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事件:從甘德懷考博事件說開

2021-01-13 中國教育在線

  北大又是北大,只要是北大的事情,甚至是與北大沾上點邊的,立刻能引起無數公眾的關注,陸步軒是如此,現在的甘德懷也是如此。

  河海大學法律系講師甘德懷今年報考了北京大學法學院博士,以筆試第一名的成績進入複試,但在複試中落榜。甘德懷認為複試過程不合理,存在很多漏洞,於是與北大紀委、北大法學院開始交涉,並在網上發表了一石激起千層浪的帖子《我的北大考博經歷》,隨後當事人之一的北大法學院院長,即甘德懷報考的博士生導師,面試小組成員的朱蘇力,在網上發表了他的聲明《關於甘懷德同學面試情況的說明》(蘇力先生慌亂之中將「甘德懷」說成了「甘懷德」),於是這場關於北大招博事件的討論在網上變得沸沸揚揚,連吉林大學的博士生導師鄧正來也出來頂了一帖《中國博士招生制度必須改革——「我的北大考博經歷」讀後》。

  在此,我無意加入這場招博事件的是非評論當中,網上的口水已經快趕上未名湖的湖水了,我僅僅想從這件事說點題外話。對於甘德懷北大考博的事件之所以引起這麼大的討論,一是因為涉及了北大,他是中國最高的教育學府之一;二是因為這是考博,中國教育體制的最頂層。

  有句話說「司法的不公正是最大的不公正」,但其實對於個人而言,「教育的不公正才是最大的不公正」,如果不能享受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權利,那就意味著在人生的起跑線上,大家站在了不同的起點。然而中國的現狀是人口眾多,但教育資源依然稀缺,這主要體現在了大學教育上,因此對於教育資源的公平分配成了人們最關注的焦點之一。不信可以看看,每年的高考之際,全國有多少媒體,多少目光在關注,全社會有多少力量在為高考服務。我們實現不了高等教育的實體公平,於是我們只能做好程序的公正,這確實很重要,儘管現形的高考制度受到諸多的抨擊,但無疑他是實現程序公正的最好辦法。法學教師在講程序正義是常用到切蛋糕的例子:幾個人分蛋糕,怎麼樣才能做到大家都滿意,都覺得公平呢,讓刀法最好的人盡力平分?讓最老實的人來分?讓一個人切,一個人監督?制度設計裡最好的辦法是讓切蛋糕的人最後一個拿,這樣便會促使切蛋糕的人最公平公正的來分,因為切的不公平,那最大的受害者就是自己。我國現在的教育資源也面臨同樣的問題,無論是本科教育,還是研究生教育(儘管現在連年擴招),都是一種稀缺資源,因此如何讓人們公平地去享受這些稀缺的教育資源是人們關心的重點。不是人人都能接受本科、研究生教育,但你起碼要讓沒能接受這些教育的人覺得公平,心裡服氣,這樣才能重新擺正大家的起跑線,這確實很重要,特別是在中國現行的教育體制下。

  甘德懷北大考博事件中,在朱蘇力的聲明當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個人和北大法學院都歡迎考生和媒體的監督,保證考生錄取公正公平;這也是北大曆來的追求。」,在這裡我要說的是,對大學的監督不僅僅只是媒體的,考生的監督,對大學的監督也不僅僅是在招考工作上的監督。為何要出此言那?原因在於中國的大學建設基本是國家投資(民辦大學剛剛起步,同時也不是考生嚮往的對象),越是重點大學,國家的投入越多,北大清華之類的重點高校佔去了國家教育投入的大筆資金(由於手頭沒有數據,不好妄加斷言佔去多少的百分比),既然是納稅人的錢,那不管你歡不歡迎,我們都是要做好監督的了。香港一個 「維港巨星匯演」就受到了多次的質詢,而我們將納稅人的錢一筆一筆地投入到重點的高校當中,如何能不問問他們到底花在了哪裡?如何能不問問他們到底帶來了怎樣的成效?審計風暴剛剛刮過,我們的基礎教育依舊負債嚴重,(參見2003年度審計報告),因此我們不得不對這些富足的大學加強監督,看看錢是否花在了實處,高校的腐敗案已經不是一起兩起的了。所以我說,對大學的監督不僅僅是考生,不僅僅是媒體,而是應該確立制度,一個完善的監督體制;對大學的監督也不僅僅是招考工作,更要監督你的教育建設,誰讓你拿了納稅人的錢那,既然拿了,你就必須接受監督。

