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忘記思考:在北大法學院畢業典禮上的致辭

2020-12-05 澎湃新聞
本文是北大法學院葛雲松教授7月5日在北大法學院2015年畢業典禮上的致辭,澎湃新聞經作者授權刊發。

親愛的同學們:祝賀你們!祝賀你們圓滿完成了學業!只是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遵循強世功老師的教導,在湖光塔影之間,談一場風花雪月的戀愛?

親愛的親友團成員,特別是爸爸、媽媽們,祝賀你們的孩子畢業了!我想,也許你們不會有異議的是,你們身邊的孩子,是你們一生最大的成就。特別是今天。

尊敬的嘉賓和校友代表,也祝賀你們。因為有一批和你們當年一樣優秀,甚至可能更加優秀的北大學子,馬上要加入你們的行列,和你們一起服務社會、造福人群,當然,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他們也會來搶你們的飯碗、逼你們退休……正如你們當年一樣!

還有尊敬的法學院的同事們,也祝賀我們自己。今天,我們的產品光榮下線了。所以,對我們來說,今天也是一個秋收的盛典。當然,這可能也是一個戒慎恐懼的日子,因為我們的產品要進入流通了,如果產品有缺陷,類推適用《侵權責任法》第41條,我們是要承擔產品責任的。

很榮幸,今天能夠再一次作為你們的老師,來說幾句話。只有這麼一點時間,說些什麼呢?我想,作為一個法學教授,還是讓我們來聊一聊社會心理學吧。Why not?

1961年,美國心理學家米爾格拉姆進行了一個心理學實驗。他的遠期目標是研究德國人是否更傾向於服從權威、並且因此而導致他們輕易地順從了納粹政權屠殺猶太人的命令。為此,他準備先在美國做實驗,將來再去德國。

被招募的志願者被告知:這是一個教學實驗,目的是測試「體罰對於學習行為的效果」,你們扮演的是教師;如果坐在隔壁房間的學生答錯了你們測試的題目,作為懲罰,你們應當按一下機器上的按鈕,對其進行電擊,而每次電擊的電壓都要升高,從45伏一直升高到450伏。在實驗中,假扮的學生故意答錯問題,並在受到電擊後,發出了越來越悽厲的慘叫和哀求。實驗發現,儘管教師們表現出緊張、焦慮和擔憂,但是在工作人員告知其無須承擔任何後果、並且指令其繼續測試的情況下,大多數人選擇了繼續測試並繼續施加電擊懲罰,直到450伏。只有少數人中途拒絕接受指令而退出實驗。

得出實驗結論後,米爾格拉姆不無感傷地說:「我不認為還有必要去德國進行實驗了。」的確,此後在美國以及很多其他國家的類似實驗都表明,當存在一個具有權威性的人士或者制度,特別是,當它聲稱要追求一個高尚的目的時,大多數人會輕易地聽從它所發出的不合理的、殘酷的甚至邪惡的命令。而人類的歷史,包括20世紀的中國歷史,也印證了實驗結論。

政治思想家漢娜·阿倫特通過觀察納粹暴行的實施者,提出了一個概念:「平庸的惡」。她認為,很多時候,邪惡只是一種很膚淺的、平庸的狀態,也就是一種「拒絕思考」的狀態。一個人,可能將自己同化於一個體制、一個權威,服從它的命令與安排,成為它順從的執行者,而不再思考這個體制所可能帶來的不道德。即便有良心的不安,也將過錯推給這個體制,而不認為自己應當負擔任何的道德責任。

這些研究告訴我們,要警惕人性中的幽暗。你可能從未有意地放棄你的道德原則和社會責任感,但是,當你的社會角色處於服從者的地位的時候,這種角色可能會悄悄地瓦解你曾經的信念,甚至將你變成一個你從來不認識的冷漠、甚至殘酷的人。

你必須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夠掙脫這可怕的無形之手。而這個努力的起點,用阿倫特的話來說,就是「思考」。

親愛的同學們,我希望你們,永遠不要忘記思考,永遠不要喪失思考的能力。

法學的訓練,應當是一種思考的訓練。你們學習了很多複雜的專業知識,比如犯罪構成理論,物權行為,還有對賭協議。但是,這些知識是為了武裝你們,而不是束縛你們;是你們繼續思考的起點,而不是讓你們停留在那裡。

