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光學原理的多點觸摸技術

2020-11-27 中國觸控螢幕網

作者: TouchScreen     時間:2012-06-18     源於:中國觸控螢幕網    總點擊:

【導讀】:多點觸摸指的是允許計算機用戶同時通過多個手指或觸點來控制計算機的一種操作模式,而多點觸摸設備是由可觸摸顯示或影幕設備,也可由觸摸板組成,之後通過軟體識別同時發生觸摸行為的點並進行處理。

    概述

    多點觸摸指的是允許計算機用戶同時通過多個手指或觸點來控制計算機的一種操作模式,而多點觸摸設備是由可觸摸顯示或影幕設備(如計算機顯示器、桌面、牆壁),也可由觸摸板組成,之後通過軟體識別同時發生觸摸行為的點並進行處理。這與市場上常見的觸摸顯示屏(如計算機觸摸板、銀行的ATM 櫃員機)不同,市場上常見的觸摸顯示屏只能夠識別單點。
 
    通過全球愛好者的不斷探索和創新,到目前為止,已經有五種可以幫助愛好者搭建穩定的多點觸摸平臺的技術,它們分別是:由Jeff Han 教授開創的受抑全內反射多點觸摸技術(FTIR);微軟Surface採用的背面散射光多點觸摸技術(Rear-DI);由Alex Popovich 提出的雷射平面多點觸摸技術(LLP); 由Nima Motamedi 提出發光二極體平面多點觸摸技術(LED-LP);由Tim Roth 提出的散射光平面多點觸摸技術(DSI)。

    這五項技術主要基於光學原理和計算機視覺識別,除了這五種主流技術之外,,還有一些其它的技術同樣可以搭建多點觸摸設備,包括聲波器、電容、電阻、動作捕捉器、定位器、壓力感應條等。通常情況下,這各種感應器結合起來,就可以搭建一個特別的多點觸摸設備。在這裡,我們將和大家探索這五種多點觸摸技術。

    基於光學原理的多點觸摸技術

    基於光學原理(如攝像頭)的多點觸摸技術搭建的設備體積相對較大,但它的可拓展性較強、成本較低以及容易搭建。受抑全內反射多點觸摸技術(FTIR),正面和背面散射光多點觸摸技術(Front and Rear DI),雷射平面多點觸摸技術(LLP),發光二極體平面多點觸摸技術(LED-LP),散射光平面多點觸摸技術(DSI),這些都是基於光學原理多點觸摸技術。

    每個基於光學原理的多點觸摸技術都包含光學感應器(通常為攝像頭或攝像機)、紅外光源以及通過投影儀或者顯示面板顯示的屏幕。因為有這三個相通點,所以在系統探討各項技術前,需要對這三點有個清晰認識和了解。

    紅外光源

    紅外線(英文簡稱:IR)是不可見光的一種,位於人眼可以看到的可見光的紅光外側,在光譜中波長自0.76μm(微米)至400μm,「近紅外」(英文簡稱:NIR)處於紅外光譜上的最低處,一般被認可的波長為700nm(納米)到1000nm 。大多數數碼攝像頭的傳感器對紅外線很敏感,所以我們通常看到的攝像頭都加裝一塊可以濾去紅外線的鏡頭,以便於攝像頭只捕捉可見光。但這與我們所需要的相反,我們需要捕捉紅外光,因此我們需要將一塊可以濾除其它波長光只接收相對應紅外線波長光的鏡頭,替換原先的過濾鏡片就可以達到我們的目的。

    在多點觸摸技術中,紅外光源主要作用是區別觸摸表面的可視界面和手指或物體痕跡。鑑於很多系統都以投影儀或者顯示器作為顯示的設備,因此如何讓攝像頭僅讀取手指或物體反饋的觸摸點是我們需要關注的,通過改裝攝像頭,讓它僅讀取我們在觸摸表面上所需要反饋的觸摸點即可。