  從甘德懷北大考博事件說開,一時不著邊際,目的只是想讓稀缺的教育資源在分配方式上更公正,既然不能人人吃蛋糕,那就要讓吃不上蛋糕的人嘴裡也覺得甜。

  中國教育在線聲明:以上文章不代表本站觀點。

相關焦點

  • 「甘德懷北大考博事件」:拷問招生公平
    南方網訊 事件回放 河海大學青年講師甘德懷,今年報考北京大學法學院院長朱蘇力教授的博士,筆試成績第一名,而且是惟一有資格進入複試的考生,但在複試中被淘汰,而筆試的第二名和第三名雖然成績沒有達到複試線,卻進入了複試而且最後被錄取。7月10日,甘在網上披露這一經歷,掀起軒然大波,眾多網友紛紛質疑中國博士招考制度的「公正」,並把批評的矛頭直指博導的招生權力和腐敗。
  • 甘德懷北大考博落榜風波 法學院院長稱問心無愧
    關注甘德懷北大考博落榜風波     關注焦點    甘德懷是河海大學法律系講師。今年3月,他參加了北京大學法學院法理學專業法社會學方向博士入學考試,筆試成績第一。一個月後,甘因複試不及格而落榜。7月9日,他把一篇洋洋6千字的《我的北大考博經歷》文章發到以學術打假著稱的「新語絲」網站上,引起轟動。     時至今日,參與討論「阿甘事件」的文章超過百篇,既有各大高校的學生、博導,也有關注國內高等教育的海外學人。討論已經由「個案」的是非曲直上升到對中國博士招生制度的改革以及優秀人才遴選標準的問題上。
  • 「甘德懷事件」引爭議 中國博士招考制度困境凸顯
    中新網8月2日電 網際網路20多天來對「甘德懷北大考博事件」的關注一直「高燒」未退。中國博士招考制度的公正性第一次因為一個具體「事件」而遭到眾多網友的「口誅筆伐」。  網友們對此事件的強烈關注,已經讓「甘德懷與北大法學院孰是孰非」的糾纏顯得不那麼重要,而使中國博士招考制度面臨的困境凸現出來。  博士招考存在權力尋租?  這幾年,「最好考的是博士,最難考的是本科」的說法在社會上和高校裡都流傳甚廣,而據記者了解,這種說法也並非完全沒有根據。
  • 甘德懷「考博風波事件」讓我們目睹了中國當下推行的這種文科博士...
    阿甘,你怎麼跑去跟豬理論! 遊客 認為: 2004-12-30 18:01:39 這就是高校,的法學導師,素質太底,高校選拔制度的改革並不是說你們就可以肆意妄為。
  • 甘德懷北大考博落榜引共鳴 考生揭露考研黑幕
    甘德懷北大考博落榜引共鳴 考生揭露考研黑幕 2004年07月19日10:11:50 新華網    新華網江蘇頻道南京7月17日電「我很同情甘德懷的遭遇,我也曾有過類似的經歷。」昨天,本報B1版刊登的河海大學講師報考北大博士落榜一文引起不少讀者的共鳴,他們紛紛打進本報熱線,表達自己的看法。
  • 北大考博事件風波_專題_網易新聞中心
    阿甘,你怎麼跑去跟豬理論! 遊客 認為: 2004-12-30 18:01:39 這就是高校,的法學導師,素質太底,高校選拔制度的改革並不是說你們就可以肆意妄為
  • 復旦女博士李敏劈腿事件中,男碩導陸炎為何被網友「網開一面」?
    復旦大學是我國著名學府,無論是高考,還是考研,再或者是考博,能考進去復旦大學意味著智商超群,意味著通過了復旦大學的相關要求。但是近日發生的復旦大學女博士李敏劈腿事件,讓復旦大學和李敏博士成為了輿論焦點。
  • 賤言獻車:北大在「鄒恆甫事件」中的傲慢
    聲明稱,北大已起訴鄒恆甫,起訴書已於本日遞交法院;如無特殊情況,不再對此事件做出進一步回應。(《中國新聞網》9月1日)  事情的起因是,8月21日,前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鄒恆甫在實名微博上爆料,稱北大院長、教授和系主任姦淫餐廳服務員,北大內酒店服務生走後門上北大學位班。鄒恆甫還轉發北大學生微博,稱學生會每年百萬元外聯資金被揮霍,學生幹部賄選上位。
  • 《阿甘正傳》中「隨風漂浮的羽毛」有什麼象徵意義?
    在1994年的經典電影《阿甘正傳》中,智商只有75的主人公阿甘(湯姆·漢克斯飾)穿越了幾十年的美國歷史,發現自己頻頻出現在重大歷史事件中。在獲得了巨大成功的同時,並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維持著與他所愛的人的關係。
  • 深度解析《阿甘正傳》:從3個角度探究阿甘成功的因素及現實意義
    從影片敘述的內容上看,主要分為四個部分:阿甘的親情,友情和愛情,事業。最每一個方面都通過阿甘的不斷努力,而達到了巨大的成功。這四個部分可以說是生活的全部,所以這樣的敘事也使影片的內容更加完整。通過這樣的敘事,讓人更加感受到努力的意義,人生就還是要一個不斷奔跑的過程,需要不斷努力去探索,才能達到一個更高的高度。
