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明宣德鎏金銅觀音像1738萬易手,佳士得倫敦瓷雜成交搶先看

2020-12-09 聯拍在線20200521

佳士得倫敦『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專場於11月6日舉槌,呈現一系列源自重要私人珍藏的御瓷、古代青銅器、書畫、玉雕、黃花梨家具以及掐絲琺瑯珍品。

暗藏乾坤的宣德觀世音菩薩像

英國學者詹寧斯 ( Soame Jenyns) 珍藏的明宣德鎏金銅觀音坐像以1,928,750英鎊(折合人民幣約1738萬元)成交。

此尊觀世音菩薩坐像肩膀寬闊、身軀纖瘦、雙腿修長,承襲印度傳統風格。與之相對比的是圓形的大耳環、方闊臉型、高顴骨、彎曲柳葉眉,以及大量的嵌飾工藝,此為沿習尼泊爾和西藏的特色。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銅像底部刻有「大明宣德年施」 的年款,意指「大明宣德時期所贈」。此類漢藏風格的銅像上通常刻有由左至右的年款,就如此尊佛像的刻字所示。另外,這裡採用的是「施」字,而非常見於當時御瓷上的「制」字。

另外,佳士得專家以X光檢查雕塑,結果發現內藏數項物品,包括一個可能為佛經的小捲軸、幾片布碎,以及疑似四顆小珠的東西。

這項發現確定佛像在十五世紀的特別佛教儀式中備受供奉,從底部銅片的狀況判斷,此乃原有的銅片,亦即菩薩像已被密封數百年。這也證實該坐像是「內藏寶藏的寶藏」。

更多實拍圖

歷來最大型的同類工藝精品之一

封面拍品清雍正青花纏枝花卉紋如意耳葫蘆扁壺斬獲1,448,750英鎊(折合人民幣約1310萬)。這件擁有近300年歷史的扁壺品相出眾,高54cm,堪稱佳士得歷來最大型的同類工藝精品之一。

扁壺碩大雄渾,形制規整,紋飾雅致,為十五世紀初之青花名器。壺身色調鮮豔亮麗,份外奪目,上飾纏枝花卉紋,每種花也饒富寓意,象徵季節或彰顯雍正皇帝的高雅品德,底書「大清雍正年制」款,品相臻美,典雅大氣。

成交精品一覽

Lot 26

明宣德 鎏金銅觀音坐像

「大明宣德年施」刻款

成交價:1,928,750 英鎊

估價:150,000 - 200,000 英鎊

尺寸:高26 cm

來源:英國學者詹寧斯(1904-1976)舊藏, 家傳至今

Lot 171

清雍正 青花纏枝花卉紋如意耳葫蘆扁壺

六字篆書款

成交價:1,448,750 英鎊

估價:1,200,000 - 1,500,000 英鎊

尺寸:高53 cm

來源:重要歐洲私人珍藏, 現藏家之祖父於1920-1943年間購自亞洲

Lot 37

清雍正 五彩玉堂富貴圖詩文茶壺

雙圈六字楷書款

成交價:488,750 英鎊

估價:20,000-40,000 英鎊

尺寸:寬26.7 cm

來源:英國學者詹寧斯(1904-1976)舊藏, 家傳至今

Lot 21

明正德 銅阿拉伯文三足爐

「大明正德年制」六字楷書款

成交價:212,500 英鎊

估價:20,000-30,000 英鎊

尺寸:直徑20.3 cm.

來源:英國學者詹寧斯(1904-1976)舊藏, 家傳至今

Lot 36

清十八世紀 珊瑚紅地描金五彩嬰戲圖大碗

成交價:212,500 英鎊

估價:20,000-30,000 英鎊

尺寸:20.8 cm

來源:英國學者詹寧斯(1904-1976)舊藏, 家傳至今

Lot 8

唐 彩繪陶馬

成交價:106,250 英鎊

估價:60,000-80,000 英鎊

尺寸:高52.1 cm

來源:歐洲私人珍藏,於1976年購自倫敦古董商John Sparks

展覽:

東方陶瓷協會,《The Arts of the Tang Dynasty》,倫敦,1955年,編號49

維多利亞及阿爾伯特博物館,《The Mount TrustCollection of Chinese Art》,倫敦,1970年,編號25 (見於圖錄封面)

