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經開區引入青鱂魚智能「測水質」

2021-01-08 長壽新聞網

    長壽新聞網 記者 胡興

    8個透明罐體,每個罐內養著三條小魚,罐體上方的顯示屏內有8組心電圖一樣的波紋,實時監測魚兒的生命特徵和運動情況……近日,記者在晏家河下遊入河口水質監測站房內看到這一幕。
   
    「這是青鱂魚,從江蘇無錫運來,每個月都更換一批。」現場運維人員吳錦介紹,青鱂魚的個體小,對汙染物敏感性高,現在是國際標準化組織認定的毒理學實驗標準物種之一,目前廣泛應用在水源地水質監測。



    晏家河是長江左岸一級支流,全長16.1千米,貫穿整個長壽經開區。今年初,長壽經開區啟用「BEWS水質在線生物安全預警系統」,為水質安全再上「一道鎖」。

    「生物監測與常規化學汙染監測相比,能有效監測到複合汙染和突發性汙染。」吳錦告訴記者,「BEWS水質在線生物安全預警系統」安裝了自動取水裝置,將晏家河河水與罐體聯通,利用河水原水養魚,再通過電信號傳感技術,實時監測青鱂魚在罐體內的運動行為變化,結合生物毒性數據等模型,對水質變化進行智能監測預警。

    除了在監測站了解青鱂魚運動情況之外,電腦和手機移動端也能隨時登陸系統查看。吳錦拿出手機,打開移動端,進入「BEWS水質在線生物安全預警系統」指定站點,8組青鱂魚實時「心電圖」以及河水PH值、溶解氧、溫度、濁度、電導率等指標都顯現出來。