  • 它曾擊敗《肖申克救贖》,原本要拍續集,卻被911恐怖事件給毀了
    許多影迷談起「影史最佳」,常常會說《肖申克的救贖》,因為無論在美國「IMDb Top 250 佳片榜」還是中國「豆瓣Top 250 佳片榜」,這些主流的電影榜單上,《肖申克的救贖》都穩坐第一位。一同落敗的,還有昆汀·塔倫蒂諾神作《低俗小說》,它們都被《阿甘正傳》擊敗了。這是專家和權威的選擇,在奧斯卡評委眼中,《阿甘正傳》更佳。《阿甘正傳》贏了《肖申克的救贖》,同時還讓羅伯特·澤米基斯奪下「最佳導演」、湯姆·漢克斯奪下「最佳男主角」,六項大獎成了當年奧斯卡大贏家。
  • 2020年天津醫科大學考博時間_考博時間表
    2020年天津醫科大學考博時間_考博時間表 全國各大院校博士招生簡章暫時還未布公具體的博士招生簡章。暫時還不能確定具體的天津醫科大學考博時間以及考博時間表具體的時間點。
  • 《蝙蝠俠:阿甘起源之黑門》3月登陸高清平臺 PC版稍後
    華納發行的掌機作品《蝙蝠俠:阿甘起源之黑門》此前曾洩露過高清版,日前XBLA官方正式曝光了本作,將在3月25日登陸Xbox360平臺,除了高畫質化,還有新的地圖,新模式等。
  • 南哲思享|藍江:面向未來的事件——當代思想家視野下的事件哲學轉向
    這就必然迫使我們轉向對事件的思考,事件是我們常規知識和普世化框架的例外狀態,也正是這種例外狀態,讓諸如馬克思、尼採、海德格爾、本雅明、福柯、拉康、德勒茲、巴迪歐、阿甘本、齊澤克、克勞德·羅馬諾(ClaudeRomano)等思想家將他們的目光轉向那個難以捕捉的事件,去思考事件帶來的哲學問題。一、為什麼是事件?與「事件」最緊密相關的概念是「無中生有」(ex nihilo)。
  •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政治學理論專業考博經驗貼
    另外,我還是跨專業考博,學科跨度非常大,由新聞傳播學跨考政治學,最終也是成功上岸,成績也還不錯,專業前列。我覺得我的這個經歷還是比較特殊,所以我希望把我這個整個的這個過程以及我的一些感受一些複習的方法和技巧告訴大家,然後也希望學弟學妹們能夠早日上岸。我整個報考這個過程其實比較倉促,我決定考博非常晚,就是在去年12月份的時候才決定就是要考,那個時候報名平臺距離關閉也沒剩幾天了。
  • 《阿甘正傳》:超越時間的愛情,傻子怎麼會擁有?
    不僅如此,在奧斯卡盛會上,《阿甘正傳》力壓《肖申克的救贖》和《低俗小說》奪得了六項奧斯卡金像獎,之後很多人都在為後兩部影片抱不平,甚至還有人吐槽《阿甘正傳》不配那麼多獎項,可是真是這樣嗎?後面兩部影片確實很優秀,也很可惜,不過說阿甘不配就是太偏執了。
  • 乾貨|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專業考博經驗分享
    我深信,機會總是光顧有準備的人,考博這個機會亦是如此。自己從正式備戰考博到正式參加考博歷時大約 8 個月,8 個月的艱苦付出,8 個月的悉心準備,我終於考上了某 985 高校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專業的醫學博士,實現了由碩士身份到博士身份的轉變。
  • 主播蛇哥將曝光「某魚」黑料 公布「某開」事件真相!
    主播蛇哥而就在今天,蛇哥再次於微博上發布頭條文章《 在某魚4月的經歷,明天公布某開事件全部真相。 》,宣布將在明日(也就是今天1月28日)公布「某開」事件全部真相。事情的源頭要從某米事件說起,因為他被藍洞指認開了外掛,也因為這起事件兩次的轉折,與引發的嚴重混亂的後果,導致後續藍洞對主播使用外掛這件事情變得曖昧起來,所以官方再也沒有回應過開掛事件。
  • 浙江萬裡學院「四朵金花」考博記
    「碩士畢業論文一完成,我就開始準備申請,時間比較緊,好在運氣還不錯,趕上了考博這趟『末班車』。」付佳佳說,就讀研究生期間她在國外期刊上發表了文章,同時通過了英語六級考試,讀本科時獲得過國家勵志獎學金,還獲得過校科研優秀獎學金等,這些「軟實力」讓她在申請過程中脫穎而出。  「讀碩士期間,我就做好了考博的打算。」
  • 外星人事件,十大外星人事件揭秘
    現在可以這樣說:在金字塔上唯一讓人不解的是,為什麼直到今天仍然有人認為它與外星人有關。羅斯韋爾外星飛碟墜毀事件事件:最著名的不明飛行物墜毀事件發生在1947年,地點是美國新墨西哥州羅斯韋爾市外的一個大農場。有人發現了神秘殘骸和外星人身體。在政府干預下,它們被偷偷運走,並被隱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