Lot 125

清嘉慶 御製水晶臥羊式洗

「嘉慶御玩」篆書刻款

成交價:100,000 英鎊

估價:80,000-120,000 英鎊

尺寸:長13.5 cm

來源:德國斯圖加特納高2011年11月4日拍賣,拍品27號

Lot 6

西周早期 青銅直稜獸面紋簋

成交價:68,750 英鎊

估價:30,000–50,000 英鎊

尺寸:直徑31.8 cm

來源:重要歐洲私人珍藏,於1975年6月4日前購入

Lot 138

清乾隆 掐絲琺瑯萬花錦繡包袱紋葫蘆瓶一對

「乾隆年制」楷書款

成交價:68,750 英鎊

估價:20,000-30,000 英鎊

尺寸:各高38.1 cm

Lot 1

商十三世紀 青銅饕餮紋斝

成交價:37,500 英鎊

估價:20,000-30,000 英鎊

尺寸:高24.7 cm

來源:歐洲私人珍藏,於1998年前入藏

Lot 164

清康熙 鬥彩龍鳳呈祥碗 一對

雙圈六字楷書款

成交價:35,000 英鎊

估價:30,000–50,000 英鎊

尺寸:寬15.3 cm

來源:荷蘭私人珍藏, 於1980年代購自歐洲

Lot 96

明弘治 黃釉盤

雙圈六字楷書款

成交價:27,500 英鎊

估價:20,000-30,000 英鎊

尺寸:直徑20.7 cm

來源:英國私人珍藏

相關焦點

  • 清代 銅鎏金四臂觀音佛像
    每天了解古玩知識 明清金銅佛像是佛教造像之一,為近年藝術品拍賣市場十分青睞的拍品。明清兩朝是我國佛教發展的鼎盛時期,而明清金銅佛像也是當時非常有名的藝術形式,代表了佛教造像成熟的藝術特點,無論是工藝,還是材質,都十分講究,也最具有觀賞性。
  • 館藏明代鎏金佛像欣賞
    宋代銅佛像以菩薩像居多,有的高髮髻,臉上胖下尖,身段高長。有的腿為一拱一掉,左手臂放於拱腿上,右手往下垂搭,平按於座上。衣裙稍有褶,掉於腿後,左手盤於腿上,右手於腹前伸。佩帶纓絡,身坐兩層蓮花的細腰圓座。宋代呈現了普賢、文殊、觀音銅像,坐於長方形四腿座上或像背、獅背、猻背上。河北正定隆興寺內有大悲銅菩薩像。
  • 鎏金銅佛像的斷代與鑑定
    明·金剛手菩薩銅佛像  王立軍  用銅或青銅鑄造,表面鎏金可移動的佛造像,俗稱「鎏金銅佛像」。這種佛像供宮廷、寺廟使用。它的出現始於兩漢,盛行於隋唐,延續至明清。到民國,乃至現代的港臺地區,鎏金銅佛像仍在使用。鎏金銅佛像的種類有若干,常見的有釋迦牟尼、觀音、文殊、普賢、天王、母度等。
  • 開皇三年,極致精美的銅鎏金觀音立像
    故宮博物院藏 隋代開皇三年 常聰造銅鎏金觀音立像 高18.5cm 世家藏品 隋代開皇三年 銅鎏金觀音立像 高約12cm 此件佛像與故宮所藏同年所作
  • 鎏金銅觀音菩薩坐像領銜紐約亞洲藝術周
    原標題:紐約亞洲藝術周即將揭幕 | 3月14至26日3月,佳士得紐約亞洲藝術周即將隆重揭幕。「髹金飾玉 — 歐雲伉儷珍藏」晚間拍賣,3月20日大理國 十一至十二世紀   鎏金銅觀音菩薩坐像
  • 銅香爐歷史介紹與大明宣德銅香爐鑑定方法
    銅香爐是銅做的焚香器具,(西關銅藝),雖然質地相同但是不同時代的能工巧匠們卻把他們做成了作成種種形式。銅香爐中最知名的是明朝製造的宣德爐。一直以來,香爐收藏的目標年代都集中在宋、元、明、清四朝,但宋元明清香爐各有不同。宋代之前,香爐作為我國古代傳統的實用器主要是用青銅和陶製成;漢代以後,香爐的材質逐漸豐富起來,尤其是在宋代,制瓷業蓬勃發展,名窯輩出,各種仿銅式瓷香爐紛紛問世。
  • 古代銅鎏金佛像鑑定方法:這四點你都知道嗎?
    金銅佛像是用銅鍛造,表面鎏金或不鎏金的佛像。漢傳和藏傳是其兩大支柱。現如今在市場上常能見到的是明清期間的著作,以藏傳佛像居多。 漢傳主要承受的是印度顯教流行期的犍陀羅、馬土臘等幾種造像風格和辦法,外型相對簡略,形象寬厚溫文,大多是一頭二臂,以寂靜像居多。
  • 欣賞清代藏傳「銅鎏金」佛像,那個年代流行的大頭細腰造型