    「這套系統分成兩個站點,一處在這裡,另一處在晏家河上遊。」長壽經開區汙防治科科長龍海平記者,通過對上遊和下遊水質進行生物監測,綜合判斷水質的安全情況。
   
    半年多來,兩個站點青鱂魚的「心電圖」波動頻繁,代表著流經經開區的晏家河水質安全穩定。龍海平坦言,青鱂魚不僅是對水質的檢驗,也是對經開區環保工作的檢驗。


相關焦點

  • 24條青鱂魚為南水水質站崗
    一臺裝有8個透明罐子的儀器正在運作,每個罐子有3條來自中科院無錫培育基地的青鱂魚,這就是「水質在線生物安全預警系統」。青鱂魚為北京市民站崗水體變化魚先知。除了儀器和人工監測保證水質,小小的魚兒也「上崗」了。北京晨報記者在大寧調壓池的設備房裡看到,一臺裝有8個透明罐子的儀器正在運作,這就是「水質在線生物安全預警系統」。罐子裡的水是大寧調壓池的水,每個罐子裡都養了三條小魚,在魚罐子的上方有密密麻麻的紅色曲線,一旦有異常情況,曲線上會出現預警。
  • 華陸新材氣凝膠項目落戶長壽經開區
    11月26日,華陸工程科技公司中化學華陸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5萬方矽基氣凝膠複合材料項目在重慶長壽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工建設。華陸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康建斌宣布項目開工。長壽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明生對華陸新材落戶經開區表示歡迎,對項目正式開工表示祝賀。他介紹了長壽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有關情況,表示將持續做好對接服務,與華陸新材攜手合作,積極助力氣凝膠項目早日建成投產。
  • 青鱂魚好養嗎,怎麼養
    青鱂魚是一種觀賞魚。它並不是一種特別好養的魚,因為它們對於水環境以及水質的要求都是比較高的。
  • 「聰明公司」發布,北京經開區5家企業榜上有名
    小米、小馬智行、中芯國際、星河動力、京東5家經開區企業上榜,標誌著企業出色的技術領導力、極具價值的商業模式得到了認可。《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是創刊於1899年的百年科技雜誌,自2010年起,每年都會依據「技術領軍能力」和「在商業方面的敏感度」等條件,從全球萬千科技公司中遴選出「50家聰明公司」,以此洞見未來科技版圖的構成。
  • 長沙經開區探索「5G 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新路子
    近日,湖南省「5G 工業網際網路」先導區建設推進會召開,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長沙經開區」)被授予湖南省首個「5G 工業網際網路」先導區牌匾,鐵建重工「5G 人工智慧」變革傳統隧道的施工模式也首次被公開展示。
  • 湖南長沙經開區智能產品在2020智能製造大會表現搶眼
    在11月30日結束的2020長沙網絡安全·智能製造大會上,長沙經開區三一重工、博世汽車等多家企業的智能產品集中展示,表現搶眼。三一全方位全速推動數位化轉型,引領智能製造產業升級。山河智能以剛需為導向,開啟智能化轉型。為解決傳統挖掘機在控制特性、環境適應能力、節能環保等方面的不足,山河智能研究開發了SWE215ERC智能挖掘機。
  • 經開區「十三五」創新加速度
    近期,這家在第六屆北京亦莊創新創業大賽之三城成果轉化主題賽中獲獎的企業落戶經開區。眾智意趣公司落地,得益於經開區搭建的平臺。經開區通過持續推進產業集群化發展,已經形成了高端汽車與新能源智能汽車、生物技術與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術、機器人與智能裝備等眾多產業領域較為完善的產業鏈條,並不斷豐富創新鏈,成為備受「三城」和院校項目產業化的科創沃土。
  • 戴明當選長壽區區長
    鳳凰網重慶綜合 1月15日,重慶市長壽區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公告(第一號)發布。公告內容顯示,戴明已當選為重慶市長壽區人民政府區長。戴明簡歷戴明,男,漢族,重慶璧山人,1969年10月生,研究生學歷,工程碩士,1991年7月參加工作,1993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重慶市長壽區委副書記、區長,長壽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兼)。
  • 原生魚基礎篇-青鱂魚
    生活環境編輯食物:青鱂魚屬於雜食性魚類,據觀察,如孑孓、紅蟲、線蟲、水蚤、綠藻都是它的食物,但對腐屍卻不感興趣,對自己本種小魚會追食。習性:青鱂魚活動力強,喜成群浮於淺水區的中上層。在發情期雄魚有強烈地域觀,會獨自固守一方水域底層,通常以3至5棵水草,方圓約30至50公分為地盤,雄魚之間爭鬥明顯。
  • 長壽經開區將建氣凝膠項目
    作者:康程 李東宇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20年12月01日 收藏   中化新網訊 11月26日,華陸工程科技公司旗下中化學華陸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5萬立方米矽基氣凝膠複合材料項目在重慶長壽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工建設
  • 青鱂魚適合與這些水草一同飼養,不妨了解一下!
    哪種水草對於水質還有魚兒沒有影響呢不妨和小編一起去探索一下吧!其實,就算沒有水草,還是可以飼養青鱂魚。不過加點水草,不但可以增加養魚的樂趣,也可以替水族箱的外觀多加幾分。另外,如果用泥炭飼養,為了製作出完整的自然生態,水草更是不可缺少的靈魂人物。
  • 雨花經開區企業「組團」亮相2020長沙網絡安全·智能製造大會
    雨花經開區企業「組團」亮相2020長沙網絡安全·智能製造大會。大族智控。紅網時刻長沙12月1日訊(通訊員 郝麗霞)11月28日,2020長沙網絡安全·智能製造大會在長沙開幕。地處長株潭三市的融城「核心區」的雨花經開區企業「組團」亮相大會,看點十足。蜂巢互聯:助力製造企業數位化轉型長沙蜂巢智造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蜂巢互聯」)作為紮根雨花經開區的工業網際網路企業參展。
  • 勁頭 甜頭 奔頭 寧鄉經開區2020發展「速寫」
    2020年,寧鄉經開區共有28個項目竣工投產,預計新增產能100億元以上。海報丨寧鄉經開區2020激燃時刻時刻新聞記者 易添麒 通訊員 謝喜陽 賀芬 長沙報導2020年6月9日,松井股份敲鑼上市,成為寧鄉經開區首家科創板企業……這一年,11家企業頂住疫情壓力,在寧鄉經開區追加投資。
  • 【水到渠成共發展】小魚變身「水質檢測員」 監測進京水質 半個月...
    大河網訊(記者 祝傳鵬)南水北調,成敗在水質。為了保證進京南水安全進入千家萬戶,讓北京市民喝上純淨甘甜、安全放心的南水,北京市是如何檢測水質的呢?6月4日,大河網記者在北京市南水北調幹線管理處大寧管理所,見到了一位特殊的水質檢測衛士——青鱂魚。「這套設備叫做水質安全生物預警系統,水中小魚學名叫做青鱂魚。
  • 濟寧經開區聚合發展新動能 打造創新「磁力區」
    「像智能手錶的錶帶,我們可以把新一代太陽能電池附著在錶帶上進行發電,從而提高智能手錶的續航能力,這是以往的矽晶類產品難以做到的。」王耀明說到。在經開區中科智造園區4號標準化廠房內,用於製造新一代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的設備已經進場,在不久的將來,這裡將形成30兆瓦的年生產能力。除產品生產外,中科泰陽研發中心也已經落戶經開區,將常年保持一支精幹的前沿科研力量。
  • 經開區將打造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
    原標題:經開區將打造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  工業增加值佔全市的30%,工業總產值佔全市的22%……隨著全市「兩區」建設不斷推進,全市高精尖產業主陣地經開區也迎來新機遇。
  • 南京經開區再添智造「大腦」
    交匯點訊 物聯網洗碗機能「聽」懂人講話,「聞」到油煙味就會自動啟動的油煙機,被稱為「移動廚房」的多功能烹飪料理機……9月22日,博西家電全球最大綜合性研發中心在南京經開區啟用,剛研發出爐的一批待上市新產品驚豔眾人。這個世界500強德企的新研發中心落成投用,標誌著南京又添一家智能製造「大腦」。
  • 數行江城 洞見未來 京東智聯雲打造武漢經開區「數智引擎」
    12月16日,2021武漢經開區數字經濟發展促進大會正式啟幕。大會聚焦數字經濟發展機遇與挑戰,圍繞數字經濟時代發展機遇,探討武漢經開區數字經濟發展新方向。作為「城市數智化轉型合伙人」,京東智聯雲積極推進數字經濟、網際網路、大數據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構築武漢經開區發展數智「基石」。
  • 雨花經開區機器人集結:補強產業鏈 做大「朋友圈」
    12月26日,長沙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程水泉對雨花經開區人工智慧及機器人產業鏈推進工作進行了調研。程水泉提出,要集中資源要素,強化招商引資,形成集聚效應,打造特色品牌,加快推進全市人工智慧及機器人產業鏈工作。雨花經開區成立和引進了兩大研發機構——長沙智慧機器人研究院和湖南自興人工智慧研究院,都是從事機器人產業源頭研發的智庫。
  • 南水達不達標魚兒來檢測 24條青鱂魚進行生物安全預警
    記者22日從市南水北調辦公室獲悉,4大檢測手段全程監測南水水質,其中生物預警措施最有意思——用。南水進入供水管線之前,有三大防線:惠南莊泵站、大寧調壓池和團城湖。昨日,記者在大寧調壓池管理處水質監測室看到,在8根玻璃管內,一種全身透明、長約2釐米的小魚正在遊動。這些小魚就是中科院無錫培育基地的青鱂魚,一共24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