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德懷北大考博落榜風波 法學院院長稱問心無愧

2020-12-06 網易新聞

關注甘德懷北大考博落榜風波

    關注焦點

    甘德懷是河海大學法律系講師。今年3月,他參加了北京大學法學院法理學專業法社會學方向博士入學考試,筆試成績第一。一個月後,甘因複試不及格而落榜。導師朱蘇力錄取了複試成績靠前而初試成績列第二、第三名的兩位學生。

    甘德懷認為考試「不公平」,在與北大校方交涉兩個多月後。7月9日,他把一篇洋洋6千字的《我的北大考博經歷》文章發到以學術打假著稱的「新語絲」網站上,引起轟動。

    時至今日,參與討論「阿甘事件」的文章超過百篇,既有各大高校的學生、博導,也有關注國內高等教育的海外學人。討論已經由「個案」的是非曲直上升到對中國博士招生制度的改革以及優秀人才遴選標準的問題上。

    甘德懷簡歷

    甘德懷,男,1974年出生,1996年畢業於南京建築工程學院,1999年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法律系法理學專業,獲法學碩士學位。此後兩年,他在江蘇省淮陰市中級人民法院當書記員,後調入河海大學任教。

    複試三考生初試成績單

    甘德懷:英語52、法理學84、法社會學63,總分199,排名第一。

    艾某某:英語46、法理83、法社會學60,總分189,排名第二。

    何某某:英語57、法理學57、西方法律思想史72,總分186,排名第三。

    甘德懷提出五個疑問

    一、複試名單為何既不在網上公布又不主動電話通知?

    二、兩名根本沒有達到標準的考生為何有資格參加複試?

    三、導師自己既問且記,是否符合程序公正?

    四、複試組老師之一強世功遲到,是否有資格參加評議?

    五、北大法律碩士被錄取,是否「先天」具有「高貴」血統?

    事情經過

    甘德懷初試成績第一,複試不及格而落榜

    今年3月13日、14日,河海大學法律系講師甘德懷參加北京大學法學院博士生招生初試。他報考的導師是北大法學院院長、49歲的著名法學家朱蘇力。

    4月6日,初試成績公布。甘德懷在法理學考生中總分第一。甘德懷稱,根據北大研究生院提出的複試分數線:英語50,業務課60,他是法社會學方向惟一具有複試資格者。

    複試於4月19日舉行。

    與甘德懷一起參加複試的還有初試成績分列第二、第三位的艾某某和何某某。前者為北大應屆畢業的法律碩士,後者1996年獲北大法學碩士學位,已畢業工作多年。

    複試評議組由三位老師組成,除朱蘇力外,還有北大立法學研究中心主任、博導周旺生,北大法學博士、副教授強世功。面試共進行了約1小時40分。其間,強世功遲到20分鐘,甘德懷稱,強「根本沒有聽見我回答的內容」。考生的複試情況由朱蘇力作了簡要記錄。

    經過評議,甘德懷複試成績不及格。朱蘇力錄取了複試成績及格的艾某某和何某某。此後兩個月,甘德懷一直在和北大法學院、北大研究生院、北大紀委以及朱蘇力本人交涉。按照北大內部規定,複試成績不及格者,一律不予錄取。

    7月9日,甘德懷在方舟子的「新語絲」網站發表《我的北大考博經歷》一文,引發「地震」。7月12日,朱蘇力以個人名義發表《關於甘德懷同學面試情況的說明》,但爭議不但沒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北大研招辦一位負責人私下表示,據他們調查,「阿甘事件」中並無腐敗與暗箱操作問題。他說,在適當的時機,不排除北大校方做出正式回應的可能。