你們要思考,為什麼法律會成為這樣,它可能的結果是什麼,法律是否可以或應當是其他樣子。我們知道,正當的目的,必須通過正當的手段來達成,於是,我們理解了公法上的比例原則。我們學習過紐倫堡審判和東京審判,學習過拉德布魯赫、富勒和哈特的學說,也學習過刑法上的共同犯罪理論,所以我們知道,在道德上,甚至在法律上,所謂「履行職責」、「執行命令」甚至「執行法律」,並不能簡單地成為免責的理由。我們要忠實於法律的目的與價值來解釋法律,也知道法律本身,包括法律價值本身,同樣是反思、批評的對象。

所有這些,都需要獨立、謹慎、理性的思考。而法律人的這種思考的訓練、這種思考的能力,是中國最稀缺、最寶貴的。

可是,當你走出校園,進入法院、檢察院,進入政府,進入律所、銀行、企業、跨國公司,你只是或大或小的社會機器中最新的零件,也是最微不足道的一個。當然,你會成長,但是仍然不能擺脫這種宿命。即使你變得更加重要,也仍然只是一個零件而已。在學校,你的觀點只要言之成理就可以獲得高分。可是,走出校園後,你的觀點必須要服從領導、服從機構,甚至,你連提出自己觀點的機會都沒有,因為你唯一的任務就是執行。

毫無疑問,對權威的服從是一個社會、特別是現代社會得以運轉的的必要條件。但是,仍然請你記住,不要忘記思考。請你記住,不要喪失了思考的能力。思考能夠讓你努力去辨別是非,讓你知道羞恥,讓你和各種聲稱的真理保持距離,讓你不會簡單地服從。思考,還可以讓你迸發出力量。

當然,阿倫特的理論,不應當成為對普通人進行道德綁架的工具。社會充斥著各種問題,我們無法成為事事「較真」的刺蝟。也沒有人有資格要求我們成為英雄、烈士。我們只是普通人,都需要一份工作來賺取收入、獲得體面的生活,我們希望自己的職位能夠晉升,獲得社會的尊重。我們都希望家庭平安,而不是生活在恐懼之中。這些都是最正當的需求。

但即使如此,或者,正因為如此,我希望你們,作為一個普通人,不要喪失了思考的能力。讓你的良知如同剛剛走出校園時一樣新鮮、一樣敏感。並且,把它傳遞給你的下一代,傳遞給身邊的人。如果你感到了良心的折磨,請保持這種折磨,因為那是你還活著的最好證據。

我希望,如果代價可以承受,請堅持你的專業判斷、堅守你的良知,不要淪為任何人、任何組織的馴服工具。各種社會體制都有反映意見的渠道,你有沒有妥當運用,而非僅僅因為擔心領導不高興而保持沉默?一個尖銳的問題是,如果一個體制讓你良心上的衝突達到極限,並且你無力改變體制,你會怎麼選擇?比如你是一個薄熙來時代的重慶檢察官,當領導將李莊案或其他更可恥的案件交給你提起公訴,你怎麼辦?或者,你被任命為主審法官,你怎麼辦?你能否確信,你真的不是在參與一個道德甚至法律意義上的「共同犯罪」?是的,即使你辭職,你也不能改變什麼,因為總會有人承擔起這個任務,而且比你更冷漠。但是你能否說服自己,你的所得與所失,真的合乎比例原則?

我希望,在你們自己或者親人成為不公平的社會機制的受害者的時候,請選擇以合理的方式進行抗爭,而非默默忍受。

我還希望,對於那些比我們更有勇氣的人,我們至少可以給他們一點溫暖,比如在默默點個讚、轉個微博、刷個微信。因為圍觀也是一種力量。

史學家唐德剛先生說:中國的政治社會制度要完成從帝制到民治的轉型,自鴉片戰爭開始,至少需要兩百年。這是一個驚濤駭浪般的大轉型,就像航行在兇險的長江三峽。但是,歷史三峽總有通過的一日。我們有幸從1978年之後,迎來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現在,中國正航行在最後一個險灘,那就是憲政與法治。所以,我們法律人,負有特殊的歷史使命。我相信,經過一代一代北大法律人、中國法律人和中國人的努力,法治會漸漸在中國紮根,會從書本走進現實。

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就此別過,互道珍重。你們會繼續成長,並且像你們的老師一樣,也會漸漸老去。北大見證了你們的青春年華,也還會佇立在這裡,見證你們下一次歸來時的人生故事,也見證中國的成長。希望我們每次重逢的時候,除了知道你們一切安好,我還依然能夠在你們的眼睛裡,看到青春和理想的光芒。也希望我們的每一次重逢,中國都離那歷史三峽的出口越來越近。甚至,也許我們都可以活到那一天,中國已經完成了這漫長而痛苦的旅程,並且,我們還有機會共同舉杯,為她慶祝、為她驕傲。

而我們,都曾經為了這美好的一天,奉獻過自己的淚水和汗水!

