托在小女兒身上。

年初,在一個社群裡看到來自深圳的年輕女孩言之鑿鑿地說了這樣一句話:「我相信經濟獨立會最大程度地解決女性的情感內耗」。

換句話說 ,她認為女性只要能不依靠男人掙錢而生活,就能一順百順,獲得情感和精神的完全自由。

然而我卻沒有這麼樂觀。當她結婚生子,面對自身角色的不斷轉換時,還會如此樂觀和肯定嗎?

—END—

在影視與文學的倒映中做夢,在夢境的倒映中寫作。歡迎關注我的帳號@勤翻篇兒。

相關焦點

  • 《婆媳》//以第三章「夾心餅乾」來解析婆媳的調節劑到底是誰?
    《婆媳》是作者鄭沄在2009年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主要講述了良好的婆媳關係和經營和睦的家庭關係需要三方的努力——婆婆、兒媳和兒子,而這三方需要怎樣正確的處理婆媳之間的矛盾。以最嶄新的視角、最親切可信的語言將影響婆媳關係的每個側面詳加解析,讓讀者能夠胸有成竹、無懼無畏地走入婚姻,也能救讀者於婆媳關係的水火之中。看到這本書我就在想:怎麼不早點盤它呢?
  • 女人不管你在婚姻中多委屈,都不要輕易向外人袒露二件事
    所以在婚姻裡的女人不管你有多委屈,也不要輕易向外人坦露這兩件事了,容易惹人非議的這第一就是背後說別人的是非,誰都想擁有一段幸福美滿的婚姻,但是現實總是不盡人意的,很多時候我們無法改變,別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只能改變我們自己了!
  • 來自已婚女人的忠告:不要因為婚姻,把自己變成怨婦
    難道這就是婚姻嗎?我有點想逃離了!」其實關於這個問題,在這兩個讀者留言之前我就跟一個已婚的朋友聊過,她結婚有兩年多了,現在有了孩子,家庭和睦,她個人的狀態也非常好。因為我每天都會接到很多讀者的留言,面對很多問題婚姻,我就問她,「很多女人在結婚後都遇到了問題,為什麼你的婚姻看起來一點兒問題都沒有?」
  • 傾城之戀:比愛情更動人的,是一個二婚女人對命運的不屈和自贖
    《傾城之戀》透過對女主白流蘇和男主範柳原在情場明裡暗裡的交鋒,從陌生人到情人,再輾轉到夫妻的情感糾葛,以舊時大家庭無愛的婚姻為背景,添加戰爭的佐料,明則感慨一段來之不易的「傾城之戀」,實則歌頌了地位低下,手無縛雞之力的女主,不被命運打倒,對命運頑強不屈和步步為營的自我救贖。女主白流蘇的這種不卑不亢,自我救贖和成全的精神到今天都值得所有女性學習。
  • 婚姻中,「嘴甜」的女人會用這四句話哄婆婆開心,你要學習一下
    愛情,婚姻,交友,婚外戀,離婚是情感故事的集結地,請點擊右上角關注 。我們每天為您帶來歡樂,愉快的心情。網友傾訴,圖文無關,原創不易,抄襲必究自古以來,婆媳關係都是中國式婚姻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段婚姻中,如果兒媳可以得到婆婆的認可,可以把婆婆哄的開心,那麼更有利於家庭的和睦發展。而要想把婆婆哄開心,就要學習這四句話。一、越活越年輕自古以來,任何一個女人都是不服老的,這是女人的共性,婆婆也是。
  • 婆媳關係怎麼處?記住千萬不要碰紅線!
    文/姜三水從古至今,婆媳關係都是家庭關係中最難把握和相處的,姑媳關係亦然。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年輕小夫妻一定要單獨生活的原因,很多時候,一些特別敏感的關係一但破壞,再修復回到最初的樣子就難了。婚姻就是一個戰場,你需要步步為營,小心維護,才能保證家庭和諧,婚姻幸福。
