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銅觀音菩薩坐像領銜紐約亞洲藝術周

2020-12-08 中華網文化頻道

原標題:紐約亞洲藝術周即將揭幕 | 3月14至26日

3月,佳士得紐約亞洲藝術周即將隆重揭幕。此次呈獻的拍品涵蓋各個時期的亞洲藝術佳作,無論是歷經多年精心搜求並承載了藏家慈善精神的「髹金飾玉—歐雲伉儷珍藏」、張大千及馬祖達爾(Hemendranath Mazumdar)的現代書畫、中國古青銅器,還是載譽重臨的日本及韓國藝術作品等,都展現了卓爾不凡的藝術價值,精彩紛呈。

拍賣預展將於3月14日起在洛克菲勒廣場藝廊舉行,歡迎各界藏家及藝術愛好者親臨現場,鑑賞這批奇珍異寶。

精選拍品

「髹金飾玉 — 歐雲伉儷珍藏」晚間拍賣,3月20日

大理國 十一至十二世紀   

鎏金銅觀音菩薩坐像

高 38 cm.

估價:美元 4,000,000 - 6,000,000

清乾隆

青白玉御題詩雙魚洗 「乾隆年制」四字隸書刻款

估價:美元 1,000,000 - 1,500,000

「壺裡乾坤: 歐雲伉儷珍藏宜興紫砂器」網上拍賣,3月19至26日

汪寅仙制神鳥出林壺

估價:美元 30,000 - 50,000

中國書畫,3月19日

張大千 

《秋日山居》

設色金箋 鏡片 

1970年作

估價:美元 200,000 - 300,000

日韓藝術,3月19日

雲谷等益(1591-1644)

《山野中的馬》

估價:美元 100,000 - 200,000

南亞現代+當代藝術,3月20日

馬祖達爾(1894-1948)

《無題(河中的女人)》

估價:美元 30,000 - 50,000

印度、喜馬拉雅及東南亞工藝精品,3月20日

西藏 十八世紀

寶帳大黑天黑唐卡

83.8 × 56.2 cm.