2015年7月5日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北大哲學系主任畢業典禮致辭:這個學校一直在尋找北,很偉大
    北大哲學系主任畢業典禮致辭:這個學校一直在尋找北,很偉大 王博 2015-07-14 13:08 來源:澎湃新聞
  • 88本校友聚光科技創始人姚納新在北大生科2018屆畢業典禮上的致辭
    2018年7月9日晚,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2018屆畢業典禮在英傑交流中心陽光廳舉行,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姚納新先生作為88本校友代表受邀在畢業典禮上致辭。  姚納新先生回顧了自己在北大的生活,表達了自己對北大的感激之情,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經驗,並對在座的畢業生提出了期許。
  • 劉擎畢業典禮致辭:大學不是工廠,你們不是產品
    劉擎畢業典禮致辭:大學不是工廠,你們不是產品 劉擎 / 華東師範大學政治學系 2015-06-26 11:09 來源:
  • 北大最強535字畢業致辭,4分鐘內9次掌聲
    北大,2015年本科生畢業典禮上教師代表的這一份致辭,堪稱中國最高學府的最短畢業典禮致辭!更贏得3'56"內的9次滿場熱烈掌聲!致辭:饒毅(教師代表、科學家)做自己尊重的人在祝福裹著告誡呼嘯而來的畢業季,請原諒我不敢祝願每一位畢業生都成功、都幸福;因為歷史不幸地記載著:有人的成功代價是喪失良知;有人的幸福代價是損害他人。
  • 北大最短畢業致辭,535字,3分56秒,9次掌聲!
    北大,本科生畢業典禮上:教師代表的這一份致辭,堪稱中國最高學府的最短畢業典禮致辭!>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做自己尊重的人——饒毅(教師代表、科學家)在祝福裹著告誡呼嘯而來的畢業季,請原諒我不敢祝願每一位畢業生都成功、都幸福;因為歷史不幸地記載著:有人的成功代價是喪失良知;有人的幸福代價是損害他人。
  • 2008年法學院校校長、院長畢業致辭精彩回放(組圖)
    ——北京大學法學院院長朱蘇力2008畢業致辭  高貴與凡俗之間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院長 孫笑俠  近一段時間來,各高校都陸續地舉行畢業典禮,據說畢業典禮上的致辭已經成為一種獨特的文體。  我們光華法學院繼承老法學院的傳統,除了校院領導致辭與畢業生代表致辭之外,還請每一位到場的老師作30秒的致辭,這個形式是我們獨創的.在這樣一種具有形式感的儀式上,承載著師長的情感、希望和祝福,因而成為了光華法學院的畢業典禮的一道風景線。  我今天與其他老師不同,可以享有這兩張紙的「特權」,雖然總想把想說的話都說完,可是這裡是不可能窮盡所有想表達的。
  • 鍾南山院士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20年本科生畢業典禮上的致辭
    首屆大學理事會成員鍾南山院士在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20年本科生畢業典禮上的致辭非常高興,今天迎來了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第三屆本科生畢業典禮。首先,我向全體的畢業生問好。今天的畢業典禮是在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舉行的,人類正處在一個非常特殊的時代。在過去的4個多月裡,大家都經歷了一段特殊的時期,全球正面臨著一場和 COVID-19 Pandemic的鬥爭。我想對於大家來說,這都是人生中一段罕見的經歷。
  • 物理學院舉行2018年畢業典禮
    7月9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2018年畢業典禮在英傑交流中心陽光大廳舉行。物理學院2018屆全體畢業學生和部分家長參加了典禮。上午9時,典禮正式開始。奏國歌后,王宇鋼宣讀了2018屆畢業生的名單,包括218名本科生、40名碩士生、142名博士生。這些記錄著北大故事同時也承載著青春理想的名字將永遠被銘刻於北大物理學院院史。
  • 畢業季|外國語學院舉行2020年「天涯此時,共赴未來」畢業典禮
    6月29日上午,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2020年「天涯此時,共赴未來」主題畢業典禮在線下和線上同步舉行,線下會場設在民主樓208室。院長寧琦,院黨委書記李淑靜,副院長付志明、吳傑偉、王丹出席畢業典禮。