  • 性格決定命運,這4種女人,嫁給誰都不會過得差
    01生活中,我們總是會羨慕那些婚姻一直幸福的女人,覺得她們能嫁給一個疼她愛她的好老公,或者能有一個是對她像女兒的好婆婆,真的特別的幸運。可真實的情況是,這些能在婚姻中一直獲得幸福的女人,雖然不排除有幸運的成分在內,但是,人的一生那麼長,不可能一直都憑藉運氣。只要我們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她們的幸福,跟自身的性格和努力息息相關。一個品格優秀的女人,她會化生活中的困難為動力,會懂得如何去經營婚姻,經營自己的人生,所以,一般都不會過得差。
  • 步入婚姻後,女人在四個方面越是「大氣」,男人越寵愛你
    就像有人說過,結婚是兩個人合夥做生意,唯有懂得經營,以後才能收穫幸福,如果你想得到男人更多的寵愛,如果你想維持好自己的婚姻,就做一個大氣的女人,有些事無需斤斤計較。婚姻裡,只要兩個人都各退一步,只要兩顆心越靠越近,你們的日子會越過越好,所以說女人不要和男人置氣,心胸開闊一點,明天會更好。
  • 「婆媳戰爭」導致的三個悲劇:雪崩之前,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
    婆媳矛盾的根源就在於,雙方都認為自己的想法是對的,於是拼命爭吵,激烈的想改變對方的思想。 但兩代人之間,相差的不是年齡,而是一個時代,怎麼可能輕易的改變呢? 與其要改變對方,不如為了家庭的和諧,還是改變自己吧,要知道,一個家庭的美滿,一定是一家人的改變,而悲劇裡,每個人都難辭其咎。
  • 在婆媳關係中,男人做到這三點,家庭會更和睦
    在內心深處她們總是覺得是另外一個女人搶走了自己含辛茹苦撫養大的兒子」。 所以,想要破解婆媳關係這道千年難題的關鍵還是在於「兒子」。可現實是大多數男人遇到婆媳矛盾的時候第一反應都是逃之夭夭,結果兩個女人為了自己心裡都裝滿了委屈和怨氣。
  • 性愛賦予愛情真諦,婚姻讓人生完美
    父母通過配陰婚的這一傳統陋習撫慰了孤寂的亡靈,讓孩子們在冥界乃至天堂過上完滿的婚姻生活。倘若生無姻緣,死亦無姻緣,豈不是生前死後無比的悲悽。婚姻締結的是家庭,彰顯的是一種社會關係。性饑渴的男人,可以隨意跟一個女人交配,但性饑渴的女人則不一定,前提是她要對這個男子產生興趣,否則寧可長期忍受這種生理的壓抑和煎熬,都不會與一個自己壓根就不喜歡的男子交配,除非從男子那裡可以得到另外一些補償或者有價值的東西。性與愛有著本質上的不同,愛是情感需求的表現;性是生理需求的表現,對男人而言,滿足生理需求要比滿足情感需求最為根本和迫切。
  • 婚姻裡,聰明的女人都會做這四件事,讓男人時刻有危機感
    愛情,婚姻,交友,出軌,婚外戀,離婚是情感故事的集結地,請點擊右上角關注 。我們每天為您帶來歡樂,愉快的心情。網友傾訴,圖文無關,原創不易,抄襲必究結婚之後不一定能夠一輩子,那婚姻裡,女人應該怎麼做,才能讓男人有危機感呢?其實很簡單,做這件事就可以了,男人一定會對你格外上心,甚至是有危機感的。
  • 「把婆婆當媽的我,栽了個大跟頭」:好的婆媳關係,需要有邊界感
    在幸福的家庭裡,父母、子女婚姻過得幸福是基本特徵。如果父母的婚姻經營得不好,夫妻不睦,子女就不會擁有幸福美滿的童年。如果子女婚姻不睦,父母就會為此操碎了心,晚年也很難過得幸福。因此,婚姻,是一個人乃至一個家庭過上幸福日子的關鍵。 一段婚姻是否幸福,影響因素有很多,其中,婆媳關係就是最敏感的一根神經。