    今天主要與大家分享一些藏傳佛教的鎏金佛像,這些銅鎏金或純銅的老佛像,都是先人用落後的工藝手工製作而成,但因為對佛的虔誠所製作的佛像在形態和細節上十分的考究。下面我就把收集到的一些佛像的圖片與大家展示,看看與我們常見的一些銅造像有何區別。
  • 南京十竹齋2020文物藝術品拍賣會精品搶先看
    2.香港佳士得2016年秋季拍賣會,Lot.3406,清乾隆粉彩八吉祥碗一對,成交價:HKD93.75萬。參閱:《官樣御瓷》P275Lot 1142 明末清初 銅鎏金綠度母坐像規格:高25.8cm永樂宣德皇帝積極支持西藏宗教發展,分封宗教領袖,應請活佛,厚施賞賜,使得明廷與藏區往來密切,文化上多元交流,推動了宮廷造像在題材與工藝上的發展。此尊佛母,半跏趺坐,面相俊美,眉目飾白毫。高髮髻,戴五花冠,雙耳佩環。袒上身,豐胸細腰,身姿優美。胸前飾瓔珞、項鍊,下身著繡花緊身褲臂腕戴釧,佩紫檀蓮花底座,底座雕工精細,線條流暢。該像通體鎏金,金色燦爛,造型秀美,面相莊重,為十五世紀尼泊爾造佛像精品。
  • 中國古代金工藝術之鎏金
    它的特點是鎏金層極其薄,與原胎器物貼合緊密,看不出刻意裝飾,尤其是通體鎏金工藝處理的器物幾乎與金器一模一樣,在裝飾上能兼顧美觀和有效減少成本。早在戰國時期,鎏金工藝已經發展成熟,後來歷代均使用鎏金技術增強器物美感。
  • 高更作品將現身佳士得2011首場拍賣會
    萬英鎊),是倫敦佳士得2月份印象派藝術拍賣有史以來第二高的拍前預計成交總額。倫敦佳士得印象派及現代藝術部門主管Giovanna Bertazzoni表示:「2010年見證了不少拍賣紀錄與佳績,為藝術市場創下重要的裡程。市場對珍稀罕見的印象派及現代藝術作品需求甚殷,2010年[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拍賣的成交前十名拍品中有7件作品為鮮見於拍場的珍罕之作,其中6件拍品的成交額皆超過5,000萬美元。
  • 觀音銅佛像保養小指南
    在家中供奉的觀音銅像,我們在平時祭拜,可以給家中帶來祥和之氣,在危難的時候也可以轉危為安,那麼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面對觀音銅像產生的問題應該怎樣去處理吶?接下來就給大家講述一下保養觀音銅像的幾個方法。我們應該採用氧化銀和氧化亞銅充分接觸,封閉氯化亞銅暴露的表面,達到控制腐蝕觀音銅像的目的,具體步驟方法是:1.用機械的方法去除觀音銅像表面的銅鏽,顯露出來白色的氯化亞銅的表面2.把氧化銀和酒精調和成糊狀,塗抹在觀音銅像氯化亞銅的表面3.把塗抹好的觀音銅像放置在溼潤的環境,充分發揮作用,形成氧化亞銅和氯化銅4.多次反覆塗抹觀音銅像,一直到觀音銅像即使放置在高溫溼潤的環境中也不會有腐蝕的情況為止。
  • 佳士得拍出全球最貴藍色鑽石
    原標題:佳士得拍出全球最貴藍色鑽石據新華社電 在佳士得拍賣行18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春季拍賣會上,一枚重14.62克拉的藍色鑽石以超過5760萬美元的成交價格刷新拍賣史上最貴鑽石紀錄。這枚被命名為「奧本海默藍」的鮮彩藍鑽曾經屬於已故鑽石業大亨菲利普·奧本海默。在當天的拍賣會上,兩名匿名買家經過20分鐘的電話競拍,其中一名買家最終將其收入囊中。
  • 觀世音菩薩普門(水月觀音)
    另有三面六臂像,左三手分別持寶蓮花、金輪、孔雀尾,右三手分別持利劍、寶珠、青蓮花,身色如日光,坐於寶山上。又有其法相於《尊容鈔》載為,跏坐於巖石上之蓮座,左手持未開蓮花,右手結與願印,由掌中出水。月下乘蓮花舟,飄蕩海面觀月,以喻諸法如水中月而無實體。我國寺院所供奉之觀音塑畫像,作觀水中月影狀。  有位國王很疼愛女兒,凡是公主喜歡的東西,國王儘可能滿足她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