估價:美元 250,000 - 350,000

鐘鳴鼎食 — 歐洲顯赫私人珍藏青銅禮器,3月22日

商晚期 安陽 公元前十一世紀

勺方鼎

估價:美元 1,000,000 - 1,500,000

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3月22日

明宣德

青花折枝花果紋大碗 單行六字楷書橫款

估價:美元 2,500,000 - 3,000,000

STUART及BRUCE MARCHANT私人珍藏

相關焦點

  • 清代 銅鎏金四臂觀音佛像
    每天了解古玩知識 明清金銅佛像是佛教造像之一,為近年藝術品拍賣市場十分青睞的拍品。明清兩朝是我國佛教發展的鼎盛時期,而明清金銅佛像也是當時非常有名的藝術形式,代表了佛教造像成熟的藝術特點,無論是工藝,還是材質,都十分講究,也最具有觀賞性。
  • 館藏明代鎏金佛像欣賞
    通高22米餘,共有42臂,外型體型纖細頎長,比例勻稱,衣紋流通,富於宋代藝術風格。明代鑄造的金銅佛像工藝精湛,造型比較優美。內地收藏家蔡銘超在香港以1.166億的價將「明永樂鎏金銅釋迦牟尼坐像「成功拍下,創下中國藝術品迄今為止世界拍賣高紀錄。近年來,中國古代佛像投資市場行情一路看好,空間較大,特別是高質量的明清金銅佛像,尤其值得收藏投資。
  • 鎏金銅佛像的斷代與鑑定
    明·金剛手菩薩銅佛像  王立軍  用銅或青銅鑄造,表面鎏金可移動的佛造像,俗稱「鎏金銅佛像」。這種佛像供宮廷、寺廟使用。它的出現始於兩漢,盛行於隋唐,延續至明清。到民國,乃至現代的港臺地區,鎏金銅佛像仍在使用。鎏金銅佛像的種類有若干,常見的有釋迦牟尼、觀音、文殊、普賢、天王、母度等。
  • 南天佛國的佛教藝術珍寶
    佛陀大多無銅座,考古中曾多次發現保存完好的木座,可能當時多用木座供奉。另外,還有少部分帶銅座的佛陀造像,其面相幾乎和唐宋時期內地造像相同,只是在雕琢上較之略顯粗糙而已。大理銅釋迦牟尼佛坐像尺寸:28.6cm釋迦牟尼佛坐像,造於雲南大理國(十至十三世紀),造像風格得中原及南亞文化影響,甚為獨特,此像垂目半闔、寬鼻、厚唇,均屬此系佛像特點。
  • 最新:明宣德鎏金銅觀音像1738萬易手,佳士得倫敦瓷雜成交搶先看
    暗藏乾坤的宣德觀世音菩薩像英國學者詹寧斯 ( Soame Jenyns) 珍藏的明宣德鎏金銅觀音坐像以1,928,750英鎊(折合人民幣約1738萬元)成交。此尊觀世音菩薩坐像肩膀寬闊、身軀纖瘦、雙腿修長,承襲印度傳統風格。
  • 金銅佛像銅質探究——紅銅與青銅佛像有何不同?
    古往今來,佛教造像作為弘揚佛教文化和藝術的載體被亞洲廣大國家、多個民族賦予了獨特的文化藝術內涵,是民族文化精華的實體表現,為佛教藝術愛好者及歷史學家研究古代文明發展及工藝製造水平提供了可靠的實物依據。這些金屬在歷史上同時是貨幣的製作材料,所以用金銅材質製成的佛像尤顯珍貴。對金銅造像的材質進行研究歸納,可以讓我們全面認識歷史上不同金屬材質佛教造像的製作區域和製作背景,從而豐富提高鑑賞知識,同時也可以輔助收藏者對不同歷史時期的造像作出更加科學的斷代依據。
  • 開皇三年,極致精美的銅鎏金觀音立像
    故宮博物院藏 隋代開皇三年 常聰造銅鎏金觀音立像 高18.5cm 世家藏品 隋代開皇三年 銅鎏金觀音立像 高約12cm 此件佛像與故宮所藏同年所作
  • 欣賞清代藏傳「銅鎏金」佛像,那個年代流行的大頭細腰造型
    今天主要與大家分享一些藏傳佛教的鎏金佛像,這些銅鎏金或純銅的老佛像,都是先人用落後的工藝手工製作而成,但因為對佛的虔誠所製作的佛像在形態和細節上十分的考究。下面我就把收集到的一些佛像的圖片與大家展示,看看與我們常見的一些銅造像有何區別。
  • 古代銅鎏金佛像鑑定方法:這四點你都知道嗎?
    金銅佛像是用銅鍛造,表面鎏金或不鎏金的佛像。漢傳和藏傳是其兩大支柱。現如今在市場上常能見到的是明清期間的著作,以藏傳佛像居多。 漢傳主要承受的是印度顯教流行期的犍陀羅、馬土臘等幾種造像風格和辦法,外型相對簡略,形象寬厚溫文,大多是一頭二臂,以寂靜像居多。
  • 銅著色獨家配方揭秘——火焰與藥水在銅表面迸發的藝術
    銅,本身就是美且獨特的存在,因為色彩,銅的故事在不斷被改寫,每一個色彩讓銅有了不同的意義。黑時,他深邃;白時,他純淨。 鎏金
  • 陳嶺:中國古佛教造像藝術解析(二)
    成熟期的隋代佛像,不論金銅小像還是石刻大像,都不乏精美之作。特別是一鋪多尊的組合式鎏金銅像,內容豐富,主題突出,而且講究形式布局的多樣化,極富藝術情趣,而其製作工藝,更是精美絕倫,令人嘆服。一九七四年陝西西安南郊出土了一尊隋開皇四年(公元584年)董欽造阿彌陀佛鎏金銅像,這是有隋一代成鋪造像中的最精之作。主尊阿彌陀佛結跏趺坐於中央蓮座上,面相豐圓,眉目清秀,神情端詳靜穆。
  • Woolley & Wallis 四場亞洲藝術專拍上線
    英國著名的藝術品拍賣公司 Woolley & Wallis 將帶來四場亞洲藝術品拍賣會,分別為中國古董藝術品專場、日本藝術品專場、亞洲藝術品專場和亞洲藝術II,舉辦時間為12月7日-8日,四大拍場共計638件拍品,匯集瓷器、玉器、佛造像、竹木牙雕、漆器及其他文玩雜項,品類豐富,精品薈萃。
  • 【每日瑰寶】鎏金翼獸紋帶五足銅爐臺
    鎏金翼獸紋帶五足銅爐臺年代:唐出土地點:陝西省西安市火車站廣場收藏單位:西安博物院鎏金翼獸紋帶五足銅爐臺於1958年7月,在陝西省西安市火車站廣場出土。該件銅爐臺為佛教法器香爐的構件,通體鎏金。敞口平底,爐臺表面鏨刻繁縟紋樣五層,中心為兩隻帶翼飛獸,怪異奇雄,如獅如虎,凸目巨鼻,寬耳長鬚,長翼飛展,大尾旋空,同銜長流飛雲。飛獸以誇張手法鏨刻,翼尾以花葉構成,布滿爐臺中心。第二道為波曲紋串枝蓮。第三道是龜背綿紋,刻劃花朵。第四道飾大葉串枝蓮圍繞一周,其間有四隻鴛鴦,有的站立於枝葉上,有的回首展翅欲飛,有的振翼嬉戲,姿態各異,生動活潑。
  • 收藏東方:美國波士頓美術博物館亞洲藏品的建立
    20世紀初,岡倉天心、早崎稉吉等人以「日本眼光」為博物館建立中國藝術收藏,以漢唐雕塑和宋元繪畫見長;而新近入藏的「翁氏家藏」體現出江南文人欣賞趣味,使博物館的中國藏品序列更趨完善。1917年以後,羅斯和庫馬拉斯瓦米聯手打造南亞藝術收藏,最終使波士頓成為世界上頂級亞洲藝術收藏地。
  • 中國古代金工藝術之鎏金
    它的特點是鎏金層極其薄,與原胎器物貼合緊密,看不出刻意裝飾,尤其是通體鎏金工藝處理的器物幾乎與金器一模一樣,在裝飾上能兼顧美觀和有效減少成本。早在戰國時期,鎏金工藝已經發展成熟,後來歷代均使用鎏金技術增強器物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