    大多數亞克力(Acrylic)生產商在生產亞克力時已經加強了削弱900nm 以上紅外線的能力,這樣可以幫助在作為窗戶使用時是減少對太陽熱的吸收。很多攝像頭在這方面上也做了修正,減小對940nm 以上紅外線敏感度和降低太陽光的幹擾。

    我們需要的紅外光是通過紅外發光二極體得到的。在多數基於光學原理多點觸摸技術中(特別是LED-LP 以及FTIR),紅外發光二極體可以作為有效的紅外光源從而提高我們所需要的紅外光。散射光多點觸摸技術(DI)不一定需要紅外發光二極體,但是也可以安裝具有紅外發光二極體的紅外光源組。雷射平面多點觸摸技術(LLP)利用紅外雷射器作為紅外光源。

    通常情況下,可以購買單紅外發光二極體或者直接購買紅外發光二極體帶:

    單紅外發光二極體:單紅外發光二極體價格相對便宜,可以很容易利用FTIR、DSI 以及LED-LP技術,為設備製作發光二極體框,但是需要我們了解如何去焊接我們所需要的電路。目前最常用的型號是歐司朗的SFH 485P,如果你想利用LCD面板作為顯示設備的話,那麼你需要亮度更大的紅外發光二極體。

    紅外發光二極體帶:這是用柔性扁平電纜結合紅外發光貼片製作的條帶,十分便利,購買的時候已經組裝好,只需要我們貼在亞克力四邊則可,公認質量最好的是美國的environmentallights.com提供的紅外發光二極體帶。

    紅外發射器:用於散射光多點觸摸裝置,這種方式的裝置更為簡易,只需要我們通過紅外發射器將箱子內部照亮即可,但需要我們注意的是如何消除因為紅外發射器引起的區域過亮問題。

    在購買紅外發光二極體之前,需要十分注意發光二極體的參數表、波長、角度、功率等,這些都是技術的重點。

    波長:780-940nm,紅外發光二極體在這個範圍內最容易被攝像頭讀取。波長越低,敏感度就越高,更容易分析壓感。

    功率:最低為80mw。

    適用在FTIR 的角度:角度低於正負48 度將不能產生全內反射,而角度大於正負48 度則會使紅外線溢出亞克力。為了確保範圍正常,可以讓角度高於正負48 度,但高於正負60 度會造成浪費(60-48=+/-12 度),紅外線會溢出亞克力。

    適用在DI 的角度:通常來講角度越廣越好,更大的角度產生的效果會更理想。對於DI 裝置,很多人會遇到區域過亮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建議將發光器反轉照射,避免直射顯示區域,同時我們需要為攝像頭加上過濾片,軟盤碟片可以臨時充當,但效果不太好,我們建議用專業的過濾鏡鏡片來解決問題。

    紅外攝像頭

    一般的網絡攝像頭或者攝像機可以用於多點觸摸設備上,但是會將紅外光過濾掉,只讓其讀取可見光,所以我們需要對其進行改裝成只有紅外光可以被讀取。通常情況下,我們只需要打開攝像頭的蓋⼦,然後將過濾紅外光線的鏡片去掉,換上可以過濾可見光的鏡片即可。但有些價格比較貴的攝像頭會將這個具有過濾紅外線功能的過濾鏡片整合在攝像頭裡面,我們無法去掉。

    有些攝像頭可以直接讀取紅外光線,但進行改裝的攝像頭用起來的效果會更好。

    多點觸摸設備的性能好壞取決於其採用的部件,因此你需要十分謹慎地去選擇你所需要的部件。在購買攝像頭之前,你需要明確的是自己的目的是什麼。如果你僅需要搭建一個小的用來測試的多點觸摸設備,那麼一個簡單的攝像頭就足夠了,但相反如果你需要搭建一個用來演示的多點觸摸設備,那就需要考慮購買更好的攝像頭了。

    解析度:攝像頭的解析度十分重要,解析度越高的攝像頭能夠更容易地讀取手指或者物體清晰的圖像,這對於需要做精確度高的設備來說很重要。對於一個小的多點觸摸設備來說,一個低解析度的網絡攝像頭(320*240像素)就可以勝任了,而比較大的設備則需要一個解析度高的攝像頭(640*480像素以上)以提高精確度。