    爭論1

    關於複試通知

    甘德懷:複試名單為何不通知法學院研招辦:沒有故意延遲通知甘德懷在《我的北大考博經歷》以及7月15日發表的《一些不該遺漏的事實──對朱蘇力老師聲明的必要補充》中,對於博士複試考試的程序問題,提出五個疑問,第一個是:複試名單為何既不在網上公布又不主動電話通知?甘說,如果不是他4月15日主動打電話到法學院研究生辦公室去問,他很可能錯過複試。

    對於甘德懷的這個疑問,北大法學院博士招生辦公室的臧老師稱,初試結果剛公布時,教務人員就通知了甘德懷參加複試。至於複試時間,當時還沒有確定。

    臧老師說,即使甘不來電話,也會通知到他。她回憶,通知艾、何兩人參加複試的時間比甘更晚。

    臧說,不存在教務人員故意延遲通知、甚至不予通知的情況,這種情況以前也從未發生過。

    但她也承認,法學院確實沒有明文規定教務人員必須提前幾天通知複試考生。

    通常的做法是會給外地考生留出路程時間。

    至於複試名單為何沒上網,研招辦表示,往年都上,今年因為忙,疏忽了,並非存在貓膩故意不公布。

    爭論2

    關於複試資格

    甘德懷:艾、何根本沒有達到複試標準法學院研招辦:只有「建議」分數線甘德懷的第二個疑問是:進入複試的艾某某和何某某,各有一門成績低於北大研究生院給出的初試分數線。「兩名根本沒有達到標準的考生為何有資格複試?」

    這是甘提出的程序質疑中最核心的問題。

    朱蘇力在《說明》中解釋道:「北大法學院各專業的博士生考試考題不同,競爭難度不同,評分標準有差異,因此各專業參加面試者的最低分數也不相同。在某些專業,許多考生的筆試成績都相當高,但只能有成績前幾名的學生才能參加面試。法理學專業考生今年的筆試成績普遍較低,依據研究生院規定,對面試者的最低成績作了調整;因此,並不存在參加面試的同學成績不合格的問題。」

    研招辦稱,《北大2003年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錄取分數線及相關通知》中規定:擬錄取考生一般應達到基本分數線……如果沒有達到基本分數線而要求參加複試就有「特批」問題。但是,今年北大對博士錄取進行了改革,把招生自主權更多地下放到了各個院系和導師。今年北大的博士招生中並無「硬性」

    分數線一說,研究生院提出的僅僅是「建議」分數線。

    記者從北京幾所重點大學了解到,博士錄取中,不同專業在學院統一的分數線的基礎上進行調整的現象並不罕見。

    甘德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聽到北大研招辦關於建議分數線的解釋後,他覺得這種調整不是不可以,但是應該公示,廣而告之,向考生說明。

    甘說,大部分考生都以當年的招生簡章為主要依據,而北大的招生簡章只是籠統地提到「根據素質審核與初試結果,擇優確定複試候選人」,沒有涉及複試比重、建議分數線、差額還是等額複試等諸多問題。