  • 新時代婆媳之間的矛盾,是因為新舊觀念的碰撞
    不過這樣的婚姻是非常少的,因為是一種新型的婚姻相處模式。眾所周知,婆媳關係之所以複雜,因為婆婆生了自己的老公,從鬼門關走了一圈才出現這個生命,養育了老公。母愛是很偉大的,他們有血緣關係,血緣關係是無法割捨的。哪怕像哪吒一樣,削骨還命也是做不到的。我們經常被問到一個問題,自己和婆婆跳進水裡,先救誰。
  • 在婚姻裡女人最害怕的一件事是什麼?
    李某不能忍受丈夫的這種欺瞞行為,向當地法院提出撤銷婚姻的請求,法院最終判決撤銷兩人婚姻關係。男人結婚前和結婚後,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照樣該吃的吃,該喝的喝,該玩的玩,該樂的樂,而女人婚前與婚後差別可大了,婚前的女人是貌美如花,驕傲的小公主,婚後的女人就是賢妻良母,卑微的黃臉婆。女人自從踏進婚姻殿堂的那一刻,就希望與自己的另一半相親相愛,白頭偕老。
  • 一個女人喜歡把這些話掛在嘴上,說明婚姻出現了危機感
    婚姻生活中有很多話不能說,說多了只會讓自己的婚姻有危機感,很多時候因為一時的生氣,然而暴露了真心地話語,那些話該說那些不能輕易吐露 ,特別傷感情,這幾句常掛在嘴邊婚姻就發生了變化。有些時候女人也有力不從心的時候,需要男人幫幫忙,男人就一句話你不知道我也很累嗎?生活失去了平衡的重心,如何生活的快樂,你需要他的時候不幫忙,就算幫了也是幫一半,有一些男人在外面工作很細心負責,可為什麼回到家就一無是處,就知道抱著手機,這樣的生活讓人如何是好女人很絕望。
  • 流瀲紫與瓊瑤合寫新版《新月格格》如何討好兩代觀眾?
    2012年,流瀲紫推出《後宮·如懿傳》,講述的正是瓊瑤筆下《還珠格格》中人物的故事,「講的是甄嬛成為皇太后之後,和乾隆的皇后烏拉那拉氏婆媳爭鬥的故事。這位皇后,也就是《還珠格格》中常刁難小燕子的那位。」流瀲紫說。   但是與純原創的《甄嬛傳》不同,《新月格格》有瓊瑤小說前作和劉德凱、嶽翎主演的同名電視劇先入為主,重拍劇本如何寫出「新意」又不失原作韻味,以討好兩代觀眾?
  • 為什麼婚後婆媳關係難相容?歸根結底,逃不出這3種原因,很現實
    從步入婚姻那一刻開始,婆媳關係就成了婚姻中繞不過一道難關。在我接觸過的已婚家庭中,婆媳能夠做到和睦相處、相敬如賓的實在少之又少。當婆媳之間互相不能認同,開始針鋒相對時,這場婚姻就很難收穫幸福了。此篇,咱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為什麼婚後婆媳關係難相容?歸根結底,逃不出這3種原因,很現實。
  • 《致命女人》:一場另類的婚姻解讀,用第三者揭開婚姻的殘酷真相
    導語:婚姻是一座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圍城》《致命女人》的三位女主各自生活在婚姻的圍城之中,她們對婚姻中潛伏的危機渾然不覺,當發覺丈夫出軌、出櫃,婚姻面臨破裂危機時,她們方才大驚失色。
  • 大齡女青年為何對婚姻望而卻步
    並提出如何定義女人味?女人味應該被誰定義等一系列話題,令人腦洞大開,令無數30+女人,又一次在年齡的困惑中解脫出來。但真的是解脫了嗎?還是不在乎了?還是沒遇上對的人?或許,只有自己知道!大齡女青年為何對婚姻望而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