    幀率:幀率是指攝像頭在一秒中內讀取到的幀的數目,幀率越高意味著在單位時間內影像越流暢。為了讓設備反應更加靈敏,更好地讀取手指或物體移動時產生的觸點信息,我們少需要30幀每秒(FPS)的攝像頭。

   接口:通常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兩種接口來連接攝像頭和電腦。根據項目的不同,可以選擇常用的USB接口或者專業的IEEE1394接口(常說的「火口」、「火線」)。IEEE1394攝像頭對讀取的信息的衰減程度小,從而能夠更好地將信息傳送給計算機處理,衰減越少的攝像頭,設備的效率越高。

    鏡頭類型:大多數網絡攝像頭都具有過濾紅外線的濾鏡片,也具有避免圖像變形的矯正單元。我們需要捕捉和利用紅外線,很多網絡攝像頭可以很容易去除濾除紅外的鏡片,這個鏡片被放置在鏡頭的後面,具有遇紅色反光的特性。有些攝像頭無法拆除紅外濾鏡,需要將整個鏡頭進行更換。

    網絡攝像頭一般都會用到M12型號的底座,工業攝像頭系列(IEEE1394)通常需要另外購買鏡頭。不同型號的攝像頭,底座也不盡相同,例如M12、C或者CS。

    選擇一個好的攝像頭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攝像頭生產商會提供一個在線的鏡頭計算工具,這個工具通過輸入幾個參數便能夠幫我們測量出在鏡頭與顯示物體區域的焦距。要注意選擇好相對應型號。一個焦距比較低的鏡頭往往會產生諸如圖像變形等不好的效果,幹擾觸點的定位,使得工作難以進行。

    攝像頭傳感器和紅外線過濾鏡:鑑於我們的多點觸摸技術是基於紅外線的,因此我們需要知道我們選擇的攝像頭是否具有讀取紅外線的功能。一般情況下,生產商都會提及所用的攝像頭傳感器類型,通過這個類型我們可以找到相對應的參數表,這個參數表會告訴我們這個攝像頭傳感器在不同波長光下的敏感度,例如:SONY ICX098BQ CCD 傳感器的參數表。

 

    在利用攝像頭作為多點觸摸設備部件前,需要為攝像頭添加過濾幹擾光的濾鏡。儘管我們使用的是已經能夠感應紅外線的攝像頭,但它仍然會對其它光敏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在鏡頭前添加一個裁剪的濾片(軟盤、三色膠片)或者鏡頭濾鏡。裁剪的濾片能夠為我們消去一些可見光,但沒有特定的範圍,而鏡頭濾鏡具有波長唯一性、只允許一個特定波長的光線通過的特點。

    如果是購買USB接口的攝像頭,我們建議您購買以下的一種:

    PlayStation 3(PS3eye)攝像頭,能夠比較容易地除去紅外濾鏡片,具有比較高的幀率(640*480@30 FPS)。

    Philips SPC 900NC,不能除去紅外濾鏡片,需要更換鏡頭,具有比較高的幀率(640*480@30 FPS)。

    如果是購買IEEE 1394(火線接口)的攝像頭,我們建議您購買以下的一種:

    Unibrain Fire(640*480@30 FPS),傳感器型號與Philips SPC 900NC相同。

    Point Grey Firefly(640*480@60 FPS)。

    IEEE 1394 攝像頭相對於USB 攝像頭具有以下的優點:高幀率、高解析度、圖像壓縮率低。

相關焦點

  • 基於受抑全內反射技術的純平多點觸摸檢測系統
    摘要: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4695.htm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基於受抑全內反射技術的純平多點觸摸檢測系統,包含上下表面及側邊按一定角度拋光的透明基板,
  • 四大觸控螢幕技術工作原理及特點分析_觸控螢幕原理_技術學院_中國觸摸...
    四大觸控螢幕技術工作原理及特點分析 作者: Multitouch     時間:2014-03-20     源於:未知    總點擊:
  • 基於電容式觸摸按鍵技術的七彩燈設計
    摘要:隨著電子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容式觸摸按鍵已經越來越多地應用於各種電子產品設計中。傳統機械按鍵輸入方式的電路複雜,並且容易磨損、使用壽命短。而電容式觸摸按鍵技術電路簡單、操作方便,並且靈敏準確,很好的彌補了機械按鍵的缺點和不足。
  • CapSense觸摸感應技術的基本原理及應用
    CapSense觸摸感應技術是Cypress半導體使用CY8C21x34系列PSoC晶片開發的、用於觸摸式按鍵、觸摸式滾動條(Slider)、觸摸式平板(Touchpad)的觸摸感應技術。它利用PSoC的CY8C21x34系列晶片一些特有的資源,根據電容感應的原理和鬆弛震蕩器的技術實現觸摸感應。
  • 基於鈣鈦礦量子點的有源腔光學壓力傳感器
    現有光學壓力傳感器主要以無源腔光學傳感器為主,受腔鏡反射率的影響,該類傳感器解析度和光源利用率受限。相比無源腔光學傳感器,具有自發光功能的有源光學傳感器的一些優勢尚待科學工作者們去開拓創新和有效開發。圖源:Veer近日,北京理工大學鍾海政教授和鄧羅根教授合作報導了基於鈣鈦礦量子點的光學壓力傳感器。
  • 通過分析一個觸摸檯燈控制電路原理,讓你簡單了解觸摸控制原理
    說起觸摸控制技術,我們不難聯想到生活中碰到的很多產品。像現在的大部分手機都是通過觸摸來操作的,也就是將觸控螢幕技術應用到手機屏幕上,手機屏上的觸摸檢測部件安裝在屏幕前面,用於檢測用戶觸摸位置,接受後送觸控螢幕控制器;觸控螢幕控制器從觸摸點檢測裝置上接收觸摸信息,並將它轉換成觸點坐標,再送給CPU,它同時能接收CPU發來的命令並加以執行,實現對手機的觸摸控制。
  • 基於電場感應原理的3D手勢識別技術,你會玩嗎?
    打開APP 基於電場感應原理的3D手勢識別技術,你會玩嗎?因此,其他一些非光學的3D手勢識別技術就成為人們的重要選項。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要數Microchip公司的GestIC技術。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如何才能玩轉基於電場感應原理的3D手勢識別技術?   人機互動可以算是對電子產品的用戶體驗影響最直接的一個技術。當年蘋果藉由電容觸控屏,將鍵盤、滑鼠、軌跡球等一眾技術拉下馬的景象,相信很多人還記憶猶新。
  • Linux與Android 多點觸摸協議_觸控螢幕論文_技術學院_中國觸控螢幕網
    【導讀】:單點觸摸信息是以ABS承載並按一定順序發送,多點觸摸信息則是以ABS_MT承載並按一定順序發送,然後通過調用input_mt_sync()產生一個 SYN_MT_REPORT event來標記一個點的結束,告訴接收方接收當前手指的信息並準備接收其它手指的觸控信息。
  • 單點觸控和多點觸控區別是什麼?原理分析
    原理分析 發表於 2017-11-08 09:03:54   導語:觸屏手機、平板電腦等新型的智能設備的崛起,除了因為像安卓和ios這樣的智能系統誕生的原因外,不可或缺的一個條件就是觸控螢幕幕的更新換代和多點觸控技術的出現
  • 光模塊:採用相干光學載波匯聚CSA技術的點對多點光模塊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通信百科,ID:Txbaik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在當前的光傳輸網絡節點中,數據傳輸都是採用點對點技術來實現,簡單點來說,無論是單纖雙向還是雙纖雙向,都是在光纖鏈路的兩端採用一對速率相匹配的收發器。如下圖所示。