相關焦點

  • 阿甘事件:從甘德懷考博事件說開
    北大又是北大,只要是北大的事情,甚至是與北大沾上點邊的,立刻能引起無數公眾的關注,陸步軒是如此,現在的甘德懷也是如此。  河海大學法律系講師甘德懷今年報考了北京大學法學院博士,以筆試第一名的成績進入複試,但在複試中落榜。
  • 「甘德懷北大考博事件」:拷問招生公平
    南方網訊 事件回放 河海大學青年講師甘德懷,今年報考北京大學法學院院長朱蘇力教授的博士,筆試成績第一名,而且是惟一有資格進入複試的考生,但在複試中被淘汰,而筆試的第二名和第三名雖然成績沒有達到複試線,卻進入了複試而且最後被錄取。7月10日,甘在網上披露這一經歷,掀起軒然大波,眾多網友紛紛質疑中國博士招考制度的「公正」,並把批評的矛頭直指博導的招生權力和腐敗。
  • 甘德懷北大考博落榜引共鳴 考生揭露考研黑幕
    甘德懷北大考博落榜引共鳴 考生揭露考研黑幕 2004年07月19日10:11:50 新華網    新華網江蘇頻道南京7月17日電「我很同情甘德懷的遭遇,我也曾有過類似的經歷。」昨天,本報B1版刊登的河海大學講師報考北大博士落榜一文引起不少讀者的共鳴,他們紛紛打進本報熱線,表達自己的看法。
  • 「甘德懷事件」引爭議 中國博士招考制度困境凸顯
    中新網8月2日電 網際網路20多天來對「甘德懷北大考博事件」的關注一直「高燒」未退。中國博士招考制度的公正性第一次因為一個具體「事件」而遭到眾多網友的「口誅筆伐」。,今年報考北京大學法學院院長朱蘇力教授的博士,筆試成績第一名,而且是惟一有資格進入複試的考生,但在複試中被淘汰,而筆試的第二名和第三名雖然成績沒有達到複試線,卻進入了複試而且最後被錄取。
  • 賤言獻車:北大在「鄒恆甫事件」中的傲慢
    聲明稱,北大已起訴鄒恆甫,起訴書已於本日遞交法院;如無特殊情況,不再對此事件做出進一步回應。(《中國新聞網》9月1日)  事情的起因是,8月21日,前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鄒恆甫在實名微博上爆料,稱北大院長、教授和系主任姦淫餐廳服務員,北大內酒店服務生走後門上北大學位班。鄒恆甫還轉發北大學生微博,稱學生會每年百萬元外聯資金被揮霍,學生幹部賄選上位。
  • 甘德懷「考博風波事件」讓我們目睹了中國當下推行的這種文科博士...
    你們應該講究公平,就像朱蘇力大教授還說不歡迎甘德懷同學考北大的研究生,這句話是什麼思想,這不是把北大的研究院當成了朱家王朝了嗎朱說的是:不歡迎他再報考自己的研究生,而不是北京大學的無論如何,我對北大還是很嚮往的。
  • 北大考博事件風波_專題_網易新聞中心
    你們應該講究公平,就像朱蘇力大教授還說不歡迎甘德懷同學考北大的研究生,這句話是什麼思想,這不是把北大的研究院當成了朱家王朝了嗎朱說的是:不歡迎他再報考自己的研究生,而不是北京大學的無論如何,我對北大還是很嚮往的。
  • 對話抗疫英雄,共話青年責任——北大馬院、國際法學院與清華法學院...
    2019級1班黨團支部,與清華大學法學院法碩192黨支部舉辦線上學習共建活動。來自北大、清華兩校三院的130餘名學生參加。線上學習無愧家國 英雄凱旋活動特邀嘉賓隋韶光是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急診科副主任、主任醫師。
  • 韓國明星鄭容和違規考博,學校將考慮開除其學籍
    鄭容和違規考博事件新進展!據韓媒,慶熙大學回應稱確認鄭容和考博時存在違規行為,正考慮開除其學籍並解除涉事教授的職務。鄭容和2016年報考博士生因沒參加面試而落榜,補考再缺席面試卻被考取。●17日,引起多方猜測的「慶熙大學特惠入學風波」繼續發酵。據每日經濟獨家取材報導,慶熙大學相關人士向中央日報透露,慶熙大學特惠入學風波主人公為CNBLUE成員鄭容和。
  • 巴黎第一大學法學院院長Hélène Ruiz Fabri教授訪問法學院並發表...
    4月25日晚,前來法學院訪問的巴黎第一大學法學院院長、歐洲國際法學會主席Hélène Ruiz Fabri教授作客法學院「國際法論壇系列講座」,以「文化多樣性與貿易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文化多樣性公約——6年之後的檢視(Cultural Diversity and Trade Law: The UNESCO Convention on Cultural Diversity
  • 交叉學科建設的「中南法學院」模式 ——專訪中南大學法學院院長...
