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銅鎏金四臂觀音佛像

2021-01-21 騰訊網

每天了解古玩知識

明清金銅佛像是佛教造像之一,為近年藝術品拍賣市場十分青睞的拍品。明清兩朝是我國佛教發展的鼎盛時期,而明清金銅佛像也是當時非常有名的藝術形式,代表了佛教造像成熟的藝術特點,無論是工藝,還是材質,都十分講究,也最具有觀賞性。此時的造像面相飽滿、造型優美,藝術水平極高;到了清代,造像則繼承了明代的風氣,做工精細,是藏傳金銅造像的高峰期。

此尊四臂觀音佛像底座為30cm,高為50cm.面頰方圓,髮髻高聳,雙目慈祥,身直端正,全軀趺坐,兩條主臂於胸前合什,另外兩臂分別舉至雙肩,左臂牽花,右臂持法器,為四臂觀音標準造像。此尊四臂觀音面相慈悲柔和,頭戴五葉寶冠。束高髻,圓形耳鐺垂肩。項圈下綴連珠式瓔珞,胸前垂掛瓔珞,肩披帛帶,雙肩寬厚,腰部收束,軀體柔軟飽滿,具有非常高的收藏價值!

21世紀,鎏金佛像市場不斷攀升,收藏熱潮影響到國內。2004年11月,香港蘇富比的一尊明15世紀大威德明王鎏鎏金佛像,以1906.2萬港元成交,成為當時鎏鎏金佛像成交記錄中者。2004年德國納高秋拍會上,一件明永樂銅鎏金四臂觀音菩薩坐像,以22萬歐元成交。2004年,內地的佛像市場逐漸興起。北京翰海秋拍,首次集中推出了111件佛像拍品,以82%的成交率、2712.9萬元的總成交額在中國佛像藝術品拍賣史上寫下了新的一頁。中國嘉德的首場「尊崇之美——中國傳統佛像藝術品」專拍會,成交率為57.8%,成交額1288.8萬元,許多拍品的成交價都較起拍價格有30%至70%的升幅。獲得國內收藏界的普遍關注。

此件佛像將參加香港蘇富比秋季拍賣會專場拍賣,比起投資價值,佛像的收藏價值更多體現在其文化內涵上,藝術價值的重要性遠遠超過其投資價值。據央視欄目報導,佛像藝術品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佛教高深的思想集中凝聚在佛像裡,可以說每一件都包含了古人的藝術生命力。

(圖文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

(聲明:尊重作者原創。如有涉及版權問題,敬請作者或同行告知,我們將及時糾正刪除。同時,歡迎廣大藏友投稿分享您的原創好文章。同類微信公眾號轉載本刊發布文章,請另取標題,以免讀者誤會。如使用本刊標題,必須註明「轉自公眾號:四海博緣收藏平臺」。謝謝合作!

九門網,只為藏友謀福利!

收藏新時代,一步一精彩!