  • 滄龍公司納米觸摸茶几原理及特點簡介
    首先,我們看看納米觸摸膜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觸摸膜是由兩張薄膜,中間夾了一層X、Y軸縱橫交錯的納米導線組成的網格矩陣層組成,每個矩陣單元都能感應到人手的觸摸。將手的觸摸信號傳遞到與納米導線相聯接的微晶片控制器中,微控制器通過接口將信號傳遞給電腦,電腦識別觸摸在屏幕上的位置。
  • 基於光梳的高精度光學分頻器的原理和性能測試結果
    2003年華東師範大學(ECNU)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美國標準技術國家實驗室(NIST)和國際計量局(BIPM)在美國開展了四臺光學頻率梳的國際比對研究,首次證明用光學頻率梳對光學頻率的分頻不確定度可達到10-19(Long-Sheng Ma, et al. Science 2004; 303: 1843)。
  • 電容觸摸按鍵原理與應用
    觸摸按鍵電路板由於觸摸按鍵具有簡潔,精美,使得產品看起來更加時尚,更容易獲取當今客戶的青睞,因而,越來越多的產品採用觸摸按鍵來代替機械按鍵。今天,就整理一下電容觸摸按鍵吧。其實,電容觸摸按鍵的檢測原理說起來也十分簡單,即RC充電時間的變化實現的,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電容容量的變化。在周圍環境,不變的情況下,鍵盤和大地之間的電容是一個很微小的固定值,而人體和大地之間也存在著電容。當手指靠近觸摸按鍵時,就相當於觸摸按鍵與大地之間的電容並聯了人體與大地之間的電容,從而使總電容容量變大。
  • 光學理論必備:3D結構光原理解析
    3D結構光技術的基本原理是,通過近紅外雷射器,將具有一定結構特徵的光線投射到被拍攝物體上,再由專門的紅外攝像頭進行採集。
  • 美國和澳大利亞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基於光學原理的新型pH傳感器
    打開APP 美國和澳大利亞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基於光學原理的新型pH傳感器 殷飛 發表於 2020-05-04 17:22:00
  • 基於電場傳感器MC33794的觸摸按鍵設計
    引言 隨著觸摸按鍵技術的不斷發展,觸摸式按鍵已經在電器、行動電話、廚房設備、家電產品、工控開關等方面大量應用。利用MC33794設計了一種新型的觸摸按鍵控制系統。該觸摸按鍵系統通過電場傳感器的電極,可以非接觸感知手指的按鍵情況。該系統設計只需一個微控制器和MC33794就可實現對按鍵的觸摸檢測和控制,電路相對簡單,適用於許多家用電器。2 電場傳感器MC33794簡介 MC33794內部能夠產生低電平電場,所有功能均集成於單晶片中,可測量由於物體在電場中移動而造成的電場負載。
  • ST電容式觸摸按鍵的工作原理及應用解析
    打開APP ST電容式觸摸按鍵的工作原理及應用解析 發表於 2019-08-04 10:06:22 1 引言 相較於機械式按鍵和電阻式觸摸按鍵
  • 基於二維MEMS振鏡的雷射雷達系統的光學設計
    尤其在智能駕駛領域,三維成像雷射雷達是實現無人駕駛的關鍵技術之一。Jae-Hyoung Park利用間接時間飛行法,搭建了基於直徑3 mm的二維MEMS掃描振鏡的雷射雷達系統,實現了2 m、4 m、6 m、8 m距離處多目標物體的距離測量及三維成像。
  • 從機械到觸控 滑鼠工作原理全面解析-滑鼠,原理 ——快科技(驅動之...
    雷射技術可以說是目前比較完美的技術,雷射技術的產品擁有超強的兼容性,使用起來非常方便。多點觸控滑鼠工作原理多點觸控 (又稱多重觸控、多點感應、多重感應,英譯為Multitouch或Multi-Touch)是採用人機互動技術與硬體設備共同實現的技術,能在沒有傳統輸入設備(如:滑鼠、鍵盤等。)下進行計算機的人機互動操作。
  • 洛馬新技術SPIDER將帶來光學望遠鏡革命
    400年來光學望遠鏡的設計即將迎來全新的變革,洛克希德-馬丁研製的分段平面成像探測式光電偵察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