    受訪者/供圖記者|莊德通責編|薛應軍正文共3239個字,預計閱讀需10分鐘▼「在不到20年的時間裡,迅速成為排名居全國前列、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法學院,在很大程度上與我們秉承『基礎學科+交叉學科』建設的發展道路有關。」在總結中南大學法學院快速發展的原因時,該院院長許中緣說。
  • 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陷入學術造假風波,主動辭去院長職務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李紅良辭去武大基礎醫學院院長,述職自稱「清清白白做人」》,大體意思如下:因為前年受到同一個學校同事的舉報,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李紅良陷入了學術造假風波,直到今年才開始陸續辭去多項行政職務,最新消息是,李紅良主動辭去基礎醫學院院長職務。
  • 徐顯明任法學院名譽院長 受聘儀式上作學術報告
    原標題:徐顯明教授受聘山東大學法學院名譽院長並作學術報告6月15日下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大學原校長徐顯明教授受聘山東大學法學院名譽院長儀式在山東大學(青島)舉行。徐顯明教授作了題為「關於中國的法治道路」的學術報告並致辭。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向徐顯明教授頒發聘書並致辭。
  • 最高檢原副檢察長徐顯明「重回」山大,任法學院名譽院長
    曾擔任中央政法委副秘書長、最高檢副檢察長等職務的徐顯明,時隔六年後重回山東大學,受聘出任山東大學法學院名譽院長。據《齊魯晚報》16日消息:此前一天,徐顯明教授來到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受聘山東大學法學院名譽院長,並為青島校區師生做了學術講座。
  • 搶發論文風波難平:張生家研究生疑群發郵件反擊清華北大教授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謝燦質疑,張生家在論文中剽竊了謝燦實驗室的科研成果,違反「合作論文須給謝燦署名,須經謝燦同意才能投稿」的合作協議,魯白實驗室也向清華校方反映稱,張生家通過欺騙、隱瞞等一系列不正當手段搶奪魯白實驗室與謝燦實驗室的磁遺傳學課題。但張生家則回應稱,「以法律承諾」,磁遺傳學是自己的原創實驗設想。
  • 天津大學法學院院長孫佑海為研究生新生作開學第一課
    9月13日下午,天津大學法學院院長孫佑海以「研究生的學習和研究方法」為主題,為學院2020級碩博研究生帶來了生動的開學第一課。     首先,孫佑海解釋了什麼是研究生的學習和研究方法、如何認識掌握研究生的學習和研究方法。
  • 山東大學法學院概況
    2003年11月,法學院舉辦一系列學術活動,慶祝建院(系)20周年,16日在歷城賓館大禮堂舉行慶祝大會,教育部法學教育指導委員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曾憲義、中國政法大學校長徐顯明、山東大學校長展濤、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法學院院長梁慧星等領導、學者及中外嘉賓幾十人,法學院師生近兩千人共同參加慶典。2003年,法學院獲得了訴訟法學、法史學和經濟法學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
  • 北大藥學院院長被指涉嫌學術造假,同組院士做出回應
    該人系北京大學藥學院院長周德敏。網站上Elisabeth Bik博士指出,其作為通訊作者或共同作者的6篇學術論文,存在明顯的一圖多用現象。其中包括一篇發在Science上的重磅論文。 這讓周德敏陷入涉嫌學術造假風波中。
  • 請不要忘記思考:在北大法學院畢業典禮上的致辭
    本文是北大法學院葛雲松教授7月5日在北大法學院2015年畢業典禮上的致辭,澎湃新聞經作者授權刊發。親愛的同學們:祝賀你們!祝賀你們圓滿完成了學業!只是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遵循強世功老師的教導,在湖光塔影之間,談一場風花雪月的戀愛?
  • 北大教授舉報武大醫學院院長學術造假?官方回應
    11月29日,一封北大教授饒毅實名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獲舉報武漢大學醫學院李紅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