喜歡,就給我一個「好看」

相關焦點

  • 欣賞清代藏傳「銅鎏金」佛像,那個年代流行的大頭細腰造型
    今天主要與大家分享一些藏傳佛教的鎏金佛像,這些銅鎏金或純銅的老佛像,都是先人用落後的工藝手工製作而成,但因為對佛的虔誠所製作的佛像在形態和細節上十分的考究。下面我就把收集到的一些佛像的圖片與大家展示,看看與我們常見的一些銅造像有何區別。
  • 鎏金銅佛像的斷代與鑑定
    明·金剛手菩薩銅佛像  王立軍  用銅或青銅鑄造,表面鎏金可移動的佛造像,俗稱「鎏金銅佛像」。這種佛像供宮廷、寺廟使用。它的出現始於兩漢,盛行於隋唐,延續至明清。到民國,乃至現代的港臺地區,鎏金銅佛像仍在使用。鎏金銅佛像的種類有若干,常見的有釋迦牟尼、觀音、文殊、普賢、天王、母度等。
  • 古代銅鎏金佛像鑑定方法:這四點你都知道嗎?
    「佛像」指釋教造像。金銅佛像是用銅鍛造,表面鎏金或不鎏金的佛像。漢傳和藏傳是其兩大支柱。現如今在市場上常能見到的是明清期間的著作,以藏傳佛像居多。 漢傳主要承受的是印度顯教流行期的犍陀羅、馬土臘等幾種造像風格和辦法,外型相對簡略,形象寬厚溫文,大多是一頭二臂,以寂靜像居多。
  • 開皇三年,極致精美的銅鎏金觀音立像
    故宮博物院藏 隋代開皇三年 常聰造銅鎏金觀音立像 高18.5cm 世家藏品 隋代開皇三年 銅鎏金觀音立像 高約12cm 此件佛像與故宮所藏同年所作
  • 館藏明代鎏金佛像欣賞
    明代鎏金佛像領域的「四態」明代鎏金佛像領域有行內、行外、販子和仿造四態。行內是指那些有眼力、明白古玩行規矩的人;行外又稱外行,是指那些沒眼力、沒道行和胡亂收藏的人;販子涵蓋很廣泛,如店家、攤販、行家或經紀人,有正道和邪道之分,主要是指販賣明代鎏金佛像的群體;仿造是古玩業歷來如影隨形的業態,也是古玩業富有挑戰性的攔路虎。
  • 怎樣進行觀音銅佛像的擺放?
    每一尊佛像請回家,擺放的位置是相當重要的,每一尊佛像的擺放位置不同,效果不同,自身的寓意也是不同的,那麼對於今天我們介紹的觀音銅像擺放位置,應該怎樣做吶?接下來就參考一下我所說的,看看家中的觀音銅像是不是真的擺放正確了。
  • 觀音銅佛像保養小指南
    在家中供奉的觀音銅像,我們在平時祭拜,可以給家中帶來祥和之氣,在危難的時候也可以轉危為安,那麼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面對觀音銅像產生的問題應該怎樣去處理吶?接下來就給大家講述一下保養觀音銅像的幾個方法。我們應該採用氧化銀和氧化亞銅充分接觸,封閉氯化亞銅暴露的表面,達到控制腐蝕觀音銅像的目的,具體步驟方法是:1.用機械的方法去除觀音銅像表面的銅鏽,顯露出來白色的氯化亞銅的表面2.把氧化銀和酒精調和成糊狀,塗抹在觀音銅像氯化亞銅的表面3.把塗抹好的觀音銅像放置在溼潤的環境,充分發揮作用,形成氧化亞銅和氯化銅4.多次反覆塗抹觀音銅像,一直到觀音銅像即使放置在高溫溼潤的環境中也不會有腐蝕的情況為止。
  • 收藏明清金銅佛造像的四個鑑定方法
    金銅佛造像的歷史悠久,傳承至今每個朝代的金銅佛造像都有各自時期鮮明的特點,憑藉那些特徵有很多一眼就能看出金銅佛造像所處的年代。清朝無論是政治體制還是文化基本上都是照搬的明朝,他們的佛造像藝術也有了很多相似之處。不是專家的話,有時候很難分辨明清金銅佛造像的區別在哪裡。
  • 最新:明宣德鎏金銅觀音像1738萬易手,佳士得倫敦瓷雜成交搶先看
    暗藏乾坤的宣德觀世音菩薩像英國學者詹寧斯 ( Soame Jenyns) 珍藏的明宣德鎏金銅觀音坐像以1,928,750英鎊(折合人民幣約1738萬元)成交。此尊觀世音菩薩坐像肩膀寬闊、身軀纖瘦、雙腿修長,承襲印度傳統風格。
  • 金銅佛像才是銅器收藏的最高境界
    為了能識別種類繁多、風格多樣的銅佛像,葉正剛研讀了大量著錄銅佛像的書籍,花了三年半時間才能夠說清各類銅佛像的名稱、大致年代和鑄造工藝等。除了看書、看拍賣公司圖錄之外,逛博物館和進寺廟是葉正剛實踐所學銅佛像知識的主要途徑。
  • 觀石雕觀音佛像有感,好的觀音雕刻造像讓人終生不忘,受益無窮
    泉州惠安,中國著名的石雕之都,在這裡,石雕作品遍布大街小巷,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為一座座精美娟秀的觀音雕刻石像,雖形態各異,材料也不一致,但是一座座觀音菩薩給人的佛法的感受和視覺美感享受是一致的。在惠安縣城至黃塘鎮的路上,就有一座風華絕代的石雕觀音造像,其形態婀娜多姿,水木清華,讓人有一種賞心悅目之感。縱觀全身,整體高5米,底部為雙層臺階座,皆為正方體結構,依次堆疊而上,最下方底部石塊高約30公分,長約100公分,上層正方體石塊高約15公分,寬約80公分。底座石料為福建G603石料加工而成,在上層石塊的正前方,用紅底金字刻寫五個鎏金繁體字:「惠安萬安園 」。
  • 河北這尊千年佛像,是中國現存最高大的古代銅觀音像…
    河北這尊千年佛像,是中國現存最高大的古代銅觀音像… 2020-06-05 1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古代金工藝術之鎏金
    它的特點是鎏金層極其薄,與原胎器物貼合緊密,看不出刻意裝飾,尤其是通體鎏金工藝處理的器物幾乎與金器一模一樣,在裝飾上能兼顧美觀和有效減少成本。早在戰國時期,鎏金工藝已經發展成熟,後來歷代均使用鎏金技術增強器物美感。
  • 佛像成明清銅器收藏新熱點 如何辨別真偽
    業內專家表示,明清銅器特別是佛像,因存世量少、鑄造工藝好而獨具投資升值潛力,「體型大,做工精美者為投資、收藏首選」。市場   罕見十八羅漢銅造像現身廣州據了解,「清乾隆十八羅漢銅造像展」8月20日~31日在廣州太和堂畫廊舉行,引起業界高度關注。
  • 湖南世界最大千手千眼觀音聖像造價2.6億 600餘噸銅製成!
    整個聖像由國內三大頂尖設計師操刀,投資2.6億元用銅600多噸,於2009年建造完成,其造型獨一無二,令人震撼。千手千眼觀音聖像由1440塊銅焊接而成,外鍍三層金漆,可保幾十年不褪色。聖像下方三層浮雕建築為須彌座,工人們本著對佛像的虔誠,任何細微部位都精心打磨和噴塗,站在溈山古鎮上,不論從哪個角度都能欣賞到世界上最高最美的千手千眼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