  • 北大古生物學唯一畢業生:一個人一個專業很享受
    (原標題:「不要人云亦云,要理性思考」)
  • 麻省理工舉行線上畢業典禮,校長向應屆畢業生致辭,頒發數字文憑
    日前,麻省理工學院的 2020 年畢業典禮首次在網上舉行,以下是第十七任校長拉斐爾 · 萊夫(L. Rafael Reif)發表的畢業致辭:如大家所見,我在校園的標誌性建築——Killian Court 大樓前與你們展開這次對話。
  • 北大開學典禮,這位61歲美女教授的演講被刷屏了!
    199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獲經濟學博士學位。現任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2014年榮獲約翰·畢克利獎(John S. 珍 惜 孫祁祥教授在北京大學2017年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上午好!
  • 東京大學校長在畢業典禮上的致辭,值得一讀
    今年,10個學部共有3030位同學畢業。在此,我希望對長期以來支持大家學業及研究活動的家人及好友,表示由衷的謝意。今天,我期待著能夠在安田講堂,與各位及其家人一起舉行畢業儀式。但是,如報導所言,今年為了防止新冠肺炎擴散和傳播,舉行了與以往不同的畢業典禮。雖然形式變了,但希望能和各地觀看實況轉播的人,一同祝賀大家的畢業。
  • 北大美女教授簡短畢業致辭:是什麼導致成功和熱情?
    教師代表史蛟教授致辭近日,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2018畢業典禮隆重舉行教師代表史蛟教授站上講臺,為即將畢業的各位同學送上寄語。言短意長,依依不盡。史教授從賈伯斯的「熱情理論」切入,為同學們講解了「精通」、「熱情」和「成功」之間的因果關係。
  • 甘德懷北大考博落榜風波 法學院院長稱問心無愧
    甘德懷認為考試「不公平」,在與北大校方交涉兩個多月後。7月9日,他把一篇洋洋6千字的《我的北大考博經歷》文章發到以學術打假著稱的「新語絲」網站上,引起轟動。     時至今日,參與討論「阿甘事件」的文章超過百篇,既有各大高校的學生、博導,也有關注國內高等教育的海外學人。
  • 訪北大單人畢業照事件主角薛逸凡 古生物學專業介紹
    因一張畢業照而走紅網絡,又在校長致辭時被提及,很多同學慕名來求合影。作為北大2014屆古生物學專業唯一的本科畢業生,薛逸凡最近很忙。  《法制晚報》記者調查發現,這個讓她「真的很喜歡」的專業,其實沒那麼「高冷炫酷」。國內外很多高校都有開設,只是在本科階段就選擇古生物學的人,確屬鳳毛麟角。
  • 南信大畢業典禮,校長動情致辭:不論走到哪裡,做「硬核」的南信大人
    伴著旭日和朝露,伴著臨行的歌謠和師長的祝福,學校2020年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舉行。為了讓畢業生的青春不留遺憾,學校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的前提下,採取了「戶外現場+網絡直播」的形式舉辦畢業典禮。每位學生的座位間隔一米以上。
  • 浙江師範大學2013屆MBA畢業典禮隆重舉行
    2013年6月18日,浙江師範大學2013屆MBA畢業典禮在音樂廳隆重舉行。校長吳鋒民、副校長李偉健,經濟與管理學院領導鄭文哲、徐穎、李長江、段文奇、姜新旺等相關導師及2013屆MBA全體學員參加了本次典禮。   畢業典禮由經管學院副書記徐穎主持。所有與會人員齊唱國歌,畢業典禮也由此拉開序幕。
  • 我校與香港理工大學合作學位項目第四屆畢業典禮舉行
    4月26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合作培養學位項目的第四期學員畢業典禮在曲江新校區舉行。我校黨委書記王建華、陝西省教育廳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副處長王曉地、交大科技園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田惠生等出席典禮。畢業典禮由通理項目負責人王忠民主持。
  • 諾亞舟蒙特梭利亞大幼兒園2020屆畢業典禮
    2、主持人風採孩子們人生中第一次畢業典禮,在優美的樂曲中,主持人閃亮登場為典禮拉開了序幕!3、開場舞《快樂的小羊》芒果班的弟弟妹妹們用舞蹈為畢業班哥哥姐姐送上美好的祝福!祝福你們,未來的每一天,快樂永相隨!4、園長致辭深情告別,去追逐心底的夢想。